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张小斐身上,还有小品味?

张小斐身上,还有小品味?

文章来源: 娱小北 于 2023-10-02 03:58:4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都说演喜剧最难,但其实喜剧演员想转型,更难。

不难发现,常年做喜剧或做小品的演员都有一个共性——身上有小品味。

为了能抖响一个包袱,小品演员会刻意带上口音,变换语言节奏,夸张神态与体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喜剧风格。

?比如宋小宝,龇牙咧嘴地大笑,张嘴就来的东北味,故意拿捏的肢体,以及贱萌的神态,就是他的风格。

当这种风格深入人心后,也就意味着他的成功,但同时也意味着风格的固定,很难再去改变。

同样的,张小斐也有这个问题。

看《欢乐喜剧人》时,张小斐的小品味非常明显:纯纯的东北口音+似笑不笑的表情+套路化的台词语调。

如果小品本身很出彩,张小斐的小品味就不会很明显,但如果小品本身很平淡,那么她的一切设计都显得很刻意,尤其是她专门为包袱设计的语调与神态,就显出来了。

看多了她的小品作品,根据她的语调与神情就能知道下一秒开始抖包袱了。

因为小品,张小斐被观众熟知,也是因为接触了小品,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小品的成就上,能被观众记住的张小斐是成功的,但由于常年出演小品与喜剧,也导致她面临两个极端:一边是喜剧形象被观众熟记,一边是小品味难改掉。

在《你好,李焕英》中,张小斐用真诚接地气的演技获得一众好评,没有小品味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依旧是喜剧。

在出彩的剧本下,张小斐只需要按照过往的喜剧节奏表演就不会出错甚至出彩,观众能看到她与电影之间的互相成就。

但在脱离了喜剧外衣,演正儿八经的都市剧时,身上的小品味就显出来了。

所以在热播的电视剧《好事成双》中,张小斐会不自觉飙出东北口音,以及小品化的神态与语言节奏。

比如,江喜挑衅她,让她穿着自己穿剩下的礼服去参加聚会,然后故意发信息问她礼服怎么样时。

林双发语音回怼江喜,就有很明显的东北口音:毕竟er,你也没什么机会出席这样的场合~

这口音,非常像她在演小品时的语调。

还有,讽刺卫明在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还选择加班时,那句“你每次加班er,都挺是时候啊”小品味浓浓。

尤其是低头笑,再抬头说台词的表情,总感觉下一秒就要抖个包袱,让观众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在江大校庆时,林双怼卫明的那一段也有口音。

还有跟爸妈说自己要辞职当全职主妇时,那语调也像演小品的语调。

除了口音外,张小斐也会偶尔的表情夸张。

比如与卫明吵架时,情绪波动较大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表情,像演小品似的外化表演。

包括走路的姿势也很像在表演舞台剧,不是收着演而是外放着演。

从不自觉的发音,到表情与姿态的外放,离开了喜剧外衣后,张小斐的小品味就暴露出来了。

当然,这并非她不愿改变,而是太难改变,需要用时间去矫正。

因为喜剧演员想要转型,绝非是一件易事。

就像演员贾冰,他身上就有浓浓的小品味,无论是语调、语言节奏,还是肢体语言,都像在演小品。

与张小斐在《你好,李焕英》中一样,遇到合适的角色就能遇强则强,掩盖小品味收获好评。

所以贾冰在《狂飙》中靠抖包袱式的表演成功出圈,但如果,他采用正儿八经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在诸多优秀演员的力压下或许就不会出圈了,甚至演技会被诟病。

包括沈腾、艾伦等常年演喜剧的演员,他们很难再去演正剧,因为语言节奏与表演方式都固定化了,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

小品味,用对了地方就是王炸,用错了地方就令人出戏,喜剧确实难演,但喜剧演员想转型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不光是小品味难改,综艺味与相声味也难改。

自从靠综艺出圈后,黄磊无论演什么都有一股厨子味,自从靠《奔跑吧》出圈后,李晨无论演什么都有“大黑牛”的影子。

从小说相声的郭麒麟,想走演员这条路,但每每站在舞台上表演都不自觉将身体面向观众。

岳云鹏演电影,每每出现贱萌的表情,总感觉下一秒要抖包袱。

喜剧上的出圈,也意味着一定的固化,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宋丹丹、范伟这样,既演得了喜剧,也能靠着演技在正剧或家庭剧中游刃有余。

