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白纸运动:中国"海归派"的爱国情怀遭官方清算

白纸运动:中国"海归派"的爱国情怀遭官方清算

文章来源: 自由亚洲 于 2023-01-30 14:11:1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白纸运动后,北京当局顺应民意解除封控,但运动结束后至今,政府对参与活动的示威者仍默默进行大规模的清算与拘捕。被捕的示威者中,现在传出不少人是留学外国的"海归派"(海外留学归国者),外国一些院校陆续发布声明,呼吁北京当局放人。

北京亮马桥的白纸运动中,曾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就读的年轻人辛赏以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赞颂爱情的诗,来面对当时的执法警察,但辛赏读诗的举动,中国当局都容不下。

根据人道中国创办人周锋锁的消息,辛赏已被中国当局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正式拘捕。

和辛赏同样留学英国、曾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就读的李思琪也因为参与白纸运动被捕。李思琪在英国完成硕士学位后便成为一名自由记者,网上流传的资料显示,她志在用镜头和文字观察社会。

对于李思琪被拘捕,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公开表示:“我们很担心校友因为参与新疆大火的守夜活动而被拘留,我们‘强烈谴责’中国政府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并呼吁当局释放因为参与守夜活动而被拘留的人们。”

对李思琪被捕的一则相关报道(网上截图)

留学经历萌发壮大追求自由的种子?

外界关注,许多在白纸运动中被捕的示威者都有曾在外国留学的经历,是什麽原因鼓舞了这些留学生,让他们更勇于走上街头对抗威权政府?

在美国华盛顿攻读研究所吴同学告诉本台记者,海外求学的经验,让留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广阔:“在中国就只有一种声音,你就比较难有独立于这种声音的思考,在海外留学能接触不同的声音,你知道更多被中国政府屏蔽的事情,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举措。”

出于人身安全考量,吴同学不愿具全名受访。吴同学还说,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启发与影响是很大的:“在中国的叙事裡面,你会学到‘抗议是很可怕的’、抗议是很快会被抓起来的、人是不可以抗议的、人是不可以聚集在一起表达观点的。而你在中国之外有生活经历的话,你就会发现,表达政治声音是很健康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在这个层面有经验之后,你就会希望你在中国也可以有一样的政治表达,你也会在中国试图做出这样的政治表达,很不幸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介意的事情。”

比吴同学早几年留美、另外一位白纸运动示威者秦梓奕则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她与李思琪一样都有新闻工作的资历。秦梓奕曾是中国媒体《财新》的记者。

秦梓奕被捕后,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发表公开声明,“呼吁北京当局尽速释放秦梓奕”。

另一名被捕者李元婧则曾就读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该校学生和校友日前在澳大利亚的change.org发起联署,呼吁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及校友加入行动,敦促校方发声明声援李元婧,并向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跟进李元婧的近况。至截稿,联署行动已有265人参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未回复本台的置评请求。

澳大利亚的change.org发起联署,呼吁李元婧曾就读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及校友加入行动,敦促校方发声明声援。(change.org截图)

海外大学发声能带来的正面影响

尽管本台无法独立核实上述示威者被捕的消息,但国外各大学陆续声援白纸运动中被捕的校友,除了能影响其他的“海归”,也将为中国的执法机关施加压力。

现居美国的人权工作者杨占青就告诉记者:“他们(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暴露在公众下,等于有更多人关注他们的下一个动作。如果他们的学校能够发声的话,我想会影响到他们学校的学生,他们可能会重新回过头来关注白纸运动后继的进展。”

杨占青还说,这些声援对示威者家属及律师也是鼓励:“让他们看到他们的亲人或当事人做的事情是一个合法的事情,也是一个正义的事情,被逮捕是不正常、违法的事情,这些学校有公信力、能公开发声,这有助于他们被释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全球首富妻子生于沈阳 相差47岁 网民:邓文迪第二
查理·柯克被枪杀:FBI公布嫌疑人照片
走私生物材料 密大中国学者服刑 庭上痛哭:事业毁了
枪手逃逸潜入附近社区 专家:杀柯克枪手绝非业余
卡塔尔遭空袭后,下一个是谁?中方回了17个字




