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求求现在的仙侠剧,别再走“丧葬风”了

求求现在的仙侠剧,别再走“丧葬风”了

文章来源: 新周刊 于 2022-08-06 02:37:5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一遇到新的仙侠剧开播,都有一种全民吃席的错觉。

" 古偶 101 时代 " 又有新作上映,杨紫、成毅主演的仙侠题材剧《沉香如屑》前几天开播,从剧情设定、造景环境、特效乃至妆造,都引起了不少争议。

不少网友吐槽:还是熟悉的仙侠配方,还是熟悉的丧葬味道。

图源:微博截图

纵观近些年的古装仙侠玄幻剧,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千古玦尘》:

还有《重紫》的路透图:

凡是沾点仙啊侠啊的题材,主角们好像都有一身半永久的白衣薄纱 " 丧葬风制服 ",碰上角色齐聚的大场面,乍一看仿佛是一场披麻戴孝的丧礼。

为什么现在的仙侠剧都走起了 " 丧葬风 "?

再也找不回,花花的世界

壹读君按照时间线,给大家按盘盘近几十年古装仙侠剧造型的变迁史。

①早期:热闹且富有想象力

" 仙侠剧 " 是中国武侠剧在融合了传统神话故事设定之后产生的新题材,在还没有仙侠剧类型的 21 世纪之前和 21 世纪初,其服饰造型得溯源到那些经典的神话剧和武侠剧。

早期的神仙和侠客的服饰妆造,以贴近角色为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如 1986 版《西游记》中用服装的面料和颜色来区别角色特点:

天庭高阶神仙着上下连襟的大袖袍服,白色镶边长袍展示仙风道骨,光泽感绸缎彰显地位尊贵。

仙女多以外罩白色薄纱凸显清冷高贵,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天界仙子。

图源:参考文献 [ 2 ]

妖精们的色彩就更丰富了。光盘丝洞里的七只蜘蛛精就有七种颜色,观众一打眼就能区别出各只精。

此外,古早神话、武侠剧在配饰造型上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小李飞刀》里头顶扇子、《东游记》里 " 浴花上头 "、《欢天喜地七仙女》头插羽毛 …… 不得不夸一下这个时期的剧组造型师想象力惊人,怎么说呢,虽然有些造型看起来挺莫名其妙的,但至少整个仙侠界看上去热热闹闹。

《小李飞刀》林诗音

②中期:浓郁的网游味

2005 年开始,由仙剑系列游戏初代改编的《仙剑奇侠传》开创了国内仙侠剧的先河,从此 " 仙侠剧 " 成了专门的一个剧种。

这一时期的仙侠剧,大多改编自各种网游,其服饰妆造多多少少带着点网游味儿。比如《仙剑》系列电视剧的妆造,龙葵真的很有游戏角色范:

《仙剑》的妆造,影响了后来不少古装剧的造型。后续的仙侠剧造型基本都沿着 " 阿宝色色调、颜色多而艳丽 " 这个路子走。

网游风造型,其实观众对其也是有褒有贬。不过,倒确实能让人眼花缭乱一下。

③现在:" 丧葬风 " 盛行

早期的古装仙侠剧可真是字面意思上的百花齐放,剧中角色的妆造个个都是五彩缤纷;而现在的仙侠剧,动不动就披头散发、一袭轻纱白衣走天下。

2017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顺手带火了 " 披头散发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 丧葬风 " 成了仙侠剧的人物模板造型。后续播出仙侠古偶,播放量不错的,大差不差基本都是这种造型。

《香蜜沉沉烬如霜》主角经常一袭白纱,《千古玦尘》恨不得全员白衣上阵,《沉香如屑》仿佛把 " 丧葬风 " 刻进了 DNA……

‍

‍

《沉香如屑》

仙侠世界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原本五彩缤纷的服装怎么变成清一色 " 披麻戴孝 " 了呢?

图源:湖南卫视视频号截图

仙侠剧总是和 " 白衣 " 杠上

那些被诟病 " 丧葬风 " 的仙侠剧,几乎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偏爱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毕竟在现代人的认知中,白色总是和丧礼挂钩,所以现在的仙侠剧,观众一打眼就觉得唢呐要响了。

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说,仙侠剧选择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还是有点合理性的。因为在古代,白色是很尊贵的正色。

从先秦时期起,奴隶主贵族的社会大环境下,色彩是有尊卑区别的。当时的人们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称为 " 五正色 ",其中白色和黑色代表昼夜,与天地相挂钩。殷商时期人们非常崇拜白色,并把白色视为最吉祥和神圣的颜色。

" 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古代官方尚色中,白色为尊的,是正统的 " 正装色 "。古人重祭祀,在帝王家隆重的祭祀大典上,天子往往要 " 衣白衣 "、" 服白玉 "、" 穿白衣 "、" 戴白冕 ",方能彰显帝王对上天的诚意。

