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胡锡进:“丫丫”从友好使者变争议焦点 这让人遗憾伤感

胡锡进:“丫丫”从友好使者变争议焦点 这让人遗憾伤感

文章来源: 胡锡进 于 2023-04-28 07:05:5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旅居美国的大熊猫“丫丫”昨天回国,比近些年任何大熊猫出国远行和回家的新闻都要轰动得多。之前“丫丫”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受到虐待的传闻虽经官方否认,但并没有真正消解舆论围绕“丫丫”状态不佳所产生的心疼和悲情。

这当然是中美关系严重恶化,两国社会在感情上越来越远,大的互信几乎丧失殆尽的结果。中国大熊猫在国外患病、死亡的病例都曾有过,就在今年4月,大熊猫“林惠”刚刚客死在泰国的动物园里,但几乎没有引发什么怀疑。而“丫丫”伴侣“乐乐”今年2月死在孟菲斯动物园产生的反响就截然不同了,后来中国官方也出面证实“乐乐”就是死于心脏病。

大约2年前,“丫丫”和“乐乐”在孟菲斯动物园被拍到的一段视频看上去疑似它们在乞食,当时引起了包括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怀疑。加上视频显示“丫丫”脱毛严重,“虐待”之说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

尽管中国大熊猫被孟菲斯动物园虐待有违常理,但是这种担心却在互联网上变得相当强烈和广泛,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认真跟踪关于“丫丫”的各种详细报道,我们都会受那些符合我们对中美关系具体场景的影响。而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视频和报道往往都是看上去“丫丫”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场景,官方的权威说法反而会被忽略。

比如老胡看到过一段视频,孟菲斯动物园的一个男游客,还有的说是饲养员,向“丫丫”投掷了一根硬梆梆的、没有一片叶子的竹竿,他的女同伴喊道:丫丫,好好吃吧。尽管这可能是个别人的恶劣表现,但它很契合我们对当前情况下美国社会如何对待中国元素的印象。

当然了,越是中美关系出现了问题,越需要舆论坚守客观和冷静,我们可以用真实的细节对抗中美政治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其实中国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在恪守这样的客观和冷静,他们给出了与网上传闻不同的报道和判断。

然而事情的大逻辑并非如此,而是反过来的。中美两国社会如何相互看,首先由政治关系决定,不是细节影响政治,而是政治决定细节。设想一下,如果“乐乐”死了,“丫丫”病了,美国某个高官主动去孟菲斯动物园看望“丫丫”,代表美国对病中“丫丫”表达真诚的关心和祝福,还会有中国互联网上的那些担心和质疑吗?问题是今天的政治氛围下会有哪个美国的高官和重量级政治人物去趟中国大熊猫争议的浑水呢?如果有谁会去趟,恐怕也不会是安慰式的,只会是对抗式的。

“丫丫”2000年出生,2003年和“乐乐”一起被送往美国,当时的中美关系比较好,它们被视为中美友谊的象征。20年过去,美国对中国的整体态度变成排斥、打压和敌视,大熊猫哪能承受中美交恶之重?于是“丫丫”的遭遇和中国公众的担心以及质疑成为中美社会迅速疏远新的写照。

不要给中国舆论单方面扣什么帽子,它是中美舆论在两国关系恶化时代互动的一个侧面。换言之,美国舆论对中国有多么不友好,中国互联网上就可能在聚焦“丫丫”回国时出现多么强烈的反弹。

“丫丫”当年的友好使者变成争议焦点,这非常让人遗憾,甚至伤感。真正错的是美国那帮政治精英,是他们毁掉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相互之间的基本信任,制造了两国社会不断增加的互疑和对立螺旋。特朗普发起全面对华贸易战,拜登强化将中国确立为美国战略对手的一系列加码行动,改变了中美关系的基本场景和互视逻辑。那些美国精英真的是对好不容易形成的人类共同发展这一宝贵趋势釜底抽薪,他们堪称是全人类的罪人。

查看评论(22)

24小时热点排行

马斯克:中国实力不一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
凯特王妃竟向哈里梅根低调示好?微妙信号引猜测
洛杉矶低收入家庭每月得千元补贴,可用于去迪士尼
社会文化:为啥中国人一离职就爱去大理?
吹牛老爹案庭审直击:豪宅搜出枪支毒品与派对用品

