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对不起那英,“这英”一夜爆火,靠的只是这张脸吗?

对不起那英,“这英”一夜爆火,靠的只是这张脸吗?

文章来源: 墨娱 于 2023-11-05 00:42: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刚过去的万圣节狂欢,“炸”出了好几个酷似明星的模仿者。

一个是连声音都9分相像的“这英”,不少路人还真把她认成了明星那英。

一个是穿着LOW到爆的粉色衣服的男子,他捏着嗓门模仿向太,声音差别太大,但是外型确实有八成像了。

咱们中国就是人多,甭管你明星长啥样,总能找出另一个以假乱真的路人,

别人的狂欢只有几天,这俩人由于是真的像,成功爆火。

向佐把这个假向太“抓”到了自己直播间,半开玩笑地问他“想要什么颜色的麻袋”,吓得他赶紧解释自己是开玩笑的。

向太本尊没有很大反应,倒是略有不屑的跟网友说,那个衣服太LOW了,模仿我应该要模仿得漂亮一点嘛!

“他那个衣服不是华伦天奴的,我那个是鸵鸟毛是高定的,几十万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20块钱买的”

一边卖着9.8的东西赚普通人的钱,一边瞧不起普通人?

网友评论:花了几十年功夫脱离了普通阶层,又被网友给他模仿回去了,难怪不爽。

“这英”从8月初入驻视频平台,一开始就是冲着模仿那英来的。

后面显然是熟练了不少,模仿得越来越像,也不再依靠AI改变脸型,仅用化妆就能达到8分相似度。

然后凭借万圣节这次的狂欢出圈,涨到了14万粉丝……

这姐们儿原本长这样,柔柔弱弱的,跟那英的长相只有五分相似:

浓妆一上,立马气势起来了,注意看,她还故意在鼻孔周围涂上了黑色,让鼻孔变得更大。

比起扮相上的相似,最难辨真假的其实是这位姐儿们的声音——与那英几乎一模一样。

她一开口,路人都以为真是那英来了。

山寨模仿vs情绪价值

在网上看到有个网友说了这么一句话:

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

模仿明星实质上就是蹭明星的热度,抛去自己的个性,一味的寻求相似点,在有些人看来,是东施效颦,极其可笑。

早期国内涌现了多档明星模仿秀,请来不少酷似明星的素人做嘉宾。甚至还有专门网罗山寨明星的机构。(下图里的明星全是山寨版)

大家也就是看一乐子。

后来这些人去了哪里?

若是歌喉过得去,多半是接接小地方的商演,拿点出场费讨个生活。更多的就是泯然众人矣。

所以讨厌山寨的人会说:碰瓷就是碰瓷,上不了台面。

然而在这个包容性极强的互联网时代,模仿者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不会唱歌没关系,直播带货呀!

模仿鹿晗的“鹿哈”,被争议后改回本名凌达乐,他在今年9月自曝已经实现了月入500万,去掉投入成本,每个月收入将近400万。

他靠着酷似鹿晗的脸,在直播平台带货,带货量相当的可观。

有人不解,他毕竟不是鹿晗,只是长得像而已,凭什么一个月赚得比真正的明星带货还多。

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情绪价值。

顶着明星的脸,却没有明星的派头。态度谦卑、不厌其烦的认真回复。

最开始大家或许是冲着他的脸去的,但能持续爆单,靠的还是自身能力和真诚。

卖零食自己大口的吃,一点都不造假,哥哥姐姐叫个不停,特别亲切……这小子,也是有两下子的。

长得像明星,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剩下的路走得怎样,终究要靠自己。

再说回这次万圣节火出圈的几个模仿者。

《甄嬛传》里的角色扮演有好几个,但最受欢迎的却是“安陵容”。

其实这也是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

她出身不够显赫,天资也不够聪慧,性格敏感易碎,在权贵夹层中小心翼翼的求生存,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

普通人更能够共情到她的境遇。

“这英”模仿那英之所以也能火,是因为我们怀念那英早些年的真性情,她心直口快、鲜活的公众形象。

不信你翻看这英模仿那英的几段经典现场,甚至有一句是爆粗口的。

而今公众人物形象被各种舆论和规则压得扁平无趣,他们的社交平台动态是工作人员斟字酌句写出来的,他们的采访是事先和主持人沟通好的,几乎所有人都戴着面具,给大家看到大家想看到的样子。

那英当年何其自我,谷建芬老师都说她“长了副好嗓子,配了个狗脑子”……

但她现在也不敢随便乱说话。遇到事就躲起来、不回应。再也不是当年的模样。

“这英”的出现,还原了最敢说时期的那英,年轻、张扬,无所顾忌。

这就是她火起来的主因。

还有一个很让人心酸的原因。

大家哈哈大笑的刷着她的模仿视频,却不小心考古到了她真实的那一面。

她说,自己的父母是典型的东亚父母,说话从来不会好好的说,各种阴阳怪气。

小时候患鼻炎,不停的擦鼻涕。

不懂怎样节约,擦一次用一张纸。

妈妈说:你用那么多纸不花钱的吗,去水龙头洗啊!

