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淄博烧烤”成地方名片:它做对了哪些事?

“淄博烧烤”成地方名片:它做对了哪些事?

文章来源: 南方周末 于 2023-04-17 18:49:1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新冠乙类乙管后,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让底层有谋生之道,也方便丰富市民生活。“烧烤经济”堪称“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名副其实的“烟火气”。

近期,以“淄博烧烤”为代表的“烧烤经济”火出圈了。“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的“淄然味”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外地年轻人甚至千里迢迢专程去淄博吃烧烤。

淄博市政府则不失时机地推出“烧烤专列”“烧烤公交”,重新规划市内的“烧烤线路”,建设店家入驻的“烧烤大院”,注册“淄博烧烤”的商标。一时间,淄博烧烤成为时下流行的一大文化现象,也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从社交媒体上的“盛况”看,一些店主表示:“我们做烧烤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们还都是淄博烧烤的战士!”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从商家到消费者、从政府到民间对“烧烤经济”的热情,“烧烤地图”“烧烤节”的概念也在纷纷上马,呼应着“淄博火车站一日到发五万人”“每天烤一万多串,翻台五百多次”“一晚上能卖掉一头牛”的骄人数据。

有人引证汉代石刻《庖厨图》证明“山东人撸串两千年”,这从学术角度而言当然有些牵强附会,但它无疑展现出当地政府力求“打造城市名片”的进取心态,对于繁荣民营经济、开拓文旅市场有益无害。根据《齐鲁晚报》报道,单单在3月份,淄博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4%,旅游收入增长了60%。

至于“淄博烧烤”暴火的缘起,有一种说法博得了很多人认可:济南高校学生在防疫期间曾来淄博隔离,他们结束隔离时的最后一顿就是烧烤,不少年轻人在返回时许下了“等疫情结束,一定要来淄博吃一次烧烤”的心愿。“满车厢的大学生,空气中都是孜然味”,正是年轻人回望疫情甘苦、展望未来美好的心态注脚,也是淄博烧烤“火出圈”的深刻心理成因。

相形之下,日前山西省晋城市一则“晋城城区:禁止任何露天烧烤!”的《通知》引发舆论反弹,正是“淄博烧烤”暴火背后公众情绪的写照:“烧个烤就能把天空染黑了?”“看看人家隔壁淄博”。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晋城官方在4月10日下午删除了这则通知。

网友自发将晋城与淄博作比较,显示了某种“区域竞争”现象。比如在今年年初的“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讨论中,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的政策就有不同,给了南阳市民“用脚投票”的机会,让“南阳挣钱,襄阳消费”上了热搜。同理,“是否允许吃烧烤”在当下也具备了某种指标性意义:“烧烤自由”的城市,就能吸引“禁止露天烧烤”城市的人前去一饱口福。

新冠乙类乙管后,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让底层有谋生之道,也方便丰富市民生活。如杭州提出“打造不夜天堂,璀璨杭州”,上海也研拟“创建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烧烤经济”堪称“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名副其实的“烟火气”,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松绑、引导之下,迎来正规化、高档化、差异化的更多机会,淄博政府的尝试是个好的例子,未尝不可促成各地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

全国各地都曾发布过露天烧烤禁令,晋城并非独一份,但“一刀切”并非公共政策的可行之道。至于食品安全、火灾隐患、扰民等现实问题,完全可以透过完善卫生标准、改进消防设施、民间协商共治的方式来化解。如何在“保障烧烤自由”的同时限制其负面因素,也考验着各地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与营商环境。

当下,公众的普遍心声是搞好经济、改善生活。各地出台的最新政策也对“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多所鼓励,意在恢复消费、兜住就业、重振经济,回归城市的“烟火气”。“烧烤经济”就是具体而微的一个很好范例。

诚如网友总结,“淄博烧烤”之所以暴火不仅仅是好吃与传播的原因,更是抓住了人们对“烟火气”的向往。“撸串吃烧烤”这种非刚需的聚集性餐饮消费在三年疫情期间备受冲击,公众在后防疫时代“吃烧烤”的需求还叠加了另外一层“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的期待。政府理应做好公共服务,放开各种过度规制,保障经济民生,改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复苏。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一家三口加拿大景区划船落水 结局太悲惨!
中国男子美国拍短剧年入千万美金?本人回应:有的
20岁女生留学9天跳楼身亡,家属发声
患者已5000万,这病谁都可能得
香港住宅史上最大亏损纪录诞生!巨亏13亿港元

24小时讨论排行

胡锡进:泽连斯基公然对中国失礼 表现得很没素质
美计划停供中国C919引擎 俄企慷慨称可助打破封锁
充当中国间谍 美海军士官被定罪 面临终身监禁
普京开出停火条件:乌克兰放弃顿巴斯及北约诉求
千百惠曾高调晒大陆身份证 为儿子取名“高陆湾”
98岁李嘉诚清仓甩卖内地楼盘,最低一套只卖40万
川青铁路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事故 已致10死4人失联
金正恩给海外作战阵亡官兵遗像挂上勋章
川普称或于2週后采取不同策略 暗示允乌克兰“反击”
恒大二把手现身:他提前10年就在铺路了
凶手是同班同学!被称为“小英雄”的那个男孩
当欧洲领导人也“掏出小本子记录” 这世界发生了啥
“全中国最矮的山”0.6米高 山东寿光当局列文物保护
特供中国的H20芯片停产?英伟达回应了
最令人感到惊悚的细节:凶手是同班同学
村民当街杀害村支书,到底发生了什么!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淄博烧烤”成地方名片:它做对了哪些事?

