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新任驻美国大使!冷眼看谢锋 他接下“不可能的任务”

新任驻美国大使!冷眼看谢锋 他接下“不可能的任务”

文章来源: 旺报 于 2023-05-25 09:28:0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2023年5月23日,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谢锋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时向媒体发表讲话。(路透社照片)

悬缺4个月后,中国大陆新任驻美大使谢锋终于抵美就任。他刚在纽约甘迺迪机场落地,就表态中美关系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他将致力于强化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界对谢锋出使美国多正面解读,但美中关系陷入恶性螺旋循环,信任早已崩解,谢锋接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拜登融冰 听其言观其行

谢锋赴美就任确实是美中关系解冻的新迹象,美国总统拜登上周末在日本G7峰会的记者会上就表示,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应该很快可以解冻”。稍早大陆对外工作最高主管王毅,曾与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在维也纳会谈,这场“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会谈长达8小时。大陆商务部长王文涛本周将访问美国,将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会谈。不过,不能因而论定中美关系回暖好转,北京仍将“听其言观其行”一段时间,才会定性两国关系,但可以预期整体气氛正朝向止稳的方向改变。

美国媒体透露,美国政府考虑解除对中国防长的制裁,以恢復两国军事高层对话机制,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毛寧表示,中美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沟通,但美方不能一边说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打压遏制中国,对中方官员、机构和企业实施制裁。环球网社评认为,美国应该为两国关系的实质解冻创造更多条件。陆方学者也指出拜登政府“加强同中国接触”的意愿,并不等于有意改善中美关系,更多是一种为满足其自身利益需求的美式逻辑和话术,很难期待中美关系在短期内有实质性进展。显然北京从官方、媒体到学界,都对美国疑虑仍深,信任不足,希望见到美方具体的政策调整。

拜登融冰的说法,不无将美中关系恶化甩锅北京的用意,但观察美国近期媒体和官方的战略思考,确实可以看到美国试图调整对中战略的蛛丝马迹。今年2月华盛顿邮报刊出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顾问、现任康乃尔大学教授白洁曦的投书,指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应威慑而非挑衅北京”。她去年秋天在《外交事务》也发表一篇文章,警告美国不应落入与中国零和竞争的陷阱。她的前官员身分格外引人注意,因而带动许多对美中关系的反思。

反中过热 脱钩改去风险

3月《纽约时报》发表〈对抗中国谁获益?〉社论,认为中美虽存在矛盾,但要维持交往,交往能为两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经济好处。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与中国贸易,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却伤害自己。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表示,美国政府和国会对华言论“过热”,急需“降温”。蔡英文总统过境美国在洛杉矶和美国眾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前一刻,路透社透露美国政府以低调的方式安排蔡麦会,其讯号不言而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中后,使用“去风险”一词描述欧盟与中国未来的经贸关系,不久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及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也开始以“去风险”取代“脱鉤”,这意味美国对新冷战的策略有了调整。更值得注意的是苏利文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说,他对美国经济有深刻的检讨,主动对长期以来美国所倡议,以尊重自由市场与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轴的“华盛顿共识”提出批判。面对外有中国竞争,内有社会分裂的美国困境,苏利文提出新的经济论述,其中不乏“中国模式”的影子。

苏利文的新论述,代表美国战略的成熟,意识到美国必须自我改造,否则不可能打赢与中国的新冷战。在这种战略思维转换与战略自信甦醒的氛围下,持续紧张的军事对抗与全面性挤压中国,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急迫性,中美两国渴望回到长期的制度竞争,而非意气之争。

根据霸权转移理论,中美竞争已经进入结构化,短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对方,也没有一决高下的本钱,中美双方必须找出维持对话与危机管控的机制。北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把拜登的融冰说看作美国政客的话术,而审慎重启对话大门,谢锋在美国的言论或许可以看作中方对此的回应。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小扎开2亿让他跳槽 库克连挽留的尝试都没有做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24小时讨论排行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川普拟首度批准乌克兰金援!美媒曝「2笔资金来源」
川普重课30%关税!欧盟警告反制,冯德莱恩:仍盼8/1前达协议
豪砸13亿美元!美军"爱国者飞弹"采购量拟增至4倍
一美公民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被定居者殴打致死
律师谈“出轨Zeus女生被学校开除”,提出三大争议点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新任驻美国大使!冷眼看谢锋 他接下“不可能的任务”