想想是有道理,鼻子和手都能一起洗干净,于是她就去水龙头洗。

爸爸看到了又说:造纸厂的人都死光了吗?买不起纸了?

于是她在妈妈面前用水龙头洗,在爸爸面前用纸巾擦……

和爸妈租住在北京的城中村,外地户口上不了高中只能上中专。

工作后,爸妈要求她把工资上交,只能留下400元作为她自己的零用。

每个月只有400元花销,让她感到非常困窘,直到一个大姐姐随口说到“你为什么不搬出去”。

她才如醍醐灌顶,原来我是可以搬出去的呀!

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趁爸妈没有起床之前,一点一点的把东西收拾搬走,爸妈一直没有发现。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她留下了手写的几千字的信,自认为很真诚的以这种方式与父母告别。

“我觉得足够真诚了,他们好像只是草草看了下。我以为我爸妈会来公司找我,或者打我电话,但是他们没有”

她没有想到,自己鼓起勇气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决定做出这场郑重的告别,她心怀忐忑,对方却对她的离开毫无反应。

这样的父母,真的很让人扫兴啊。

很多中国家长就是这样,孩子跟你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孩子跟你分享苦恼,苦恼会加倍……

“这英”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引发了很多人的共情。

这些生活细节,并不如电视剧中那般狗血,却因为细碎的真实,如粉末般碾进了心里,和中国式父母的相处,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所以她的直播间,好多人都当成了树洞,叙说自己生活中的无奈。

她确实很会开导。

有个大学生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会帮舍友打扫,帮做作业,然后还因为“没有帮助到受欺负的人感到很自责”

“这英”想到了从前的自己,愣了好一会。

遂开导:你要先帮助你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飞机上不是有说么,请先佩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给身边的人佩戴。

这英从被父母PUA的乖乖女翻盘到自信自立,让很多人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或者现在的自己,并从中得到借鉴,这就是情绪价值。

善意的回馈

看到“对不起那英我喜欢这英”上了热搜,这英录视频一边卸妆一边回复:

“没有那姐哪儿来的我呀,我当然是喜欢那姐才模仿她,我没团队就一个人,辞职在家仿妆拍段子才被你们知道的”

“我也希望你们能接受我的真诚,我不是捏造人设”

他们的模仿,其实并没有很多人去抨击,他们能够感受到网友们的善意,并且将善意再回馈给大家。

感谢现在这个思想包容的时代,无论是瞧个乐子,还是真心喜欢,只要是给大家带来情绪价值的,何必上纲上线。

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希望能真心帮助到大家,这不是很好吗!

与其说喜欢那英或者这英,不如说,她们的过去和现在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期盼和不妥协。

“不是那英不好追,而是这英性价比高”

这句来自网友的话,已经能充分说明,为什么山寨明星也可以做出知名度。

因为他们下沉到了更接地气的圈子,除了一张酷似明星的脸,和万千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若有真诚加持+不作妖,谁会忍心去打压一个苦苦挣扎上来的普通人呢。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国收到"令人震惊情报",范斯致电印度总理促停火
特朗普声称中美谈判取得 “重大进展”
中国货船归零!加州州长:关税恐让美国丢'最大经济体'地位
空战捷报与假新闻,印巴停火背后的较量
第一批提前退休的人,已经回来上班了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中贸易谈判重大进展 美官员:中国急于重启贸易
反制中国极音速飞弹!日本研发新武器"电磁炮"将试射
中国“真空磁浮列车”:北京上海仅需90分钟
星二代称"中国人大部分是傻X" 官媒:吃中国饭砸中国锅
川普夸中美谈判“取得了巨大进展” 中方不评价
日本首相表示不会接受英美关税协议中的10%汽车关税
战争或者和平,与习近平有关的两个画面或载入史册?
3岁女童突严重脱发 被确诊铊中毒 警调查:人为投毒
都结束了!美大使称:川普“第51州”言论已过去
纽时:印度空袭战火逼近巴国核武中心,惊动美国调停
美公民入境中国遭强制“侵入性检测” 美政府将调查
王毅分别与印巴高官通话,强调中国支持全面持久停火
为什么选出美国籍教皇:他几乎反对特朗普代表的一切?
川普高喊“美经济将如火箭飙升”:现在就去买美股!
面对强劲反弹的美股 被散户“逼空”的机构很尴尬
“门铃恶作剧”酿悲剧 高中生毕业前夕遭枪击身亡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对不起那英,“这英”一夜爆火,靠的只是这张脸吗?

