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他是毛泽东最强大对手 后半生亡命天涯 客死异国…

他是毛泽东最强大对手 后半生亡命天涯 客死异国…

文章来源: 百年党史钩沉 于 2021-06-20 09:56:2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中共百年党史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些是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有些是中共建政后的领导人,有些是改革开放后的领导人,有些同时还是中共接班人,但他们均因路线斗争、党内分歧等原因而失势下台,有些人还死于非命。可以说,他们的个人命运与中共百年党史息息相关,也是中共百年党史的一个缩影。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部分出席会议人员合影。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中共建党百年历史中,张国焘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毛泽东的最强大对手,投靠国民党又被国民党抛弃,最终客死异国。

张国焘,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享有“学生要人”美称。1920年参与发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主持中共一大,被选举为中央局组织主任。不久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2年,陈独秀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期间,张国焘代理中共总书记职务。

1925年,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直接领导五卅运动。同年10月,中共设立中央军事部,张国焘任主任,成为中共第一任军事领导者。在1927年中共五大上,张国焘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1928年中共六大后,张国焘留在莫斯科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回国,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大搞“肃反”。

1935年6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万多人)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八万多人)在四川懋功会师。这是张国焘与毛泽东分别八年后重逢。在张国焘部下、中共开国上将许世友看来,这是一对才能、资历和威望真正匹敌的对手。他说:“在党内,除了毛泽东,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

由于两军兵力悬殊,张国焘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张国焘主张向川康边转移。后来,中共中央为了两军团结,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8月,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共同北上,毛泽东等随右路军行动,张国焘等随左路军行动。

9月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电令老部下、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恩来等紧急磋商,决定率领红一、红三军先行北上。张国焘则率领左路军和右路军中原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南下,并另立中共中央。南下后,红四方面军在作战中减员一半。1936年6月,张国焘宣布取消第二中央,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会师后,毛泽东频频去电张国焘强调团结,“对过去争论一概不谈”,“等待国焘同志等北上商讨一切”。张国焘最终同意北上。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张国焘是个精明人,知道依照中共党内斗争的惯例,长征路上的这番折腾,是不会轻易过去的,与其被动挨批,不如主动过关。1937年2月,他写了一份检讨,承认“犯了反党反中央的错误”。在3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作了检查。毛泽东发言说:“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草地密电”。

加上西路军(红四方面军主力)全军覆没的原因,对张国焘路线的批判在延安掀起高潮。这时,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王明在会上传达了莫斯科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主张加强对托派及其他反党分子的斗争。这些火药味极浓的话,令张国焘有些心惊胆战。

会后王明单独找张国焘谈话,说张国焘与中央闹分裂是“托派在暗中作怪”,并且告诉他,李特、黄超(均为张国焘部下,西路军高级将领)就是托派,他们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已被枪决。“王明反托派的矛头,竟是指向着我的。”张国焘说:“由于这种重大的刺激,我经过一番考虑,最后决定脱离中共。”

1938年清明节,他利用代表中共与国民党一起祭祀黄帝的机会离开延安到西安,随即逃往武汉,投靠国民党。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等苦口婆心劝导他返回延安,毛泽东等五人也联名发电劝返,但张国焘不为所动,最终被中共开除党籍。

会见蒋介石后,张国焘进入军统,并被授予中将。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很器重张国焘,他也很卖力,但没有取得令戴笠满意的成效。当蒋介石在一份报告上批示“凡是能叛变共产党的人,也会随时叛变我们”后,戴笠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军统特务更是瞧不起张国焘。1941年,张国焘找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谋了个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职务,可是,每逢国民参政会开会,他只能一个人向隅而坐,孤独发愣。抗战胜利后,张国焘又被安排到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任署长,而江西省省长王陵基恰好是他在红四方面军时的老对头。张国焘只好主动辞职,转赴上海。

转眼间,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开始,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11月,他偕全家秘密赴台湾。在台湾也不过一年时间,他倍受冷遇,又逃往香港另谋生路。在香港,他与国民党左派要人顾孟余等人发起“第三势力运动”,可又被顾孟余等排挤出局。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到一家小报馆担任主笔,养家糊口。

