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直击春运首日:购买38小时无座票、更换三种交通工具

直击春运首日:购买38小时无座票、更换三种交通工具

文章来源: 红星深度 于 2024-01-27 01:23:3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启幕。距离春节还有半个月,这个冬天,最早返乡的人们已和家人一起等待春天的到来。

据央视新闻报道,交通部门预计,为期40天的春运中,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车站的人流量变大了,有人提前四个小时抵达,也只能席地而坐;有人选择坐在站外的花坛。回家路漫漫,有人选择无座票38小时,有人更换三种交通工具,也有人说:“只要能回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在成都东站、上海虹桥火车站,回家的故事正在发生。

▲上海虹桥火车站

带上水桶、油漆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返乡的务工者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标志:众多行李中,总会有一个水桶或油漆桶。洪亮和老乡的油漆桶里塞着的是衣架,他说:“要是过年后去哪干,提桶跑走就好了。”

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洪亮坐在九个行李袋、两个油漆桶中间,和他的安徽蚌埠老乡们用一个行李箱当作桌子,拿出工地里常玩的纸牌消磨时间。候车区域已没有座位,他们席地而坐。

1月26日,他们在网络上查询到快车火车票已售罄,在下午1时许赶到了以高铁、动车为主的上海虹桥火车站,买下了晚上7时许发车的高铁票。

▲洪亮和老乡们

洪亮算了笔账:“其实能坐快车火车最好了,只要七十几块,如果今晚发车,应该明早到。高铁要两百多,只要俩小时。不过,我今天买票发现,平常要245元,今天只要225元,打了折。等到了蚌埠,再花40块钱,和人一起包车回镇子里,得90公里。家那边在造高铁站了,等以后造好了,就更方便。”

洪亮今年68岁,为了赚钱,仍在建筑工地做工,对钱记得清楚,还没想好什么时候养老。洪亮回忆,1月18日,工地上的活结束了,“就是等老板发钱呢,不然我早就回家了,现在钱发下来了。”算好了账,他又补充:“不等了,只要能回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万亚凡的水桶里装着两个保温瓶。他要带回重庆的三个包裹、一个水桶里是“所有的铺盖衣服”。1月24日,万亚凡在上海做工的工程竣工,“春节之后还不知道去哪呢,得看哪边安排开工,杭州、上海、深圳,都可能。”

▲万亚凡和老乡在候车

他在等候的是去往杭州的高铁,准备与正在做包工头的侄女婿会合,再自驾回重庆。大约五年的时间都是这样。开工时,万亚凡在上海,短期的休息日,他就坐高铁回杭州,春节,两人和老乡们一起回家。万亚凡喜欢高铁和私家车,方便、快速,“基本能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几个人再轮换着开,这样还能再省几个小时。”

万亚凡记得,再年轻一些时,从上海回家他会选择坐船,“便宜。但是得七天七夜,船上也闷得慌。等回到家了,又差不多得开工了,想办点什么事也办不成。”万亚凡现在最惦记的,是家里的老母亲、尚未打扫的房、地里没人收拾的杂草。

有人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有人买无座票38小时返乡

春运的第一天,兰先生的返乡之旅已过半。1月24日,他购买了从新疆哈密到四川成都的火车票,无座,总共约38小时。1月26日,春运首日,他正在等候从成都发往家乡资阳的列车。

这趟返乡颇为波折。兰先生60余岁,已在新疆工作十余年,从开着拖拉机耕种,到如今自己承包土地种植香梨,往往是几年回一次家。今年冬天,新疆下起雪,不能干活,他想回家和妻子团聚。据他回忆,往年一千余元的飞机票,今年飙升至三千余元。早在半个月前,他就拜托朋友帮忙购买火车票,却又碰上新疆发生地震。最终,为了回家,他购买了这张无座票。他说:“回到家,我要赶快去睡觉。”

年轻人们也想家了。31岁的魏先生在四川眉山参与高速公路修建,他没有参与春运抢票,作为工作福利之一,公司为包括他在内的员工都购买了返乡的车票。30岁的缪先生在北京工作7年,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作为自由导演、剪辑师,他形容自己的上班时间“取决于合作方要不要我休息”。为了回家,他特意告知合作方“只干到1月24日,必须交接”,春运首日,他已经在返乡路上了。

彭先生今年回家的路最短,却要换三种交通工具。他在化工厂内做保温工作,总是全国跑,“哪里有能源厂老板来联系说有活了,我就上哪里去。”今年,他在彭州工作,和家乡达州都属于四川。回家,他在乡镇上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达客运站,再坐一个小时的大巴车来到成都,最后乘坐六小时火车。他说:“之前有计划买动车票,但今年在省内,不那么着急买票,结果就没买到票。”

昨天晚上,彭先生没能睡着:“回家的感觉心情很好,每次都这样,头天晚上不能好好睡觉。出来工作,基本也就一年回一次家。”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不减息!川普发文大骂鲍威尔:蠢材 什么都不懂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悠仁亲王学术造假入读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机!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美商务部证实 川普将撤销“拜登版”AI芯片出口禁令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男子“死而复生”,AI视频出庭原谅凶手,法官居然...
普京停火3天?乌克兰出动无人机就要俄胜利日难堪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直击春运首日:购买38小时无座票、更换三种交通工具

