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德国总理称中国留学生不必吸大麻”微博话题已封禁

“德国总理称中国留学生不必吸大麻”微博话题已封禁

文章来源: 中国数字时代 于 2024-04-16 14:39:4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4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华期间来到了上海同济大学,与该校学生展开交流。据路透社和德新社的消息,交流期间有大学生向朔尔茨提问,如果自己在德国留学,是否必须吸食大麻,因为大麻在中国不合法。对此,朔尔茨回答道“我们不希望更多人吸食大麻,我们希望更少人这么做,我们需要有更多关于大麻的公众教育。”他还说“答案很简单:不吸食。我今年就要66岁了,但我从来没吸食过大麻。”《联合早报》等媒体以《朔尔茨向中国学生保证到德国留学不必吸食大麻》的标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网民热议。

在微博、推特等平台上,不少网民认为这名大学生的提问十分愚蠢,觉得“真不像是有正常智商的人能提的问题”。加之不久前“国师”张维为在该校演讲时受到热烈欢迎,许多网民将批评对象指向了同济大学的整体风气,认为即便这个问题是校方提前安排的,那也相当“丢人现眼”。

目前,微博疑似已将“#德国总理称中国留学生不必吸食大麻#”的话题封禁。

相关阅读:

张3丰的世界|“爱国幽默”


背景补充:

2024年4月1日,德国通过大麻部分合法化法案,允许个人和协会种植和拥有有限量额的大麻。该法案也在中国引发了网络热议,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于“毒品问题”的一种退让,是“社会堕落的体现”。4月7日,来自德国的“亲中网红”海雯娜表达了对大麻法案的个人看法,她认为这个政策需要“抱有耐心去长期观察”,看它最终带来了怎样的结果。但这段内容却被许多中国网民解读为“为大麻政策辩护”,欲在中国推行“与毒品共存”,最终海雯娜迫于压力将帖文删除。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推特的网友评论:

大气网V:一是装傻,二是表演。舒尔茨应该建议他带足板兰根。

sjcsjs:果然同济大学的学生问了这么有“水平”的问题,合法化不等于必须吸啊。

解放东路走玖遍:难怪同济大学学生那么欢迎张WW。

大易观想:这就好比问,中国人爱喝白酒,来中国留学必须喝白酒嘛一个道理,毫无逻辑可言。

约枣约好:这问题太无知了,去德国留学不是必须喝咖啡!尴尬的不是舒尔茨,是听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和老师。真给学校丢人!

朱永军139:作为同济人,我辈无法接受。

混沌人生中时有清醒:这孩子本来想哗众取宠,结果是丢人现眼。

用户耕艺:同济大学选拔出来的学生问什么不行吗?看来这个学校和学生都让人匪夷所思!

——————

jindnzurn1:这智商堪比“小学生”。

cdnbcdnb:这问题有点抽象。

TearD0WNtheWall:还要保证他不必吃屎。

MyttZyl:这下同济大学上了中国鄙视榜了。

WaveNRiver1:同济学生刚受完张维维的洗礼,是否心智大开?

evilinside44:我要是德国总理肯定觉得中国留学生不能要了,这种智障还留什么学啊。

bradonald1992:在中国你不必喝酒。但是对不起,不喝酒谈不了生意,也交不了朋友。是这个意思吗?

x1y2b3:巨婴问题,吸不吸是自己的自由,还需要德国总理保证自己不必吸大麻?

天涯行路|不愧是给张维为大力鼓掌的地方

朔尔茨访问中国,应该也是有官方的努力在内。总之现在这种情况,能谈合作谈发展经济肯定是好的。但朔尔茨第二站在上海同济大学的交流会上,却出现了尴尬的一幕。

一名同济大学的学生笑嘻嘻的向德国总理朔尔茨提问,“听说德国大麻合法化了,自己想去德国留学,但自己并不想吸大麻,怎么办?”

我起初看的是联合早报的消息,但是没看懂,以为是“报道错了”,因为前后完全是两句毫无逻辑关联的话,纯2b也问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后来去微博查了一下,一些博主想必也难以置信,于是找到了路透社的报道原文,这竟然是真的。

德国还不阻止你吃屎呢,你怎么不去吃啊?