毕竟,大师级就那几个人。

小品味难改,戏路变窄,但也不能否认张小斐的进步。

作为第一部女主电视剧,张小斐的用心还是能感受到的,连黄晓明都被她的真诚所打动。

其中有几场戏,能看出她的表演功底。

比如,林双发着烧照顾女儿一夜,却打不通卫明电话,明知道对方出轨没有揭穿还被倒打一耙时。

虽说张小斐的表情控制很外放,但不得不说她的情绪表达相当到位。

先是震惊对方倒打一耙的本事,后是对其狡辩的愤怒,最终却因为吵不过对方而无力反驳的无奈。

这一段戏,既体现了张小斐的爆发力,又体现了她在情绪表达上的控制力,很精彩。

包括,被顾许指责放弃梦想不上进的那段戏,张小斐实力诠释了一个女性为了家庭做出牺牲的无奈。

愤怒顾许对自己的无端指责与不理解,同时也懊恼自己当年轻易放弃梦想的决定,但又无奈于家庭的牵绊只好做出牺牲,最终欲哭无泪只能咬牙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短短几分钟的戏,却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情绪,有愤怒、懊恼、后悔、无奈、无力感,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演员的实力。

如何层次分明准确表达出每一层的情绪,又该如何让每一处情绪既不同又连贯,都需要强大的表演功力。

好在,张小斐接住了。

在演技方面,张小斐没有问题,但如何彻底摆脱口音与语调上的小品味,更好地诠释喜剧之外的角色,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毕竟,演员服务于角色,在不需口音的角色中,演员的口音问题会严重影响角色的立体度。

在《好事成双》中,林双就是一个没有口音的设定,所以张小斐时不时的东北口音就显得很突兀,尤其是一家人中就她一个人有东北口音,就更显得很不真实。

一位好的演员,不光要演得好,声台形表都要好,这样才能更多服务于角色,塑造更多的经典。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红婵已到暨南大学报到,与院长苏炳添合影留念
学霸涉嫌枪杀特朗普支持者柯克,亲友震惊难以置信
全网都在吵预制菜,吵的到底是什么?
坏人太多,做新闻要学会“留一手”
2025年,十大内卷行业




24小时讨论排行

柯克遇刺 清算在网上幸灾乐祸的人 已有数十人被炒
查理·柯克的遗孀:“我永远不会让你的传奇消失”
柯克遇刺 FBI:凶嫌同居跨性别伴侣"极度配合"调查
川普拟对俄重大制裁,王毅:制裁只会使问题更复杂
柯克遭枪击烧向韩国!千人上街拒绝中国人入境
柯克案枪手竟是出自传统共和党家庭 说明了什么?
外界可能看错了 川普关税对美国制造业的正面效应
柯克遭暗杀后 不少人因发表庆祝或嘲讽内容遭开除
查理·柯克遇害:曾与其辩论的剑桥大学生谴责枪击事件
中对美晶片展开"歧视,反倾销"调查,警告:维护国家利益
共军连两日南海巡航,对喷菲:引入外部势力"撑腰"徒劳
乌克兰成功打击俄列宁格州炼油厂 火光冲天损失巨大
乌防长透露,2026年乌克兰将至少需要1200亿美元国防开支
柯克多次发争议言论 指堕胎是谋杀 加沙没有飢荒…
美国拟对俄实施新一轮能源制裁,前提是北约停购俄石油
11万vs.5千人 英国反移民与反种族歧视游行人数悬殊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张小斐身上,还有小品味?

娱小北 2023-10-02 03:58:45

都说演喜剧最难,但其实喜剧演员想转型,更难。

不难发现,常年做喜剧或做小品的演员都有一个共性——身上有小品味。

为了能抖响一个包袱,小品演员会刻意带上口音,变换语言节奏,夸张神态与体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种喜剧风格。

?比如宋小宝,龇牙咧嘴地大笑,张嘴就来的东北味,故意拿捏的肢体,以及贱萌的神态,就是他的风格。

当这种风格深入人心后,也就意味着他的成功,但同时也意味着风格的固定,很难再去改变。

同样的,张小斐也有这个问题。

看《欢乐喜剧人》时,张小斐的小品味非常明显:纯纯的东北口音+似笑不笑的表情+套路化的台词语调。

如果小品本身很出彩,张小斐的小品味就不会很明显,但如果小品本身很平淡,那么她的一切设计都显得很刻意,尤其是她专门为包袱设计的语调与神态,就显出来了。

看多了她的小品作品,根据她的语调与神情就能知道下一秒开始抖包袱了。

因为小品,张小斐被观众熟知,也是因为接触了小品,才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在小品的成就上,能被观众记住的张小斐是成功的,但由于常年出演小品与喜剧,也导致她面临两个极端:一边是喜剧形象被观众熟记,一边是小品味难改掉。

在《你好,李焕英》中,张小斐用真诚接地气的演技获得一众好评,没有小品味的原因是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依旧是喜剧。

