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佩洛西“喧宾夺主” 拜登的暗恨、无奈与无能

佩洛西“喧宾夺主” 拜登的暗恨、无奈与无能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2-08-03 15:51:18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撰文:叶德豪

对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佩洛西、佩洛西)访台引起至今未完的中美台轩然大波,最为心感不忿的也许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而相较于可以对佩洛西或破口大骂、或理性批判的中国官民和国际舆论,拜登则只能够把感情放在心中,大概要留待未来归田后写自传时才能公诸于世。

重振民望关键一周失诸交臂

当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佩洛西乘坐的那一架SPAR19波音军机之际,这一个星期前后刚好是拜登准备良久、难得一见的政绩展示周。上周国会两院罕见遇上多党合作,通过了总值2,800亿美元的《晶片与科学法案》,当中包括520亿支援国内半导体生产,拜登正想在本周大张旗鼓将这份难得一见的美国科技产业政策签署成法。

而自参议院关键一票、保守派民主党参议员曼钦(Joe Manchin)突然转向决定支持4,330亿美元的气候、医保、药价和加税法案——称为《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Deduction Act)——之后,民主党希望在本周就把这项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气候开支拨款送交参议院表决。如果获得通过,拜登竞选以来的气候承诺,以至其“重建更好未来”计划虽然未能完全达成,但也可算是起死回生。

而且,早在佩洛西“访台与否”传闻甚嚣尘上之际的7月25日,拜登经过三个月来仔细研究行动细节之后,已下达了让中央情报局(CIA)以无人机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刺杀阿尔盖达组织领袖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的决定。这位被视为9-11恐袭幕后大脑的人物最终在7月31日被击毙,而美方打击之精准更未有伤及与扎瓦希里同一屋簷下的家人,为拜登造就了他的“拉登时刻”,一方面可向国际社会展现从阿富汗撤军之后美国尚有越境反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向国人表明其反恐行动并未放鬆,也同时对疑似收容阿尔盖达的塔利班示警。

CIA使用无人机,搭载使用一组刀片的精准导弹,趁扎瓦希里走出露台之际将他杀死。(AP)

可是,佩洛西访台却喧宾夺主,完全打乱了拜登的公关佈局,使这个美国第三号人物变成了本周政治新闻主角,拜登却只得屈居其次。佩洛西到了台湾之后,更变成了首个《晶片与科学法案》的海外宣传者。此刻有超过六成民主党选民认为2024年应有拜登以外总统人选,拜登更曾亲身对此作出回应,明显是想挽回民望。但这关键的一周,却被佩洛西的访台冒险完全打断。置身处地去想,拜登能不对佩洛西怀恨在心吗?

对华小佈局告吹

另一方面,从这几个月来,中美高官多次接触,习拜再次通话,可见拜登不想让中美关係有明显的恶化。其一,在俄乌战争上,拜登不只希望中国不直接在军事和经济上支援俄国,还希望能以石油运输保险作为对俄实施石油价格上限的条件,去说服中国(和印度)间接接受这种对俄制裁——7月中,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已曾为此游说过刘鹤。

其二,拜登有传希望对百亿中美消费品去除关税,以压抑民众容易感受得到的通胀压力,但撤销关税的政治前提就是中美关係相对缓和,或者至不在媒体视线之内,好让拜登不会因此被视为对华软弱、对华妥协。

这些拜登对中美关係的小佈局,也因为佩洛西的访台之旅而一下子告吹。

怀恨在心却无可奈何

但拜登却不能公开甚至私下责骂佩洛西。首先,名义上,国会与白宫是同等而独立的权力部门,白宫确实不能阻止佩洛西的访台决定。其次,美国政坛从来没有绝对的私密沟通,如果拜登敢私下向佩洛西施加重压或猛烈批评,难保早过了“随心所欲”之年、离退休不远的佩洛西会派人向媒体爆料,使拜登落得不尊重三权分立和对华软弱的骂名。

虽然外界对哪一方首先向《金融时报》爆出佩洛西访台计划有不同解读——有可能是佩洛西的“自编自导自演”,也有可能是拜登方面希望藉公开消息后的安全考虑去吓退佩洛西——但消息爆出后中方的强硬姿态,也使拜登失去了政治空间劝退佩洛西。

