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很怕客人点蛋包饭”…彻夜排队只买到十颗蛋 台湾蛋荒

“很怕客人点蛋包饭”…彻夜排队只买到十颗蛋 台湾蛋荒

文章来源: 凤凰卫视 于 2023-03-24 10:43: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台湾北部的一家批发蛋商,最近却开始了零售业务,他只在每周一、三、五开放民众购买,开放时间是晚上8点。

但是,顾客并没有因为开店时间晚而打退堂鼓,他的小店彻夜都有顾客排队,但他却规定:每人只能买十颗蛋。

为什么一个鸡蛋批发商要开始零售业务?

为什么台湾民众愿意在深夜排队买鸡蛋?

为什么明明是做批发生意的,却严格规定每个人只能买10颗?

1

夜幕低垂、沁凉如水。这样宁静的月夜,被不远处的鼎沸人声搅动得有如白天的菜市场。嘎吱作响的铁卷门缓缓拉开,像黑暗里亮起的烟火,四处碰壁的民众,心情跟着美丽了起来。

台湾蛋荒持续发酵。鱼贯前进的民众,在外摸黑等了两个钟头,绵延的队伍一时间看不到尽头。街灯下的沉默的身影,没有鼓噪、没有不耐烦,只有时间如流水。

买蛋民众:

“还好这里买得到……”

批发蛋商谢老板说,其实从去年底开始,就有不少民众前来买蛋;今年农历年前后,缺蛋危机愈演愈烈,大排长龙的画面已司空见惯,一路从门口排到街角,有人甚至提早2个小时就来卡位。

为免乱象丛生,谢老板自制号码牌,每天发放200张,但仍是供不应求。

台湾蛋商 谢老板:

“我只发200个号码牌,一个人十颗。”

原本的批发商开放零售,街坊邻居口耳相传,在其他地方试运气碰了一鼻子灰的民众,干脆下班后直接拐过来排队。排队买蛋成了一种日常,说起来尽是无奈。

2

面对日渐严峻的蛋荒,台“农委会”紧急进口因应,驰援鸡蛋,一波接着一波。

台湾“农委会”主委 陈吉仲:

“三月底,进口鸡蛋至少超过500万颗,四月、五月,每个月至少会超过3000万颗鸡蛋进来,弥补短期不足。”

在一蛋难求的阴霾下,台湾蛋价已攀上历史新高价位。不但贵,还买不到,求助无门的民众干脆想办法自救,只是“养鸡生蛋”这一计,使得现在连鸡仔的身价也翻了好几翻。

住在云林的朱小姐在店面后方的小庭院圈地养鸡,院内随手就能收获三四颗蛋,不用抢蛋自给自足。

这股养鸡热潮,逐渐从中部吹向北台湾,因为近两年的鸡蛋涨势,高得令人难以承受。

台湾“立法委” 赖士葆:

“一个月内涨5元,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观察近年的波动趋势,鸡蛋价格从前年就不断走高,近3周内更是连涨两次价,鸡蛋从前年的每台斤23.5元,来到每台斤45.5元,涨幅高达96%。

台北蛋商工会 刘威智:

“这个价格,对鸡农来讲,还是偏低。”

原来追根究底,不是这两年鸡蛋涨太凶,而是之前被压得太低。一直以来,鸡蛋薄利多销,未能反映真正的市场价格,近10多年来,物价已翻了好几番,蛋价却是原地踏步。不过,这个价格,又是怎么来的?