南方周末 2023-04-17 18:49:10


新冠乙类乙管后,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让底层有谋生之道,也方便丰富市民生活。“烧烤经济”堪称“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名副其实的“烟火气”。

近期,以“淄博烧烤”为代表的“烧烤经济”火出圈了。“小饼烤炉加蘸料,灵魂烧烤三件套”的“淄然味”在社交媒体上走红,外地年轻人甚至千里迢迢专程去淄博吃烧烤。

淄博市政府则不失时机地推出“烧烤专列”“烧烤公交”,重新规划市内的“烧烤线路”,建设店家入驻的“烧烤大院”,注册“淄博烧烤”的商标。一时间,淄博烧烤成为时下流行的一大文化现象,也是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从社交媒体上的“盛况”看,一些店主表示:“我们做烧烤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我们还都是淄博烧烤的战士!”这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可以看出从商家到消费者、从政府到民间对“烧烤经济”的热情,“烧烤地图”“烧烤节”的概念也在纷纷上马,呼应着“淄博火车站一日到发五万人”“每天烤一万多串,翻台五百多次”“一晚上能卖掉一头牛”的骄人数据。

有人引证汉代石刻《庖厨图》证明“山东人撸串两千年”,这从学术角度而言当然有些牵强附会,但它无疑展现出当地政府力求“打造城市名片”的进取心态,对于繁荣民营经济、开拓文旅市场有益无害。根据《齐鲁晚报》报道,单单在3月份,淄博就接待外地游客4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了134%,旅游收入增长了60%。

至于“淄博烧烤”暴火的缘起,有一种说法博得了很多人认可:济南高校学生在防疫期间曾来淄博隔离,他们结束隔离时的最后一顿就是烧烤,不少年轻人在返回时许下了“等疫情结束,一定要来淄博吃一次烧烤”的心愿。“满车厢的大学生,空气中都是孜然味”,正是年轻人回望疫情甘苦、展望未来美好的心态注脚,也是淄博烧烤“火出圈”的深刻心理成因。

相形之下,日前山西省晋城市一则“晋城城区:禁止任何露天烧烤!”的《通知》引发舆论反弹,正是“淄博烧烤”暴火背后公众情绪的写照:“烧个烤就能把天空染黑了?”“看看人家隔壁淄博”。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晋城官方在4月10日下午删除了这则通知。

网友自发将晋城与淄博作比较,显示了某种“区域竞争”现象。比如在今年年初的“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讨论中,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的政策就有不同,给了南阳市民“用脚投票”的机会,让“南阳挣钱,襄阳消费”上了热搜。同理,“是否允许吃烧烤”在当下也具备了某种指标性意义:“烧烤自由”的城市,就能吸引“禁止露天烧烤”城市的人前去一饱口福。

新冠乙类乙管后,各地都推出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增加城市烟火气,让底层有谋生之道,也方便丰富市民生活。如杭州提出“打造不夜天堂,璀璨杭州”,上海也研拟“创建上海市夜间经济精细化治理示范区”。“烧烤经济”堪称“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名副其实的“烟火气”,完全可以在政府的松绑、引导之下,迎来正规化、高档化、差异化的更多机会,淄博政府的尝试是个好的例子,未尝不可促成各地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

全国各地都曾发布过露天烧烤禁令,晋城并非独一份,但“一刀切”并非公共政策的可行之道。至于食品安全、火灾隐患、扰民等现实问题,完全可以透过完善卫生标准、改进消防设施、民间协商共治的方式来化解。如何在“保障烧烤自由”的同时限制其负面因素,也考验着各地政府的公共治理水平与营商环境。

当下,公众的普遍心声是搞好经济、改善生活。各地出台的最新政策也对“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多所鼓励,意在恢复消费、兜住就业、重振经济,回归城市的“烟火气”。“烧烤经济”就是具体而微的一个很好范例。

诚如网友总结,“淄博烧烤”之所以暴火不仅仅是好吃与传播的原因,更是抓住了人们对“烟火气”的向往。“撸串吃烧烤”这种非刚需的聚集性餐饮消费在三年疫情期间备受冲击,公众在后防疫时代“吃烧烤”的需求还叠加了另外一层“尽快回归正常生活”的期待。政府理应做好公共服务,放开各种过度规制,保障经济民生,改善营商环境,助力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