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4个月后,沈梦辰被骂上热搜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那天上网冲浪,看到一向风评不错的沈梦辰竟然挨骂了。

词条# 沈梦辰演王熙凤 #下,铺天盖地是批评声。

" 既不形似更无神似 …… 完全没有凤辣子的犀利、凌厉、尖酸 ……"

" 完全不像,没有贵气,也没有泼辣。"

" 气度像赵姨娘,表情像夏金桂。"

赵姨娘其人,卑微阴险,曾设毒计欲将王熙凤和宝玉置于死地,夏金桂为人则粗鲁狠毒,虽嫁入高门大户薛府,改不了爱啃油炸焦骨头的野蛮人本性。用这两样人物来做形容,不可谓不严厉。

问题来了,沈梦辰的王熙凤,究竟差在哪?

她被嘲片段出自芒果台的一档综艺《美好年华研习社》(以下简称《美研社》),里面有个环节,让红楼众美讲述自己心声。

王熙凤得意洋洋说自己昧了黛玉的钱?

可沈的表现实在不够好。仪态,摇头摆尾不若大家闺秀,台词,缺乏古韵像讲大白话,眼神,乱瞟乱动更是神采全无 …… 这一层是演得失败。

更深一层,是人物内核的失败。

书中用 "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 形容王家,其尊贵、富贵、教养都是可以想象的,老太君说王熙凤 " 泼皮破落户 ",那是和同样家大业大的贾家培养出的知书达理的四春比,不是和夏金桂这种真 · 泼皮比。

而沈这款王熙凤,只有妆容修饰的美,少了自内而外的精和威,多了浮于表面的泼辣和算计。

太浅、太薄了。

当然,这口锅不完全应该扣在沈梦辰身上,大多是节目组造孽。

《美研社》,宗旨本是 " 对中华美学追根溯源,对美好人物进行青春新解,诠释中国人的美学风尚与精神底色 "。

只可惜发言头头是道,内里乌七八糟。

因为凤辣子还不算被摧残狠的,对钗、黛、探春等红楼女儿的扭曲损毁,那才叫一个彻底和惨烈。

女性的自贬

 

惨烈到何种程度呢?但凡看过节目的,没有不骂娘的。

他们理解里的林妹妹,就,你很难再找到这样一个作品,句句都是槽点的了。

原著里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出言讥讽,讲出那句经典发言:

"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美研社》编剧如何理解这段呢?重点落在了 " 挑都没得挑 "。

可出身钟鼎世家、受过良好教养的黛玉真在乎拿到什么花吗?

黛玉一大部分的悲伤来自寄人篱下的危机感,虽然靠着贾母疼爱能维持表面尊荣,但暗地里呢,贾府里的下人惯会攀高踩低," 一颗富贵心,两个势利眼 ",周瑞家的更是这一行的佼佼者,所以黛玉这一句讥刺之言,真实目的在于立威,让他们知道她不是个好脾气的。

至于拿到什么花,她才不在意。

而编剧为了表现对黛玉 " 小性儿 " 的深 刻理解,竟然还添加 " 嫉妒薛宝钗 " 的桥段。

就问编剧能否分清 " 羡慕 " 和 " 嫉妒 " 的区别,倘若黛玉真是嫉妒,哪里还会有后来的 " 互剖金兰语 ";

" 嫉妒大家都喜欢她 " 更是无稽之谈,黛玉在大观园众姐妹眼里是活泼可爱、幽默风趣、才貌双绝,人缘是极好的。

编剧最逆天的脑回路,还得数以下的娇妻发言。

试问孤高自傲的林妹妹,怎可能觉得自己无用?她还嫌一匾一咏不够 " 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 " 呢。

贾府后期日薄西山、出多进少,也是黛玉知而宝玉不知。让宝玉这个天下无能第一去判断黛玉有用无用,着实令人笑掉大牙。

从头到尾,编剧抓着黛玉的 " 小性子 " 无限放大,将世外仙姝林妹妹抹黑成一个面目可憎的怨妇。

" 山中高士晶莹雪 " 的薛宝钗,一样被拉下神坛。

宝姐姐并不一开始就外热内冷,她也有过偷读西厢记的叛逆日子,可封建礼教、女子身份,让她受困一生,只得借着冷香丸的 " 冷 "、压制 " 欲上青云 " 的 " 热 "。

然而在编剧笔下,宝钗变成 " 以貌取胜 "" 攀附男子 "、连三流网文都不屑再写的势利眼女配。

八戒:老猪比你动人多了!