初时,他还希望以国防部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想法”之类的言辞去公开曲线劝退,甚至派出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等人向佩洛西陈情。但到了佩洛西铁定访问之后,无论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John Kirby),还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都改变了宣传策略,将佩洛西的访台看作是一种有先例、符合一中政策、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没有支持台独的“正常访问”,将事件引发的潜在军事升级责任归咎于中方。

这种转向,某程度上,可说是拜登反被佩洛西的鹰派外交骑劫了。对此,拜登也自知无可奈何。

对华只得情绪却没有战略

佩洛西之所以能“喧宾夺主”,主要的原因是拜登上任超过一年半以来也未能提出一套清晰且具说服力的对华战略。布林肯5月时的中国政策演说所提出的“投资、结盟、竞争”,全都是老调重弹、用词抽象不具体,并没有给出一条明确的对华道路。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022年5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讲话。他在演说中概述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这次活动由亚洲协会主办。(AP)

华府的外交舆论一直在讨论应否放弃对台“战略模糊”,转求“战略清晰”,表明中国武统将守卫台湾,却同时表明清晰的卫台前提是台湾放弃单方面寻求独立。国会也一直提出各种对华强硬的具体立法——例如《晶片与科学法案》中对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资助条件,就是要受资助公司都不能增加中国在28纳米以下晶片的生产,这变相要求台积电在中美之间作出抉择。

相较之下,拜登继承了特朗普的关税和实体清单政策,又三度“失言”表示会捍卫台湾之外,却没有什么系统性且具体的政策方向。一堆“四方安全对话”(Quad)、“澳英美联盟”(AUKUS)、“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铺陈,只是胡乱拼凑在一起、欠缺具体细节的“字母汤”。

唯一清晰的,则只有对华强硬的情绪。这就变成了佩洛西可以利用的政治情感基础,也造成了拜登对其访台无可奈何的困局。

因此,如果说佩洛西一意孤行访台超乎拜登的控制,拜登对此也只得暗恨与无奈,其最根本的缘由却是拜登当局的无能。

查看评论(19)

24小时热点排行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清北高才生夫妻1家3口被撞仅1人幸存 推动醉驾入刑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英国F-35B战机因故障滞留印度 被当地旅游局“征用”
美国“大而美”法案通过,马斯克表态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日本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超20万人在线看直播
美拟提供以色列超7千枚炸弹 伊朗紧急关闭领空应对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美国土安全部车辆驶入 “鳄鱼恶魔岛”首批囚徒来了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佩洛西“喧宾夺主” 拜登的暗恨、无奈与无能

香港01 2022-08-03 15:51:18


撰文:叶德豪

对于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佩洛西、佩洛西)访台引起至今未完的中美台轩然大波,最为心感不忿的也许是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而相较于可以对佩洛西或破口大骂、或理性批判的中国官民和国际舆论,拜登则只能够把感情放在心中,大概要留待未来归田后写自传时才能公诸于世。

重振民望关键一周失诸交臂

当全球目光都聚焦在佩洛西乘坐的那一架SPAR19波音军机之际,这一个星期前后刚好是拜登准备良久、难得一见的政绩展示周。上周国会两院罕见遇上多党合作,通过了总值2,800亿美元的《晶片与科学法案》,当中包括520亿支援国内半导体生产,拜登正想在本周大张旗鼓将这份难得一见的美国科技产业政策签署成法。

而自参议院关键一票、保守派民主党参议员曼钦(Joe Manchin)突然转向决定支持4,330亿美元的气候、医保、药价和加税法案——称为《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Deduction Act)——之后,民主党希望在本周就把这项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气候开支拨款送交参议院表决。如果获得通过,拜登竞选以来的气候承诺,以至其“重建更好未来”计划虽然未能完全达成,但也可算是起死回生。

而且,早在佩洛西“访台与否”传闻甚嚣尘上之际的7月25日,拜登经过三个月来仔细研究行动细节之后,已下达了让中央情报局(CIA)以无人机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Kabul)刺杀阿尔盖达组织领袖扎瓦希里(Ayman al-Zawahiri)的决定。这位被视为9-11恐袭幕后大脑的人物最终在7月31日被击毙,而美方打击之精准更未有伤及与扎瓦希里同一屋簷下的家人,为拜登造就了他的“拉登时刻”,一方面可向国际社会展现从阿富汗撤军之后美国尚有越境反恐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向国人表明其反恐行动并未放鬆,也同时对疑似收容阿尔盖达的塔利班示警。

CIA使用无人机,搭载使用一组刀片的精准导弹,趁扎瓦希里走出露台之际将他杀死。(AP)

可是,佩洛西访台却喧宾夺主,完全打乱了拜登的公关佈局,使这个美国第三号人物变成了本周政治新闻主角,拜登却只得屈居其次。佩洛西到了台湾之后,更变成了首个《晶片与科学法案》的海外宣传者。此刻有超过六成民主党选民认为2024年应有拜登以外总统人选,拜登更曾亲身对此作出回应,明显是想挽回民望。但这关键的一周,却被佩洛西的访台冒险完全打断。置身处地去想,拜登能不对佩洛西怀恨在心吗?

