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全网赶“烤”,背后无人关注的危机

全网赶“烤”,背后无人关注的危机

文章来源: 木蹊说 于 2023-05-04 18:47: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这两天,很多地方都派了考察团、代表团去淄博"赶烤"。

其中就包括辽宁锦州代表团,要知道,在淄博火之前,名满天下的可是“东北烧烤”。

现在,头把交椅转头向二把交椅学习了。

面对这个热度,该夸的我都夸了。

现在想适度泼一点点冷水——其实淄博烧烤没什么好学的,真正该学的,是这些……

01

淄博烧烤怎么火的?

我考古了一下,发现最早的来源,是一个短视频博主的日常分享,因为淄博烧烤比起别的烧烤,多了“小饼卷肉”、“小葱沾酱”的等新奇形式,很快获得20多万个赞,一度登上某音热门。

于是乎,很多网红开始抢占这个流量,蜂拥而入吹淄博烧烤。

这就触发了网络传播效应。

此外,淄博烧烤还有一个特征——良心低价。

这恰好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软肋,恰好,年轻人又是互联网流量的主阵地,于是,声量指数上升。

各地大学生和外地青年不远万里专门坐火车去淄博吃烧烤。

在此期间,某些文人骚客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疫情期间,淄博接待了大量外地学子,细致的照顾了他们的生活,打动了他们的心,于是学子们约定来年春暖花开时,来这里报恩。

对于这个故事,明显就是一种虚构手法了。

很简单,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报恩”,那么当地肯定会召开一个领导学生见面会,请上各大记者好好报道报道,怎可能放着这一绝佳体裁而不挖掘?

所以说,这个故事能铺开,主要还是切中群众创伤愈疗的情绪。

当然了,淄博政府也确实抓住了机遇,反应迅捷,提前开设烧烤专列,增添便民措施等一系列组合拳。

淄博的文旅局长为客流超过接待能力而公开致歉,市委书记亲自骑着共享单车巡街检查。

这是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也确实值得很多地方学习。

02

知道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是好事,但对于淄博的火,也要有清醒的头脑。

首先,淄博的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互联网的流量营销。

可问题来了,互联网为什么持续一个月,都在营销淄博呢?

这恰恰说明,我们的互联网内容产业高度内卷、话题高度重合、创新能力不高。

这段日子,我思考了下,几乎所有的热点,都是因为短视频的互相抄袭,互相模仿出现的。

比如淄博烧烤,各种流量大V,不管是卖车的,还是做美妆的,都一起扎堆小烧烤。

比如前段时间的宝马冰淇淋,什么博主都去蹭,某个卖货博主,买了一车冰棍,说免费送国人。

结果很多路人一人抢五六个冰棍,还不排队,场面一度尴尬。

比如这两天热门的幼儿园老师唱“挖呀挖呀挖”,全网都在跟风模仿。

这就是内卷化,同质化,低质化。

而在另一边,很多很多专注于深度内容的视频博主却在喊:流量费越来越少,入不敷出,干不下去了。

可不是么,用心做一个视频,揭露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要么播放寥寥,要么收益为0。

还不如唱两句“挖呀挖呀挖”,一晚上就有大哥打赏数十万。

前段时间,美国不少人呼吁禁止国际版某音,其中一些理由就是说“洗脑”、“降低民智”。

所以对于当下的互联网流量,我们要警惕其慢慢沦为“低级趣味”。

03

淄博烧烤背后的第二个危机,是经济产业升级的危机。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烧烤虽然有滋味,但对于淄博这个工业城市而言,却是不得已才拿出手的名片。

这一点,就连淄博官微的推文都坦言,应该反省了。

因为淄博烧烤,说到底还是一种廉价消费,是丽江、大理的平替,是最低成本的自我安慰方式,是典型的小摊贩经济。

小摊贩经济可不是什么中小企业,它一没有复杂的分工体系,二没有智力资本。

这种经济不讲究垂直分工,价值链短,是一种低质量的经济扩张方式。

很多东南亚、南亚、拉美国家,就是走得这个路子,遍地小摊贩,遍地都是低矮的房屋。

这种经济不会带来社会繁荣,也不会拉动有品质的就业。

很多不少地方想复制淄博烧烤的成功模式,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且不说这种现象具有偶然性,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在当下产业升级、产业创新的趋势以及国际竞争要求中,显得格格不入。

