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地铁站名英文改拼音,就更爱国了?

地铁站名英文改拼音,就更爱国了?

文章来源: 凤凰网 于 2021-12-27 18:42:1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 福州地铁一号线福州火车南站,采用的是拼音式翻译,曾引来热议。(图源:东方IC)

很多网友反映,全国不少地铁站,已普遍把英文翻译改成了拼音。最明显的是,过去都是“xx Station”,现在都变成了“xx Zhan”。

有人专门到某大城市地铁公司的官方微博留言,建议把“Zhan”改回“Station”,“谁能看得懂啊?只会让不懂中文的乘客误解。”但地铁官方回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先期在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

这个回应非常规矩,但它并不能打消网友的疑虑。

一个在上海、广州乘坐过地铁的外国人,到了中国的其它城市就可能发蒙。他所熟悉的“Station”和表示东南西北的方位词,都变成了纯粹的拼音。《地名管理条例》确实强调了地名的统一性原则。但是,你在指路牌上,用xi来代替West,有多大意义?

因为所有的牌子上都有汉字,对能够看得懂汉字的中国人来说,拼音是多余的;而对那些在街头一脸茫然的老外来说,看到North才真的是“找到了北”。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绝大部分受过初中教育的中国人,也都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英文是什么,不会产生任何困惑。在车站和路牌中,把West改名为“Xi”,除了对文件负责外,没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那些拼音,可能会比看英文要耗费的时间还长,类似“Shengwu Yiyao Jidi”这样的拼音,会让人长大嘴巴纠正发音,才能琢磨出它是“生物医药基地”的意思。过去经典的“关庄”和“管庄”,本来用“Guanzhuang”和“Guaanzhuang”来区分,这也是方便外国人的,因为英语中就是这样区分“山西、陕西”的。

现在,新的标准是在拼音上标音调。这有着语文教科书一般的严谨,但也存在着傲慢。举例而言,对南方各省的人来说,要搞清楚声调非常困难。即便是我这样的河南人,在高中的时候对语文试卷第一题中经常出现的声调,也感到恐惧。

| 天津地铁站名

据媒体报道,类似天津地铁站以及其它城市地铁站的更名,已经过几轮,趋势就是不断统一和标准化。但是,经过这一轮“改革”,它仍然是混乱的。很多车站已经改成拼音,但还在后面加上括号,标注原来的英文,或许再过几年,括号和里面的英文才会消失吧?

把英文改成拼音,无疑更标准化和统一了,但网友不认账。除了容易造成混乱之外,人们还有更深层的担心:去英语化,是不是意味着文化上会走向封闭和保守?有网友就激愤地表示,不如把卫生间标示为“Maokeng”(茅坑)算了。

这种调侃当然有点过分,却也非常精准地反映出这次“统一名称”让人担心的地方。大城市在文化上,有着某种风向标和示范意义,大家真正担心的是城市在文化上会走向封闭。“去英语化”,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是相反。

实际上,国际化大都市地铁的指示牌和语音播报,遵循的都是方便原则。在广州有普通话和粤语,也有英文播报,在上海;有普通话,也有英文播报。在东京的地铁上,站名是日语和英语双语,而语音播报有时是日、英、汉三种语言。

车站导示,从来不会对本地人造成困惑,区别只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方便“外来者”。使用拼音,一点都不“更爱国”。实际上,现代语言学者发明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和国际接轨的结果。

最初的目的,不仅是方便外国人学习汉语,也方便中国人学习掌握自己的语言,因为人们认为方块字太难了。

语言总是流动的,即便是最“保守”的辞典编纂,推出新版的时候也会考虑吸收新词,一些外来词也会被收编。这才是“统一”的正确姿势,它应该是遵循方便交流原则,而不是总想回到“更简单”“更标准”“教科书一般准确”的状态。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7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亚马逊100万机器人上岗!即将超越人类员工?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国台办突然宣布: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1衔接线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纽约时报:达赖喇嘛在流亡中构建的民主制度能否延续
美媒:美军方和国会正在加快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撕破脸!川普爆料:马斯克想"安插好友"出任NASA署长
川普称“从没见过中国有风力发电场”网民纷晒照片…
马斯克杠川普"成立新政党",专家剖析6大致命挑战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一家拥有公检法的公司,水平低到可笑是必然的
谁该害怕马斯克的美国党:川普还是民主党?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地铁站名英文改拼音,就更爱国了?

