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国际媒体看拜习会:友好微笑和握手背后的信息

国际媒体看拜习会:友好微笑和握手背后的信息

文章来源: 德国之声 于 2022-11-15 18:03:3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美领导人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会晤,受到全球舆论聚焦。有媒体关注“拜登感冒了,习近平仍与他热情握手”所透露出的信息;有媒体指出,这次会面可能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拐点;也有媒体分析了拜登的策略,即强调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分歧。



本周一,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召开前举行了长达3小时的闭门会议。这场会晤透露出哪些信息,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多家国际媒体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改善关系的意愿”

英国《卫报》11月14日发文总结了拜习会的“五大要点”,首先是:“拜登感冒了,但习近平仍然与他握手”,表示习近平是出名的害怕新冠,但他仍选择在拜登感冒时握手,两人的这种亲密接触以及面对镜头微笑,表明他们希望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其他要点则分别是:“拜登告诉中国其台湾政策‘咄咄逼人’”、“但拜登坚持了华盛顿在台湾问题上的长期立场”、“双方的气候合作可能以某种形式恢复”以及“莫斯科的核威胁使北京和华盛顿都感到担忧”。

《金融时报》也于同日发表题为“虽然台湾问题紧张,但拜登和习近平表达出改善关系的意愿”的报道,指出中美领导人利用这次面对面会谈的机会来改善降至新低的中美关系。“随着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谈,一个更加积极的音符被敲响。……康奈尔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说:‘几个月后,我们可能会回顾这次拜习会,认为这是一个拐点——(中美关系)在冲突螺旋中开始降速。’”

“美中都不准备让关系跌落深渊”

《纽约时报》同样发文称,“拜习会后,北京在对华盛顿关系中释放出乐观信号”。文章关注了拜习会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二的照片和中国外长王毅的谨慎乐观的表态。“照片中,习近平微笑着与拜登握手,背景是中美国旗。……更多迹象显示,北京认定,即便中美之间存在深刻分歧,但能够阻止关系继续恶化。而王毅先生在拜习会后对媒体说,‘本次会晤既是迄今交往的延续,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1月15日的一篇文章写道,中美在经历了两年在众多议题上互相警告后,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的会晤收到了其他G20代表团的密切关注,“希望两人能够将全球经济从斗争的循环中解放出来”。文章说:“这是个重启的机会,但同时除了美好的言辞之外,在长达数小时的会议中,两个超级大国也固守着分歧。双方前往G20,并非相信他们能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无数困难。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了‘护栏’,即在关系过于接近深渊时使其回到正轨的机制。”

彭博社则于11月14日发文表示,“如今,习近平与拜登的任何会晤都是积极的”。文中指出,过去数年,中美关系日渐糟糕,“两国的分析家已经开始考虑这两大国发生热战的前景。在此背景下,这次面对面拜习会的举行本身就是积极的。”“在两国关系濒临险境之际,拜登和习近平似乎都不准备让关系跌落深渊。”

“中美仍在碰撞路线上”

英国《电讯报》11月15日的评论同样指出,拜登和习近平会晤这个事实本身就很重要,“孤立中国既不现实,也不理智”。但同时,“在习近平认真解决新疆、香港、全球信息技术安全、台湾和中国外贸价格倾销等问题之前,(中美)关系不太可能升温。而这样的话,强有力的遏制似乎是西方的最佳选择”。

美媒CNN也于11月14日发表分析称,虽然习近平和拜登给两国紧张关系降温,但“中美仍处于碰撞路线上”。文章强调了危急时刻领导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这次拜习会的局限性:“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国家间的接触定下基调。但这些关系也经常被领导人自己以及峰会后的分析所高估。美、中都将对方视为其国家安全主要威胁,这是由国家利益而非个性驱动的……。虽然双方现在显然都想避免冲突,但其目标——中国想成为亚洲乃至可能的全球大国,美国也是如此——仍然从根本上不相容。”

拜登的策略与当年的尼克松如出一辙

CNN的这篇分析也关注了拜登的策略,即“强调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分歧。拜登在开启亚洲之行前已经表示,中国对普京、俄罗斯并没有那么尊重和在意”。

文章写道:“至此,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形成了一个闭环。毕竟,尼克松在1970年代冷战正酣时与中国接触的部分动机就是为了在战略上离间北京和莫斯科。而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中俄关系发生了逆转,如今中国是世界大国,俄罗斯是小弟。”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那个县城文科女,踩中张雪峰所有雷区后

24小时讨论排行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对普丁很失望!川普挺乌克兰「需要爱国者飞弹」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35岁华裔医生认罪 供出细节:曾在医院性侵患者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石家庄男子受审三十年,本月7号将第7次开庭
亚马逊100万机器人上岗!即将超越人类员工?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国际媒体看拜习会:友好微笑和握手背后的信息

