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危险的网红景点: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

危险的网红景点: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

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于 2023-01-23 21:09:1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几年,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没门票”“小众”“出片率高”一度是这些野景点的标签,这些地方无人管理或者未经开发,原始的样貌吸引一拨又一拨的周边市民前往打卡,成了他们的假期主要去处。

据法治日报1月17日报道,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南驻马店在2022年8月13日发生一起游野泳事故,家长带娃野泳,在被劝说的情况下仍无动于衷,孩子随后意外溺水,幸好救援队就在旁边及时将其救起。

早在2019年,网红打卡地湖北恩施躲避峡,一场突如其来的夺命山洪造成13人遇难,在官方通报中,多次提及躲避峡为未开发景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平台上曾有不少躲避峡旅游攻略

小众野景点兴起

网络平台有众多打卡攻略,有人推荐有人吐槽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互联网平台曾存在大量打卡“野景点”的旅游攻略和视频,一旦出现意外,小众迷人的背后可能带来万丈深渊。此类野景点是如何在网络发展起来的呢?若出事故,推荐的互联网平台需要担责吗?

记者在小红书App检索相关关键词,全国多处野景点,被互联网平台推荐为“周末好去处”,这些地点多依山傍水,但位置偏僻难找,甚至无法在导航上输入具体位置。有的野景点在大景区附近,也有人跋山涉水深入险地,找到少有人去的野景点。

这些野景点通常不是景区,不允许外人进入,周围有铁丝网和警示牌,但不少游客将铁丝网破坏。以河道为例,有的地方甚至有铁门阻挡,私家车无法靠近河道,只有工程车辆可以出入。但还是有人驾车跟着工程车辆进入,或破坏铁丝网进入河道。而来此处的人群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纯游客,看到网友和朋友圈的推荐后,出于好奇和新鲜感决定一探究竟。他们有的带着一家三口自驾游享受休闲时光,有的邀着年轻好友一块野餐、拍“大片”。他们选择此处,多是因为这里风景好,没门票。也有人直言,这里是“不花钱就能玩一下午的地方”。

还有一类是推荐“周末好去处”的博主,考虑行程较短,这类博主推荐的去处多在自身所在地周边,可是周边景点有限,探路野景点成了他们引流密码。

此外,还有一类人数占比不高,但是却能在小红书起到“吸睛”的作用,他们是摄影博主。他们来到此地主要为模特或客户拍照,岸边有沙滩和礁石,河水在冬天呈蓝色,营造了十足的氛围感。此外他们会分享拍照最佳时间、地点和设备及机内设置。其中一篇的评论区有人求拍同款,询问价格的留言有10条,赞26个。

游客驾车前往网红公路(资料图) 图据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管理的野景点伴随着诸多问题。也有游客费力写几百字不是推荐游玩的地方,而是来“抱怨”的。山西一名游客在2020年5月3日与家人一起游玩某处野景点时,准备回程却有人不想带走垃圾,这名游客在帖子里谴责了不随手带走垃圾的游客。此外,评论区有人表示“(2020年)4月初去的时候,到处都是垃圾”,还有人提出私家车乱停的问题。

平台是否该担责?

专家:平台只能审核底线性、违法违规的内容

暗藏危险的野景点被推荐,网红和平台是否该担责?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网红推荐旅游打卡地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性推荐,一些场所邀请网红需要给网红费用,有一些当事人需要买流量,这些均具有广告性质。还有一些是网红做的像笔记一样的分享,火起来了流量很高,自然就有人去。从法律责任上看,这类网红推荐除非明知这一地点有危险,或者拍摄过程中造假有意忽略掉一些风险造成网友认识上的错误,否则不需要承担责任。

朱巍还表示,期待平台通过审核把风险控制到零是不现实的。平台只能审核底线性的内容、违法违规的内容。除此以外很多内容都是“后真相”的,只有发现有问题了,平台才有审核的义务,这时候可以对内容进行标记和下架。如果仍然允许人们发布相关信息,出现问题平台就有责任。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辉则在此前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未经过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发布者有提醒风险的义务,平台也有安全提醒和内容审核义务,否则双方均存在侵权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平台如果能够在接到相关通知时及时把相应信息下架,一般认为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不会判令其承担相应责任”。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史无前例!美欧贸易协议 总价达$1.35万亿
劣迹斑斑的佛门带头大哥,如何屹立40年不倒?
美欧15%关税条件曝光!冯德莱恩:已是最佳结果
中国大学文凭贬值,但学费飙涨
少林寺方丈涉嫌刑事犯罪,起底"佛门CEO"的商业帝国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防长:若台湾爆发战事 英国已准备好在亚太区作战
真正奇怪的是,释永信为何现在才被查?
参议员提法案:任何人只要在美国居住7年就发绿卡!
投资万亿的雅江工程开工 网民十问习近平
医学生飞机上救人,被质疑没有行医资格
大罢免失败 给民进党上了一堂民主课
释永信出事 有言论认为与方济各会面 踩国家红线
特朗普:克林顿去过那个小岛28次 我从来没去过
川普加码?欧盟对美投资5000亿被改6000亿,手写字迹曝光
外星人?女子家门口拍到诡异生物 百万网友炸锅了
释永信被目睹喝酒吃肉 僧人私下叫其情妇"师娘"
沉默的屠杀 中国竟让致命攻击案在新闻中消失
灾情惨重!北京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非必要不外出(组图)
川普出手 只用这招“一剑封喉” 就让两国同意停火
关税收入超$3000亿,特朗普放话给美国人发红包!
怕被AI取代?AI教父:可以考虑找这两种工作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危险的网红景点: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2023-01-23 21:09:14

