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自然期刊:地核可能随时会停止转动

自然期刊:地核可能随时会停止转动

文章来源: 中时新闻网 于 2023-02-02 01:23:3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科学家最近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地核可能已经“停止转动”,甚至有可能“开始反转”,不过科学家提醒不要紧张,这不是什么毁天灭地的事件,对于住在地表的我们没什么影响。

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网站1月23日刊载了这项研究报告,我们的地球由地壳、地函与地核构成,地核位于地球的最中心。半径约有3470公里,密度跟温度都非常高,约有摄氏4000~6000度。它可再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后者位于地壳下方约 5,150 公里处,而液态外地核产生的磁场驱动下旋转、且速度不同于地球自转速度,过去数十年来,地质学家发现不同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穿过内核所需时间也不同,过去推测是内核旋转速度与地函、地壳旋转速度不同才引起时间差。

北京大学学副研究员杨易和宋晓东教授一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发现,我们脚下5,150公里处的地核,旋转速度略快于更上层的地函, 但自2009年以来,震波穿越地球的时间差异不大,这表明自旋已经放缓,如果我们能看到核心,那么看起来会显得地核朝着与我们相反的方向旋转,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内核是有稳定的旋转方向的。

然而,这不是一个毁灭地球的事件,它不会对地球磁场产生任何重大影响,磁场是由熔融外核的运动所产生的。过去的研究显示,内核自转的明显减速、加速和振荡是持续约70年的周期的一部分,可能是由于地球内核和更大的地函之间的引力耦合。

查看评论(2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现场 众议长一举动让美国“炸锅”
马云现身法国 白色草帽配墨镜 坐超豪华游艇拍照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24小时讨论排行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傅立民:美国忘记了很多事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BBC上百名员工联名,指控公司沦为“以色列传声筒”
哈梅内伊主动消失22天,全伊朗无人知晓下落?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自然期刊:地核可能随时会停止转动

中时新闻网 2023-02-02 01:23:38

科学家最近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地核可能已经“停止转动”,甚至有可能“开始反转”,不过科学家提醒不要紧张,这不是什么毁天灭地的事件,对于住在地表的我们没什么影响。

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网站1月23日刊载了这项研究报告,我们的地球由地壳、地函与地核构成,地核位于地球的最中心。半径约有3470公里,密度跟温度都非常高,约有摄氏4000~6000度。它可再分为内地核和外地核,后者位于地壳下方约 5,150 公里处,而液态外地核产生的磁场驱动下旋转、且速度不同于地球自转速度,过去数十年来,地质学家发现不同地震产生的地震波穿过内核所需时间也不同,过去推测是内核旋转速度与地函、地壳旋转速度不同才引起时间差。

北京大学学副研究员杨易和宋晓东教授一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发现,我们脚下5,150公里处的地核,旋转速度略快于更上层的地函, 但自2009年以来,震波穿越地球的时间差异不大,这表明自旋已经放缓,如果我们能看到核心,那么看起来会显得地核朝着与我们相反的方向旋转,而过去的研究表明,内核是有稳定的旋转方向的。

然而,这不是一个毁灭地球的事件,它不会对地球磁场产生任何重大影响,磁场是由熔融外核的运动所产生的。过去的研究显示,内核自转的明显减速、加速和振荡是持续约70年的周期的一部分,可能是由于地球内核和更大的地函之间的引力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