对华小佈局告吹

另一方面,从这几个月来,中美高官多次接触,习拜再次通话,可见拜登不想让中美关係有明显的恶化。其一,在俄乌战争上,拜登不只希望中国不直接在军事和经济上支援俄国,还希望能以石油运输保险作为对俄实施石油价格上限的条件,去说服中国(和印度)间接接受这种对俄制裁——7月中,财长耶伦(Janet Yellen)已曾为此游说过刘鹤。

其二,拜登有传希望对百亿中美消费品去除关税,以压抑民众容易感受得到的通胀压力,但撤销关税的政治前提就是中美关係相对缓和,或者至不在媒体视线之内,好让拜登不会因此被视为对华软弱、对华妥协。

这些拜登对中美关係的小佈局,也因为佩洛西的访台之旅而一下子告吹。

怀恨在心却无可奈何

但拜登却不能公开甚至私下责骂佩洛西。首先,名义上,国会与白宫是同等而独立的权力部门,白宫确实不能阻止佩洛西的访台决定。其次,美国政坛从来没有绝对的私密沟通,如果拜登敢私下向佩洛西施加重压或猛烈批评,难保早过了“随心所欲”之年、离退休不远的佩洛西会派人向媒体爆料,使拜登落得不尊重三权分立和对华软弱的骂名。

虽然外界对哪一方首先向《金融时报》爆出佩洛西访台计划有不同解读——有可能是佩洛西的“自编自导自演”,也有可能是拜登方面希望藉公开消息后的安全考虑去吓退佩洛西——但消息爆出后中方的强硬姿态,也使拜登失去了政治空间劝退佩洛西。

初时,他还希望以国防部认为这“不是一个好想法”之类的言辞去公开曲线劝退,甚至派出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等人向佩洛西陈情。但到了佩洛西铁定访问之后,无论是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柯比(John Kirby),还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都改变了宣传策略,将佩洛西的访台看作是一种有先例、符合一中政策、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没有支持台独的“正常访问”,将事件引发的潜在军事升级责任归咎于中方。

这种转向,某程度上,可说是拜登反被佩洛西的鹰派外交骑劫了。对此,拜登也自知无可奈何。

对华只得情绪却没有战略

佩洛西之所以能“喧宾夺主”,主要的原因是拜登上任超过一年半以来也未能提出一套清晰且具说服力的对华战略。布林肯5月时的中国政策演说所提出的“投资、结盟、竞争”,全都是老调重弹、用词抽象不具体,并没有给出一条明确的对华道路。

图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022年5月26日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讲话。他在演说中概述拜登政府的中国政策。这次活动由亚洲协会主办。(AP)

华府的外交舆论一直在讨论应否放弃对台“战略模糊”,转求“战略清晰”,表明中国武统将守卫台湾,却同时表明清晰的卫台前提是台湾放弃单方面寻求独立。国会也一直提出各种对华强硬的具体立法——例如《晶片与科学法案》中对包括台积电在内的资助条件,就是要受资助公司都不能增加中国在28纳米以下晶片的生产,这变相要求台积电在中美之间作出抉择。

相较之下,拜登继承了特朗普的关税和实体清单政策,又三度“失言”表示会捍卫台湾之外,却没有什么系统性且具体的政策方向。一堆“四方安全对话”(Quad)、“澳英美联盟”(AUKUS)、“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铺陈,只是胡乱拼凑在一起、欠缺具体细节的“字母汤”。

唯一清晰的,则只有对华强硬的情绪。这就变成了佩洛西可以利用的政治情感基础,也造成了拜登对其访台无可奈何的困局。

因此,如果说佩洛西一意孤行访台超乎拜登的控制,拜登对此也只得暗恨与无奈,其最根本的缘由却是拜登当局的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