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闰二月上坟 祸临门?那你听没听过“闰二月上坟,财宝装满盆”

闰二月上坟 祸临门?那你听没听过“闰二月上坟,财宝装满盆”

文章来源: 猛犸新闻 于 2023-03-31 08:59:3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为什么说唱越来越火,因为他们真会“押”。

“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上门。”最近,这个无从考据的“俗语”突然在网络上火了。很多人受其影响,选择在3月21日——闰二月的前一天去上坟,结果把个别陵园堵得水泄不通。

只火一天的“生意”必然如昙花一现。如果网友们传播的是“闰月清明去上坟,金银财宝装满盆。”那么整个闰二月,售卖祭品纸钱的摊贩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岂不是更能带动消费?

有些事,别管有没有道理,压个韵就能很有“说服力”。说到底,就是“流畅性捷思法”作祟——所谓的“俗语”因为朗朗上口所以容易被传播,也因此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它们是真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荒谬的道理、毫无逻辑的浑话,正是披着“流畅性捷思法”的外衣才大行其道的。

也得亏社会上没流行这些“俗语”:一月别剃头,剃头穷成狗。二月别喝汤,喝汤一身伤。三月别喝酒,喝酒霉运走……照这么胡诌下去,也别管上不上坟了,直接送自己上路吧……

对于为什么会有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王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种说法有在湖北出现,“主要是提醒我们要提前去祭扫祖先,表示孝心,不要拖沓到闰二月才去。”

但无论俗语出现的动机具体是什么,“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上门。”这种诅咒式的“俗语”都不应该被传播。再者,中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询问很多本地老人,此前也并未听闻有此说法。哪有用湖北的风俗,经过短视频的传播,就可以指导湖南的婚丧嫁娶的道理?黑猫在欧洲是阴邪污秽,在中国却能镇宅招财?猫咪找谁说理去?

“俗语”不仅因地而变,也因时而异。比如宋朝时期有“生子不举”的说法,即百姓通常只养二男一女,一旦家中婴孩超过这一数量,便要把婴儿溺死或扔掉。难道今日之文明现代人,还要效仿宋朝之混蛋?

清明节作为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要节日,不仅能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扫个墓,何须畏首畏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华人女子回国旅游失踪,丈夫被判赔2360万美元
川普要改H-1B制度!"高薪留美 低薪走人"时代将来临….
太冤!探亲老人因这件“小事” 关押一周后遣返回国!
硬汉布鲁斯威利病情恶化 行走困难已丧失语言能力
为吓阻中共犯台出奇招!美众院无异议通过新法案

24小时讨论排行

爱泼斯坦1993年参加特朗普婚礼照片曝光!特朗普怒斥CNN
华裔女孩回云南认亲 28年前与亲生父母在医院走失
金融时报:国民党与民意脱节 即将面临大罢免
中国正在抢占未来,美国却陷入焦虑与退缩
台湾26日投票“大罢免”,中国因素推波助澜?
ICE移民拘留所惨况曝光:女性在男性注视下如厕…
李承鹏:塔西佗,服不服及杭州粪水的《时间捡屎》
特斯拉全自动驾驶涉宣传欺诈 加州DMV禁止销售30天
乌军总司令汇款百万送父母到莫斯科治病?亲属发声
美驻中使馆发布一份“伤害性不大 侮辱性极强”图文警告
美政府员工"赴中探亲"遭限制出境!美方正交涉放人
美企称破解炼金术:以核聚变把水银变成黄金…
日本进口车关税15%!底特律3大车厂不满:糟糕的交易
杜建英被曝另有丈夫且从未离婚 私生子身份恐成疑
配合川普政策!美奥会改规范,跨性别女性"仅能报男子组"
警察杀黑人女急救员 川普要求判一天 法官判了三年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闰二月上坟 祸临门?那你听没听过“闰二月上坟,财宝装满盆”

猛犸新闻 2023-03-31 08:59:32

为什么说唱越来越火,因为他们真会“押”。

“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上门。”最近,这个无从考据的“俗语”突然在网络上火了。很多人受其影响,选择在3月21日——闰二月的前一天去上坟,结果把个别陵园堵得水泄不通。

只火一天的“生意”必然如昙花一现。如果网友们传播的是“闰月清明去上坟,金银财宝装满盆。”那么整个闰二月,售卖祭品纸钱的摊贩都能赚的“盆满钵满”,岂不是更能带动消费?

有些事,别管有没有道理,压个韵就能很有“说服力”。说到底,就是“流畅性捷思法”作祟——所谓的“俗语”因为朗朗上口所以容易被传播,也因此大家潜意识里认为它们是真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荒谬的道理、毫无逻辑的浑话,正是披着“流畅性捷思法”的外衣才大行其道的。

也得亏社会上没流行这些“俗语”:一月别剃头,剃头穷成狗。二月别喝汤,喝汤一身伤。三月别喝酒,喝酒霉运走……照这么胡诌下去,也别管上不上坟了,直接送自己上路吧……

对于为什么会有闰二月不上坟的说法,荆门市传统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王君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种说法有在湖北出现,“主要是提醒我们要提前去祭扫祖先,表示孝心,不要拖沓到闰二月才去。”

但无论俗语出现的动机具体是什么,“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临上门。”这种诅咒式的“俗语”都不应该被传播。再者,中国幅员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询问很多本地老人,此前也并未听闻有此说法。哪有用湖北的风俗,经过短视频的传播,就可以指导湖南的婚丧嫁娶的道理?黑猫在欧洲是阴邪污秽,在中国却能镇宅招财?猫咪找谁说理去?

“俗语”不仅因地而变,也因时而异。比如宋朝时期有“生子不举”的说法,即百姓通常只养二男一女,一旦家中婴孩超过这一数量,便要把婴儿溺死或扔掉。难道今日之文明现代人,还要效仿宋朝之混蛋?

清明节作为扫墓祭祀、缅怀祖先的重要节日,不仅能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扫个墓,何须畏首畏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