探春也十足十离谱,自尊自爱又颇具管理头脑的探春,变成一个自卑、爱搞雌竞的恨嫁女。

何况,迟早出阁的探春,竞争对手怎会是凤和钗?

还有雌竞的妙玉、坚守贞节牌坊的李纨 …… 总之槽多无口。

编剧自以为抓住了角色要点,便意淫着大做文章,将原著里可敬可爱的杰出女儿,个个改成不三不四、极度媚男的丑陋模样,这独一份的毁经典能力,也算另一种意义的功力深厚。

编剧但凡读过原著,都不会忍心把封建时代里最无奈的女孩们,变成封建思想最忠实的拥趸和践行者。

其肤浅,震古烁今。

竟还敢自我宣称 " 女性力量 "?我呸!

男性的凝视

 

女性角色的自我贬低只是其中一面,对应另一面,是公然吐露的男性凝视。

第一个环节,编剧就自以为是地拎出几个男性角色,对大观园女孩多方评判。

但评判标准其实只有一个——

好不好娶。

林黛玉,葬花是行为艺术,目的还不是为了 " 勾引宝玉 "。

而且性格不好、不懂礼教,不能娶。

史湘云,性格好,可以娶。

探春,女强人,有才不恶,我喜欢,可以娶。

几个人合计下来,最 " 高质量 " 的女子,还得是安心给男人守寡的妇德典范李纨。

嗯?我看完只有一头杨幂问号。

原著中北静王身份尊贵、年轻貌美,又能跟宝玉玩一块去,不可能是个粗鄙男子。

秦钟虽然沾染恶习堕落早亡,临死前终也大彻大悟,并不是天生坏种。

柳湘莲误会尤三姐致其自杀后,情愿出家绝断尘缘,也是偏正面人物。

可编剧就盯着难得的几个正面人物霍霍,将自己的男凝目光投射到正常人身上,让书里最不可能讲出这些话的男子,去肆意地造谣和侮辱女性。

也很难想象二十一世纪的现在,竟然还有如此理直气壮、明目张胆的厌女桥段,竟然还在一档宣称 " 女性力量 " 的节目里公开展示出来 ……

其卑劣,用心可诛。

像 " 表姑 " 变 " 表姨 " 这种常识错误我都不稀得讨伐了。

当然,编剧最后为了挽尊,让宝玉出来为姐姐妹妹们说了几句 " 公道话 "。

" 其实你们只看到了她们的缺点,但我只关注她们的美 …… 姐姐妹妹们都很美。"

然而这短短几句看似无比正确的发言,反而进一步将编剧的爹味思维暴露出来,这或许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藏内心最深处的恶意——

姐姐妹妹的缺点,仍需要靠宝玉这样 " 大义凛然 " 的男性去昭雪;姐姐妹妹的美,仍需要靠宝玉这样 " 善解人意 " 的男性去发现、欣赏和成全。

一言以蔽之,还得靠男人。

何其自恋!

千红万艳,无论有没有 " 你 " 的存在,她们都在骄傲恣意地生长和盛放。

毁经典请滚

 

二十一世纪,女性已经不再需要像几百年前大观园的女孩们一样身不由己。

倘若宝姐姐生在现代,她尽可以借一阵好风、直上青云,成为一名设计师或 CEO,甚至出将入相。

《宝玉重返大观园》里宝钗开了玩具厂

林黛玉尽可以挥洒才华,成为诗人或作家。

迎春不必嫁中山狼,惜春可以成为画家,探春也尽可一展雄心 ……

她们一定活得多姿多彩、昂扬向上。

但她们一定不会是《美研社》呈现的样子,自怨自艾、以貌取人、整天雌竞、攀援富贵 ……

这才不是曹公笔下的女子。

几千年来套在女性灵魂上的枷锁还需要更多时间抹去,需要我们的觉醒和努力。

这种时候,开倒车绝不可取,更何况像这样以正义为名行 " 妖邪 " 之实,借助庞大平台流量、打着弘扬传统文化的幌子毁经典、还妄图将糟粕思想传播出去的行为。

值得我们共同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