德国之声 2022-11-15 18:03:35

中美领导人11月14日在印尼巴厘岛会晤,受到全球舆论聚焦。有媒体关注“拜登感冒了,习近平仍与他热情握手”所透露出的信息;有媒体指出,这次会面可能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拐点;也有媒体分析了拜登的策略,即强调莫斯科与北京之间的分歧。



本周一,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峰会召开前举行了长达3小时的闭门会议。这场会晤透露出哪些信息,发出了怎样的信号,多家国际媒体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改善关系的意愿”

英国《卫报》11月14日发文总结了拜习会的“五大要点”,首先是:“拜登感冒了,但习近平仍然与他握手”,表示习近平是出名的害怕新冠,但他仍选择在拜登感冒时握手,两人的这种亲密接触以及面对镜头微笑,表明他们希望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其他要点则分别是:“拜登告诉中国其台湾政策‘咄咄逼人’”、“但拜登坚持了华盛顿在台湾问题上的长期立场”、“双方的气候合作可能以某种形式恢复”以及“莫斯科的核威胁使北京和华盛顿都感到担忧”。

《金融时报》也于同日发表题为“虽然台湾问题紧张,但拜登和习近平表达出改善关系的意愿”的报道,指出中美领导人利用这次面对面会谈的机会来改善降至新低的中美关系。“随着两位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谈,一个更加积极的音符被敲响。……康奈尔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白洁曦(Jessica Chen Weiss)说:‘几个月后,我们可能会回顾这次拜习会,认为这是一个拐点——(中美关系)在冲突螺旋中开始降速。’”

“美中都不准备让关系跌落深渊”

《纽约时报》同样发文称,“拜习会后,北京在对华盛顿关系中释放出乐观信号”。文章关注了拜习会后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周二的照片和中国外长王毅的谨慎乐观的表态。“照片中,习近平微笑着与拜登握手,背景是中美国旗。……更多迹象显示,北京认定,即便中美之间存在深刻分歧,但能够阻止关系继续恶化。而王毅先生在拜习会后对媒体说,‘本次会晤既是迄今交往的延续,也预示着一个新的起点’。”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11月15日的一篇文章写道,中美在经历了两年在众多议题上互相警告后,两国领导人在巴厘岛的会晤收到了其他G20代表团的密切关注,“希望两人能够将全球经济从斗争的循环中解放出来”。文章说:“这是个重启的机会,但同时除了美好的言辞之外,在长达数小时的会议中,两个超级大国也固守着分歧。双方前往G20,并非相信他们能解决两国关系中的无数困难。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是建立了‘护栏’,即在关系过于接近深渊时使其回到正轨的机制。”

彭博社则于11月14日发文表示,“如今,习近平与拜登的任何会晤都是积极的”。文中指出,过去数年,中美关系日渐糟糕,“两国的分析家已经开始考虑这两大国发生热战的前景。在此背景下,这次面对面拜习会的举行本身就是积极的。”“在两国关系濒临险境之际,拜登和习近平似乎都不准备让关系跌落深渊。”

“中美仍在碰撞路线上”

英国《电讯报》11月15日的评论同样指出,拜登和习近平会晤这个事实本身就很重要,“孤立中国既不现实,也不理智”。但同时,“在习近平认真解决新疆、香港、全球信息技术安全、台湾和中国外贸价格倾销等问题之前,(中美)关系不太可能升温。而这样的话,强有力的遏制似乎是西方的最佳选择”。

美媒CNN也于11月14日发表分析称,虽然习近平和拜登给两国紧张关系降温,但“中美仍处于碰撞路线上”。文章强调了危急时刻领导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这次拜习会的局限性:“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国家间的接触定下基调。但这些关系也经常被领导人自己以及峰会后的分析所高估。美、中都将对方视为其国家安全主要威胁,这是由国家利益而非个性驱动的……。虽然双方现在显然都想避免冲突,但其目标——中国想成为亚洲乃至可能的全球大国,美国也是如此——仍然从根本上不相容。”

拜登的策略与当年的尼克松如出一辙

CNN的这篇分析也关注了拜登的策略,即“强调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分歧。拜登在开启亚洲之行前已经表示,中国对普京、俄罗斯并没有那么尊重和在意”。

文章写道:“至此,华盛顿的外交政策形成了一个闭环。毕竟,尼克松在1970年代冷战正酣时与中国接触的部分动机就是为了在战略上离间北京和莫斯科。而现在的情况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中俄关系发生了逆转,如今中国是世界大国,俄罗斯是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