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经济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中国经济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文章来源: 美国之音 于 2023-08-16 09:03:3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3年1月16日,中国天津港的集装箱和吊车。(美联社照片)

中国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均未能达到预期,加剧了人们对更深层次、更持久的增长放缓的担忧。

中国经济增长的衰退以前曾被错误地预测过。这次有何不同?

自第二季度初以来,经济活动数据一直低于预期,经济疲软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接近临界点的担忧。

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资本外流恐慌期间,对经济增长的警钟就曾响起。中国从那些震撼性基础设施投资和鼓励房地产市场投机等措施中脱颖而出。

但基础设施升级造成了过多的债务,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给金融稳定带来了风险。

鉴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方面由债务推动的投资已经达到顶峰,而且随着出口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中国只有另一个需求来源能够摆弄:家庭消费。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的放缓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能否反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说服家庭增加支出而减少储蓄,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程度是否能令消费者的需求弥补经济其他环节的疲软。

为什么经济学家关注家庭需求?

与西方的消费者不同,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自主沉浮,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计的中国在重新开放后报复性消费狂潮从就没有出现。

但是,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也是世界上最低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过于依赖债务驱动的投资的经济中的一个关键结构性的失衡。

经济学家将国内需求疲软归咎于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低迷,以及中国在7月份后陷入了通货紧缩。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通货紧缩可能会加剧经济放缓并加深债务问题。

消费和投资之间的不平衡比日本在1990年代进入停滞的“失去的十年”之前更为严重。

经济放缓会有多糟糕?

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促使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没有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中国可能难以实现今年约5%的增长目标。

这仍然比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要高得多,但对于一个每年投资大约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的国家来说--大约是美国投资的两倍--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鉴于地方债务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对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兴趣也存在不确定性。

占经济活动约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市场的压力,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政策制定者遏制增长下滑的能力的担忧。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投资者将不得不习惯于低得多的增长。其中少数人甚至提出了类似当年日本的经济停滞前景。

但其他经济学家表示,鉴于青年失业率超过21%和通货紧缩压力拖累了利润率,许多消费者和小企业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经济衰退期间的经济痛苦。

降息会有帮助吗?

中国央行周二(8月15日)的降息令市场感到惊讶。

但经济学家警告说,降息的幅度太小,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向市场发出当局准备刺激经济的信号。

进一步降息也可能带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而这是中国将会竭力避免的情况。

怎样做会有所帮助?

经济学家希望看到能够提高家庭消费占GDP比重的措施。

选择包括政府资助的消费代金券、大幅减税、鼓励更快的工资增长、建立一个具有更高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以及更好、更广泛可用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安全网。

在最近的一次中共领导层会议上,没有提到这样的措施,但经济学家们期待将在12月召开的一次中共重要的会议上,会进行更深刻的结构性改革。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发自香港的报道。)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1)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东亚女儿最难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着戳破了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19岁高考生失联超7天,母接到电话:20万捞人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24小时讨论排行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经济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美国之音 2023-08-16 09:03:31


2023年1月16日,中国天津港的集装箱和吊车。(美联社照片)

中国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包括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均未能达到预期,加剧了人们对更深层次、更持久的增长放缓的担忧。

中国经济增长的衰退以前曾被错误地预测过。这次有何不同?

自第二季度初以来,经济活动数据一直低于预期,经济疲软引发了对中国经济接近临界点的担忧。

这不是第一次了。

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5年资本外流恐慌期间,对经济增长的警钟就曾响起。中国从那些震撼性基础设施投资和鼓励房地产市场投机等措施中脱颖而出。

但基础设施升级造成了过多的债务,房地产泡沫已经破裂,给金融稳定带来了风险。

鉴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方面由债务推动的投资已经达到顶峰,而且随着出口与全球经济同步放缓,中国只有另一个需求来源能够摆弄:家庭消费。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的放缓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能否反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能否说服家庭增加支出而减少储蓄,以及他们这样做的程度是否能令消费者的需求弥补经济其他环节的疲软。

为什么经济学家关注家庭需求?

与西方的消费者不同,在 COVID-19 大流行期间,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自主沉浮,一些经济学家所预计的中国在重新开放后报复性消费狂潮从就没有出现。

但是,即使在新冠疫情之前,中国的家庭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也是世界上最低的,经济学家认为这是过于依赖债务驱动的投资的经济中的一个关键结构性的失衡。

经济学家将国内需求疲软归咎于私营部门投资意愿低迷,以及中国在7月份后陷入了通货紧缩。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通货紧缩可能会加剧经济放缓并加深债务问题。

消费和投资之间的不平衡比日本在1990年代进入停滞的“失去的十年”之前更为严重。

经济放缓会有多糟糕?

7月份的经济活动数据促使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如果没有更多的财政刺激措施,中国可能难以实现今年约5%的增长目标。

这仍然比许多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长要高得多,但对于一个每年投资大约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0%的国家来说--大约是美国投资的两倍--这仍然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结果。

鉴于地方债务水平居高不下,中国对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兴趣也存在不确定性。

占经济活动约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市场的压力,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政策制定者遏制增长下滑的能力的担忧。

一些经济学家警告说,投资者将不得不习惯于低得多的增长。其中少数人甚至提出了类似当年日本的经济停滞前景。

但其他经济学家表示,鉴于青年失业率超过21%和通货紧缩压力拖累了利润率,许多消费者和小企业可能已经感受到了经济衰退期间的经济痛苦。

降息会有帮助吗?

中国央行周二(8月15日)的降息令市场感到惊讶。

但经济学家警告说,降息的幅度太小,无法产生有意义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是向市场发出当局准备刺激经济的信号。

进一步降息也可能带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外流的风险,而这是中国将会竭力避免的情况。

怎样做会有所帮助?

经济学家希望看到能够提高家庭消费占GDP比重的措施。

选择包括政府资助的消费代金券、大幅减税、鼓励更快的工资增长、建立一个具有更高养老金、失业救济金以及更好、更广泛可用的公共服务的社会安全网。

在最近的一次中共领导层会议上,没有提到这样的措施,但经济学家们期待将在12月召开的一次中共重要的会议上,会进行更深刻的结构性改革。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发自香港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