24小时讨论排行

万斯长文悼好友柯克 将用空军二号运送灵柩回原居地
亚航拟采购中国C919,冲击空客-波音垄断地位
查理柯克遇刺前正辩论枪支问题 曾说“被枪杀是值得的”
川普追授柯克勋章 凶器上刻变性和反法西斯标记
柯克遭枪杀:川普狂粉 常入校园煽动学生上台对骂
纽约时报: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自我毁灭
美夫妇好心帮陌生男手机充电 惨被虐5小时活活烧死
高大帅气口若悬河 柯克被视为明日之星 川普接班人
川普与内塔尼亚胡通话时非常愤怒:为何没通知我
美中太空竞赛加剧:NASA禁止中国公民参与项目
"黑暗新常态":国家危险时刻 可怕美国模式已形成
37岁于朦胧被曝在北京坠楼身亡,疑小区现场曝光
中国共享单车突然自动上锁 多人摔骨折 涉多个平台……
她醉酒打Uber呕吐 被司机赶下车 遭陌生人捡尸强奸
哈里斯:允许拜登竞选连任是鲁莽之举
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10万美元,寻找凶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白纸运动:中国"海归派"的爱国情怀遭官方清算

自由亚洲 2023-01-30 14:11:19

白纸运动后,北京当局顺应民意解除封控,但运动结束后至今,政府对参与活动的示威者仍默默进行大规模的清算与拘捕。被捕的示威者中,现在传出不少人是留学外国的"海归派"(海外留学归国者),外国一些院校陆续发布声明,呼吁北京当局放人。

北京亮马桥的白纸运动中,曾在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就读的年轻人辛赏以朗诵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赞颂爱情的诗,来面对当时的执法警察,但辛赏读诗的举动,中国当局都容不下。

根据人道中国创办人周锋锁的消息,辛赏已被中国当局以“危害公共安全”的罪名正式拘捕。

和辛赏同样留学英国、曾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就读的李思琪也因为参与白纸运动被捕。李思琪在英国完成硕士学位后便成为一名自由记者,网上流传的资料显示,她志在用镜头和文字观察社会。

对于李思琪被拘捕,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公开表示:“我们很担心校友因为参与新疆大火的守夜活动而被拘留,我们‘强烈谴责’中国政府压制言论自由的行为,并呼吁当局释放因为参与守夜活动而被拘留的人们。”

对李思琪被捕的一则相关报道(网上截图)

留学经历萌发壮大追求自由的种子?

外界关注,许多在白纸运动中被捕的示威者都有曾在外国留学的经历,是什麽原因鼓舞了这些留学生,让他们更勇于走上街头对抗威权政府?

在美国华盛顿攻读研究所吴同学告诉本台记者,海外求学的经验,让留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广阔:“在中国就只有一种声音,你就比较难有独立于这种声音的思考,在海外留学能接触不同的声音,你知道更多被中国政府屏蔽的事情,人们就会做出不同的举措。”

出于人身安全考量,吴同学不愿具全名受访。吴同学还说,环境教育对一个人的启发与影响是很大的:“在中国的叙事裡面,你会学到‘抗议是很可怕的’、抗议是很快会被抓起来的、人是不可以抗议的、人是不可以聚集在一起表达观点的。而你在中国之外有生活经历的话,你就会发现,表达政治声音是很健康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在这个层面有经验之后,你就会希望你在中国也可以有一样的政治表达,你也会在中国试图做出这样的政治表达,很不幸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最介意的事情。”

比吴同学早几年留美、另外一位白纸运动示威者秦梓奕则曾就读于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她与李思琪一样都有新闻工作的资历。秦梓奕曾是中国媒体《财新》的记者。

秦梓奕被捕后,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发表公开声明,“呼吁北京当局尽速释放秦梓奕”。

另一名被捕者李元婧则曾就读于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该校学生和校友日前在澳大利亚的change.org发起联署,呼吁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及校友加入行动,敦促校方发声明声援李元婧,并向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跟进李元婧的近况。至截稿,联署行动已有265人参与。新南威尔士大学未回复本台的置评请求。

澳大利亚的change.org发起联署,呼吁李元婧曾就读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学生及校友加入行动,敦促校方发声明声援。(change.org截图)

海外大学发声能带来的正面影响

尽管本台无法独立核实上述示威者被捕的消息,但国外各大学陆续声援白纸运动中被捕的校友,除了能影响其他的“海归”,也将为中国的执法机关施加压力。

现居美国的人权工作者杨占青就告诉记者:“他们(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都会被暴露在公众下,等于有更多人关注他们的下一个动作。如果他们的学校能够发声的话,我想会影响到他们学校的学生,他们可能会重新回过头来关注白纸运动后继的进展。”

杨占青还说,这些声援对示威者家属及律师也是鼓励:“让他们看到他们的亲人或当事人做的事情是一个合法的事情,也是一个正义的事情,被逮捕是不正常、违法的事情,这些学校有公信力、能公开发声,这有助于他们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