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开播差评如潮!胡歌难救王家卫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作为大导演王家卫的电视剧处女作,《繁花》从立项开始便颇受关注。尤其是随着一波又一波的演员阵容曝光,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等大牌演员齐聚,更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在三年拍摄期后,《繁花》终于上线,让人一睹庐山真面目。

在开播之前,《繁花》剧组还在上海和平饭店举办了剧集首映礼,要知道电影举办首映礼很常见,电视剧举办首映礼,还是在和平饭店,真是排面十足。


不光线下活动,线上在鹅厂开播,也是给足待遇,9个广告植入创纪录,而且排面直接顶格。“亲儿子”果然不一样,看来鹅厂是把整个开年的KPI都压在了《繁花》上。


卫视平台的开播关注度也屡创新高,开播后最高收视率突破2.2。看来无论是网播观众还是卫视观众,都是认可大导演+全明星+大IP这套公式的。

不过热度高便意味着观众基数大,随着开播之后剧情的深入,很多来自观众的吐槽声音甚至一度盖过收视的火热。


槽点一:叙事节奏慢,拖沓杂乱
开播之后被观众提及最多的槽点就是过于意识流,整体节奏拖沓又杂乱。作为电影导演,王家卫喜欢用影像去讲述故事,但是在电视剧创作上,剧情的推进大过一切。于是在《繁花》中便出现了一种割裂感。画面极其精致,每一帧截下来都是可以做屏保的存在。可是过于突出画面氛围而忽略剧情发展,比如胡歌的镜头,帅是真的帅,但慢也是真的慢。


槽点二:民国风浓郁,不贴合时代
要知道《繁花》的背景是90年代的上海,已经足够现代化。但是剧情选取的镜头,时刻营造出一种类似《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那种年代感。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背景的错乱会影响对剧情的观感。无法代入便无法追剧。



槽点三:画面偏暗,镜头时快时慢
其实画面的电影质感是《繁花》的优点之一,但是过于强调质感而忽略观剧设备是一大忌讳。《繁花》整体画面偏暗,强调明暗对比的自然光,如此画风,对于移动设备追剧的群体非常不友好。而且有些镜头突然加快又突然放缓,第一集情节交代不明朗,也导致无法留住更多观众。





槽点四:剧情飘浮,不接地气
从目前来看,《繁花》的剧情相对飘浮,整体不太接地气,过于强调神秘留白,显得神神叨叨。要知道近年来流行现实主义,《人世间》、《漫长的季节》等剧能够成为全民爆款,也是因为足够的接地气。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过于强调腔调的电影和电视剧,最终成绩都不太理想。



几位人物的出场也显得风风火火,角度不是仰拍就是俯拍,或者虚实交错,网友纷纷吐槽用力过猛,又油腻又刻意,一股子旧社会味道。




还有网友干脆吐槽王家卫为“小郭敬明”,《繁花》为小时代之九十年代。看来光有画面质感,而没有剧情核心主线,非常致命。

不过原著本身就没有连贯的故事,很多地方选择留白,王家卫自己也坦言如何下手千头万绪。

作为电视界的“顶流男神”,胡歌的抗剧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但就《繁花》开播的反馈来看,剧情慢、民国风、画面暗、故事飘,可能就算是胡歌也难救王家卫的电视剧处女作了。不知道随着剧情的深入,有没有可能再拉起一个高潮?

石假装 发表评论于
90年以后的事情,拍得跟30年代老电影似的,莫名其妙的感觉。
jianchi9090 发表评论于
我很喜欢
hongzhang355 发表评论于
“时刻营造出一种类似《罗曼蒂克消亡史》的那种年代感。” 说得太对了。缺少了时代的脉搏,这个剧便没了灵魂
kker 发表评论于
胡歌只适合演梅长苏,其它都很尬
狄更丝 发表评论于
p的大导演.岛内自嗨而已
hkzs 发表评论于
看了一集,直接弃之。本来想怀旧的,一看成了上海滩了。国语沪语都很生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