在困境中,张国焘想起了大陆。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时,他通过友人向北京捎去想回大陆的信息,北京的回复很简单,只要公开承认错误,回大陆的门是敞开的。可他不愿认错,这扇门又被关上了。山穷水尽之际,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找上门来,请他撰写个人回忆录《我的回忆》,并答应每月付给2000港元研究费,他的日子这才有了起色。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版权连载,他由此赚了一笔稿酬。

张国焘的三个儿子皆在美国与加拿大定居。文革爆发后波及香港,香港街头也出现了大字报,张国焘听说有人在香港四处打听他,吓得他不敢出门。1968年,为了保险起见,张国焘决定和妻子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并皈依基督教。与王明一样,流亡异国他乡。1973年,张国焘突然中风,行走不便的他被送入官办的免费老人病院,在这里度过余生。1979年12月3日,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张国焘在这家老人病院冻死,享年82岁,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方邀请李在明参加阅兵,韩外交部回了10个字
数千人涌入割韭菜,北京的这座山被“薅秃了”
特朗普签署“大而美”现场 众议长一举动让美国“炸锅”
未按规定申报行踪!奥运冠军退出游泳世锦赛
马云现身法国 白色草帽配墨镜 坐超豪华游艇拍照

24小时讨论排行

9年前未买百架歼-10C! 伊朗军官曝当年“打错牌”内幕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特朗普扬言把他驱逐出美国,马斯克成立新政党"美国党"
得州洪水已致至少24死 女童夏令营750人正露营河边
中国消费降级 五星级饭店纷纷在街头摆起了地摊
美国德州洪患增至43死,川普将批准联邦协助
经济学人:别想指望这份法案带来美国经济繁荣增长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还是玻璃至上?
网传坠亡机长能力排查不合格 业内人士揭晋升内幕
较真来了解一下:伊朗真的要造核武器了?
2050年衰老将被攻克?合成生物学教父揭秘长寿未来
女生遭侵犯落水被阻挡上岸致溺亡案凶手已执行死刑
美国得州洪水逐渐退去,20余名女童仍下落不明
傅立民:美国忘记了很多事都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BBC上百名员工联名,指控公司沦为“以色列传声筒”
哈梅内伊主动消失22天,全伊朗无人知晓下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他是毛泽东最强大对手 后半生亡命天涯 客死异国…

百年党史钩沉 2021-06-20 09:56:26

在中共百年党史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些是中共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有些是中共建政后的领导人,有些是改革开放后的领导人,有些同时还是中共接班人,但他们均因路线斗争、党内分歧等原因而失势下台,有些人还死于非命。可以说,他们的个人命运与中共百年党史息息相关,也是中共百年党史的一个缩影。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部分出席会议人员合影。左起:张闻天、康生、周恩来、凯丰、王明、毛泽东、任弼时、张国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中共建党百年历史中,张国焘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中共创始人之一,也是毛泽东的最强大对手,投靠国民党又被国民党抛弃,最终客死异国。

张国焘,江西萍乡人,1916年入北京大学读书。五四运动时任北京学生联合会总干事,享有“学生要人”美称。1920年参与发起北京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主持中共一大,被选举为中央局组织主任。不久又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1922年,陈独秀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四大期间,张国焘代理中共总书记职务。

1925年,张国焘任中央工农部主任,直接领导五卅运动。同年10月,中共设立中央军事部,张国焘任主任,成为中共第一任军事领导者。在1927年中共五大上,张国焘当选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组织部部长。1928年中共六大后,张国焘留在莫斯科并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1931年回国,历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在鄂豫皖和川陕苏区大搞“肃反”。

1935年6月,毛泽东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万多人)和张国焘率领的红四方面军(八万多人)在四川懋功会师。这是张国焘与毛泽东分别八年后重逢。在张国焘部下、中共开国上将许世友看来,这是一对才能、资历和威望真正匹敌的对手。他说:“在党内,除了毛泽东,谁也不是张国焘的对手。”

由于两军兵力悬殊,张国焘的心态开始发生变化。会师后,中共中央确定了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方针,张国焘主张向川康边转移。后来,中共中央为了两军团结,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委。8月,红一、四方面军混合编成右路军和左路军共同北上,毛泽东等随右路军行动,张国焘等随左路军行动。

