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现在车厂流行网上挂人:谁允许他们公布用户资料?

现在车厂流行网上挂人:谁允许他们公布用户资料?

文章来源: 星球商业评论 于 2023-12-04 19:17: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11月28日,车评人姚先生开着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豹5上了高速。据他自己说,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这辆车的油耗水平。

一路下来,他得出的结论是百公里:

18个油。

插混车这么高的油耗,网友们都有点犯嘀咕。后来大家发现了一些细节,姚先生把空调开到了31°,开着车窗在开车。还有,甘肃环县服务区到海西收费站导航显示393公里,正常用时要3小时53分钟。

姚先生,3个小时就到了,中间竟然还在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儿。很明显,姚先生需要长时间超速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跑完400公里。

开窗开车会提高风阻,空调开太大加上超速,这些都会加大油耗。更重要的是,姚先生还和比亚迪的竞对长城汽车有合作。坦克沙漠学院当过院长,自己的自媒体里也有很多坦克不同车型的视频。

一开始,只是一些比亚迪的拥趸在姚先生的自媒体评论区质疑,周六方程豹官方下场了。

在方程豹的声明里,第一句就说应警方调取“2023.11.28 姚 * 强涉嫌驾驶机动车超速”一案证据需求,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

然后公布了三项异常驾驶行为。大致的意思是,姚先生车速 120-140km/h 区间占比超过 37%,车速 140-160km/h 区间占比超过 46%,车速超 160km/h 占比超过 4%。最高时速:

超过180km/h

不仅如此,方程豹还说姚先生在高速上多次停车,严重危及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

你这开的哪是豹5啊,这是卖给巴铁的飞豹吧?很多网友说这份声明是实锤姚先生危险驾驶,要让大星说,这哪是什么实锤,简直是要把姚先生送进去踩缝纫机的铁链流星锤。

自从方程豹官方贴出这份声明后,网友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指责姚先生危险驾驶,为了做车黑简直不要命,大家已经在讨论可以判几年的问题了。

另一派说比亚迪方程豹这种私自公布用户信息的行为是侵犯隐私。

今天姚先生又发了个视频,说他昨天主动联系了交警部门,警察叔叔对他在限速80实际车速103做出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200元3分的处理决定。

视频还是和警察叔叔一起拍的。

自从去年初强制新车安装EDR开始,这个所谓的汽车“黑匣子”的曝光率就越来越高,经常出现在车企们挂车主的场景里,但很多媒体论证过它可能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所以大家讨论踩缝纫机还有点早,目前处罚他的是仅仅是国道段的超速,高速段负责的交警还没说话,是没收驾照还是踩缝纫机大家可以等等看。

关于行车数据是不是姚先生的隐私其实可以参考一下特斯拉的案例。2021年大闹上海车展的特斯拉车主张女士当时不同意三方鉴定,要求特斯拉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一开始特斯拉不同意,后来有关部门要求提供后,特斯拉给了。

然后,“意外”发生了,中国市场监管报披露了事故前一分钟的行车数据,张女士的丈夫说:

你这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行车信息到底算不算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大星也说不好。但动不动就挂车主这个风气很快就在车企中传开了,比如长城就干过。大家还会在买车时跟你签个共享、公开你的个人信息时无需争得同意的文书。

当然,这个文书只在对车企有利时大家才会拿出来,比如这次的比亚迪。

警方向你调取证据,他们授权你们公布了并且定性了?自己车出现事故的时候咋不见你这么主动?

昨天,比亚迪趁势重拳出击,为了进一步打击网络黑公关乱象,举报奖励5万至500万人民币的政策长期有效。举报材料经比亚迪查证属实后,给予提供者重奖:

同时我们也会对提供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哈哈。

查看评论(4)

24小时热点排行

金正恩为爱女从中国进口数十吨“臭臭的东西”
薄瓜瓜母亲节为母喊冤 称谷开来是“当代窦娥”
纽约时报:这是习近平一直在等待的贸易战
美公民入境中国遭强制“侵入性检测” 美政府将调查
中共军委副主席传落马!何卫东官网报导“全清空”

24小时讨论排行

经贸会谈结束 何立峰:双方一致同意建立磋商机制
美中贸易谈判重大进展 美官员:中国急于重启贸易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门铃恶作剧”酿悲剧 高中生毕业前夕遭枪击身亡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来自美国的新教皇在大选中投给了特朗普吗?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都结束了!美大使称:川普“第51州”言论已过去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现在车厂流行网上挂人:谁允许他们公布用户资料?

