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与人民重新订立契约 习近平获得重新维护“天命”的机会

与人民重新订立契约 习近平获得重新维护“天命”的机会

文章来源: 纽约时报中文网 于 2022-12-15 08:41:4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观点 邓小平之所以能利用危机,是因为受指责的是其他人(毛泽东和苏联)。习近平要与他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本、但已经扼杀经济并引发罕见街头示威的防疫政策划清界限,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他确实也有独特的优势:他获得了第三任期,并将众多亲信安插到党内高层。 https://t.co/ezcz8RP6Gg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December 15, 2022
上个月,在反对新冠防疫政策的大胆示威中爆发的公愤堪称习近平主席执政十年来在国内面临的最大危机。他的政府迅速镇压了抗议。眼下的局面很容易被理解为不满于现状的民众与不肯退让的威权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缓慢发展的僵局。但中共与中国人民的关系远比这复杂。

在迅速镇压示威者的同时,习近平政府实际上在以同样的速度对示威者的主要诉求做出让步,扭转了不受欢迎的“清零”政策,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响应能力。要彻底终结此事余波仍需更多努力,但习近平现在有机会重新改写统治中国的社会契约,即人民通过默许专制换取稳定繁荣的隐性交易。

他可以向邓小平学习,将危机的政治潜力发挥到极致。上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重新掌权,当时中共正面临存亡危机:毛泽东的独裁使中国陷入贫困,让中共元气大伤。邓小平抓住时机,抛弃了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理想国的幻想,转而支持政治稳定和提升生活水平。党与人民达成新的约定。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统治中国的精英阶层再次陷入颓丧与迷失的状态。对1989年北京民主示威的镇压损害了党的形象,而1991年12月苏联又解体了。邓小平再一次化危为机。苏联刚解体几个月,这位87岁的领导人就重振了党的精神,为市场改革注入新活力。随后几十年的经济成功再次确认了党的“天命”,这是帝王时代的一种君权神授的概念。

邓小平之所以能利用危机,是因为受指责的是其他人(毛泽东和苏联)。习近平要与他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本、但已经扼杀经济并引发罕见街头示威的防疫政策划清界限,就没那么容易了。但他确实也有独特的优势:在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获得了第三任期,并将众多亲信安插到党内高层。承认重大政策错误并不会危及他的政治生命。

习近平获得了一个战略窗口,不仅能让他趁机结束“清零”政策,还能让他转变个人执政风格,这种风格已经危及到党与人民的约定。习近平上台前,这份长期契约要求党必须任人唯贤、施政有方。官员晋升取决于其所在城市和省份的经济表现,尽管渠道有限,但公民仍有表达不满的途径。律师、记者与活动人士有更大的自由去挑战治理不善或滥用权力的地方当局。

习近平背离了这一切。十年前他继承权力之时,经济蓬勃发展,但执政的中共因腐败和环境破坏问题而声名狼藉。他严厉打击了这些问题,将意识形态忠诚置于经济发展和行政能力之上。毛时代的政治灌输又回来了,政府对私营部门不再那么友好。对“颜色革命”——即以民主名义进行的民众抗议——的恐惧,让习近平实行了毛时代以来最为严厉的社会管控和审查。

从表面上看,11月下旬发生在多座城市的抗议反对的是严厉的一刀切政策,如封锁和无休止的核酸检测。但其它深刻民怨已累积多年:经济放缓、青年失业率飙升、房地产危机、社会控制收紧以及习近平对失去民心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复兴。10月,一名抗议者独自表达了这种不满,于二十大前夕在北京张贴反习标语,包括“不要文革要改革”,而这些口号也出现在11月的街头示威中。

如果习近平仍然坚持当前国家主导经济和政权绝对安全的意识形态路线,这将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几乎肯定会继续低迷。只想着表忠心的官员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实施无视民意的拙劣政策,而这正是示威的导火索。习近平的强硬外交政策也将进一步疏远西方,继续秉持“敌对势力”蓄意破坏中国的妄想,给已然厌倦的中国公众带来更多压抑。