《吕氏春秋 · 孟秋纪》记载:"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管子 · 轻重己》:" 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这种一身素白的服饰穿搭,在当时仅限于帝王家族才能穿着,寻常人家没有穿戴全身白色服饰的资格和权利。因此,穿着白色成为当时用来抬高社会地位、区分社会等级的一种方式。

不仅白色服饰为贵族 " 正装 ",白色动物更在当时被称为祥瑞:

《吕氏春秋 · 爱士》:"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虽然在隋唐以后,白色的 " 正色 " 地位有所下降,平民百姓也开始穿白衣。

但考虑到仙侠剧动辄开天辟地前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背景,剧中角色服饰颇有先秦遗风倒也合理。

总而言之,白色是一个贵族正统色,但凡仙侠剧里与天界、仙界沾边的角色设定,用白色衣着传递其神圣高贵的地位,确实十分合适。一袭白衣,衬得仙风道骨,也符合观众对仙界尊者的想象和预期。

越来越 " 写意 " 的妆造

另一方面,国内的古装剧逐渐 " 写意化 ",也促使轻纱白衣成了最流行的妆造。

现在的仙侠剧,多是 " 架空历史 " 型的。即是在极少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历史世界,因为没有明确的朝代背景,其中的角色妆造自然也没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参考,多是根据剧集拍摄的时代审美进行设计。

《仙剑》系列引领了 " 网游风 " 妆造的流行。而到了 2015 年,大爆的古装剧《花千骨》,则奠定了后续的古装剧 " 写意化 " 的妆造风格。

" 写意 " 是一种中国画众的艺术技巧,即使是采用简单概括的笔法、注重于刻画对象的意态神韵。

" 写意化 " 妆饰造型,在操作上就是将发型、妆容、装饰采用简洁的手法进行搭配,不以刻画细节为主,而更注重氛围感,让形象与整体取景画面融为一体。

妆面简单柔和,几乎无发饰点缀 | 图源:《花千骨》

一袭白衣或者一身浅色薄纱造型,不仅能让角色更加写意和诗化,还能更加突出主人公的颜值,毕竟老话讲 " 想要俏,一身孝 "。

有不少经典老剧,都有一袭轻纱白衣的经典造型,兼具意境美和神态美,时隔数十年,依旧美得令人心动。

谁看了不肝颤 |《倩女幽魂》

同样是一袭白衣的造型,同样沾点 " 丧葬风 " 的边儿,为什么古早的古装剧就能美成经典,而现在的仙侠剧却备受吐槽呢?

观众在吐槽 " 仙侠剧丧葬风 " 的时候,到底在吐槽什么?

白衣本衣罪不当诛,但程式化的套路真的令人审美疲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 " 类型化 " 和 " 套路化 "。一部大爆仙侠剧问世之后,它的制作模式就会被立刻拆解成工厂里的各种标准化零件,短时间内大量同类型的仙侠剧就被批量化生产来。

角色妆造更是 " 同质化 " 的重灾区。在 " 写意风 " 流行之后,清淡妆容、简洁装饰、黑长直披发或编发、白袍长衫等各种元素被反复拆解、重组,逐渐成为了 " 仙侠世界 " 的程式化造型,让仙侠剧走向千篇一律的窘境。

成本相对低廉且容易复制的 " 丧葬风 " 充斥在各种流量仙侠剧里,换汤不换药的造型,观众看多了很难不产生视觉疲劳。

观众讨厌仙侠剧的 " 丧葬风 ",并不是讨厌轻纱白衣,而是讨厌制作方实在太敷衍大家的眼球了。希望未来可以在仙侠剧中看到越来越多妆造精美的多彩神仙吧 ~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川普骂“史上最烂照片” 《时代》封面换了张帅照
26岁女歌手遭卖到缅甸诈骗园 器官被摘遗体被烧
中国女行李箱猛撞日本男 她竟冷漠离开 后续演变成…
Meta大裁员 华人AI科学家惨遭解雇 X上公开炮轰!