3

长期以来,鸡蛋批发价每周公告,由农委会、蛋商和蛋农三方协议。在成本压力下,蛋农已扛不住涨势,满口“回归市场机制”的“农委会”却下令冻涨,成为压垮蛋农的最后一根稻草。

台湾“立法委” 赖士葆:

“蛋商要涨,被农委会主委压下来,因为涨了老百姓会抱怨,影响选举选票。”

业者认为,短期缺蛋靠进口,无可厚非,但重点是,抑制该涨的本土蛋,却花纳税人的钱去进口蛋,轻重缓急颠倒顺序,实在不合逻辑。

这波蛋荒海啸震撼力极强,从蛋商到市井小民,全台哀鸿遍野。赖以为生的餐饮业者更是首当其冲,有的关门大吉、有的停售相关餐点,或是涨价因应。海啸第一排的小吃店苦撑,大叹经营不易。

小吃店老板娘:

“每一天都在缺蛋。花钱买不到蛋,不知道蛋在哪里。很怕客人叫蛋包饭,因为用蛋大,要两颗。尤其现在缺蛋,客人都叫蛋包饭,我又不能涨价,因为都是学生在这边,能苦撑先撑吧。”

外界一片挞伐声中,民进党政府心战喊话,“农委会”鼓励消费者,改吃鸭蛋或鹌鹑蛋,结果,鸭蛋批发价无预警上涨了近一成,跟着创下历史新高,如此蛋尽援绝的局面,恐怕前所未见。

为解燃眉之急,农委会已向澳洲进口500多万颗鸡蛋,预计在3月底到货,但鸡蛋公会直言,以每日短缺450万颗来看,这根本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

透着白光的蛋,圆润饱满得像颗珍珠,谁也没想到,过去的平凡家常,现在竟如此奢求。

事实上,台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缺蛋议题,只是这次的蛋荒,集天灾与人祸,不但前所未见,更是台湾史上最久、最严重。

4

农委会3年前拍的广告,“天天有蛋买”的保证狠被打脸,“不需要囤蛋”的口号,更惹来积深的民怨。

台湾“立法委员” 赖士葆:

“甩锅给民间,非常不负责任,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害死百姓。”

政府祭出最高1亿元的检举奖金,至今没查到任何趁火打劫的不肖商,倒是被上下游夹杀的中盘商抱怨,现在市场大乱,不知如何是好。

台湾每年都会遇上的蛋荒,在今年探到黑暗谷底,其原因,集结内外部因素与天灾人祸。

在俄乌战争和通膨压力的冲击下,玉米等原物料价格足足飙涨5成5。台湾蛋农在春节休市的淡季,让母鸡“强制换羽”,以减少庞大的饲料支出。

台湾动物研究会执行长 陈玉敏:

“换羽期后,会进入一个产蛋高峰。”

由于“强制换羽”的周期大约60天,春节中断了产能,蛋荒本来就已蠢蠢欲动,结果又遇上最致命的一击:全球性禽流感。

台湾的种鸡多半自美加进口,该区沦为禽流感疫区后,进口的种鸡已被迫断链。从去年到今年的2月8日止,台湾一共有72例鸡舍感染禽流感、扑杀的家禽数约有98万只。

“没有鸡,焉有蛋”是这波蛋荒的核心问题之一,更何况,感染数深不见底。

地小人稠的台湾,鸡只养殖密度非常高,A4面积大小的格子笼通常挤了两、三只鸡,加上产业多属小农经营,传统鸡舍极其阳春,勉为其难只能遮风避雨。开放式的格子笼,鸡粪鸡毛散落一地,再有病毒入侵,疫情常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台湾蛋商 谢老板:

“台湾是候鸟过境很多的地区,带来各式各样变异型病毒,开放式鸡舍,候鸟进去抢食,在里面打个喷嚏,整个鸡舍大概就感染了。”

全台1613个蛋鸡场中,现代化的水帘式、高床式蛋鸡场,分别只有75场和59场,换句话说,传统鸡舍的比率高达91.7%。简陋的环境难以抵御极端气候的温差,让台湾的产蛋率只有52%,远低于全球的80%。外界寄望,改善养鸡场环境或许能为蛋荒止血。

然而改善鸡场环境需要6千万投资,但这只是降低风险的机率,输赢的赌注实在太大,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尽管在台湾2006年通过10亿台币的补助计划,至今现代化的养鸡场仍只有8.3%。