相反,习近平应该学学邓小平。重新把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将是个好的开始,或许可以会见一些企业家领袖,近年在习近平打压私营部门之际,他们中的一些人要么被抓,要么被边缘化或低调行事。废除过去两年实施的严厉科技监管法规也将释放积极信号。其实习近平在执政第一年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深化经济改革蓝图,呼吁由市场力量而非国家来主导经济发展。这些年来,随着他的言辞和政策向左偏转,改革议程基本全被搁置,但变革永远不晚,眼下就很需要。

最近的示威也清楚表明,政府必须拿出更多响应。恢复被习近平彻底关闭的允许公众质疑政策的有限渠道,将有助于党实现有能力的治理。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的抱负可能成为一党统治的长期威胁,但中产们更愿意改良而不是革命。然而政府的无能和冷漠可能导致他们更激进,“新冠清零”就是典型案例。

除非习近平听取党内不同的声音,否则回归邓小平的实用主义并不现实。在他掌权之前,中共奉行集体决策,旨在平衡党内主要派系的利益。这经常导致决策机制瘫痪。但它也让党得以避免独裁可能带来的重大政策失误(比如“新冠清零”)。如今习近平已彻底掌权,他或许没有交出一点权力的动机。但他仍可以在决策过程中包容更多协商。

谁都不知道习近平是否认为自己有转向的必要。但如果他真的理解了最近的抗议,那他必然会发现,与中国人民重新订立契约,对于维护他自己的“天命”可能至关重要。

查看评论(22)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对中重大退让!因中国在2问题上未有任何承诺
薄瓜瓜歌颂母亲是“当代窦娥” 网友翻出黑历史秒破防
现场细节:财长贝森特用糖来演示芬太尼有多毒
川普签史上最具影响力行政令 美国人不再为他国买单!
印巴空战 中制导弹无损落地 印度捡到军情大礼包

24小时讨论排行

贸易谈判北京没跪?网友:美国征的还是比中国多
贝森特:不脱钩 但战略品必需脱钩 钢铁芯片链更去中国化
一批南非白人难民抵美国 川普政府高官机场迎接
中美联合声明发布 “丰硕”成果可能只在股市?
紧跟川普准没错?他两度高喊买股 标普大涨了…
中国男晒日本护照喊“打入敌人内部” 遭日网友检举急删文
中媒:中国面子里子全拿下 应当感谢“特朗普同志”
李承鹏:写在5.12的爱国帖(未删节版)
美降至30%、中降至10% 一次看懂中美谈判结果
美中90天真能谈出结果 平息贸易战?专家:别过度乐观
贸易战重大进展!央视播《纽约我爱你》引热议
川普:周末或与习近平通话 与中国实现了完全重置
中国网红改编印度神曲“刚买的飞机被打啦”火爆全球
又是他们!华人区遭入室盗窃 华人夫妇痛失传家宝
中国方代表何立峰起底 习近平伴郎 跟黄仁勋讲台语
卡塔尔将赠送豪华飞机 特朗普:拒绝是“愚蠢的”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与人民重新订立契约 习近平获得重新维护“天命”的机会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22-12-15 08:41:47

#观点 邓小平之所以能利用危机,是因为受指责的是其他人(毛泽东和苏联)。习近平要与他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本、但已经扼杀经济并引发罕见街头示威的防疫政策划清界限,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他确实也有独特的优势:他获得了第三任期,并将众多亲信安插到党内高层。 https://t.co/ezcz8RP6Gg

— 纽约时报中文网 (@nytchinese) December 15, 2022
上个月,在反对新冠防疫政策的大胆示威中爆发的公愤堪称习近平主席执政十年来在国内面临的最大危机。他的政府迅速镇压了抗议。眼下的局面很容易被理解为不满于现状的民众与不肯退让的威权政府之间形成了一种缓慢发展的僵局。但中共与中国人民的关系远比这复杂。

在迅速镇压示威者的同时,习近平政府实际上在以同样的速度对示威者的主要诉求做出让步,扭转了不受欢迎的“清零”政策,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响应能力。要彻底终结此事余波仍需更多努力,但习近平现在有机会重新改写统治中国的社会契约,即人民通过默许专制换取稳定繁荣的隐性交易。

