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并揭示其融化奥秘

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并揭示其融化奥秘

文章来源: 新华社 于 2024-05-23 09:06: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冰的表面结构如何,何时开始融化、如何融化?这些问题困扰科学界已久。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简称轻元素平台)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其在零下153摄氏度即开始融化的奥秘。该成果22日晚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冰表面是多种自然现象和大气反应发生的重要媒介,对冰的形成、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分解及雷云带电现象等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因缺乏原子尺度实验工具,科学界对冰表面结构的基本问题一直未有明确解答。轻元素平台特聘研究员田野介绍,团队利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开发出可分辨氢原子和化学键的成像技术,实现冰表面水分子氢键网络的精确识别和氢原子分布的精准定位。探测发现,冰表面结构同时存在六角密堆积和立方密堆积两种排列方式,且拼接堆砌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研究还揭示了冰表面预融化机制。冰表面常在低于零摄氏度下开始融化,该现象被称为冰的预融化。轻元素平台负责人江颖教授介绍,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学界一直无法获得准确原子尺度信息,围绕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争论因此持续了170多年。国际研究普遍认为,冰表面发生预融化的温度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上。

“我们通过变温实验,首次在原子尺度上‘看到’冰表面预融化的过程,发现其在零下153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江颖说,这对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轻元素平台理事长王恩哥表示,这项工作刷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传统认知,为冰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原子尺度视角。

《自然》对该研究进行专题报道。多位审稿人评论称,团队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前所未有”,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航90后美女副教授走红,长相及头衔引发热议
巴菲特出手了,100亿美元收购这家公司
美防长呛肥胖将军不爽就离职!这上将不干了
张继科拍瀑布时突然落水,游客纷纷伸手想拉住他
00后辍学生打造“作弊神器”,被停学却获千万投资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摆"2028竞选帽" 怒怼:医保不给非法移民 决不妥协!
突发:正在船上的“环保少女”,被以军扣押
全球“机器人第一大国”:中国
哈玛斯拒绝川普停火计划,决定继续战斗!
失业+资讯黑箱+歧视印度人 K签证犯众怒 官方失算
外交政策:挺台大将全失势 台湾陷美中双重夹击
政府关门:川普拟砍“民主党机构” 对峙升级 裁员将开始
为啥马斯克缴税那么少?顶级富豪们是这样逃税的
砍外籍生 删DEI…川普又点名9所顶尖大学 签承诺拿补助
普京:恢复与美国的全面关系符合俄罗斯国家利益
中方向美方提“四不”要求:不见不该见的人……
小米汽车突自行启动开走 车主公开视频 否认“误触手机”
习近平出手!逼关键技术脱钩 诺基亚爱立信遭严审
西贝的餐点大规模降价,为什么网友还是不买账?
国庆只放2天惹怒员工 老板:牛马就好好给我耕田
万斯称特朗普发视频嘲讽民主党高层“是开玩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科学家首次“看到”冰表面原子结构并揭示其融化奥秘

新华社 2024-05-23 09:06:00

冰的表面结构如何,何时开始融化、如何融化?这些问题困扰科学界已久。由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简称轻元素平台)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国产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看到”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并揭示其在零下153摄氏度即开始融化的奥秘。该成果22日晚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冰表面是多种自然现象和大气反应发生的重要媒介,对冰的形成、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分解及雷云带电现象等均具有显著影响。但因缺乏原子尺度实验工具,科学界对冰表面结构的基本问题一直未有明确解答。轻元素平台特聘研究员田野介绍,团队利用qPlus型扫描探针显微镜,开发出可分辨氢原子和化学键的成像技术,实现冰表面水分子氢键网络的精确识别和氢原子分布的精准定位。探测发现,冰表面结构同时存在六角密堆积和立方密堆积两种排列方式,且拼接堆砌形成稳定的网络结构。

研究还揭示了冰表面预融化机制。冰表面常在低于零摄氏度下开始融化,该现象被称为冰的预融化。轻元素平台负责人江颖教授介绍,受研究工具所限,科学界一直无法获得准确原子尺度信息,围绕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争论因此持续了170多年。国际研究普遍认为,冰表面发生预融化的温度在零下70摄氏度以上。

“我们通过变温实验,首次在原子尺度上‘看到’冰表面预融化的过程,发现其在零下153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江颖说,这对理解冰面的润滑现象、云的形成及冰川的消融过程等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轻元素平台理事长王恩哥表示,这项工作刷新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冰表面结构和预融化机制的传统认知,为冰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原子尺度视角。

《自然》对该研究进行专题报道。多位审稿人评论称,团队对冰表面进行原子级成像是重要的技术创新,所获得的分辨率在冰表面成像中“前所未有”,这些发现可能对大气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