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去年以来医院出现产科分娩关停潮,国家卫健委发文了

去年以来医院出现产科分娩关停潮,国家卫健委发文了

文章来源: 第一财经 于 2024-03-31 09:42: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随着出生人口下降,产科分娩量也下滑。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国至少有11家医院暂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务,其中也有直接关停产科的。产科何去何从,受到关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提出要强化助产服务规划布局。

通知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服务资源进行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推动省级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产科是一个颇耗费人力的科室,需要配置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助产士,且需要随时候着。分娩量下降后,一些产科运营压力凸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去年以来,暂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务,涉及的医院包括浙江嘉兴平湖市中医院、广州新造医院、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医院、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卫生院等。

如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宣布,根据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自2024年3月11日起停止产科服务。

有产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最初几年,为了应对出现的生育小高峰,有不少医院扩建产科、增加医护人员等。如今,随着分娩量下降,目前产科出现的一些调整,在预料之中。从目前来看,一些停止分娩服务的,主要发生在竞争力欠缺的医院。

曾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妇科带头人、教授李小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产科月分娩量超过100个的话,整个科室的运作就会处于良好状态。一般来说,如果产科月分娩量无法达到50个的话,就难以维持整个科室的正常运营成本。对于产科医生而言,如果分娩量长期不高的话,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训练,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就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旦碰到孕产妇有突发状况时,或很难正确应对,这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医疗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有多家医院产科竞争,且人口较少,当下适度关停分娩量太少的产科,更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不过,面对分娩量下降,产科仍不能“一刀切”关停。

李小毛也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人口结构适度调整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医疗资源,以方便孕产妇的产检与生产,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国幅员辽阔,有时产妇面临的情况很危急,无法像肿瘤患者那样,可以转到大城市、大医院治疗。目前也需要培训好各地的产科队伍,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这次通知也对助产服务资源调整作出规范要求,一是要严守服务底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二是要规范调整程序,公立医疗机构拟关停产科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书面征求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切实保障群众看病就医权益。三是要保障服务衔接,医疗机构产科停业,应按规定经登记机关批准,制订业务调整预案,妥善做好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接续服务,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岗位,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移交。

通知还表示,要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公立医院要认真落实《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公益属性,完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使综合性医院产科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薪酬平均水平,严禁向产科和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产科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王志安:只要能解封,“让我喊台湾独立万岁都可以”
美陆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 四星上将辞职信曝光
Robinhood掌门人:资产代币化趋势已不可阻挡
普丁警告川普政府!若援乌"战斧飞弹"俄美关系全面升级




24小时讨论排行

诺贝尔和平奖10日揭晓!专家:川普得奖机会渺茫
五角大厦人事风暴!美防长再出手「开除海军幕僚长」
川普授权!向芝加哥部署300国民兵,解决"失控犯罪"
加萨女性被逼"用肉体换食物"!性侵恶狼竟全是救援人员
彭博:中国考虑向美国投资$1万亿 换撤销国安限制
孙立平:该关心一下农村了
WSJ:中国经济有2大致命问题 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川普:以色列同意撤军线,哈玛斯确认后停火将立即生效
俄军空袭!乌克兰全境警报大响,波兰战机紧急出动
联邦法官暂时阻止特朗普在波特兰市部署国民警卫队
清华登顶多项全球计算机科学榜 “冲击美国主导地位”
“China Travel”火爆背后,3500万外国游客的难题
全球最大的实体书城刚开业,国庆期间面临"毒气"争议
中国国家安全部要求公民警惕“温柔陷阱”从天而降
“反以挺巴”游行!伦敦500人被捕 罗马25万人怒吼
那些讲真话的记者现在怎样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去年以来医院出现产科分娩关停潮,国家卫健委发文了

第一财经 2024-03-31 09:42:13

随着出生人口下降,产科分娩量也下滑。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以来,全国至少有11家医院暂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务,其中也有直接关停产科的。产科何去何从,受到关注。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助产服务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下发,提出要强化助产服务规划布局。

通知称,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结合编制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本行政区域内助产服务资源进行规划布局,确保助产服务供给,有效满足孕产妇需求。推动省级和市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人口30万以上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2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人口30万以下的县(市、区)原则上至少有1家公立医疗机构能够开展助产服务,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要保障相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备助产服务能力。

产科是一个颇耗费人力的科室,需要配置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麻醉科医生、助产士,且需要随时候着。分娩量下降后,一些产科运营压力凸显。

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去年以来,暂停或者取消分娩服务,涉及的医院包括浙江嘉兴平湖市中医院、广州新造医院、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中医院、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峤镇卫生院等。

如江西省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宣布,根据医院学科发展规划,自2024年3月11日起停止产科服务。

有产科医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最初几年,为了应对出现的生育小高峰,有不少医院扩建产科、增加医护人员等。如今,随着分娩量下降,目前产科出现的一些调整,在预料之中。从目前来看,一些停止分娩服务的,主要发生在竞争力欠缺的医院。

曾任中华围产医学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妇科带头人、教授李小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产科月分娩量超过100个的话,整个科室的运作就会处于良好状态。一般来说,如果产科月分娩量无法达到50个的话,就难以维持整个科室的正常运营成本。对于产科医生而言,如果分娩量长期不高的话,医护人员缺乏足够的训练,他们的医疗技术水平也就无法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旦碰到孕产妇有突发状况时,或很难正确应对,这反而会引发更大的医疗风险。因此,在一些地区,有多家医院产科竞争,且人口较少,当下适度关停分娩量太少的产科,更有利于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医疗风险。

不过,面对分娩量下降,产科仍不能“一刀切”关停。

李小毛也认为,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人口结构适度调整区域规划,合理布局医疗资源,以方便孕产妇的产检与生产,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杨慧霞对第一财经记者说,中国幅员辽阔,有时产妇面临的情况很危急,无法像肿瘤患者那样,可以转到大城市、大医院治疗。目前也需要培训好各地的产科队伍,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

这次通知也对助产服务资源调整作出规范要求,一是要严守服务底线,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任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地广人稀地区的公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则上应保障产科持续服务,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调整医疗资源的除外。二是要规范调整程序,公立医疗机构拟关停产科要广泛征求建档孕产妇意见,书面征求当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意见,切实保障群众看病就医权益。三是要保障服务衔接,医疗机构产科停业,应按规定经登记机关批准,制订业务调整预案,妥善做好孕产妇产检和住院分娩接续服务,合理安排医务人员岗位,规范出生医学证明等资料移交。

通知还表示,要健全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构建促进产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各级公立医院要认真落实《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强化公益属性,完善内部分配制度,调动产科医务人员积极性,努力使综合性医院产科医师的薪酬水平不低于医院医师薪酬平均水平,严禁向产科和产科医务人员下达创收指标,产科医务人员薪酬不得与药品、卫生材料、检查、化验等业务收入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