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为完成上级摊派任务,村支书注册23家店

为完成上级摊派任务,村支书注册23家店

文章来源: 新黄河 于 2024-04-19 00:44:0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为完成上级“市场主体倍增”

要求村支书四处“拉人头”

大同市阳高县基层干部反映,从2022年4月起,阳高县有了“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县里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

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次任务2024年2月26日下发,要求2天之内,镇里要新注册9家企业,最终他们镇超额完成任务,注册全都是“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要求,每个月都有。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全镇共注册企业200多家,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

基层干部:本来注册是自然人的自愿行为,但注册量少,要完成“市场主体倍增”的数量任务,县里给乡镇、街道摊派,合作社办理多少个,公司办理多少个,每个月都有任务。乡镇没法只能给村里摊派,村支书只好找人注册没有实际营运的执照,这个月刚办完,下个月任务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挨批评。

△层层加码摊派任务 (受访者提供)

大同市政府官网显示,当地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采取很多具体措施。比如,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新设立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帮办、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刻制公章“四免服务”;推行简易注销,提供免费帮办代办等服务。

这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开始,这些政策的确为希望注册经营主体的村民提供了便利,但每个月都分配任务,还指定具体数字,压力都在基层工作人员身上。

起初几个月,村支书们会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车接车送去县城办注册手续,后来县里派工作人员下到镇上,方便大家办手续。

△层层加码摊派任务 (受访者提供)

最初的要求是每个人只能注册三个经营主体,但随着任务压力增大,上级放宽注册限制,村干部自己也注册多个营业执照。“后来不好找人,就可着一个人一直注册。”

2023年年中,新任务又来了。市场主体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县里不再考核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而是要提升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占比,任务考核要求是新注册企业才算。

同时因为2023年上半年任务压力大,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导致企业占比过低,县里又要求之前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升级为公司。“可以是合资公司或者个人独资公司,规格提升了。”

△集中办理注销

派任务、算考核、层层摊派

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弄虚作假

一份阳高县2022年4—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显示,参与考核的有阳高县11个乡镇以及社区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

4月份,全县任务量为新增市场主体1100个,实际完成720个;

5月份任务数750个,实际完成685个;

6月份任务数709个,实际完成751个;

7月任务量970个,实际完成829个;

8月任务量中包含了7月未完成的,一共是1100个。

4—7月四个月的时间里,阳高县新增2985个市场主体。

△阳高县2022年4月-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

公开信息显示,阳高县全县常住人口18.66万人,户籍人口26.29万人。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他把能找的关系都找遍了,放开注册要求后,干脆把注册的企业都放在自己名下。“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我们没法找群众了,就只能一个人做。”

记者查询到,一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只有3家是2022年前实际运营的合作社,其余20家有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及公司,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场、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两家便利店及一家美甲店。

△某村支书名下的部分经营主体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多次请求下,他名下办理3张营业执照,目前已注销2家。“就是给村里完成任务,假的,啥也没开。”

△一位村民7天开三家豆腐店

记者向阳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咨询,工作人员说,所有的注册都需要实名认证,都是经过本人同意的。

阳高县2023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新增市场主体6792户,总量达22615户,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4956户,其中企业和涉税主体占比分别达到49.61%和67.55%。

大同市阳高县某基层干部:市场主体增长很多,数据上比较好看,但实际上对经济发展一点用也没有,也解决不了农民的实际困难。不这样做,县里交不了上级的差,每个月还要排名。

△2023年10月的全县排名

市场主体倍增靠的是向好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如果增加的市场主体多在纸面上,数字再大,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形式上的倍增又反映了地方怎样的政绩观?要想高质量发展,这些表面文章首先要不得。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知名网红在攀岩时失足坠崖,直播间观众目睹坠亡瞬间
假期第3天:第一批赢家,已出现
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被AI“修复”成了科幻片
中国半导体,准备好迎接全球万亿美元市场了吗
威廉王子罕见详述家庭生活:凯特患癌对仨娃有影响




24小时讨论排行

王志安:只要能解封,“让我喊台湾独立万岁都可以”
普丁警告川普政府!若援乌"战斧飞弹"俄美关系全面升级
美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将辞职信曝光
清华登顶多项全球计算机科学榜 “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川普授权!向芝加哥部署300国民兵,解决"失控犯罪"
特朗普想上1美元纪念币 美国教授:过不了法律这关
中国国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温柔陷阱”从天而降
政府关门危机持续,加州州长呼吁民主党坚定立场
哈里与国王见面秘密内容泄露 威廉继位将集中清算
川普:以色列同意撤军线,哈玛斯确认后停火将立即生效
特朗普前丈母娘过99岁生日,伊万卡和弟弟为她祝寿
联邦法官暂时阻止特朗普在波特兰市部署国民警卫队
马斯克等亿万富豪称,大学毕业生有望去太空上班
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刚开业,国庆期间面临"毒气"争议
马斯克晒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练功夫 招式精准应对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为完成上级摊派任务,村支书注册23家店