24小时讨论排行

加州州长纽森承认:正考虑2028年竞选美国总统
共军最新航母被看扁?美退将:战力不及"美军50年老航母"
美不课中国100%关税,北京延后管制稀土、买黄豆
稀土真的是中国卡美国西方脖子的“核选项”吗?
28秒穿越死亡线 解放军首曝机器狼抢滩杀敌画面
北京三里屯“勇士”再现 挂布条痛斥共产党“邪教”
经济学人:一旦美国撒手不管 台湾能有什么B计划?
“党啊党,你为什么成了腐败的温床?”
班农指川普将“做多一届总统”:内部圈子已有计划
拆白宫东翼化为瓦砾! 川普“豪宴厅”募资名单曝光
安华调侃川普"爱破坏规矩" 川普秒回1句全场爆笑
贝森特预计:中国稀土管制会延后1年实施
“使命尚未完成” 哈里斯不排除2028年再战白宫
剑指中国!川普组建“黄金舰队” 考虑重拾“战舰概念”
仅隔半小时!美军2机"在南海连环坠毁",5机组员全获救
被红毯高规格迎接 川普嗨到当众手舞足蹈 相当开心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求求现在的仙侠剧,别再走“丧葬风”了

新周刊 2022-08-06 02:37:52

最近一遇到新的仙侠剧开播,都有一种全民吃席的错觉。

" 古偶 101 时代 " 又有新作上映,杨紫、成毅主演的仙侠题材剧《沉香如屑》前几天开播,从剧情设定、造景环境、特效乃至妆造,都引起了不少争议。

不少网友吐槽:还是熟悉的仙侠配方,还是熟悉的丧葬味道。

图源:微博截图

纵观近些年的古装仙侠玄幻剧,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千古玦尘》:

还有《重紫》的路透图:

凡是沾点仙啊侠啊的题材,主角们好像都有一身半永久的白衣薄纱 " 丧葬风制服 ",碰上角色齐聚的大场面,乍一看仿佛是一场披麻戴孝的丧礼。

为什么现在的仙侠剧都走起了 " 丧葬风 "?

再也找不回,花花的世界

壹读君按照时间线,给大家按盘盘近几十年古装仙侠剧造型的变迁史。

①早期:热闹且富有想象力

" 仙侠剧 " 是中国武侠剧在融合了传统神话故事设定之后产生的新题材,在还没有仙侠剧类型的 21 世纪之前和 21 世纪初,其服饰造型得溯源到那些经典的神话剧和武侠剧。

早期的神仙和侠客的服饰妆造,以贴近角色为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比如 1986 版《西游记》中用服装的面料和颜色来区别角色特点:

天庭高阶神仙着上下连襟的大袖袍服,白色镶边长袍展示仙风道骨,光泽感绸缎彰显地位尊贵。

仙女多以外罩白色薄纱凸显清冷高贵,让观众一看就知道是天界仙子。

图源:参考文献 [ 2 ]

妖精们的色彩就更丰富了。光盘丝洞里的七只蜘蛛精就有七种颜色,观众一打眼就能区别出各只精。

此外,古早神话、武侠剧在配饰造型上也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小李飞刀》里头顶扇子、《东游记》里 " 浴花上头 "、《欢天喜地七仙女》头插羽毛 …… 不得不夸一下这个时期的剧组造型师想象力惊人,怎么说呢,虽然有些造型看起来挺莫名其妙的,但至少整个仙侠界看上去热热闹闹。

《小李飞刀》林诗音

②中期:浓郁的网游味

2005 年开始,由仙剑系列游戏初代改编的《仙剑奇侠传》开创了国内仙侠剧的先河,从此 " 仙侠剧 " 成了专门的一个剧种。

这一时期的仙侠剧,大多改编自各种网游,其服饰妆造多多少少带着点网游味儿。比如《仙剑》系列电视剧的妆造,龙葵真的很有游戏角色范:

《仙剑》的妆造,影响了后来不少古装剧的造型。后续的仙侠剧造型基本都沿着 " 阿宝色色调、颜色多而艳丽 " 这个路子走。

网游风造型,其实观众对其也是有褒有贬。不过,倒确实能让人眼花缭乱一下。

③现在:" 丧葬风 " 盛行

早期的古装仙侠剧可真是字面意思上的百花齐放,剧中角色的妆造个个都是五彩缤纷;而现在的仙侠剧,动不动就披头散发、一袭轻纱白衣走天下。

2017 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顺手带火了 " 披头散发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 丧葬风 " 成了仙侠剧的人物模板造型。后续播出仙侠古偶,播放量不错的,大差不差基本都是这种造型。

《香蜜沉沉烬如霜》主角经常一袭白纱,《千古玦尘》恨不得全员白衣上阵,《沉香如屑》仿佛把 " 丧葬风 " 刻进了 DNA……

‍

‍

《沉香如屑》

仙侠世界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原本五彩缤纷的服装怎么变成清一色 " 披麻戴孝 " 了呢?