台湾蛋农少有新血加入,本来就缺乏改变的动力,如今饲料贵、多了禽流感的风险、蛋价还被压制,弃养的弃养,倒闭的倒闭,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长期来看,从蛋农升级投资、产销制度,都是沉疴已久的问题。如果无法未雨绸缪,年年缺蛋,也只是刚好而已。

台湾民众党主席 柯文哲:

“复杂的问题,不要幻想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我现在看到‘中央政府’遇到问题就补助、撒币,叫蛋农不要讲话就好。”

这波缺蛋危机,从民生议题延烧到政治版面,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痛批,突显了台湾执政者的短视。

台湾民众党主席 柯文哲:

“政府效能太差,从来都没去做长期规划,这才是台湾政治上,当前最大的问题。”

在天灾人祸的围攻下,台湾的蛋鸡产业濒临破产危机,整个市场供给大减40%,农委会以短打方式应急,把进口蛋压低到本土价,农委会失血1.8亿台币。

事实上,蛋农期待能有合理利润,再进口补足缺口,怎知政府反向操作,让老百姓成了冤大头……



5

今年在各项因素下,蛋鸡数量少、饲养成本提高、市场需求不减反增,已让蛋农大喊吃不消。扬言政府再打压冻涨,下周就要无限期休市,让一切回归市场机制。

量少价飙,本是市场的自然供需,如何在供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可借的是,台湾历年的缺蛋危机,都靠政府捕破网急救。包括鸡舍陈旧、蛋农老化、高密度饲养、蛋价长期偏低、问题环环相扣,恶性循环。若不能釜底抽薪,只会愈补愈大洞。

从过去的口罩、筛剂、疫苗,到现在的鸡蛋,排队的风景在台湾仿佛成了一种日常,在这个乍暖还凉的夜里,每个口罩下的面孔和心情,应该不难想象。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美中90天真能谈出结果 平息贸易战?专家:别过度乐观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川普:周末或与习近平通话 与中国实现了完全重置
中国网红改编印度神曲“刚买的飞机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们!华人区遭入室盗窃 华人夫妇痛失传家宝
中国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习近平伴郎 跟黄仁勋讲台语
卡塔尔将赠送豪华飞机 特朗普:拒绝是“愚蠢的”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很怕客人点蛋包饭”…彻夜排队只买到十颗蛋 台湾蛋荒

凤凰卫视 2023-03-24 10:43:03

台湾北部的一家批发蛋商,最近却开始了零售业务,他只在每周一、三、五开放民众购买,开放时间是晚上8点。

但是,顾客并没有因为开店时间晚而打退堂鼓,他的小店彻夜都有顾客排队,但他却规定:每人只能买十颗蛋。

为什么一个鸡蛋批发商要开始零售业务?

为什么台湾民众愿意在深夜排队买鸡蛋?

为什么明明是做批发生意的,却严格规定每个人只能买10颗?

1

夜幕低垂、沁凉如水。这样宁静的月夜,被不远处的鼎沸人声搅动得有如白天的菜市场。嘎吱作响的铁卷门缓缓拉开,像黑暗里亮起的烟火,四处碰壁的民众,心情跟着美丽了起来。

台湾蛋荒持续发酵。鱼贯前进的民众,在外摸黑等了两个钟头,绵延的队伍一时间看不到尽头。街灯下的沉默的身影,没有鼓噪、没有不耐烦,只有时间如流水。

买蛋民众:

“还好这里买得到……”

批发蛋商谢老板说,其实从去年底开始,就有不少民众前来买蛋;今年农历年前后,缺蛋危机愈演愈烈,大排长龙的画面已司空见惯,一路从门口排到街角,有人甚至提早2个小时就来卡位。

为免乱象丛生,谢老板自制号码牌,每天发放200张,但仍是供不应求。

台湾蛋商 谢老板:

“我只发200个号码牌,一个人十颗。”