星球商业评论 2023-12-04 19:17:12


11月28日,车评人姚先生开着比亚迪旗下的方程豹豹5上了高速。据他自己说,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这辆车的油耗水平。

一路下来,他得出的结论是百公里:

18个油。

插混车这么高的油耗,网友们都有点犯嘀咕。后来大家发现了一些细节,姚先生把空调开到了31°,开着车窗在开车。还有,甘肃环县服务区到海西收费站导航显示393公里,正常用时要3小时53分钟。

姚先生,3个小时就到了,中间竟然还在服务区休息了一会儿。很明显,姚先生需要长时间超速才能用这么短的时间跑完400公里。

开窗开车会提高风阻,空调开太大加上超速,这些都会加大油耗。更重要的是,姚先生还和比亚迪的竞对长城汽车有合作。坦克沙漠学院当过院长,自己的自媒体里也有很多坦克不同车型的视频。

一开始,只是一些比亚迪的拥趸在姚先生的自媒体评论区质疑,周六方程豹官方下场了。

在方程豹的声明里,第一句就说应警方调取“2023.11.28 姚 * 强涉嫌驾驶机动车超速”一案证据需求,调取了相关车辆运行数据。

然后公布了三项异常驾驶行为。大致的意思是,姚先生车速 120-140km/h 区间占比超过 37%,车速 140-160km/h 区间占比超过 46%,车速超 160km/h 占比超过 4%。最高时速:

超过180km/h

不仅如此,方程豹还说姚先生在高速上多次停车,严重危及公共安全,损害公众利益。

你这开的哪是豹5啊,这是卖给巴铁的飞豹吧?很多网友说这份声明是实锤姚先生危险驾驶,要让大星说,这哪是什么实锤,简直是要把姚先生送进去踩缝纫机的铁链流星锤。

自从方程豹官方贴出这份声明后,网友就分成了两派,一派指责姚先生危险驾驶,为了做车黑简直不要命,大家已经在讨论可以判几年的问题了。

另一派说比亚迪方程豹这种私自公布用户信息的行为是侵犯隐私。

今天姚先生又发了个视频,说他昨天主动联系了交警部门,警察叔叔对他在限速80实际车速103做出了批评教育,并进行了200元3分的处理决定。

视频还是和警察叔叔一起拍的。

自从去年初强制新车安装EDR开始,这个所谓的汽车“黑匣子”的曝光率就越来越高,经常出现在车企们挂车主的场景里,但很多媒体论证过它可能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所以大家讨论踩缝纫机还有点早,目前处罚他的是仅仅是国道段的超速,高速段负责的交警还没说话,是没收驾照还是踩缝纫机大家可以等等看。

关于行车数据是不是姚先生的隐私其实可以参考一下特斯拉的案例。2021年大闹上海车展的特斯拉车主张女士当时不同意三方鉴定,要求特斯拉提供事故前半小时完整行车数据,一开始特斯拉不同意,后来有关部门要求提供后,特斯拉给了。

然后,“意外”发生了,中国市场监管报披露了事故前一分钟的行车数据,张女士的丈夫说:

你这属于侵犯个人隐私。

《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了“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行车信息到底算不算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信息,大星也说不好。但动不动就挂车主这个风气很快就在车企中传开了,比如长城就干过。大家还会在买车时跟你签个共享、公开你的个人信息时无需争得同意的文书。

当然,这个文书只在对车企有利时大家才会拿出来,比如这次的比亚迪。

警方向你调取证据,他们授权你们公布了并且定性了?自己车出现事故的时候咋不见你这么主动?

昨天,比亚迪趁势重拳出击,为了进一步打击网络黑公关乱象,举报奖励5万至500万人民币的政策长期有效。举报材料经比亚迪查证属实后,给予提供者重奖:

同时我们也会对提供者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