墨娱 2023-11-05 00:42:26

刚过去的万圣节狂欢,“炸”出了好几个酷似明星的模仿者。

一个是连声音都9分相像的“这英”,不少路人还真把她认成了明星那英。

一个是穿着LOW到爆的粉色衣服的男子,他捏着嗓门模仿向太,声音差别太大,但是外型确实有八成像了。

咱们中国就是人多,甭管你明星长啥样,总能找出另一个以假乱真的路人,

别人的狂欢只有几天,这俩人由于是真的像,成功爆火。

向佐把这个假向太“抓”到了自己直播间,半开玩笑地问他“想要什么颜色的麻袋”,吓得他赶紧解释自己是开玩笑的。

向太本尊没有很大反应,倒是略有不屑的跟网友说,那个衣服太LOW了,模仿我应该要模仿得漂亮一点嘛!

“他那个衣服不是华伦天奴的,我那个是鸵鸟毛是高定的,几十万的,我不知道他是不是20块钱买的”

一边卖着9.8的东西赚普通人的钱,一边瞧不起普通人?

网友评论:花了几十年功夫脱离了普通阶层,又被网友给他模仿回去了,难怪不爽。

“这英”从8月初入驻视频平台,一开始就是冲着模仿那英来的。

后面显然是熟练了不少,模仿得越来越像,也不再依靠AI改变脸型,仅用化妆就能达到8分相似度。

然后凭借万圣节这次的狂欢出圈,涨到了14万粉丝……

这姐们儿原本长这样,柔柔弱弱的,跟那英的长相只有五分相似:

浓妆一上,立马气势起来了,注意看,她还故意在鼻孔周围涂上了黑色,让鼻孔变得更大。

比起扮相上的相似,最难辨真假的其实是这位姐儿们的声音——与那英几乎一模一样。

她一开口,路人都以为真是那英来了。

山寨模仿vs情绪价值

在网上看到有个网友说了这么一句话:

有人喜欢,就有人讨厌。

模仿明星实质上就是蹭明星的热度,抛去自己的个性,一味的寻求相似点,在有些人看来,是东施效颦,极其可笑。

早期国内涌现了多档明星模仿秀,请来不少酷似明星的素人做嘉宾。甚至还有专门网罗山寨明星的机构。(下图里的明星全是山寨版)

大家也就是看一乐子。

后来这些人去了哪里?

若是歌喉过得去,多半是接接小地方的商演,拿点出场费讨个生活。更多的就是泯然众人矣。

所以讨厌山寨的人会说:碰瓷就是碰瓷,上不了台面。

然而在这个包容性极强的互联网时代,模仿者找到了更好的出路。

不会唱歌没关系,直播带货呀!

模仿鹿晗的“鹿哈”,被争议后改回本名凌达乐,他在今年9月自曝已经实现了月入500万,去掉投入成本,每个月收入将近400万。

他靠着酷似鹿晗的脸,在直播平台带货,带货量相当的可观。

有人不解,他毕竟不是鹿晗,只是长得像而已,凭什么一个月赚得比真正的明星带货还多。

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情绪价值。

顶着明星的脸,却没有明星的派头。态度谦卑、不厌其烦的认真回复。

最开始大家或许是冲着他的脸去的,但能持续爆单,靠的还是自身能力和真诚。

卖零食自己大口的吃,一点都不造假,哥哥姐姐叫个不停,特别亲切……这小子,也是有两下子的。

长得像明星,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剩下的路走得怎样,终究要靠自己。

再说回这次万圣节火出圈的几个模仿者。

《甄嬛传》里的角色扮演有好几个,但最受欢迎的却是“安陵容”。

其实这也是情绪价值的一种体现。

她出身不够显赫,天资也不够聪慧,性格敏感易碎,在权贵夹层中小心翼翼的求生存,最后落得凄惨的下场……

普通人更能够共情到她的境遇。

“这英”模仿那英之所以也能火,是因为我们怀念那英早些年的真性情,她心直口快、鲜活的公众形象。

不信你翻看这英模仿那英的几段经典现场,甚至有一句是爆粗口的。

而今公众人物形象被各种舆论和规则压得扁平无趣,他们的社交平台动态是工作人员斟字酌句写出来的,他们的采访是事先和主持人沟通好的,几乎所有人都戴着面具,给大家看到大家想看到的样子。

