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穿恨天高黑丝的“农媛”们,把恶俗当生意

穿恨天高黑丝的“农媛”们,把恶俗当生意

文章来源: 外滩TheBund 于 2023-05-08 08:27:5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当网红来到地里

一切都变了味

夏天到了,网红“名媛”们又有了新去处。

她们不再热衷去寺庙打卡,也厌倦了玩飞盘摆拍,而是顶着炎炎烈日,涌进田间地头成为“农媛”。

有人踩着高跟鞋在地里健步如飞,也有人穿着开叉旗袍插秧,甚至有人穿着比基尼蹲在猪圈里直播。

性感的紧身短裙,和农村的淳朴气息格格不入。几乎每条视频下面,都有人吐槽:“作秀就罢了,地里还有老人和孩子,给他们看这种真的合适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种地跟玩似的,实际上粮食都是辛苦劳作换来的。”

“这些人真的是去地里干活吗?有多少是蹭热度的。”

然而,她们对此置若罔闻,不经意间撩起裙子、卷起袖子,就能吸引来无数粉丝。

01

踩高跟鞋下田

穿开叉旗袍插秧

春耕忙碌的田间地头,农媛们的身影屡见不鲜。

她们个个穿着清凉,妆容精致,热衷于烧火、挖地、捕鱼、除草,把田间地头拍个遍。

最常见的,莫过于随便抓起一个农具,生硬地比划一下,疯狂挤表情凹造型。反正农具用得对不对没关系,气氛拉满拍照性感就行。

有穿着黑色紧身裙锄地的

还有穿着粉色吊带裙的

踩着恨天高在灶台边做饭的

穿着黑丝开拖拉机的

她们的拍照姿势都很刁钻,总能把视线引到敏感位置,不是露胸就是露腰,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走光,几乎要打码才能发出来。

有人甚至光着脚站在稻田里,这架势真农民看了都直呼佩服。

就拿插秧来说,农民们都穿着长袖长裤和靴子,裹得严严实实。因为地里有蚂蝗,一不小心就会被咬到。但她们为了流量,毫不在乎。

不过拍完后,她们很快就“原形毕露”,嫌弃地拍拍身上的泥土,生怕弄脏衣服。

等发文时,再配上文艺范文案,感慨“ 干活太辛苦了”,可事实上,她们可能连锄头和镰刀都分不清,地里也没去过几回。

这些不断突破底线摆拍出来的视频和照片,既浮夸又肤浅,可荒诞的是,她们动辄上百万粉丝,直播平均每场在线人数过万。

巨大的反差,让人唏嘘不已。

02

“媛媛不断”的背后

全是生意

在流量至上的网络时代,农媛的出现不足为奇。表面热闹背后,全是流量生意。

她们瞄准的,是中国人的乡土情怀。对乡村的怀旧、难舍与依恋,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就像作家阿来所说:“乡村是很多中国人的根,乡村也是整个中国的根子。虽然今天人们正大规模迁移到城市,但土地与粮食依然在那里,很多人的生命起源也在那里。”

尤其是这两年,各平台纷纷推出“新农人计划”、“我的农村生活”等话题。和三农相关的内容,简直成了流量密码。

再加上受李子柒、张同学等田园博主的影响,向往农村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采菊东篱下的慢生活,与城市快节奏的高压日常迥然不同,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一些网红看到这些趋势后,蜂拥而上想分一杯羹。可短视频虽然门槛低,但做出好内容并不容易,天赋和坚持不可或缺。

一些人见状,退而求其次走捷径,靠打擦边球投机取巧,从而博得打赏。

她们不是真的想分享生活,只是用这些标签来包装自己,打着农村的名义赚钱罢了。

外滩君尝试加了一位这类博主,她很快就主动私信我去看直播。链接里,有她的同款衣服、菜刀,还有面膜、耳饰之类的产品。

我看了下,大多是没听说过的品牌,在网上也搜不到正儿八经的介绍。不过,东西都不贵,大多在100元以下,最多的销量超过20万。

03

靠噱头博关注

很难长远

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平台就会被“XX媛”刷屏。

农媛、佛媛、运动媛、图书媛、机车媛、农村媛、地铁媛......层出不穷。

所谓的“媛”,到底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注》说:“美女也。人所欲援也。”

美好的女性,人人喜爱而尊重。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媛”逐渐被庸俗化、污名化,成为一个贬义词。

农与媛并列,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人们可能因一时猎奇而关注她们,但靠这种方式获得的流量,又能持续多久呢?

何况,凹出来的人设,也很容易被戳穿。之前,博主“唐X鱼”靠着在农村秀身材走红,不到半年就圈粉百万。可没多久,就因为出格画面大批掉粉。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乡村渐渐被“看见”,这不是坏事。但农村的朴实无华,不该成为被消费和炒作的对象。

万物皆可“媛”的时代,该结束了。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沃尔玛公主身家千亿:不上班、没小孩、只烧钱
核战爆发会死多少人?惊人模拟:美中俄欧几乎全灭
中国丢下一颗“炸弹” 强制社保为何引发如此大反弹
拜登女儿提出离婚 结束13年婚姻 丈夫比她年长15岁
金建希入狱 住单间睡地板 首日菜色 牢房配备曝光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砍大学经费 知名癌症专家离美回中国
川普警告:如果普京不停火 “后果将非常严重”
中国“机器狼群”现身高原 为攻台巷战量身打造?
日媒:反习派不愿攻台 习仍握大权 解放军拐弯抗议
芯片卖中国抽成15% 贝森特:川普的点子 用来还国债
对华政策前后矛盾,川普政府真的制定了对华战略?
拜登儿爆她靠"淫魔富商"认识川普,梅兰妮亚求偿10亿
美国的关税政策让多国受够,"不买F-35了"
文驳斥十个反对提高农民养老金的借口
谁是羔羊? 90后维吾尔人谈以前从没想过的未来
川普家族狂揽45亿 背后神秘平台操盘手竟是赵长鹏?
拜登女儿官宣结束13年无娃婚姻 分手词被指尖刻
12万日本女人战败后被遗弃在中国 她们最后去哪了?
被史泰龙大赞“第二个华盛顿” 川普终于给他颁了个奖
华人遍佈世界 为何仅这国华人完全同化?连中国名都不要
中国拟动员央企从房地产开发商手中收购未售出的房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穿恨天高黑丝的“农媛”们,把恶俗当生意

