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王丹:李克强真的要取代习近平了吗?想多了!

王丹:李克强真的要取代习近平了吗?想多了!

文章来源: RFA自由亚洲 于 2022-05-19 07:16: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评论 | #王丹 @wangdan1989:#李克强 真的要取代 #习近平 了吗? https://t.co/9v9s4TeBqV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y 19, 2022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盛传中共高层内部发生严重的权力之争,习近平被迫失去权力,李克强将取代习近平成为新的最高领导人,等等。就连被视为西方主流媒体的《华尔街日报》也在日前报导,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一度被边缘化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力促国家主席习近平回调那些部分导致这一局面的政策,称李克强“走出了习近平的阴影”。


外界和媒体的猜测不是毫无依据的,从中国官媒上的确可以看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例如,新华社5月14日发表李克强4月25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长达8000多字的讲话全文。按理说,主题是廉政,但李克强在会中大谈中国经济问题。他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罕见地触及了一些政治问题。他说:政府理应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也是廉洁施政的重要基础。公共资金资源配置中有很多权力,如果缺失公平,就会滋生腐败。他还说,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国利民,用不好害人害己。

显然,李克强是在刻意凸显经济问题的严重,这里当然暗含对习近平的经济决策的批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习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以及产业整顿带来的效应,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李克强向习近平发难,只有在经济问题上下手,目的无非就是夺回经济问题上的主导权。现在看来,他的目的是达到了。这才有《华尔街日报》那篇报导,说李克强走出了习近平的阴影。但我认为,这只是说在经济决策方面李克强的声音更大了,如果因此就认为中共决定以李克强全面取代习近平,反面的证据不能忽略 。

反证之一是: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显然,中共中央系统在经济决策上的发言权,并没有被剥夺。

反证之二是:李克强在4月25日的讲话中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担当,政府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这些延续已久的政治口径中,我们看不到习近平已经失去权力的迹象。

反证之三是:具有中共官方喉舌之称的《求是》杂志,刚刚发表了习近平的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他2021年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现在拿出来发表在《求是》上,政治上维稳的意味很强烈,也是向外界证明,习近平的地位没有受到重大冲击。

李克强最近的活跃,外界有很多猜测,但如果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不会太奇怪。当初温家宝快下台的时候,比李克强还激进,防止文革复辟的话都说出来了,最后还不是下台?李克强最近的活跃,我认为是要下台了,“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的表现,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而已。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李克强拉高声调,是争取自己认可的总理接班人的人选,以延续自己的政策路线。

我的一位推友说:“李克强马上就要退休走人,他的活动权限都是在习的许可范围内,让他出来挽救目前的经济困局。至于其他解读,实属想多了。”对此观点,我相当认同。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8)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特朗普炮轰"没有补贴你早就回南非了",马斯克:全部削减
装到这种程度,会不会有点太不尊重人了?
一个普通人,为何如此潦草过完一生?
味精对人体有害?50多年的谣言摧毁了一个行业
专家:特朗普不太可能登上“总统山”,原因是...

24小时讨论排行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特朗普普京齐聚北京?九三阅兵或成国际格局分水岭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伊朗12天内兵败如山倒 原来是印度反水 为以立奇功?
是否驱逐马斯克?川普:不知道,我们得研究看看
习近平发重要文章:面对围堵打压 应理直气壮斗争
川普民调直直落!美国民族自豪感下降,Z世代尤其明显
脱离西方轨道后,俄罗斯掀起中国热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川马互骂 川普威胁砍特斯拉补助 马斯克怒回 股价重挫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4大学生在出租屋遭砍死 残忍震惊全美 博士生认罪逃死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急坠8000米 乘客"魂没了 腿在抖" 中国春秋航空火速切割
纽约时报:美国是时候放弃寻求朝鲜无核化了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王丹:李克强真的要取代习近平了吗?想多了!

RFA自由亚洲 2022-05-19 07:16:03

评论 | #王丹 @wangdan1989:#李克强 真的要取代 #习近平 了吗? https://t.co/9v9s4TeBqV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May 19, 2022
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盛传中共高层内部发生严重的权力之争,习近平被迫失去权力,李克强将取代习近平成为新的最高领导人,等等。就连被视为西方主流媒体的《华尔街日报》也在日前报导,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一度被边缘化的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力促国家主席习近平回调那些部分导致这一局面的政策,称李克强“走出了习近平的阴影”。


外界和媒体的猜测不是毫无依据的,从中国官媒上的确可以看到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例如,新华社5月14日发表李克强4月25日在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上,长达8000多字的讲话全文。按理说,主题是廉政,但李克强在会中大谈中国经济问题。他强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不仅是经济问题,也事关社会稳定大局。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罕见地触及了一些政治问题。他说:政府理应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也是廉洁施政的重要基础。公共资金资源配置中有很多权力,如果缺失公平,就会滋生腐败。他还说,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利国利民,用不好害人害己。

显然,李克强是在刻意凸显经济问题的严重,这里当然暗含对习近平的经济决策的批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习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以及产业整顿带来的效应,已经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李克强向习近平发难,只有在经济问题上下手,目的无非就是夺回经济问题上的主导权。现在看来,他的目的是达到了。这才有《华尔街日报》那篇报导,说李克强走出了习近平的阴影。但我认为,这只是说在经济决策方面李克强的声音更大了,如果因此就认为中共决定以李克强全面取代习近平,反面的证据不能忽略 。

反证之一是: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和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显然,中共中央系统在经济决策上的发言权,并没有被剥夺。

反证之二是:李克强在4月25日的讲话中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担当,政府系统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这些延续已久的政治口径中,我们看不到习近平已经失去权力的迹象。

反证之三是:具有中共官方喉舌之称的《求是》杂志,刚刚发表了习近平的文章《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是他2021年年底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现在拿出来发表在《求是》上,政治上维稳的意味很强烈,也是向外界证明,习近平的地位没有受到重大冲击。

李克强最近的活跃,外界有很多猜测,但如果了解过去的历史,就不会太奇怪。当初温家宝快下台的时候,比李克强还激进,防止文革复辟的话都说出来了,最后还不是下台?李克强最近的活跃,我认为是要下台了,“人之将死其言亦善”的表现,想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而已。另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李克强拉高声调,是争取自己认可的总理接班人的人选,以延续自己的政策路线。

我的一位推友说:“李克强马上就要退休走人,他的活动权限都是在习的许可范围内,让他出来挽救目前的经济困局。至于其他解读,实属想多了。”对此观点,我相当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