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8死1伤惨剧,三级精神障碍有多严重?

8死1伤惨剧,三级精神障碍有多严重?

文章来源: 观察者 于 2024-05-24 09:13:2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4日,一则“精神障碍患者持刀致8死”的案件,令人震惊。

据央视新闻报道,23日上午9时许,湖北孝昌县小悟乡发生一起精神障碍患者持刀伤人案,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伤者生命体征稳定。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经查,犯罪嫌疑人卢某某,53岁,初筛为三级精神障碍患者,等司法鉴定。目前,孝昌县已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另据红星新闻,受害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包括嫌疑人80多岁的母亲。当地多名村民表示,嫌疑人有多年的精神病史,长期吃药控制,也去过康复医院,“但此前未明显出现过打人、伤人的倾向。”

何为“三级精神障碍”,患者有何表现?

一位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告诉观察者网,“三级精神病还是比较严重的,通常精神病分为六级,三级是患者在家里和公共场合,多存在打砸财物的行为,而且不管他人怎么劝说都不能停止。”

无论是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还是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制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均被分为六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其中,危险性为3-5级的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被视作“病情不稳定”。

针对病情不稳定患者,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精神疾病防治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精防人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对患者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关爱帮扶小组,2周内随访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科医师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并在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至少每2周随访1次。

如患者既往有暴力史、有滥用酒精(药物)、被害妄想、威胁过他人、表达过伤害他人的想法、有反社会行为、情绪明显不稳或处在重大压力之下等情况,精防人员应当在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开展联合随访,并增加随访频次。

当精神障碍患者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该如何应对?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提出,发现患者有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行为或危险时,精防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应当立刻通知公安民警,并协助其进行处置。精防人员应当及时联系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放绿色通道,协助民警、家属或监护人将患者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急诊留观或住院。必要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派出精神科医师和护士前往现场进行快速药物干预等应急医疗处置。

常用的处置措施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保护性约束、快速药物干预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根据现场情形判断现场人员的安全性,如果现场人员安全没有保障时,应当退至安全地带尽快寻求其他人员的帮助。处置时应当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好安全撤离路线。使用安抚性言语,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愤怒情绪;避免给患者过度地刺激,尊重、认可患者的感受;同时对现场其他人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给予必要的安慰性疏导。

保护性约束是为及时控制和制止危害行为发生或者升级,而对患者实施的保护性措施。当患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时,精防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协助民警使用有效的保护性约束手段对患者进行约束,对其所持危险物品及时全部搜缴、登记、暂存,将患者限制于相对安全的场所。

快速药物干预是指,精神科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以下药物进行紧急干预。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可联合异丙嗪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或氯硝西泮肌肉注射,必要时可考虑重复使用;或齐拉西酮注射;或奥氮平口崩片口服。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采取对症处理,如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可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静坐不能可降低药物剂量或使用β受体拮抗剂,急性激越可使用抗焦虑药物缓解。

精神病人杀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依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精神障碍患者杀人案件每一次发生,都会牵动民众的神经。“难道只有杀人了,法律才介入吗?”是许多网友的声音。

公开报道显示,不具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世界各国的通行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精神病患者一放了之,任由其暴力伤人、危害社会。

澎湃新闻此前援引一位律师的分析指出,启动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一般需要以精神病患者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为前提,也就是说,必须有了受害者,经过刑事立案侦查后才能启动。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凶的放纵,在悲剧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为弥补法律漏洞,《精神卫生法》规定,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航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长相及头衔引发热议
巴菲特出手了,100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张继科拍瀑布时突然落水,游客纷纷伸手想拉住他
00后辍学生打造“作弊神器”,被停学却获千万投资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摆"2028竞选帽" 怒怼:医保不给非法移民 决不妥协!
突发:正在船上的“环保少女”,被以军扣押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哈玛斯拒绝川普停火计划,决定继续战斗!
失业+资讯黑箱+歧视印度人 K签证犯众怒 官方失算
外交政策:挺台大将全失势 台湾陷美中双重夹击
政府关门:川普拟砍“民主党机构” 对峙升级 裁员将开始
为啥马斯克缴税那么少?顶级富豪们是这样逃税的
砍外籍生 删DEI…川普又点名9所顶尖大学 签承诺拿补助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见不该见的人……
小米汽车突自行启动开走 车主公开视频 否认“误触手机”
习近平出手!逼关键技术脱钩 诺基亚爱立信遭严审
西贝的餐点大规模降价,为什么网友还是不买账?
国庆只放2天惹怒员工 老板:牛马就好好给我耕田
万斯称特朗普发视频嘲讽民主党高层“是开玩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8死1伤惨剧,三级精神障碍有多严重?

