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谭维维新歌震动中国社会:夜莺变哑巴 谁敢不听话?

谭维维新歌震动中国社会:夜莺变哑巴 谁敢不听话?

文章来源: 自由亚洲 于 2020-12-15 07:26:0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正式上线的中国女歌手谭维维最新专辑《3811》,大胆为饱受身体和精神暴力的女性发声。名为《小娟(化名)》的主打歌歌词更是直白地列举了近些年出现在暴力事件中的女性受害者,再次将悲剧呈现在公众面前,唤起社会的集体记忆。有专家认为,中国民间觉醒的女权思想长期受到官方打压,女权人士通过民间运动来争取权利推动变革仍困难重重。

“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们最后防线。社会新闻,耸动版面,双眼打码照片。”女歌手谭维维12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专辑

《3811》,收录了11首歌曲,分别以11个姓名为单曲名称,讲述了11个女人的人生。其中主打歌《小娟(化名)》隐喻中国新闻媒体在报道相关暴力事件时为女性受害者选取的通用化名。这首歌的歌词由著名作词人尹约执笔,直白大胆地罗列了近些年出现在社会新闻版面的女性暴力惨案。网友对谭维维的勇敢表达叹为观止,同时对谭维维挑战社会敏感话题的行为表示担忧。谭维维随后发布微博回应说:“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责任。”

旅居美国的中国民联副主席吕京花女士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公众对谭维维的担忧不无道理。像谭维维这样有前卫意识的女权主义者展现了对社会的担当,更易受到男性为主的中共当局的压制。

“女性对社会的敏感度不亚于男性,有些西方文明思维的女性,她们关注社会敏感话题,写的文章和其他创作引起社会关注相对比较多。女性在所有类似事件当中一旦觉醒,社会一定是压制的,中国还是一个男权主义社会。”

吕京花认为,中国从权力结构到舆论环境,自上而下对女性的包容和认可度极低。除了官方打压具有前卫思想的女权主义者,中国媒体在报道女性权利受侵害的社会事件时,常常为男性嫌疑人开脱,引导公众对女性受害者的外貌、人格和社会关系进行羞辱和谴责。

“女性一旦写出揭露社会黑暗面的作品,而这么惨烈的案件得不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还变相用语言对女性加害,这就是社会的环境。官方率先开始打压,然后社会上也没有同情。”

“用拳头用汽油用硫酸;冲进下水道,从婚房沉入河床;塞满行李箱,阳台上冰箱冷藏;无声用眼泪擦拭墓碑石头。”这些歌词全部来源于真实发生过的社会新闻。今年5月,合肥一男子捅刺女友20多刀,并藏尸冰柜;6月,广东一女子被求爱不得的前男友泼硫酸,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7月,温州女企业家被同居男友拳击头部死亡;同月,杭州失踪女子来惠利被丈夫杀害分尸弃入化粪池;9月,四川彝族网红主播拉姆遭前夫泼洒汽油并纵火去世等等。这些侵害女性权益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当新闻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时,往往伴随着读者对女性受害者的性别羞辱。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告诉本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男性主义为上的官方意志通过统治舆论环境压缩女权思想的发展空间。

“这种的舆论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因为在任何一种暴力事件里,我们首先要保护的是受害人,但是往往媒体为了哗众取宠,尤其是受害者是女性的话,可以把这些事情渲染变成这种新闻,大家都会去看,觉得很有趣,他们就不会把女性作为受害者去理解她的痛苦。”

她说,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打压女性后所负的责任较小,媒体才敢通过耸人听闻的方式报道此类暴力事件,践踏弱势群体。

“这个背后又是隐藏着权力的问题。女性是弱者,特别是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只是一个普通女性的话,那么(社会舆论)践踏这样一个弱小角色的人,所受到的压力就少,要负担的责任就小,这种做法是非常恶劣的。”

廖天琪认为,只有女性在权力阶层中的占比大幅度提高,才能真正保护女权的生存空间,并推动政治和法律向保护女性权益的方向变革。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直击广州车展:被抛弃的油车重回C位,靠的是什么
重庆男子6年前花116万买房,如今55万卖掉,还借了26万
Claude 4.5重夺最强模型王冠:编码能力超越人类专家
一个词概括中国旅游业在国家的地位,"夜壶"再合适不过
"我的伪证导致三人被判终身监禁"美校园枪击案证人告白