新黄河 2024-04-19 00:44:08

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个月都有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考核,乡镇领任务再分到村里,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都注册在自己名下。多位基层干部表示,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为完成上级“市场主体倍增”

要求村支书四处“拉人头”

大同市阳高县基层干部反映,从2022年4月起,阳高县有了“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县里派给乡镇,乡镇再派给村支书。

他告诉记者,最近一次任务2024年2月26日下发,要求2天之内,镇里要新注册9家企业,最终他们镇超额完成任务,注册全都是“个人独资企业”。这样的要求,每个月都有。从去年8月到今年2月,全镇共注册企业200多家,有人半年时间开了6家公司。

基层干部:本来注册是自然人的自愿行为,但注册量少,要完成“市场主体倍增”的数量任务,县里给乡镇、街道摊派,合作社办理多少个,公司办理多少个,每个月都有任务。乡镇没法只能给村里摊派,村支书只好找人注册没有实际营运的执照,这个月刚办完,下个月任务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挨批评。

△层层加码摊派任务 (受访者提供)

大同市政府官网显示,当地打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采取很多具体措施。比如,持续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新设立市场主体提供免费帮办、免费复印、免费邮寄、免费刻制公章“四免服务”;推行简易注销,提供免费帮办代办等服务。

这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一开始,这些政策的确为希望注册经营主体的村民提供了便利,但每个月都分配任务,还指定具体数字,压力都在基层工作人员身上。

起初几个月,村支书们会动员自己的亲朋好友,车接车送去县城办注册手续,后来县里派工作人员下到镇上,方便大家办手续。

△层层加码摊派任务 (受访者提供)

最初的要求是每个人只能注册三个经营主体,但随着任务压力增大,上级放宽注册限制,村干部自己也注册多个营业执照。“后来不好找人,就可着一个人一直注册。”

2023年年中,新任务又来了。市场主体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县里不再考核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而是要提升市场主体中企业的占比,任务考核要求是新注册企业才算。

同时因为2023年上半年任务压力大,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导致企业占比过低,县里又要求之前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办理注销,升级为公司。“可以是合资公司或者个人独资公司,规格提升了。”

△集中办理注销

派任务、算考核、层层摊派

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弄虚作假

一份阳高县2022年4—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显示,参与考核的有阳高县11个乡镇以及社区办、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工业园区、招商服务中心。

4月份,全县任务量为新增市场主体1100个,实际完成720个;

5月份任务数750个,实际完成685个;

6月份任务数709个,实际完成751个;

7月任务量970个,实际完成829个;

8月任务量中包含了7月未完成的,一共是1100个。

4—7月四个月的时间里,阳高县新增2985个市场主体。

△阳高县2022年4月-8月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

公开信息显示,阳高县全县常住人口18.66万人,户籍人口26.29万人。一位村支书告诉记者,他把能找的关系都找遍了,放开注册要求后,干脆把注册的企业都放在自己名下。“都是为了完成任务,我们没法找群众了,就只能一个人做。”

记者查询到,一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只有3家是2022年前实际运营的合作社,其余20家有个体工商户、合作社及公司,涉及鞋店、服装店、水果店、货运队、养殖场、水产店、鲜花店、建材厂,两家便利店及一家美甲店。

△某村支书名下的部分经营主体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在村干部多次请求下,他名下办理3张营业执照,目前已注销2家。“就是给村里完成任务,假的,啥也没开。”

△一位村民7天开三家豆腐店

记者向阳高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咨询,工作人员说,所有的注册都需要实名认证,都是经过本人同意的。

阳高县2023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2年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建设年”活动,新增市场主体6792户,总量达22615户,2023年新增市场主体4956户,其中企业和涉税主体占比分别达到49.61%和67.55%。

大同市阳高县某基层干部:市场主体增长很多,数据上比较好看,但实际上对经济发展一点用也没有,也解决不了农民的实际困难。不这样做,县里交不了上级的差,每个月还要排名。

△2023年10月的全县排名

市场主体倍增靠的是向好的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靠的是充分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激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如果增加的市场主体多在纸面上,数字再大,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形式上的倍增又反映了地方怎样的政绩观?要想高质量发展,这些表面文章首先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