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都是垂直分工发达的社会,印度满街的小摊贩,纽约整条路的写字楼,谁发达,谁落后一目了然。

淄博模式,真的不值得复制。

04

当然,淄博的精神,是值得复制的。

这种模式能火,源自于当下市场和民心的呼唤。

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如此评价:

淄博烧烤正在兑现人们对自由市场的平民式想象:物美价平的商品、畅快淋漓的消费体验、童叟无欺的市场环境、谦卑和气的“小政府”。

他们是在实现一次放纵和表达,参与一场民主化的小试验。这本是极其卑微的目标,而在当今的中国却又是那么的珍贵。

要知道在前几年,淄博可是对露天烧烤严加整治的。

这个整治是从201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9年,违规罚款甚至从5000元一路涨到了5万元。

很多城市对于这种小摊贩,也是一味取缔的态度。

如果不是淄博火了,很多地方都不会放开摆摊限制。

包括定位层级很高的深圳,也是受到了淄博的刺激,也准备从9月起就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了。

试想一下,如果淄博不火呢?

会不会有那么多调研团去考察学习?

会不会让大城市也松开这个口子?

这就是可能存在的第三个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市场经济,似乎缺少了一种长效的、稳定的,可以给人足够预期的东西。

为什么“法治”总是在“运动”面前低头?

正如吴晓波所说:我们永远不能低估民众的沉默和“用脚投票”。

淄博烧烤,真的“烤”出了我们不少东西。

完

查看评论(5)

24小时热点排行

哈佛是如何得罪的特朗普:七年怨恨,终得清算!
川普轰哈佛"收不友善国家学生",准哈佛生哀求:总统行行好
维吾尔族人被迫加工渔产品,全球海鲜供应链遭污染
北京绿化带,成了年轻人的“5A级景区”
川普力挺松绑核能!拚25年内核电"扩大4倍"专家喊不可能

24小时讨论排行

彭博:为什么“金色穹顶”可能使美国更不安全
中国示警"间谍":学者、商人、游客等都可能是间谍
开战最大空袭!俄298无人机、69飞弹轰乌克兰
川普:我对普京的作为不满 他杀了很多人 我不高兴…
川普批哈佛收一堆“麻烦制造者”:2+2都算不出来
中国留学生返美恐无期:天塌了 没想到成历史一部分
太害怕 无证哈佛毕业生与美籍丈夫“自我驱逐”!
万斯:美国霸权时代结束 中俄从海洋到太空全面挑战
德军大规模进驻立陶宛,二战后首次
机械人格斗赛开打︱擂台膝撞勾拳样样齐 网民大赞
官媒“过紧日子不减党政干部薪金” 大批韭菜炸锅
哈佛3国际生投书华邮:充满恐惧 呼吁美民众抗川普
班农:马斯克拟接触对中国开战计划 与川普决裂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的误判
争相对中国强硬也无用 川普在白宫第一轮大清洗
欧盟拟加强对俄制裁 料把逾20银行踢出SWIFT…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全网赶“烤”,背后无人关注的危机

木蹊说 2023-05-04 18:47:56

这两天,很多地方都派了考察团、代表团去淄博"赶烤"。

其中就包括辽宁锦州代表团,要知道,在淄博火之前,名满天下的可是“东北烧烤”。

现在,头把交椅转头向二把交椅学习了。

面对这个热度,该夸的我都夸了。

现在想适度泼一点点冷水——其实淄博烧烤没什么好学的,真正该学的,是这些……

01

淄博烧烤怎么火的?

我考古了一下,发现最早的来源,是一个短视频博主的日常分享,因为淄博烧烤比起别的烧烤,多了“小饼卷肉”、“小葱沾酱”的等新奇形式,很快获得20多万个赞,一度登上某音热门。

于是乎,很多网红开始抢占这个流量,蜂拥而入吹淄博烧烤。

这就触发了网络传播效应。

此外,淄博烧烤还有一个特征——良心低价。

这恰好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软肋,恰好,年轻人又是互联网流量的主阵地,于是,声量指数上升。

各地大学生和外地青年不远万里专门坐火车去淄博吃烧烤。

在此期间,某些文人骚客杜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疫情期间,淄博接待了大量外地学子,细致的照顾了他们的生活,打动了他们的心,于是学子们约定来年春暖花开时,来这里报恩。

对于这个故事,明显就是一种虚构手法了。

很简单,如果真的有这样的“报恩”,那么当地肯定会召开一个领导学生见面会,请上各大记者好好报道报道,怎可能放着这一绝佳体裁而不挖掘?