观察者 2024-05-24 09:13:28

24日,一则“精神障碍患者持刀致8死”的案件,令人震惊。

据央视新闻报道,23日上午9时许,湖北孝昌县小悟乡发生一起精神障碍患者持刀伤人案,造成8人死亡、1人受伤,伤者生命体征稳定。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经查,犯罪嫌疑人卢某某,53岁,初筛为三级精神障碍患者,等司法鉴定。目前,孝昌县已成立工作专班,全力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另据红星新闻,受害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包括嫌疑人80多岁的母亲。当地多名村民表示,嫌疑人有多年的精神病史,长期吃药控制,也去过康复医院,“但此前未明显出现过打人、伤人的倾向。”

何为“三级精神障碍”,患者有何表现?

一位来自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告诉观察者网,“三级精神病还是比较严重的,通常精神病分为六级,三级是患者在家里和公共场合,多存在打砸财物的行为,而且不管他人怎么劝说都不能停止。”

无论是原卫生部发布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2年版)》,还是国家卫健委组织编制的《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精神障碍患者的危险性评估均被分为六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包括自伤、自杀);5级:持械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其中,危险性为3-5级的或精神病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被视作“病情不稳定”。

针对病情不稳定患者,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精神疾病防治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精防人员)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对患者紧急处理后立即转诊到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必要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关爱帮扶小组,2周内随访了解其治疗情况。对于未能住院或转诊的患者,联系精神科医师进行应急医疗处置,并在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至少每2周随访1次。

如患者既往有暴力史、有滥用酒精(药物)、被害妄想、威胁过他人、表达过伤害他人的想法、有反社会行为、情绪明显不稳或处在重大压力之下等情况,精防人员应当在村(居)民委员会成员、民警的共同协助下,开展联合随访,并增加随访频次。

当精神障碍患者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该如何应对?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提出,发现患者有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安全的行为或危险时,精防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应当立刻通知公安民警,并协助其进行处置。精防人员应当及时联系上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开放绿色通道,协助民警、家属或监护人将患者送至精神卫生医疗机构门急诊留观或住院。必要时,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可派出精神科医师和护士前往现场进行快速药物干预等应急医疗处置。

常用的处置措施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保护性约束、快速药物干预以及急性药物不良反应对症处理。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根据现场情形判断现场人员的安全性,如果现场人员安全没有保障时,应当退至安全地带尽快寻求其他人员的帮助。处置时应当与患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观察好安全撤离路线。使用安抚性言语,缓解患者紧张、恐惧和愤怒情绪;避免给患者过度地刺激,尊重、认可患者的感受;同时对现场其他人的焦虑、紧张、恐惧情绪给予必要的安慰性疏导。

保护性约束是为及时控制和制止危害行为发生或者升级,而对患者实施的保护性措施。当患者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时,精防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协助民警使用有效的保护性约束手段对患者进行约束,对其所持危险物品及时全部搜缴、登记、暂存,将患者限制于相对安全的场所。

快速药物干预是指,精神科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以下药物进行紧急干预。氟哌啶醇肌肉注射,可联合异丙嗪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或氯硝西泮肌肉注射,必要时可考虑重复使用;或齐拉西酮注射;或奥氮平口崩片口服。用药后,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此外,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的具体表现采取对症处理,如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可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静坐不能可降低药物剂量或使用β受体拮抗剂,急性激越可使用抗焦虑药物缓解。

精神病人杀人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依据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精神障碍患者杀人案件每一次发生,都会牵动民众的神经。“难道只有杀人了,法律才介入吗?”是许多网友的声音。

公开报道显示,不具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实施暴力犯罪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是世界各国的通行规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些精神病患者一放了之,任由其暴力伤人、危害社会。

澎湃新闻此前援引一位律师的分析指出,启动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一般需要以精神病患者实施的暴力行为达到刑事立案追诉标准为前提,也就是说,必须有了受害者,经过刑事立案侦查后才能启动。这在客观上容易导致对精神病患者暴力行凶的放纵,在悲剧发生后才进行补救。

为弥补法律漏洞,《精神卫生法》规定,诊断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并有“已经发生危害他人安全的行为,或者危害他人安全的危险的”,应当对其实施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