图源:湖南卫视视频号截图

仙侠剧总是和 " 白衣 " 杠上

那些被诟病 " 丧葬风 " 的仙侠剧,几乎都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特别偏爱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毕竟在现代人的认知中,白色总是和丧礼挂钩,所以现在的仙侠剧,观众一打眼就觉得唢呐要响了。

但其实,从历史角度来说,仙侠剧选择 " 一袭白衣 " 的造型,还是有点合理性的。因为在古代,白色是很尊贵的正色。

从先秦时期起,奴隶主贵族的社会大环境下,色彩是有尊卑区别的。当时的人们将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称为 " 五正色 ",其中白色和黑色代表昼夜,与天地相挂钩。殷商时期人们非常崇拜白色,并把白色视为最吉祥和神圣的颜色。

" 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

古代官方尚色中,白色为尊的,是正统的 " 正装色 "。古人重祭祀,在帝王家隆重的祭祀大典上,天子往往要 " 衣白衣 "、" 服白玉 "、" 穿白衣 "、" 戴白冕 ",方能彰显帝王对上天的诚意。

《吕氏春秋 · 孟秋纪》记载:"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

《管子 · 轻重己》:" 秋至而禾熟,天子祀于太惢,西出其国百三十八里而坛,服白而絻白,搢玉总,带锡监,吹埙篪之风,凿动金石之音,朝诸侯卿大夫列士,循于百姓,号曰祭月,牺牲以彘。"

这种一身素白的服饰穿搭,在当时仅限于帝王家族才能穿着,寻常人家没有穿戴全身白色服饰的资格和权利。因此,穿着白色成为当时用来抬高社会地位、区分社会等级的一种方式。

不仅白色服饰为贵族 " 正装 ",白色动物更在当时被称为祥瑞:

《吕氏春秋 · 爱士》:" 赵简子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虽然在隋唐以后,白色的 " 正色 " 地位有所下降,平民百姓也开始穿白衣。

但考虑到仙侠剧动辄开天辟地前几千年、几万年的时间背景,剧中角色服饰颇有先秦遗风倒也合理。

总而言之,白色是一个贵族正统色,但凡仙侠剧里与天界、仙界沾边的角色设定,用白色衣着传递其神圣高贵的地位,确实十分合适。一袭白衣,衬得仙风道骨,也符合观众对仙界尊者的想象和预期。

越来越 " 写意 " 的妆造

另一方面,国内的古装剧逐渐 " 写意化 ",也促使轻纱白衣成了最流行的妆造。

现在的仙侠剧,多是 " 架空历史 " 型的。即是在极少量的历史资料基础上,重新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历史世界,因为没有明确的朝代背景,其中的角色妆造自然也没有真实的历史背景作为参考,多是根据剧集拍摄的时代审美进行设计。

《仙剑》系列引领了 " 网游风 " 妆造的流行。而到了 2015 年,大爆的古装剧《花千骨》,则奠定了后续的古装剧 " 写意化 " 的妆造风格。

" 写意 " 是一种中国画众的艺术技巧,即使是采用简单概括的笔法、注重于刻画对象的意态神韵。

" 写意化 " 妆饰造型,在操作上就是将发型、妆容、装饰采用简洁的手法进行搭配,不以刻画细节为主,而更注重氛围感,让形象与整体取景画面融为一体。

妆面简单柔和,几乎无发饰点缀 | 图源:《花千骨》

一袭白衣或者一身浅色薄纱造型,不仅能让角色更加写意和诗化,还能更加突出主人公的颜值,毕竟老话讲 " 想要俏,一身孝 "。

有不少经典老剧,都有一袭轻纱白衣的经典造型,兼具意境美和神态美,时隔数十年,依旧美得令人心动。

谁看了不肝颤 |《倩女幽魂》

同样是一袭白衣的造型,同样沾点 " 丧葬风 " 的边儿,为什么古早的古装剧就能美成经典,而现在的仙侠剧却备受吐槽呢?

观众在吐槽 " 仙侠剧丧葬风 " 的时候,到底在吐槽什么?

白衣本衣罪不当诛,但程式化的套路真的令人审美疲劳。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的电视剧越来越 " 类型化 " 和 " 套路化 "。一部大爆仙侠剧问世之后,它的制作模式就会被立刻拆解成工厂里的各种标准化零件,短时间内大量同类型的仙侠剧就被批量化生产来。

角色妆造更是 " 同质化 " 的重灾区。在 " 写意风 " 流行之后,清淡妆容、简洁装饰、黑长直披发或编发、白袍长衫等各种元素被反复拆解、重组,逐渐成为了 " 仙侠世界 " 的程式化造型,让仙侠剧走向千篇一律的窘境。

成本相对低廉且容易复制的 " 丧葬风 " 充斥在各种流量仙侠剧里,换汤不换药的造型,观众看多了很难不产生视觉疲劳。

观众讨厌仙侠剧的 " 丧葬风 ",并不是讨厌轻纱白衣,而是讨厌制作方实在太敷衍大家的眼球了。希望未来可以在仙侠剧中看到越来越多妆造精美的多彩神仙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