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人为何进北大清华参观比入境新加坡泰国都难 ?

中国人为何进北大清华参观比入境新加坡泰国都难 ?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4-01-07 08:30: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泰两国将从3月起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新加坡总理公署也发文表示与中国将实施30天互免签证的协议,这些措施实施后,中国游客不用再办签证即可入境。

反观国内包括清北在内的大部分大学仍然大门紧闭,闸机森严,非本校人员进校参观或进行学术沟通交流,不仅需要在网上争抢每天有限的名额,过大门口闸机时还要刷脸查验身份证件,入校手续比入境新加坡、泰国都难。

国家教育部显然注意到了一年来社会上要求开放大学校园的强烈呼声。教育部官网日前公佈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覆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覆。

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然而到现实层面这些都付之阙如,人们看到的是,包括清北等在内的绝大部分大学,放开进展非常缓慢。

北京大学近日向媒体表示,“北大正在持续推进校园有序开放,适时调整政策,使进出校门更加便捷、快速。”这是表态,反正现在出入北大和之前没有一点变化,还得先通过网上预约,能不能约到得看天意,然后再到闸机扫脸查验证件。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门外。(中国青年报)

北大拟採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优化东侧门专用入校通道,校外远端设置“初步核验岗”主动预检,分隔已预约人员和咨询人员,利用链柱设定“排队等候区”“人工核验区”;盘活校内空閒区域设置安检区,提升通行效率。团体入校採取“整车放行、校内核验、人员抽检、专人接待”的原则入校;设置东侧门停车场为落客核验区域,实现“顺向可通行、落客即驶离”效果,同时落实总量控制,防范校门拥堵。

本来一个放开校门即可,很简单的事,有没有那种“在马路上花钱盖一个关卡,设两个人收费;为防止这两个人贪污,又设置两人监督;为防止他们共同贪污,又设置两人监督这两个监督者;为管理这几个人又设置了一个经理;因为经理有时会生病请假又设了一个副经理;为安置这一组人马又盖了一栋办公室,购置了一大堆办公设备,安排了一群家属”夸张观感?

其实,只要撤销关卡,后面所有那些巨额成本都不用付出,但是,就因为死抱著关卡不放,最后衍生出了多少流程,给整个社会、给管理者自身增加了多大成本!2008年之前的校园,什么闸机都没有,摄像头也没几个,就门口几个保安查验个身份证,发生过很多安全事故吗?影响了教学与科研秩序吗?并没有!

清华大学是其中一间参与2023/24 学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的院校。(资料图片)

在开放压力下,清华大学校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学校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社会持续扩大校园开放规模、简化入校程序,加强清华优质育人资源辐射。”

清华大学对未来得开放承诺是“完善入校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各类入校报备系统,使各类人员入校预约更加简便、快捷;针对社会需求,每个开放日可预约时间段调整为8:00-11:00、13:00-16:00,将接待游客入校时间每日上、下午各提前一小时;优化车辆入校方式,加强校门区域的疏导管理,减少拥堵和排长队现象。未来,学校将不断测算分析校园人员流动的整体情况,综合校内活动情况和校园承载能力等因素,动态科学调整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校园开放的规模和质量。”

翻遍所有这几行文字,连字裡行间都不放过,也没有看到社会上呼吁和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无障碍开放措施!预约、闸机、核验,仍然一个都不能少!所谓的开放,其实是糊弄社会舆论与大众的“假开放”。

北京大学校门。(北京大学)

此同时,清华大学最近还向内部发了一个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北大清华将交互身份核验身份信息,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有评论就此一阵见血指出,这个通知第一眼看,似乎是关于“开放”的故事,但看第二眼,却发现是一个扩大版的“封闭”故事。它等于向社会宣示:清华是北大人的清华,北大是清华人的北大,但清华北大不属于社会。

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获得了国家大量拨款,本来应该成为开放的表率,却如此固步自封,带头建立土围子,人为设置社会孤岛,成为典型的“精英俱乐部”。这是中国大学应有的开放精神吗?如此将自身与社会隔离封闭开来的大学,如何培养出具有开放精神的国之少年?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重大车祸!高速路连环相撞 7人葬身火海
真要来了!美国福利新规:一个月须工作80小时?
738天囚禁生活曝:陪打牌 帮煮饭 遭酷刑 铁链锁地道…
中国官宣不再“大拆大建” 债台高筑 15年基建狂潮终结
$20亿诈骗案触目惊心!美司法部全球通缉华人陈志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反击不买美国大豆 川普:考虑停止购买中国食用油
美司法部没收柬埔寨电诈网络近13万枚比特币150亿
哈马斯在街头公开处决“以色列合作者”
美财长:李成钢不请自来 他以为自己是战狼…
欧盟或效法中国 要求在欧中国企业必须技术转让
两分钟路人生死抢救:起火的车,拉不开的门…
现场:波特兰数百人裸骑单车 抗议川普派兵进驻
川普政府开铡!6外国人"嘲讽柯克遇刺",国务院撤销签证
胡锡进:特朗普急缺新筹码 竟拿“地沟油”威胁中国
老人被联邦执法罚$130 因忘带绿卡 全美移民圈炸锅!
纽时观点:全球民粹浪潮的根源?要怪就怪屏幕…
美中贸易形势陡变 虚张声势还是殊死斗争
加沙停火特朗普角色至为关键,但和平协议仍然渺茫
全球护照排名最新报告出炉!美国完全跌出前十
美国:是否加征100%关税 "取决于北京下一步行动"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人为何进北大清华参观比入境新加坡泰国都难 ?