他可以向邓小平学习,将危机的政治潜力发挥到极致。上世纪70年代末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重新掌权,当时中共正面临存亡危机:毛泽东的独裁使中国陷入贫困,让中共元气大伤。邓小平抓住时机,抛弃了毛泽东对共产主义理想国的幻想,转而支持政治稳定和提升生活水平。党与人民达成新的约定。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统治中国的精英阶层再次陷入颓丧与迷失的状态。对1989年北京民主示威的镇压损害了党的形象,而1991年12月苏联又解体了。邓小平再一次化危为机。苏联刚解体几个月,这位87岁的领导人就重振了党的精神,为市场改革注入新活力。随后几十年的经济成功再次确认了党的“天命”,这是帝王时代的一种君权神授的概念。

邓小平之所以能利用危机,是因为受指责的是其他人(毛泽东和苏联)。习近平要与他投入了大量政治资本、但已经扼杀经济并引发罕见街头示威的防疫政策划清界限,就没那么容易了。但他确实也有独特的优势:在10月举行的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获得了第三任期,并将众多亲信安插到党内高层。承认重大政策错误并不会危及他的政治生命。

习近平获得了一个战略窗口,不仅能让他趁机结束“清零”政策,还能让他转变个人执政风格,这种风格已经危及到党与人民的约定。习近平上台前,这份长期契约要求党必须任人唯贤、施政有方。官员晋升取决于其所在城市和省份的经济表现,尽管渠道有限,但公民仍有表达不满的途径。律师、记者与活动人士有更大的自由去挑战治理不善或滥用权力的地方当局。

习近平背离了这一切。十年前他继承权力之时,经济蓬勃发展,但执政的中共因腐败和环境破坏问题而声名狼藉。他严厉打击了这些问题,将意识形态忠诚置于经济发展和行政能力之上。毛时代的政治灌输又回来了,政府对私营部门不再那么友好。对“颜色革命”——即以民主名义进行的民众抗议——的恐惧,让习近平实行了毛时代以来最为严厉的社会管控和审查。

从表面上看,11月下旬发生在多座城市的抗议反对的是严厉的一刀切政策,如封锁和无休止的核酸检测。但其它深刻民怨已累积多年:经济放缓、青年失业率飙升、房地产危机、社会控制收紧以及习近平对失去民心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复兴。10月,一名抗议者独自表达了这种不满,于二十大前夕在北京张贴反习标语,包括“不要文革要改革”,而这些口号也出现在11月的街头示威中。

如果习近平仍然坚持当前国家主导经济和政权绝对安全的意识形态路线,这将是不明智的。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几乎肯定会继续低迷。只想着表忠心的官员可能会变本加厉地实施无视民意的拙劣政策,而这正是示威的导火索。习近平的强硬外交政策也将进一步疏远西方,继续秉持“敌对势力”蓄意破坏中国的妄想,给已然厌倦的中国公众带来更多压抑。

相反,习近平应该学学邓小平。重新把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将是个好的开始,或许可以会见一些企业家领袖,近年在习近平打压私营部门之际,他们中的一些人要么被抓,要么被边缘化或低调行事。废除过去两年实施的严厉科技监管法规也将释放积极信号。其实习近平在执政第一年就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深化经济改革蓝图,呼吁由市场力量而非国家来主导经济发展。这些年来,随着他的言辞和政策向左偏转,改革议程基本全被搁置,但变革永远不晚,眼下就很需要。

最近的示威也清楚表明,政府必须拿出更多响应。恢复被习近平彻底关闭的允许公众质疑政策的有限渠道,将有助于党实现有能力的治理。中国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的抱负可能成为一党统治的长期威胁,但中产们更愿意改良而不是革命。然而政府的无能和冷漠可能导致他们更激进,“新冠清零”就是典型案例。

除非习近平听取党内不同的声音,否则回归邓小平的实用主义并不现实。在他掌权之前,中共奉行集体决策,旨在平衡党内主要派系的利益。这经常导致决策机制瘫痪。但它也让党得以避免独裁可能带来的重大政策失误(比如“新冠清零”)。如今习近平已彻底掌权,他或许没有交出一点权力的动机。但他仍可以在决策过程中包容更多协商。

谁都不知道习近平是否认为自己有转向的必要。但如果他真的理解了最近的抗议,那他必然会发现,与中国人民重新订立契约,对于维护他自己的“天命”可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