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经济不见起色 学者示警:将出现负成长

中国经济不见起色 学者示警:将出现负成长

文章来源: RFA 于 2023-11-28 22:11:4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2023年11月28日就美国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举办研讨会

随着美中两国间全方位的竞争日趋升级,双方在科技与经济等领域的角力尤其引发舆论关注。外界注意到,自从北京当局解除了为期三年的新冠封控政策后,中国经济在2023年迟迟未见复苏迹象。对此,美国智库学者针对美中两国的经济前景进行了剖析。

美国与中国的经济紧张关系近年来日趋升温,今年11月,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公布长达700多页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当前面临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重点领域缺乏高级人才、房地产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中国长期竞争力不佳、缺乏社会凝聚力,而为对上述诸多问题进行应对,中国当局则加大了对国际社会的侵略性力度。

本周二,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对于美国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前瞻分析。研讨会上,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极限:“中国经济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负成长或是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因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正在不断增加。”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极限。

学者:中国当局无法自行处理结构性经济问题

杜斯特伯格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如政府债务问题以及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等正导致经济疲软:“中国的银行及地方政府承担了全国85%以上的公共支出,他们现在过度杠杆导致无法再继续举债刺激经济。而基础建设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另一个传统办法,但中国国企的投资缺乏效率,导致收回来的利润极少,地方政府也无法透过贩卖土地所有权鼓励房地产建设,来填平财政赤字。”

杜斯特伯格还谈到了中国政府在特定产业领域的过度投资,以及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他说:“中国过度投资在特定的工业领域,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汽车、电动车、太阳能板,还有其他中国对外国倾销的产品。中国银行及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使得中国家庭累积预防性存款,这使得习近平想要以增加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策略失败。”

学者:中国经济困境促成"拜习会"

杜斯特伯格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遇到诸多结构性问题,北京当局目前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导致中国经济需要高度依赖外资纾困。这也是促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出席旧金山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与美国总统拜登以及其他美国商业巨头会面的原因。

杜斯特伯格说:“我认为,中国现在高度依赖外资及外国市场以取得经济成长,中国现在无法自行创造经济效益应对国内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拜习会’能够发生,就显示习近平需要其他国家帮助以反转经济颓势。”

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则在会上谈到,美中关系在“拜习会”后有“低荡”(Détente)的趋势。不过,就美苏冷战时期的经验显示,低荡并不能有效解决冲突。因此他建议,美国及盟友必须在应对中国时,持续采取强硬的政策。他说:“我认为,对中国的侵略性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会导致误判,甚至是灾难性结果。”

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则在会上谈到,美中关系在“拜习会”后有“低荡”(Détente)的趋势。

“低荡”是政治术语,指的是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美国及苏联相互释出友善信号,使得紧张关系出现缓和,并促成暂时性和平。但是,由于苏联私下依旧野心勃勃,导致低荡状态最终瓦解,并引发美苏开启“新冷战”。

查看评论(35)

24小时热点排行

快讯!梵蒂冈冒白烟 新教皇当选
特朗普19岁儿子最后一天上学,发福圆润到没脖子了
印巴爆发近20年最严重冲突后,莫迪首次发声
沈阳将举行纪念苏军“不朽军团”游行 中小学生也参加
流血的分割线:当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怎么分家的?

24小时讨论排行

普京和习近平发表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强调中俄互信
近代最大规模缠斗!125架战机激战1小时 38人丧命
散播假消息?印驳斥“巴击落军机”:拿旧照发文
急转弯?特朗普:对华关税145%到顶了,要降
奥特曼在国会承认:中美的差距确实越来越小
被拜登怼急眼,白宫怒批:他是国家之耻
副总统万斯:印巴两国冲突 “根本上不关我们的事”
乘客突发急病,医生为何选择不救?
悠仁亲王学术造假入读名校,引爆日本皇室危机!
谎报留美学历 她被判入狱!去年刚获环球小姐称号
习近平告诉普京 面对“霸权骚扰”他与俄罗斯站在一起
比尔盖茨决定捐99%财产,却没准备给新女友留点
普京在俄胜利日阅兵演讲:真理和正义在我们这边
川普对等关税第一国!美国与英国签署贸易协议
男子“死而复生”,AI视频出庭原谅凶手,法官居然...
我在国外做公务员,年薪30万,但很想回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经济不见起色 学者示警:将出现负成长

RFA 2023-11-28 22:11:41



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2023年11月28日就美国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举办研讨会

随着美中两国间全方位的竞争日趋升级,双方在科技与经济等领域的角力尤其引发舆论关注。外界注意到,自从北京当局解除了为期三年的新冠封控政策后,中国经济在2023年迟迟未见复苏迹象。对此,美国智库学者针对美中两国的经济前景进行了剖析。

美国与中国的经济紧张关系近年来日趋升温,今年11月,美国国会下属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公布长达700多页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当前面临年轻人失业率居高不下、重点领域缺乏高级人才、房地产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中国长期竞争力不佳、缺乏社会凝聚力,而为对上述诸多问题进行应对,中国当局则加大了对国际社会的侵略性力度。

本周二,美国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对于美国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出前瞻分析。研讨会上,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极限:“中国经济在未来很可能会出现负成长或是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因为中国国内的经济压力正在不断增加。”

哈德逊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杜斯特伯格(Thomas J. Duesterberg)在研讨会上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极限。

学者:中国当局无法自行处理结构性经济问题

杜斯特伯格进一步指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压力,如政府债务问题以及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等正导致经济疲软:“中国的银行及地方政府承担了全国85%以上的公共支出,他们现在过度杠杆导致无法再继续举债刺激经济。而基础建设是促进经济成长的另一个传统办法,但中国国企的投资缺乏效率,导致收回来的利润极少,地方政府也无法透过贩卖土地所有权鼓励房地产建设,来填平财政赤字。”

杜斯特伯格还谈到了中国政府在特定产业领域的过度投资,以及市场内需不足的问题。他说:“中国过度投资在特定的工业领域,像是大家都知道的汽车、电动车、太阳能板,还有其他中国对外国倾销的产品。中国银行及地方政府面临的问题使得中国家庭累积预防性存款,这使得习近平想要以增加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策略失败。”

学者:中国经济困境促成"拜习会"

杜斯特伯格认为,由于中国的经济遇到诸多结构性问题,北京当局目前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导致中国经济需要高度依赖外资纾困。这也是促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出席旧金山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APEC),与美国总统拜登以及其他美国商业巨头会面的原因。

杜斯特伯格说:“我认为,中国现在高度依赖外资及外国市场以取得经济成长,中国现在无法自行创造经济效益应对国内所遇到的各种困难。……‘拜习会’能够发生,就显示习近平需要其他国家帮助以反转经济颓势。”

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则在会上谈到,美中关系在“拜习会”后有“低荡”(Détente)的趋势。不过,就美苏冷战时期的经验显示,低荡并不能有效解决冲突。因此他建议,美国及盟友必须在应对中国时,持续采取强硬的政策。他说:“我认为,对中国的侵略性行为采取绥靖政策会导致误判,甚至是灾难性结果。”

华盛顿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中国问题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辛格尔顿(Craig Singleton)则在会上谈到,美中关系在“拜习会”后有“低荡”(Détente)的趋势。

“低荡”是政治术语,指的是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美国及苏联相互释出友善信号,使得紧张关系出现缓和,并促成暂时性和平。但是,由于苏联私下依旧野心勃勃,导致低荡状态最终瓦解,并引发美苏开启“新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