红星深度 2024-01-27 01:23:38

1月26日,2024年春运正式启幕。距离春节还有半个月,这个冬天,最早返乡的人们已和家人一起等待春天的到来。

据央视新闻报道,交通部门预计,为期40天的春运中,全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达到9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车站的人流量变大了,有人提前四个小时抵达,也只能席地而坐;有人选择坐在站外的花坛。回家路漫漫,有人选择无座票38小时,有人更换三种交通工具,也有人说:“只要能回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在成都东站、上海虹桥火车站,回家的故事正在发生。

▲上海虹桥火车站

带上水桶、油漆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返乡的务工者们大多有一个共同的标志:众多行李中,总会有一个水桶或油漆桶。洪亮和老乡的油漆桶里塞着的是衣架,他说:“要是过年后去哪干,提桶跑走就好了。”

在上海虹桥火车站,洪亮坐在九个行李袋、两个油漆桶中间,和他的安徽蚌埠老乡们用一个行李箱当作桌子,拿出工地里常玩的纸牌消磨时间。候车区域已没有座位,他们席地而坐。

1月26日,他们在网络上查询到快车火车票已售罄,在下午1时许赶到了以高铁、动车为主的上海虹桥火车站,买下了晚上7时许发车的高铁票。

▲洪亮和老乡们

洪亮算了笔账:“其实能坐快车火车最好了,只要七十几块,如果今晚发车,应该明早到。高铁要两百多,只要俩小时。不过,我今天买票发现,平常要245元,今天只要225元,打了折。等到了蚌埠,再花40块钱,和人一起包车回镇子里,得90公里。家那边在造高铁站了,等以后造好了,就更方便。”

洪亮今年68岁,为了赚钱,仍在建筑工地做工,对钱记得清楚,还没想好什么时候养老。洪亮回忆,1月18日,工地上的活结束了,“就是等老板发钱呢,不然我早就回家了,现在钱发下来了。”算好了账,他又补充:“不等了,只要能回家,有什么车就坐什么车。”

万亚凡的水桶里装着两个保温瓶。他要带回重庆的三个包裹、一个水桶里是“所有的铺盖衣服”。1月24日,万亚凡在上海做工的工程竣工,“春节之后还不知道去哪呢,得看哪边安排开工,杭州、上海、深圳,都可能。”

▲万亚凡和老乡在候车

他在等候的是去往杭州的高铁,准备与正在做包工头的侄女婿会合,再自驾回重庆。大约五年的时间都是这样。开工时,万亚凡在上海,短期的休息日,他就坐高铁回杭州,春节,两人和老乡们一起回家。万亚凡喜欢高铁和私家车,方便、快速,“基本能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几个人再轮换着开,这样还能再省几个小时。”

万亚凡记得,再年轻一些时,从上海回家他会选择坐船,“便宜。但是得七天七夜,船上也闷得慌。等回到家了,又差不多得开工了,想办点什么事也办不成。”万亚凡现在最惦记的,是家里的老母亲、尚未打扫的房、地里没人收拾的杂草。

有人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有人买无座票38小时返乡

春运的第一天,兰先生的返乡之旅已过半。1月24日,他购买了从新疆哈密到四川成都的火车票,无座,总共约38小时。1月26日,春运首日,他正在等候从成都发往家乡资阳的列车。

这趟返乡颇为波折。兰先生60余岁,已在新疆工作十余年,从开着拖拉机耕种,到如今自己承包土地种植香梨,往往是几年回一次家。今年冬天,新疆下起雪,不能干活,他想回家和妻子团聚。据他回忆,往年一千余元的飞机票,今年飙升至三千余元。早在半个月前,他就拜托朋友帮忙购买火车票,却又碰上新疆发生地震。最终,为了回家,他购买了这张无座票。他说:“回到家,我要赶快去睡觉。”

年轻人们也想家了。31岁的魏先生在四川眉山参与高速公路修建,他没有参与春运抢票,作为工作福利之一,公司为包括他在内的员工都购买了返乡的车票。30岁的缪先生在北京工作7年,已经几年没有回家了,作为自由导演、剪辑师,他形容自己的上班时间“取决于合作方要不要我休息”。为了回家,他特意告知合作方“只干到1月24日,必须交接”,春运首日,他已经在返乡路上了。

彭先生今年回家的路最短,却要换三种交通工具。他在化工厂内做保温工作,总是全国跑,“哪里有能源厂老板来联系说有活了,我就上哪里去。”今年,他在彭州工作,和家乡达州都属于四川。回家,他在乡镇上乘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达客运站,再坐一个小时的大巴车来到成都,最后乘坐六小时火车。他说:“之前有计划买动车票,但今年在省内,不那么着急买票,结果就没买到票。”

昨天晚上,彭先生没能睡着:“回家的感觉心情很好,每次都这样,头天晚上不能好好睡觉。出来工作,基本也就一年回一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