那名学生或许觉得提出这样的问题,既幽默,又有面子,还暗中损了德国一把,表现分溢出。但事实上,这种幽默,令人头疼。

“听说你们德国都把大麻合法化了,那岂不是人人都吸,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家呢?我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这应该就是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些外国领导人一般是不会拒绝回答这种问题的,他可能真会觉得有那么一点无厘头吧,但为了他们自身的形象,也不可能试图逃避这种白痴问题。

于是朔尔茨向该学生保证说,如果他们在德国留学,不必吸食大麻。

记得前几天张维为在同济大学的合照被嘲讽“清一色男生”后,合照中的一名男学生作出了“解释”,他说他们并看不起张维为那些假大空的话,也不喜欢张维为动不动把责任推到欧美头上的行为,合照中90%以上的同学都是去看张维为笑话的……如今想来,合照中的学生,送给张维为的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笑脸与掌声。若现场的是张维为,或许他也会提出同样的问题。

问问二战后德国有没有吸取经验和教训,让朔尔茨写篇检讨,当然不必真让他写,大可最后打个哈哈说“开玩笑”,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

幽默,讽刺。

对内是幽默,对外是讽刺。

但实际上,对外别人真不一定会觉得“讽刺”,他们顶多会觉得问题有些不符合逻辑的愚蠢,以及一些能够察觉到的恶意。

其实这种恶意也是愚蠢的,倘若把别人当作敌人,那么恶意应当隐藏。

倘若把别人当作朋友,那么恶意就更不应该出现了。

朔尔茨访华必然是正向的,这是今年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同时他还带来了3名内阁部长与宝马、奔驰等重要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经济组。官方之前提了“促进海外企业在华投资”,这次又说了“德方是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

其实都不用想,这种时候能来访华,基本都是相关部门出力的结果。只是习惯了“仇外”的人张口一定要讽刺,尤其对西方国家领导人。他们并无法了解到上层的想法,但他们始终觉得“排外”一定是种让上层心安的表现。如果这种讽刺能用“幽默”的口吻说出来,那更能证明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越说越像在描述一种动物。

只不过这种“能力”是丑陋的,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并不是每一个教授都值得恭维,否则会被外界调侃;也并不是每一次见人都需要叫唤。有时候,对客人的叫唤太过用力,也会破坏原本好的氛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疑似发表辱华言论,绿洲乐队主唱道歉
美澳印日启动矿产计划,被视为在抗衡矿产主领导中国
贝佐斯辣妻以前长这样!整形医分析"外貌进化"过程
特斯拉股价恐再跌六成?华尔街最大空头表态
财新的制造业数据已成绝唱,从此有九大数据不再公布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特朗普:奥巴马和小布什不行,拜登史上最差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新加坡前外长:若20年后不得不选边 新加坡倾向中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德国总理称中国留学生不必吸大麻”微博话题已封禁

中国数字时代 2024-04-16 14:39:46



4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华期间来到了上海同济大学,与该校学生展开交流。据路透社和德新社的消息,交流期间有大学生向朔尔茨提问,如果自己在德国留学,是否必须吸食大麻,因为大麻在中国不合法。对此,朔尔茨回答道“我们不希望更多人吸食大麻,我们希望更少人这么做,我们需要有更多关于大麻的公众教育。”他还说“答案很简单:不吸食。我今年就要66岁了,但我从来没吸食过大麻。”《联合早报》等媒体以《朔尔茨向中国学生保证到德国留学不必吸食大麻》的标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起了网民热议。

在微博、推特等平台上,不少网民认为这名大学生的提问十分愚蠢,觉得“真不像是有正常智商的人能提的问题”。加之不久前“国师”张维为在该校演讲时受到热烈欢迎,许多网民将批评对象指向了同济大学的整体风气,认为即便这个问题是校方提前安排的,那也相当“丢人现眼”。

目前,微博疑似已将“#德国总理称中国留学生不必吸食大麻#”的话题封禁。

相关阅读:

张3丰的世界|“爱国幽默”


背景补充:

2024年4月1日,德国通过大麻部分合法化法案,允许个人和协会种植和拥有有限量额的大麻。该法案也在中国引发了网络热议,有不少声音认为这是西方国家对于“毒品问题”的一种退让,是“社会堕落的体现”。4月7日,来自德国的“亲中网红”海雯娜表达了对大麻法案的个人看法,她认为这个政策需要“抱有耐心去长期观察”,看它最终带来了怎样的结果。但这段内容却被许多中国网民解读为“为大麻政策辩护”,欲在中国推行“与毒品共存”,最终海雯娜迫于压力将帖文删除。

以下为中国数字时代编辑摘自微博、推特的网友评论:

大气网V:一是装傻,二是表演。舒尔茨应该建议他带足板兰根。

sjcsjs:果然同济大学的学生问了这么有“水平”的问题,合法化不等于必须吸啊。

解放东路走玖遍:难怪同济大学学生那么欢迎张WW。

大易观想:这就好比问,中国人爱喝白酒,来中国留学必须喝白酒嘛一个道理,毫无逻辑可言。

约枣约好:这问题太无知了,去德国留学不是必须喝咖啡!尴尬的不是舒尔茨,是听到这个问题的同学和老师。真给学校丢人!