外滩TheBund 2023-05-08 08:27:53


当网红来到地里

一切都变了味

夏天到了,网红“名媛”们又有了新去处。

她们不再热衷去寺庙打卡,也厌倦了玩飞盘摆拍,而是顶着炎炎烈日,涌进田间地头成为“农媛”。

有人踩着高跟鞋在地里健步如飞,也有人穿着开叉旗袍插秧,甚至有人穿着比基尼蹲在猪圈里直播。

性感的紧身短裙,和农村的淳朴气息格格不入。几乎每条视频下面,都有人吐槽:“作秀就罢了,地里还有老人和孩子,给他们看这种真的合适吗?”

“不知道的还以为种地跟玩似的,实际上粮食都是辛苦劳作换来的。”

“这些人真的是去地里干活吗?有多少是蹭热度的。”

然而,她们对此置若罔闻,不经意间撩起裙子、卷起袖子,就能吸引来无数粉丝。

01

踩高跟鞋下田

穿开叉旗袍插秧

春耕忙碌的田间地头,农媛们的身影屡见不鲜。

她们个个穿着清凉,妆容精致,热衷于烧火、挖地、捕鱼、除草,把田间地头拍个遍。

最常见的,莫过于随便抓起一个农具,生硬地比划一下,疯狂挤表情凹造型。反正农具用得对不对没关系,气氛拉满拍照性感就行。

有穿着黑色紧身裙锄地的

还有穿着粉色吊带裙的

踩着恨天高在灶台边做饭的

穿着黑丝开拖拉机的

她们的拍照姿势都很刁钻,总能把视线引到敏感位置,不是露胸就是露腰,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走光,几乎要打码才能发出来。

有人甚至光着脚站在稻田里,这架势真农民看了都直呼佩服。

就拿插秧来说,农民们都穿着长袖长裤和靴子,裹得严严实实。因为地里有蚂蝗,一不小心就会被咬到。但她们为了流量,毫不在乎。

不过拍完后,她们很快就“原形毕露”,嫌弃地拍拍身上的泥土,生怕弄脏衣服。

等发文时,再配上文艺范文案,感慨“ 干活太辛苦了”,可事实上,她们可能连锄头和镰刀都分不清,地里也没去过几回。

这些不断突破底线摆拍出来的视频和照片,既浮夸又肤浅,可荒诞的是,她们动辄上百万粉丝,直播平均每场在线人数过万。

巨大的反差,让人唏嘘不已。

02

“媛媛不断”的背后

全是生意

在流量至上的网络时代,农媛的出现不足为奇。表面热闹背后,全是流量生意。

她们瞄准的,是中国人的乡土情怀。对乡村的怀旧、难舍与依恋,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就像作家阿来所说:“乡村是很多中国人的根,乡村也是整个中国的根子。虽然今天人们正大规模迁移到城市,但土地与粮食依然在那里,很多人的生命起源也在那里。”

尤其是这两年,各平台纷纷推出“新农人计划”、“我的农村生活”等话题。和三农相关的内容,简直成了流量密码。

再加上受李子柒、张同学等田园博主的影响,向往农村生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采菊东篱下的慢生活,与城市快节奏的高压日常迥然不同,满足了人们对诗和远方的向往。

一些网红看到这些趋势后,蜂拥而上想分一杯羹。可短视频虽然门槛低,但做出好内容并不容易,天赋和坚持不可或缺。

一些人见状,退而求其次走捷径,靠打擦边球投机取巧,从而博得打赏。

她们不是真的想分享生活,只是用这些标签来包装自己,打着农村的名义赚钱罢了。

外滩君尝试加了一位这类博主,她很快就主动私信我去看直播。链接里,有她的同款衣服、菜刀,还有面膜、耳饰之类的产品。

我看了下,大多是没听说过的品牌,在网上也搜不到正儿八经的介绍。不过,东西都不贵,大多在100元以下,最多的销量超过20万。

03

靠噱头博关注

很难长远

每隔一段时间,社交平台就会被“XX媛”刷屏。

农媛、佛媛、运动媛、图书媛、机车媛、农村媛、地铁媛......层出不穷。

所谓的“媛”,到底是什么呢?

《说文解字注》说:“美女也。人所欲援也。”

美好的女性,人人喜爱而尊重。然而不知什么时候起,“媛”逐渐被庸俗化、污名化,成为一个贬义词。

农与媛并列,本身就是一种讽刺。人们可能因一时猎奇而关注她们,但靠这种方式获得的流量,又能持续多久呢?

何况,凹出来的人设,也很容易被戳穿。之前,博主“唐X鱼”靠着在农村秀身材走红,不到半年就圈粉百万。可没多久,就因为出格画面大批掉粉。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乡村渐渐被“看见”,这不是坏事。但农村的朴实无华,不该成为被消费和炒作的对象。

万物皆可“媛”的时代,该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