9月张国焘拒绝执行北上方针,电令老部下、右路军政治委员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毛泽东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周恩来等紧急磋商,决定率领红一、红三军先行北上。张国焘则率领左路军和右路军中原红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南下,并另立中共中央。南下后,红四方面军在作战中减员一半。1936年6月,张国焘宣布取消第二中央,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会师后,毛泽东频频去电张国焘强调团结,“对过去争论一概不谈”,“等待国焘同志等北上商讨一切”。张国焘最终同意北上。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

张国焘是个精明人,知道依照中共党内斗争的惯例,长征路上的这番折腾,是不会轻易过去的,与其被动挨批,不如主动过关。1937年2月,他写了一份检讨,承认“犯了反党反中央的错误”。在3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作了检查。毛泽东发言说:“左路军和右路军的时候,叶剑英把秘密的命令偷来给我们看,我们便不得不单独北上了。因为这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当时稍微不慎重,那么会打起来的。”这就是所谓的“草地密电”。

加上西路军(红四方面军主力)全军覆没的原因,对张国焘路线的批判在延安掀起高潮。这时,王明从莫斯科回到延安。1937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王明在会上传达了莫斯科关于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主张加强对托派及其他反党分子的斗争。这些火药味极浓的话,令张国焘有些心惊胆战。

会后王明单独找张国焘谈话,说张国焘与中央闹分裂是“托派在暗中作怪”,并且告诉他,李特、黄超(均为张国焘部下,西路军高级将领)就是托派,他们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已被枪决。“王明反托派的矛头,竟是指向着我的。”张国焘说:“由于这种重大的刺激,我经过一番考虑,最后决定脱离中共。”

1938年清明节,他利用代表中共与国民党一起祭祀黄帝的机会离开延安到西安,随即逃往武汉,投靠国民党。在武汉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等苦口婆心劝导他返回延安,毛泽东等五人也联名发电劝返,但张国焘不为所动,最终被中共开除党籍。

会见蒋介石后,张国焘进入军统,并被授予中将。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很器重张国焘,他也很卖力,但没有取得令戴笠满意的成效。当蒋介石在一份报告上批示“凡是能叛变共产党的人,也会随时叛变我们”后,戴笠的态度发生很大变化,军统特务更是瞧不起张国焘。1941年,张国焘找到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朱家骅,谋了个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职务,可是,每逢国民参政会开会,他只能一个人向隅而坐,孤独发愣。抗战胜利后,张国焘又被安排到善后救济总署江西分署任署长,而江西省省长王陵基恰好是他在红四方面军时的老对头。张国焘只好主动辞职,转赴上海。

转眼间,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开始,国民党败局已定。1948年11月,他偕全家秘密赴台湾。在台湾也不过一年时间,他倍受冷遇,又逃往香港另谋生路。在香港,他与国民党左派要人顾孟余等人发起“第三势力运动”,可又被顾孟余等排挤出局。走投无路的他只好到一家小报馆担任主笔,养家糊口。

在困境中,张国焘想起了大陆。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时,他通过友人向北京捎去想回大陆的信息,北京的回复很简单,只要公开承认错误,回大陆的门是敞开的。可他不愿认错,这扇门又被关上了。山穷水尽之际,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找上门来,请他撰写个人回忆录《我的回忆》,并答应每月付给2000港元研究费,他的日子这才有了起色。1966年,香港《明报月刊》购买版权连载,他由此赚了一笔稿酬。

张国焘的三个儿子皆在美国与加拿大定居。文革爆发后波及香港,香港街头也出现了大字报,张国焘听说有人在香港四处打听他,吓得他不敢出门。1968年,为了保险起见,张国焘决定和妻子移居加拿大多伦多,并皈依基督教。与王明一样,流亡异国他乡。1973年,张国焘突然中风,行走不便的他被送入官办的免费老人病院,在这里度过余生。1979年12月3日,当年曾经叱咤风云的张国焘在这家老人病院冻死,享年82岁,葬在多伦多松山墓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