近几年,野景点成热门打卡地,事故频发。“没门票”“小众”“出片率高”一度是这些野景点的标签,这些地方无人管理或者未经开发,原始的样貌吸引一拨又一拨的周边市民前往打卡,成了他们的假期主要去处。

据法治日报1月17日报道,吉林省通化市一名5岁男童和家人在河流上的“野冰场”玩耍时,不慎坠入冰窟窿溺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河南驻马店在2022年8月13日发生一起游野泳事故,家长带娃野泳,在被劝说的情况下仍无动于衷,孩子随后意外溺水,幸好救援队就在旁边及时将其救起。

早在2019年,网红打卡地湖北恩施躲避峡,一场突如其来的夺命山洪造成13人遇难,在官方通报中,多次提及躲避峡为未开发景点,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互联网平台上曾有不少躲避峡旅游攻略

小众野景点兴起

网络平台有众多打卡攻略,有人推荐有人吐槽

红星新闻记者发现,互联网平台曾存在大量打卡“野景点”的旅游攻略和视频,一旦出现意外,小众迷人的背后可能带来万丈深渊。此类野景点是如何在网络发展起来的呢?若出事故,推荐的互联网平台需要担责吗?

记者在小红书App检索相关关键词,全国多处野景点,被互联网平台推荐为“周末好去处”,这些地点多依山傍水,但位置偏僻难找,甚至无法在导航上输入具体位置。有的野景点在大景区附近,也有人跋山涉水深入险地,找到少有人去的野景点。

这些野景点通常不是景区,不允许外人进入,周围有铁丝网和警示牌,但不少游客将铁丝网破坏。以河道为例,有的地方甚至有铁门阻挡,私家车无法靠近河道,只有工程车辆可以出入。但还是有人驾车跟着工程车辆进入,或破坏铁丝网进入河道。而来此处的人群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纯游客,看到网友和朋友圈的推荐后,出于好奇和新鲜感决定一探究竟。他们有的带着一家三口自驾游享受休闲时光,有的邀着年轻好友一块野餐、拍“大片”。他们选择此处,多是因为这里风景好,没门票。也有人直言,这里是“不花钱就能玩一下午的地方”。

还有一类是推荐“周末好去处”的博主,考虑行程较短,这类博主推荐的去处多在自身所在地周边,可是周边景点有限,探路野景点成了他们引流密码。

此外,还有一类人数占比不高,但是却能在小红书起到“吸睛”的作用,他们是摄影博主。他们来到此地主要为模特或客户拍照,岸边有沙滩和礁石,河水在冬天呈蓝色,营造了十足的氛围感。此外他们会分享拍照最佳时间、地点和设备及机内设置。其中一篇的评论区有人求拍同款,询问价格的留言有10条,赞26个。

游客驾车前往网红公路(资料图) 图据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无人管理的野景点伴随着诸多问题。也有游客费力写几百字不是推荐游玩的地方,而是来“抱怨”的。山西一名游客在2020年5月3日与家人一起游玩某处野景点时,准备回程却有人不想带走垃圾,这名游客在帖子里谴责了不随手带走垃圾的游客。此外,评论区有人表示“(2020年)4月初去的时候,到处都是垃圾”,还有人提出私家车乱停的问题。

平台是否该担责?

专家:平台只能审核底线性、违法违规的内容

暗藏危险的野景点被推荐,网红和平台是否该担责?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网红推荐旅游打卡地有两种,一种是商业性推荐,一些场所邀请网红需要给网红费用,有一些当事人需要买流量,这些均具有广告性质。还有一些是网红做的像笔记一样的分享,火起来了流量很高,自然就有人去。从法律责任上看,这类网红推荐除非明知这一地点有危险,或者拍摄过程中造假有意忽略掉一些风险造成网友认识上的错误,否则不需要承担责任。

朱巍还表示,期待平台通过审核把风险控制到零是不现实的。平台只能审核底线性的内容、违法违规的内容。除此以外很多内容都是“后真相”的,只有发现有问题了,平台才有审核的义务,这时候可以对内容进行标记和下架。如果仍然允许人们发布相关信息,出现问题平台就有责任。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辉则在此前接受央广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未经过商业开发且存在高风险的旅游景点,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发布者有提醒风险的义务,平台也有安全提醒和内容审核义务,否则双方均存在侵权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平台如果能够在接到相关通知时及时把相应信息下架,一般认为其尽到了应尽的义务,不会判令其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