24小时讨论排行

赖清德称中国目标2027武统,宣布高额国防特别预算
中日争端中,台湾人吃日料对高市早苗表达支持
香港大火疑人祸?工人竹棚架旁吸烟画面疯传
日本研议放弃非核三原则,掀国内外安全疑虑
和平协议挡不住?学者示警:俄最快"停战1年内"挑战北约
高市早苗越过红线后:中日航线减少、文娱活动取消
美财长证实特朗普致电习近平,重申对台立场不变
台湾因应“超高龄化” 拟放宽近亲结婚 引爆伦理争议
被曝在俄乌问题上尖锐对立,鲁比奥、万斯回应
特朗普正在考虑:是否允许英伟达向中国出售先进AI芯片
特朗普:美方提出的乌克兰和平方案从28点缩减至22点
特朗普称:习近平基本同意加快采购美国商品
在德国错过登机 两男子砸玻璃、闯安检、拦飞机
恒大清盘追资再获突破,许家印前妻2.2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派拉蒙将发行电影《尖峰时刻4》 成龙据称将回归
香港大埔火灾背后:42年楼龄 曾住4643人 4成超65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谭维维新歌震动中国社会:夜莺变哑巴 谁敢不听话?

自由亚洲 2020-12-15 07:26:03

近日正式上线的中国女歌手谭维维最新专辑《3811》,大胆为饱受身体和精神暴力的女性发声。名为《小娟(化名)》的主打歌歌词更是直白地列举了近些年出现在暴力事件中的女性受害者,再次将悲剧呈现在公众面前,唤起社会的集体记忆。有专家认为,中国民间觉醒的女权思想长期受到官方打压,女权人士通过民间运动来争取权利推动变革仍困难重重。

“我们的名字不叫小娟,化名是我们最后防线。社会新闻,耸动版面,双眼打码照片。”女歌手谭维维12月11日发布的最新专辑

《3811》,收录了11首歌曲,分别以11个姓名为单曲名称,讲述了11个女人的人生。其中主打歌《小娟(化名)》隐喻中国新闻媒体在报道相关暴力事件时为女性受害者选取的通用化名。这首歌的歌词由著名作词人尹约执笔,直白大胆地罗列了近些年出现在社会新闻版面的女性暴力惨案。网友对谭维维的勇敢表达叹为观止,同时对谭维维挑战社会敏感话题的行为表示担忧。谭维维随后发布微博回应说:“不是勇敢,只是一份责任。”

旅居美国的中国民联副主席吕京花女士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公众对谭维维的担忧不无道理。像谭维维这样有前卫意识的女权主义者展现了对社会的担当,更易受到男性为主的中共当局的压制。

“女性对社会的敏感度不亚于男性,有些西方文明思维的女性,她们关注社会敏感话题,写的文章和其他创作引起社会关注相对比较多。女性在所有类似事件当中一旦觉醒,社会一定是压制的,中国还是一个男权主义社会。”

吕京花认为,中国从权力结构到舆论环境,自上而下对女性的包容和认可度极低。除了官方打压具有前卫思想的女权主义者,中国媒体在报道女性权利受侵害的社会事件时,常常为男性嫌疑人开脱,引导公众对女性受害者的外貌、人格和社会关系进行羞辱和谴责。

“女性一旦写出揭露社会黑暗面的作品,而这么惨烈的案件得不到社会广泛的关注,还变相用语言对女性加害,这就是社会的环境。官方率先开始打压,然后社会上也没有同情。”

“用拳头用汽油用硫酸;冲进下水道,从婚房沉入河床;塞满行李箱,阳台上冰箱冷藏;无声用眼泪擦拭墓碑石头。”这些歌词全部来源于真实发生过的社会新闻。今年5月,合肥一男子捅刺女友20多刀,并藏尸冰柜;6月,广东一女子被求爱不得的前男友泼硫酸,导致全身大面积烧伤;7月,温州女企业家被同居男友拳击头部死亡;同月,杭州失踪女子来惠利被丈夫杀害分尸弃入化粪池;9月,四川彝族网红主播拉姆遭前夫泼洒汽油并纵火去世等等。这些侵害女性权益的社会新闻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当新闻暴露在公众视野中时,往往伴随着读者对女性受害者的性别羞辱。

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告诉本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男性主义为上的官方意志通过统治舆论环境压缩女权思想的发展空间。

“这种的舆论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因为在任何一种暴力事件里,我们首先要保护的是受害人,但是往往媒体为了哗众取宠,尤其是受害者是女性的话,可以把这些事情渲染变成这种新闻,大家都会去看,觉得很有趣,他们就不会把女性作为受害者去理解她的痛苦。”

她说,正是因为中国女性社会地位低下,打压女性后所负的责任较小,媒体才敢通过耸人听闻的方式报道此类暴力事件,践踏弱势群体。

“这个背后又是隐藏着权力的问题。女性是弱者,特别是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只是一个普通女性的话,那么(社会舆论)践踏这样一个弱小角色的人,所受到的压力就少,要负担的责任就小,这种做法是非常恶劣的。”

廖天琪认为,只有女性在权力阶层中的占比大幅度提高,才能真正保护女权的生存空间,并推动政治和法律向保护女性权益的方向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