旺报 2023-05-25 09:28:02


2023年5月23日,中国新任驻美国大使谢锋抵达美国纽约肯尼迪机场时向媒体发表讲话。(路透社照片)

悬缺4个月后,中国大陆新任驻美大使谢锋终于抵美就任。他刚在纽约甘迺迪机场落地,就表态中美关系面临“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他将致力于强化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外界对谢锋出使美国多正面解读,但美中关系陷入恶性螺旋循环,信任早已崩解,谢锋接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拜登融冰 听其言观其行

谢锋赴美就任确实是美中关系解冻的新迹象,美国总统拜登上周末在日本G7峰会的记者会上就表示,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应该很快可以解冻”。稍早大陆对外工作最高主管王毅,曾与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在维也纳会谈,这场“坦诚、深入、实质性、建设性”的会谈长达8小时。大陆商务部长王文涛本周将访问美国,将和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会谈。不过,不能因而论定中美关系回暖好转,北京仍将“听其言观其行”一段时间,才会定性两国关系,但可以预期整体气氛正朝向止稳的方向改变。

美国媒体透露,美国政府考虑解除对中国防长的制裁,以恢復两国军事高层对话机制,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毛寧表示,中美之间需要保持必要的沟通,但美方不能一边说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打压遏制中国,对中方官员、机构和企业实施制裁。环球网社评认为,美国应该为两国关系的实质解冻创造更多条件。陆方学者也指出拜登政府“加强同中国接触”的意愿,并不等于有意改善中美关系,更多是一种为满足其自身利益需求的美式逻辑和话术,很难期待中美关系在短期内有实质性进展。显然北京从官方、媒体到学界,都对美国疑虑仍深,信任不足,希望见到美方具体的政策调整。

拜登融冰的说法,不无将美中关系恶化甩锅北京的用意,但观察美国近期媒体和官方的战略思考,确实可以看到美国试图调整对中战略的蛛丝马迹。今年2月华盛顿邮报刊出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顾问、现任康乃尔大学教授白洁曦的投书,指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应威慑而非挑衅北京”。她去年秋天在《外交事务》也发表一篇文章,警告美国不应落入与中国零和竞争的陷阱。她的前官员身分格外引人注意,因而带动许多对美中关系的反思。

反中过热 脱钩改去风险

3月《纽约时报》发表〈对抗中国谁获益?〉社论,认为中美虽存在矛盾,但要维持交往,交往能为两国人民和世界带来经济好处。以国家安全为理由限制与中国贸易,短期看似有效,长期却伤害自己。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表示,美国政府和国会对华言论“过热”,急需“降温”。蔡英文总统过境美国在洛杉矶和美国眾议院议长麦卡锡会面前一刻,路透社透露美国政府以低调的方式安排蔡麦会,其讯号不言而喻。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中后,使用“去风险”一词描述欧盟与中国未来的经贸关系,不久美国财政部长叶伦及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也开始以“去风险”取代“脱鉤”,这意味美国对新冷战的策略有了调整。更值得注意的是苏利文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说,他对美国经济有深刻的检讨,主动对长期以来美国所倡议,以尊重自由市场与反对国家干预为主轴的“华盛顿共识”提出批判。面对外有中国竞争,内有社会分裂的美国困境,苏利文提出新的经济论述,其中不乏“中国模式”的影子。

苏利文的新论述,代表美国战略的成熟,意识到美国必须自我改造,否则不可能打赢与中国的新冷战。在这种战略思维转换与战略自信甦醒的氛围下,持续紧张的军事对抗与全面性挤压中国,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急迫性,中美两国渴望回到长期的制度竞争,而非意气之争。

根据霸权转移理论,中美竞争已经进入结构化,短时间内都无法改变对方,也没有一决高下的本钱,中美双方必须找出维持对话与危机管控的机制。北京应该意识到这一点,不把拜登的融冰说看作美国政客的话术,而审慎重启对话大门,谢锋在美国的言论或许可以看作中方对此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