在出彩的剧本下,张小斐只需要按照过往的喜剧节奏表演就不会出错甚至出彩,观众能看到她与电影之间的互相成就。

但在脱离了喜剧外衣,演正儿八经的都市剧时,身上的小品味就显出来了。

所以在热播的电视剧《好事成双》中,张小斐会不自觉飙出东北口音,以及小品化的神态与语言节奏。

比如,江喜挑衅她,让她穿着自己穿剩下的礼服去参加聚会,然后故意发信息问她礼服怎么样时。

林双发语音回怼江喜,就有很明显的东北口音:毕竟er,你也没什么机会出席这样的场合~

这口音,非常像她在演小品时的语调。

还有,讽刺卫明在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还选择加班时,那句“你每次加班er,都挺是时候啊”小品味浓浓。

尤其是低头笑,再抬头说台词的表情,总感觉下一秒就要抖个包袱,让观众哈哈大笑。

除此之外,在江大校庆时,林双怼卫明的那一段也有口音。

还有跟爸妈说自己要辞职当全职主妇时,那语调也像演小品的语调。

除了口音外,张小斐也会偶尔的表情夸张。

比如与卫明吵架时,情绪波动较大就很难控制自己的表情,像演小品似的外化表演。

包括走路的姿势也很像在表演舞台剧,不是收着演而是外放着演。

从不自觉的发音,到表情与姿态的外放,离开了喜剧外衣后,张小斐的小品味就暴露出来了。

当然,这并非她不愿改变,而是太难改变,需要用时间去矫正。

因为喜剧演员想要转型,绝非是一件易事。

就像演员贾冰,他身上就有浓浓的小品味,无论是语调、语言节奏,还是肢体语言,都像在演小品。

与张小斐在《你好,李焕英》中一样,遇到合适的角色就能遇强则强,掩盖小品味收获好评。

所以贾冰在《狂飙》中靠抖包袱式的表演成功出圈,但如果,他采用正儿八经的表演方式来表演,在诸多优秀演员的力压下或许就不会出圈了,甚至演技会被诟病。

包括沈腾、艾伦等常年演喜剧的演员,他们很难再去演正剧,因为语言节奏与表演方式都固定化了,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

小品味,用对了地方就是王炸,用错了地方就令人出戏,喜剧确实难演,但喜剧演员想转型更是难上加难。

其实,不光是小品味难改,综艺味与相声味也难改。

自从靠综艺出圈后,黄磊无论演什么都有一股厨子味,自从靠《奔跑吧》出圈后,李晨无论演什么都有“大黑牛”的影子。

从小说相声的郭麒麟,想走演员这条路,但每每站在舞台上表演都不自觉将身体面向观众。

岳云鹏演电影,每每出现贱萌的表情,总感觉下一秒要抖包袱。

喜剧上的出圈,也意味着一定的固化,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像宋丹丹、范伟这样,既演得了喜剧,也能靠着演技在正剧或家庭剧中游刃有余。

毕竟,大师级就那几个人。

小品味难改,戏路变窄,但也不能否认张小斐的进步。

作为第一部女主电视剧,张小斐的用心还是能感受到的,连黄晓明都被她的真诚所打动。

其中有几场戏,能看出她的表演功底。

比如,林双发着烧照顾女儿一夜,却打不通卫明电话,明知道对方出轨没有揭穿还被倒打一耙时。

虽说张小斐的表情控制很外放,但不得不说她的情绪表达相当到位。

先是震惊对方倒打一耙的本事,后是对其狡辩的愤怒,最终却因为吵不过对方而无力反驳的无奈。

这一段戏,既体现了张小斐的爆发力,又体现了她在情绪表达上的控制力,很精彩。

包括,被顾许指责放弃梦想不上进的那段戏,张小斐实力诠释了一个女性为了家庭做出牺牲的无奈。

愤怒顾许对自己的无端指责与不理解,同时也懊恼自己当年轻易放弃梦想的决定,但又无奈于家庭的牵绊只好做出牺牲,最终欲哭无泪只能咬牙为自己的决定买单。

短短几分钟的戏,却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情绪,有愤怒、懊恼、后悔、无奈、无力感,看似简单实则考验演员的实力。

如何层次分明准确表达出每一层的情绪,又该如何让每一处情绪既不同又连贯,都需要强大的表演功力。

好在,张小斐接住了。

在演技方面,张小斐没有问题,但如何彻底摆脱口音与语调上的小品味,更好地诠释喜剧之外的角色,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毕竟,演员服务于角色,在不需口音的角色中,演员的口音问题会严重影响角色的立体度。

在《好事成双》中,林双就是一个没有口音的设定,所以张小斐时不时的东北口音就显得很突兀,尤其是一家人中就她一个人有东北口音,就更显得很不真实。

一位好的演员,不光要演得好,声台形表都要好,这样才能更多服务于角色,塑造更多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