所以说,这个故事能铺开,主要还是切中群众创伤愈疗的情绪。

当然了,淄博政府也确实抓住了机遇,反应迅捷,提前开设烧烤专列,增添便民措施等一系列组合拳。

淄博的文旅局长为客流超过接待能力而公开致歉,市委书记亲自骑着共享单车巡街检查。

这是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也确实值得很多地方学习。

02

知道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是好事,但对于淄博的火,也要有清醒的头脑。

首先,淄博的火,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互联网的流量营销。

可问题来了,互联网为什么持续一个月,都在营销淄博呢?

这恰恰说明,我们的互联网内容产业高度内卷、话题高度重合、创新能力不高。

这段日子,我思考了下,几乎所有的热点,都是因为短视频的互相抄袭,互相模仿出现的。

比如淄博烧烤,各种流量大V,不管是卖车的,还是做美妆的,都一起扎堆小烧烤。

比如前段时间的宝马冰淇淋,什么博主都去蹭,某个卖货博主,买了一车冰棍,说免费送国人。

结果很多路人一人抢五六个冰棍,还不排队,场面一度尴尬。

比如这两天热门的幼儿园老师唱“挖呀挖呀挖”,全网都在跟风模仿。

这就是内卷化,同质化,低质化。

而在另一边,很多很多专注于深度内容的视频博主却在喊:流量费越来越少,入不敷出,干不下去了。

可不是么,用心做一个视频,揭露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要么播放寥寥,要么收益为0。

还不如唱两句“挖呀挖呀挖”,一晚上就有大哥打赏数十万。

前段时间,美国不少人呼吁禁止国际版某音,其中一些理由就是说“洗脑”、“降低民智”。

所以对于当下的互联网流量,我们要警惕其慢慢沦为“低级趣味”。

03

淄博烧烤背后的第二个危机,是经济产业升级的危机。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烧烤虽然有滋味,但对于淄博这个工业城市而言,却是不得已才拿出手的名片。

这一点,就连淄博官微的推文都坦言,应该反省了。

因为淄博烧烤,说到底还是一种廉价消费,是丽江、大理的平替,是最低成本的自我安慰方式,是典型的小摊贩经济。

小摊贩经济可不是什么中小企业,它一没有复杂的分工体系,二没有智力资本。

这种经济不讲究垂直分工,价值链短,是一种低质量的经济扩张方式。

很多东南亚、南亚、拉美国家,就是走得这个路子,遍地小摊贩,遍地都是低矮的房屋。

这种经济不会带来社会繁荣,也不会拉动有品质的就业。

很多不少地方想复制淄博烧烤的成功模式,这其实是很可怕的。

且不说这种现象具有偶然性,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在当下产业升级、产业创新的趋势以及国际竞争要求中,显得格格不入。

当今世界,发达经济体都是垂直分工发达的社会,印度满街的小摊贩,纽约整条路的写字楼,谁发达,谁落后一目了然。

淄博模式,真的不值得复制。

04

当然,淄博的精神,是值得复制的。

这种模式能火,源自于当下市场和民心的呼唤。

著名财经学者吴晓波如此评价:

淄博烧烤正在兑现人们对自由市场的平民式想象:物美价平的商品、畅快淋漓的消费体验、童叟无欺的市场环境、谦卑和气的“小政府”。

他们是在实现一次放纵和表达,参与一场民主化的小试验。这本是极其卑微的目标,而在当今的中国却又是那么的珍贵。

要知道在前几年,淄博可是对露天烧烤严加整治的。

这个整治是从201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19年,违规罚款甚至从5000元一路涨到了5万元。

很多城市对于这种小摊贩,也是一味取缔的态度。

如果不是淄博火了,很多地方都不会放开摆摊限制。

包括定位层级很高的深圳,也是受到了淄博的刺激,也准备从9月起就不再全面禁止路边摊了。

试想一下,如果淄博不火呢?

会不会有那么多调研团去考察学习?

会不会让大城市也松开这个口子?

这就是可能存在的第三个危机——为什么我们的市场经济,似乎缺少了一种长效的、稳定的,可以给人足够预期的东西。

为什么“法治”总是在“运动”面前低头?

正如吴晓波所说:我们永远不能低估民众的沉默和“用脚投票”。

淄博烧烤,真的“烤”出了我们不少东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