那英当年何其自我,谷建芬老师都说她“长了副好嗓子,配了个狗脑子”……

但她现在也不敢随便乱说话。遇到事就躲起来、不回应。再也不是当年的模样。

“这英”的出现,还原了最敢说时期的那英,年轻、张扬,无所顾忌。

这就是她火起来的主因。

还有一个很让人心酸的原因。

大家哈哈大笑的刷着她的模仿视频,却不小心考古到了她真实的那一面。

她说,自己的父母是典型的东亚父母,说话从来不会好好的说,各种阴阳怪气。

小时候患鼻炎,不停的擦鼻涕。

不懂怎样节约,擦一次用一张纸。

妈妈说:你用那么多纸不花钱的吗,去水龙头洗啊!

想想是有道理,鼻子和手都能一起洗干净,于是她就去水龙头洗。

爸爸看到了又说:造纸厂的人都死光了吗?买不起纸了?

于是她在妈妈面前用水龙头洗,在爸爸面前用纸巾擦……

和爸妈租住在北京的城中村,外地户口上不了高中只能上中专。

工作后,爸妈要求她把工资上交,只能留下400元作为她自己的零用。

每个月只有400元花销,让她感到非常困窘,直到一个大姐姐随口说到“你为什么不搬出去”。

她才如醍醐灌顶,原来我是可以搬出去的呀!

她花了好几天的时间,趁爸妈没有起床之前,一点一点的把东西收拾搬走,爸妈一直没有发现。

离开前的最后一天,她留下了手写的几千字的信,自认为很真诚的以这种方式与父母告别。

“我觉得足够真诚了,他们好像只是草草看了下。我以为我爸妈会来公司找我,或者打我电话,但是他们没有”

她没有想到,自己鼓起勇气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设,才决定做出这场郑重的告别,她心怀忐忑,对方却对她的离开毫无反应。

这样的父母,真的很让人扫兴啊。

很多中国家长就是这样,孩子跟你分享快乐,快乐会消失,孩子跟你分享苦恼,苦恼会加倍……

“这英”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引发了很多人的共情。

这些生活细节,并不如电视剧中那般狗血,却因为细碎的真实,如粉末般碾进了心里,和中国式父母的相处,有多少人能感同身受?

所以她的直播间,好多人都当成了树洞,叙说自己生活中的无奈。

她确实很会开导。

有个大学生说自己是讨好型人格,会帮舍友打扫,帮做作业,然后还因为“没有帮助到受欺负的人感到很自责”

“这英”想到了从前的自己,愣了好一会。

遂开导:你要先帮助你自己,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飞机上不是有说么,请先佩戴好自己的氧气面罩,再给身边的人佩戴。

这英从被父母PUA的乖乖女翻盘到自信自立,让很多人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或者现在的自己,并从中得到借鉴,这就是情绪价值。

善意的回馈

看到“对不起那英我喜欢这英”上了热搜,这英录视频一边卸妆一边回复:

“没有那姐哪儿来的我呀,我当然是喜欢那姐才模仿她,我没团队就一个人,辞职在家仿妆拍段子才被你们知道的”

“我也希望你们能接受我的真诚,我不是捏造人设”

他们的模仿,其实并没有很多人去抨击,他们能够感受到网友们的善意,并且将善意再回馈给大家。

感谢现在这个思想包容的时代,无论是瞧个乐子,还是真心喜欢,只要是给大家带来情绪价值的,何必上纲上线。

互联网改变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希望能真心帮助到大家,这不是很好吗!

与其说喜欢那英或者这英,不如说,她们的过去和现在承载着我们对生活的期盼和不妥协。

“不是那英不好追,而是这英性价比高”

这句来自网友的话,已经能充分说明,为什么山寨明星也可以做出知名度。

因为他们下沉到了更接地气的圈子,除了一张酷似明星的脸,和万千普通人没什么两样,若有真诚加持+不作妖,谁会忍心去打压一个苦苦挣扎上来的普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