24小时讨论排行

得州拟立法禁止中国公民买房 华人聚州长家门口抗议
中国留学生:我在哈佛正好好上学 特朗普禁令来了
特朗普:若不在美制造iPhone 须缴纳至少25%关税
纽约时报:特朗普从南非身上得偿所愿 却害了美国
李嘉诚旗下长实集团楼盘被控贪污造假 10人被拘捕
今年最窒息新闻:一位脑死亡女性被要求必须分娩
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案 加州法官发布全美初始禁令
澳央行副行长:中国不想人民币贬值 那会便宜美国人
哈佛医学院盗卖捐赠尸体案 停尸房经理等8人认罪
通过数据分析,网友们发现全国地铁公司负债已超4万亿
台湾国防部长:相信美国对中国犯台企图仍具威慑
9岁冠军少年跳楼身亡 死因就藏在他爸爸的朋友圈里
中国留学生诉美国政府案重大进展,法官居然这么做!
25年性侵299人 受害者最小仅1岁 法恋童癖医生认罪
川普再抛震撼弹!下令哈佛大学“禁止招国际学生”
一票之差!特朗普减税案在众院涉险过关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胡锡进:“丫丫”从友好使者变争议焦点 这让人遗憾伤感

胡锡进 2023-04-28 07:05:58

旅居美国的大熊猫“丫丫”昨天回国,比近些年任何大熊猫出国远行和回家的新闻都要轰动得多。之前“丫丫”在美国孟菲斯动物园受到虐待的传闻虽经官方否认,但并没有真正消解舆论围绕“丫丫”状态不佳所产生的心疼和悲情。

这当然是中美关系严重恶化,两国社会在感情上越来越远,大的互信几乎丧失殆尽的结果。中国大熊猫在国外患病、死亡的病例都曾有过,就在今年4月,大熊猫“林惠”刚刚客死在泰国的动物园里,但几乎没有引发什么怀疑。而“丫丫”伴侣“乐乐”今年2月死在孟菲斯动物园产生的反响就截然不同了,后来中国官方也出面证实“乐乐”就是死于心脏病。

大约2年前,“丫丫”和“乐乐”在孟菲斯动物园被拍到的一段视频看上去疑似它们在乞食,当时引起了包括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的怀疑。加上视频显示“丫丫”脱毛严重,“虐待”之说在互联网上不胫而走。

尽管中国大熊猫被孟菲斯动物园虐待有违常理,但是这种担心却在互联网上变得相当强烈和广泛,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会认真跟踪关于“丫丫”的各种详细报道,我们都会受那些符合我们对中美关系具体场景的影响。而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最广的视频和报道往往都是看上去“丫丫”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场景,官方的权威说法反而会被忽略。

比如老胡看到过一段视频,孟菲斯动物园的一个男游客,还有的说是饲养员,向“丫丫”投掷了一根硬梆梆的、没有一片叶子的竹竿,他的女同伴喊道:丫丫,好好吃吧。尽管这可能是个别人的恶劣表现,但它很契合我们对当前情况下美国社会如何对待中国元素的印象。

当然了,越是中美关系出现了问题,越需要舆论坚守客观和冷静,我们可以用真实的细节对抗中美政治关系不断恶化的趋势。其实中国官方和主流媒体一直在恪守这样的客观和冷静,他们给出了与网上传闻不同的报道和判断。

然而事情的大逻辑并非如此,而是反过来的。中美两国社会如何相互看,首先由政治关系决定,不是细节影响政治,而是政治决定细节。设想一下,如果“乐乐”死了,“丫丫”病了,美国某个高官主动去孟菲斯动物园看望“丫丫”,代表美国对病中“丫丫”表达真诚的关心和祝福,还会有中国互联网上的那些担心和质疑吗?问题是今天的政治氛围下会有哪个美国的高官和重量级政治人物去趟中国大熊猫争议的浑水呢?如果有谁会去趟,恐怕也不会是安慰式的,只会是对抗式的。

“丫丫”2000年出生,2003年和“乐乐”一起被送往美国,当时的中美关系比较好,它们被视为中美友谊的象征。20年过去,美国对中国的整体态度变成排斥、打压和敌视,大熊猫哪能承受中美交恶之重?于是“丫丫”的遭遇和中国公众的担心以及质疑成为中美社会迅速疏远新的写照。

不要给中国舆论单方面扣什么帽子,它是中美舆论在两国关系恶化时代互动的一个侧面。换言之,美国舆论对中国有多么不友好,中国互联网上就可能在聚焦“丫丫”回国时出现多么强烈的反弹。

“丫丫”当年的友好使者变成争议焦点,这非常让人遗憾,甚至伤感。真正错的是美国那帮政治精英,是他们毁掉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和相互之间的基本信任,制造了两国社会不断增加的互疑和对立螺旋。特朗普发起全面对华贸易战,拜登强化将中国确立为美国战略对手的一系列加码行动,改变了中美关系的基本场景和互视逻辑。那些美国精英真的是对好不容易形成的人类共同发展这一宝贵趋势釜底抽薪,他们堪称是全人类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