原本的批发商开放零售,街坊邻居口耳相传,在其他地方试运气碰了一鼻子灰的民众,干脆下班后直接拐过来排队。排队买蛋成了一种日常,说起来尽是无奈。

2

面对日渐严峻的蛋荒,台“农委会”紧急进口因应,驰援鸡蛋,一波接着一波。

台湾“农委会”主委 陈吉仲:

“三月底,进口鸡蛋至少超过500万颗,四月、五月,每个月至少会超过3000万颗鸡蛋进来,弥补短期不足。”

在一蛋难求的阴霾下,台湾蛋价已攀上历史新高价位。不但贵,还买不到,求助无门的民众干脆想办法自救,只是“养鸡生蛋”这一计,使得现在连鸡仔的身价也翻了好几翻。

住在云林的朱小姐在店面后方的小庭院圈地养鸡,院内随手就能收获三四颗蛋,不用抢蛋自给自足。

这股养鸡热潮,逐渐从中部吹向北台湾,因为近两年的鸡蛋涨势,高得令人难以承受。

台湾“立法委” 赖士葆:

“一个月内涨5元,老百姓怎么受得了?”

观察近年的波动趋势,鸡蛋价格从前年就不断走高,近3周内更是连涨两次价,鸡蛋从前年的每台斤23.5元,来到每台斤45.5元,涨幅高达96%。

台北蛋商工会 刘威智:

“这个价格,对鸡农来讲,还是偏低。”

原来追根究底,不是这两年鸡蛋涨太凶,而是之前被压得太低。一直以来,鸡蛋薄利多销,未能反映真正的市场价格,近10多年来,物价已翻了好几番,蛋价却是原地踏步。不过,这个价格,又是怎么来的?

3

长期以来,鸡蛋批发价每周公告,由农委会、蛋商和蛋农三方协议。在成本压力下,蛋农已扛不住涨势,满口“回归市场机制”的“农委会”却下令冻涨,成为压垮蛋农的最后一根稻草。

台湾“立法委” 赖士葆:

“蛋商要涨,被农委会主委压下来,因为涨了老百姓会抱怨,影响选举选票。”

业者认为,短期缺蛋靠进口,无可厚非,但重点是,抑制该涨的本土蛋,却花纳税人的钱去进口蛋,轻重缓急颠倒顺序,实在不合逻辑。

这波蛋荒海啸震撼力极强,从蛋商到市井小民,全台哀鸿遍野。赖以为生的餐饮业者更是首当其冲,有的关门大吉、有的停售相关餐点,或是涨价因应。海啸第一排的小吃店苦撑,大叹经营不易。

小吃店老板娘:

“每一天都在缺蛋。花钱买不到蛋,不知道蛋在哪里。很怕客人叫蛋包饭,因为用蛋大,要两颗。尤其现在缺蛋,客人都叫蛋包饭,我又不能涨价,因为都是学生在这边,能苦撑先撑吧。”

外界一片挞伐声中,民进党政府心战喊话,“农委会”鼓励消费者,改吃鸭蛋或鹌鹑蛋,结果,鸭蛋批发价无预警上涨了近一成,跟着创下历史新高,如此蛋尽援绝的局面,恐怕前所未见。

为解燃眉之急,农委会已向澳洲进口500多万颗鸡蛋,预计在3月底到货,但鸡蛋公会直言,以每日短缺450万颗来看,这根本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

透着白光的蛋,圆润饱满得像颗珍珠,谁也没想到,过去的平凡家常,现在竟如此奢求。

事实上,台湾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缺蛋议题,只是这次的蛋荒,集天灾与人祸,不但前所未见,更是台湾史上最久、最严重。

4

农委会3年前拍的广告,“天天有蛋买”的保证狠被打脸,“不需要囤蛋”的口号,更惹来积深的民怨。

台湾“立法委员” 赖士葆:

“甩锅给民间,非常不负责任,将帅无能,累死三军,害死百姓。”