朱永军139:作为同济人,我辈无法接受。

混沌人生中时有清醒:这孩子本来想哗众取宠,结果是丢人现眼。

用户耕艺:同济大学选拔出来的学生问什么不行吗?看来这个学校和学生都让人匪夷所思!

——————

jindnzurn1:这智商堪比“小学生”。

cdnbcdnb:这问题有点抽象。

TearD0WNtheWall:还要保证他不必吃屎。

MyttZyl:这下同济大学上了中国鄙视榜了。

WaveNRiver1:同济学生刚受完张维维的洗礼,是否心智大开?

evilinside44:我要是德国总理肯定觉得中国留学生不能要了,这种智障还留什么学啊。

bradonald1992:在中国你不必喝酒。但是对不起,不喝酒谈不了生意,也交不了朋友。是这个意思吗?

x1y2b3:巨婴问题,吸不吸是自己的自由,还需要德国总理保证自己不必吸大麻?

天涯行路|不愧是给张维为大力鼓掌的地方

朔尔茨访问中国,应该也是有官方的努力在内。总之现在这种情况,能谈合作谈发展经济肯定是好的。但朔尔茨第二站在上海同济大学的交流会上,却出现了尴尬的一幕。

一名同济大学的学生笑嘻嘻的向德国总理朔尔茨提问,“听说德国大麻合法化了,自己想去德国留学,但自己并不想吸大麻,怎么办?”

我起初看的是联合早报的消息,但是没看懂,以为是“报道错了”,因为前后完全是两句毫无逻辑关联的话,纯2b也问不出来这样的问题。后来去微博查了一下,一些博主想必也难以置信,于是找到了路透社的报道原文,这竟然是真的。

德国还不阻止你吃屎呢,你怎么不去吃啊?

那名学生或许觉得提出这样的问题,既幽默,又有面子,还暗中损了德国一把,表现分溢出。但事实上,这种幽默,令人头疼。

“听说你们德国都把大麻合法化了,那岂不是人人都吸,怎么会有这样的国家呢?我去了会不会有危险。”

这应该就是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些外国领导人一般是不会拒绝回答这种问题的,他可能真会觉得有那么一点无厘头吧,但为了他们自身的形象,也不可能试图逃避这种白痴问题。

于是朔尔茨向该学生保证说,如果他们在德国留学,不必吸食大麻。

记得前几天张维为在同济大学的合照被嘲讽“清一色男生”后,合照中的一名男学生作出了“解释”,他说他们并看不起张维为那些假大空的话,也不喜欢张维为动不动把责任推到欧美头上的行为,合照中90%以上的同学都是去看张维为笑话的……如今想来,合照中的学生,送给张维为的是一种真心实意的笑脸与掌声。若现场的是张维为,或许他也会提出同样的问题。

问问二战后德国有没有吸取经验和教训,让朔尔茨写篇检讨,当然不必真让他写,大可最后打个哈哈说“开玩笑”,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

幽默,讽刺。

对内是幽默,对外是讽刺。

但实际上,对外别人真不一定会觉得“讽刺”,他们顶多会觉得问题有些不符合逻辑的愚蠢,以及一些能够察觉到的恶意。

其实这种恶意也是愚蠢的,倘若把别人当作敌人,那么恶意应当隐藏。

倘若把别人当作朋友,那么恶意就更不应该出现了。

朔尔茨访华必然是正向的,这是今年第一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同时他还带来了3名内阁部长与宝马、奔驰等重要企业负责人组成的经济组。官方之前提了“促进海外企业在华投资”,这次又说了“德方是合作共赢的重要伙伴”。

其实都不用想,这种时候能来访华,基本都是相关部门出力的结果。只是习惯了“仇外”的人张口一定要讽刺,尤其对西方国家领导人。他们并无法了解到上层的想法,但他们始终觉得“排外”一定是种让上层心安的表现。如果这种讽刺能用“幽默”的口吻说出来,那更能证明自己所拥有的能力。

越说越像在描述一种动物。

只不过这种“能力”是丑陋的,也是上不了台面的。并不是每一个教授都值得恭维,否则会被外界调侃;也并不是每一次见人都需要叫唤。有时候,对客人的叫唤太过用力,也会破坏原本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