香港01 2024-01-07 08:30:03


中泰两国将从3月起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新加坡总理公署也发文表示与中国将实施30天互免签证的协议,这些措施实施后,中国游客不用再办签证即可入境。

反观国内包括清北在内的大部分大学仍然大门紧闭,闸机森严,非本校人员进校参观或进行学术沟通交流,不仅需要在网上争抢每天有限的名额,过大门口闸机时还要刷脸查验身份证件,入校手续比入境新加坡、泰国都难。

国家教育部显然注意到了一年来社会上要求开放大学校园的强烈呼声。教育部官网日前公佈了《关于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4329号(教育事业类428号)提案答覆的函》,就《关于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通过校园开放服务城市和区域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案》进行了答覆。

教育部在答覆中表示,“大学校园更好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大学更好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研究,建立健全校园安全风险防控机制,依法保障高校合法权益。同时,指导高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学习生活的前提下,使校园开放和内部管理达到平衡。”

然而到现实层面这些都付之阙如,人们看到的是,包括清北等在内的绝大部分大学,放开进展非常缓慢。

北京大学近日向媒体表示,“北大正在持续推进校园有序开放,适时调整政策,使进出校门更加便捷、快速。”这是表态,反正现在出入北大和之前没有一点变化,还得先通过网上预约,能不能约到得看天意,然后再到闸机扫脸查验证件。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门外。(中国青年报)

北大拟採取的管理措施包括:优化东侧门专用入校通道,校外远端设置“初步核验岗”主动预检,分隔已预约人员和咨询人员,利用链柱设定“排队等候区”“人工核验区”;盘活校内空閒区域设置安检区,提升通行效率。团体入校採取“整车放行、校内核验、人员抽检、专人接待”的原则入校;设置东侧门停车场为落客核验区域,实现“顺向可通行、落客即驶离”效果,同时落实总量控制,防范校门拥堵。

本来一个放开校门即可,很简单的事,有没有那种“在马路上花钱盖一个关卡,设两个人收费;为防止这两个人贪污,又设置两人监督;为防止他们共同贪污,又设置两人监督这两个监督者;为管理这几个人又设置了一个经理;因为经理有时会生病请假又设了一个副经理;为安置这一组人马又盖了一栋办公室,购置了一大堆办公设备,安排了一群家属”夸张观感?

其实,只要撤销关卡,后面所有那些巨额成本都不用付出,但是,就因为死抱著关卡不放,最后衍生出了多少流程,给整个社会、给管理者自身增加了多大成本!2008年之前的校园,什么闸机都没有,摄像头也没几个,就门口几个保安查验个身份证,发生过很多安全事故吗?影响了教学与科研秩序吗?并没有!

清华大学是其中一间参与2023/24 学年内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学生计划的院校。(资料图片)

在开放压力下,清华大学校办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学校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面向社会持续扩大校园开放规模、简化入校程序,加强清华优质育人资源辐射。”

清华大学对未来得开放承诺是“完善入校服务平台,整合优化各类入校报备系统,使各类人员入校预约更加简便、快捷;针对社会需求,每个开放日可预约时间段调整为8:00-11:00、13:00-16:00,将接待游客入校时间每日上、下午各提前一小时;优化车辆入校方式,加强校门区域的疏导管理,减少拥堵和排长队现象。未来,学校将不断测算分析校园人员流动的整体情况,综合校内活动情况和校园承载能力等因素,动态科学调整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校园开放的规模和质量。”

翻遍所有这几行文字,连字裡行间都不放过,也没有看到社会上呼吁和希望看到的真正的无障碍开放措施!预约、闸机、核验,仍然一个都不能少!所谓的开放,其实是糊弄社会舆论与大众的“假开放”。

北京大学校门。(北京大学)

此同时,清华大学最近还向内部发了一个通知,从2024年1月1日起,北大清华将交互身份核验身份信息,两校师生实现畅行互通。有评论就此一阵见血指出,这个通知第一眼看,似乎是关于“开放”的故事,但看第二眼,却发现是一个扩大版的“封闭”故事。它等于向社会宣示:清华是北大人的清华,北大是清华人的北大,但清华北大不属于社会。

中国最顶尖的两所大学,获得了国家大量拨款,本来应该成为开放的表率,却如此固步自封,带头建立土围子,人为设置社会孤岛,成为典型的“精英俱乐部”。这是中国大学应有的开放精神吗?如此将自身与社会隔离封闭开来的大学,如何培养出具有开放精神的国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