政府祭出最高1亿元的检举奖金,至今没查到任何趁火打劫的不肖商,倒是被上下游夹杀的中盘商抱怨,现在市场大乱,不知如何是好。

台湾每年都会遇上的蛋荒,在今年探到黑暗谷底,其原因,集结内外部因素与天灾人祸。

在俄乌战争和通膨压力的冲击下,玉米等原物料价格足足飙涨5成5。台湾蛋农在春节休市的淡季,让母鸡“强制换羽”,以减少庞大的饲料支出。

台湾动物研究会执行长 陈玉敏:

“换羽期后,会进入一个产蛋高峰。”

由于“强制换羽”的周期大约60天,春节中断了产能,蛋荒本来就已蠢蠢欲动,结果又遇上最致命的一击:全球性禽流感。

台湾的种鸡多半自美加进口,该区沦为禽流感疫区后,进口的种鸡已被迫断链。从去年到今年的2月8日止,台湾一共有72例鸡舍感染禽流感、扑杀的家禽数约有98万只。

“没有鸡,焉有蛋”是这波蛋荒的核心问题之一,更何况,感染数深不见底。

地小人稠的台湾,鸡只养殖密度非常高,A4面积大小的格子笼通常挤了两、三只鸡,加上产业多属小农经营,传统鸡舍极其阳春,勉为其难只能遮风避雨。开放式的格子笼,鸡粪鸡毛散落一地,再有病毒入侵,疫情常如星火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台湾蛋商 谢老板:

“台湾是候鸟过境很多的地区,带来各式各样变异型病毒,开放式鸡舍,候鸟进去抢食,在里面打个喷嚏,整个鸡舍大概就感染了。”

全台1613个蛋鸡场中,现代化的水帘式、高床式蛋鸡场,分别只有75场和59场,换句话说,传统鸡舍的比率高达91.7%。简陋的环境难以抵御极端气候的温差,让台湾的产蛋率只有52%,远低于全球的80%。外界寄望,改善养鸡场环境或许能为蛋荒止血。

然而改善鸡场环境需要6千万投资,但这只是降低风险的机率,输赢的赌注实在太大,不是一般人负担得起。尽管在台湾2006年通过10亿台币的补助计划,至今现代化的养鸡场仍只有8.3%。

台湾蛋农少有新血加入,本来就缺乏改变的动力,如今饲料贵、多了禽流感的风险、蛋价还被压制,弃养的弃养,倒闭的倒闭,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长期来看,从蛋农升级投资、产销制度,都是沉疴已久的问题。如果无法未雨绸缪,年年缺蛋,也只是刚好而已。

台湾民众党主席 柯文哲:

“复杂的问题,不要幻想用简单的方法解决,我现在看到‘中央政府’遇到问题就补助、撒币,叫蛋农不要讲话就好。”

这波缺蛋危机,从民生议题延烧到政治版面,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痛批,突显了台湾执政者的短视。

台湾民众党主席 柯文哲:

“政府效能太差,从来都没去做长期规划,这才是台湾政治上,当前最大的问题。”

在天灾人祸的围攻下,台湾的蛋鸡产业濒临破产危机,整个市场供给大减40%,农委会以短打方式应急,把进口蛋压低到本土价,农委会失血1.8亿台币。

事实上,蛋农期待能有合理利润,再进口补足缺口,怎知政府反向操作,让老百姓成了冤大头……



5

今年在各项因素下,蛋鸡数量少、饲养成本提高、市场需求不减反增,已让蛋农大喊吃不消。扬言政府再打压冻涨,下周就要无限期休市,让一切回归市场机制。

量少价飙,本是市场的自然供需,如何在供需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可借的是,台湾历年的缺蛋危机,都靠政府捕破网急救。包括鸡舍陈旧、蛋农老化、高密度饲养、蛋价长期偏低、问题环环相扣,恶性循环。若不能釜底抽薪,只会愈补愈大洞。

从过去的口罩、筛剂、疫苗,到现在的鸡蛋,排队的风景在台湾仿佛成了一种日常,在这个乍暖还凉的夜里,每个口罩下的面孔和心情,应该不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