凤凰网 2021-12-27 18:42:15


| 福州地铁一号线福州火车南站,采用的是拼音式翻译,曾引来热议。(图源:东方IC)

很多网友反映,全国不少地铁站,已普遍把英文翻译改成了拼音。最明显的是,过去都是“xx Station”,现在都变成了“xx Zhan”。

有人专门到某大城市地铁公司的官方微博留言,建议把“Zhan”改回“Station”,“谁能看得懂啊?只会让不懂中文的乘客误解。”但地铁官方回复称,“根据国家《地名管理条例》《汉语拼音方案》等相关规定要求,先期在地铁部分车站进行了更换。”

这个回应非常规矩,但它并不能打消网友的疑虑。

一个在上海、广州乘坐过地铁的外国人,到了中国的其它城市就可能发蒙。他所熟悉的“Station”和表示东南西北的方位词,都变成了纯粹的拼音。《地名管理条例》确实强调了地名的统一性原则。但是,你在指路牌上,用xi来代替West,有多大意义?

因为所有的牌子上都有汉字,对能够看得懂汉字的中国人来说,拼音是多余的;而对那些在街头一脸茫然的老外来说,看到North才真的是“找到了北”。

改革开放四十年后,绝大部分受过初中教育的中国人,也都知道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英文是什么,不会产生任何困惑。在车站和路牌中,把West改名为“Xi”,除了对文件负责外,没有实际意义。

在现实中,我们看到那些拼音,可能会比看英文要耗费的时间还长,类似“Shengwu Yiyao Jidi”这样的拼音,会让人长大嘴巴纠正发音,才能琢磨出它是“生物医药基地”的意思。过去经典的“关庄”和“管庄”,本来用“Guanzhuang”和“Guaanzhuang”来区分,这也是方便外国人的,因为英语中就是这样区分“山西、陕西”的。

现在,新的标准是在拼音上标音调。这有着语文教科书一般的严谨,但也存在着傲慢。举例而言,对南方各省的人来说,要搞清楚声调非常困难。即便是我这样的河南人,在高中的时候对语文试卷第一题中经常出现的声调,也感到恐惧。

| 天津地铁站名

据媒体报道,类似天津地铁站以及其它城市地铁站的更名,已经过几轮,趋势就是不断统一和标准化。但是,经过这一轮“改革”,它仍然是混乱的。很多车站已经改成拼音,但还在后面加上括号,标注原来的英文,或许再过几年,括号和里面的英文才会消失吧?

把英文改成拼音,无疑更标准化和统一了,但网友不认账。除了容易造成混乱之外,人们还有更深层的担心:去英语化,是不是意味着文化上会走向封闭和保守?有网友就激愤地表示,不如把卫生间标示为“Maokeng”(茅坑)算了。

这种调侃当然有点过分,却也非常精准地反映出这次“统一名称”让人担心的地方。大城市在文化上,有着某种风向标和示范意义,大家真正担心的是城市在文化上会走向封闭。“去英语化”,不是文化自信的表现,而是相反。

实际上,国际化大都市地铁的指示牌和语音播报,遵循的都是方便原则。在广州有普通话和粤语,也有英文播报,在上海;有普通话,也有英文播报。在东京的地铁上,站名是日语和英语双语,而语音播报有时是日、英、汉三种语言。

车站导示,从来不会对本地人造成困惑,区别只是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方便“外来者”。使用拼音,一点都不“更爱国”。实际上,现代语言学者发明汉语拼音,本身就是和国际接轨的结果。

最初的目的,不仅是方便外国人学习汉语,也方便中国人学习掌握自己的语言,因为人们认为方块字太难了。

语言总是流动的,即便是最“保守”的辞典编纂,推出新版的时候也会考虑吸收新词,一些外来词也会被收编。这才是“统一”的正确姿势,它应该是遵循方便交流原则,而不是总想回到“更简单”“更标准”“教科书一般准确”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