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世界已经变了,近乎全面的反华阵线正在形成?

世界已经变了,近乎全面的反华阵线正在形成?

文章来源: 香港01 于 2020-11-25 09:19:4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分析评论撰文:萧予泉野

「人们总是依赖于过去让自己愉悦的经验,但世界已经变了,应该看到过去那些经验的暂时性和有限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係学院教授时殷弘在接受《香港01》专访时如此分析,他认为,即便拜登(Joe Biden)想要重回过去的政策,修补与盟友的关係,重建美国的国际信誉,但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也只能做到一半。对于中国而言,在新冠肺炎(COVID-19)为诱因的条件下,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速调整与中国的关係,各方面支持和同情中国的重要国家正在显著减少。本篇为访谈第二篇。

01:美国大选后,从各方反应来看,欧洲似乎鬆了一口气,美国「老大哥」终于回归;印度则有点慌,莫迪(Narendra Modi)显然更期待特朗普的另一个四年;中国还在观望,毕竟中美关係的大局还难依託于拜登的上台就轻易改变。拜登上台后,世界地缘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明显变化?

时殷弘:其实欧洲并没有鬆一口气,欧洲当然希望拜登当选,因为拜登当选之后,美国同北约、欧洲盟友的关係会得到部分修复,但是除此之外,欧洲也没有过多幻想。世界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定要指出的一点是,拜登不是拜登副总统,拜登当局也不是奥巴马(Barack Obama)当局。

拜登的优势,或许就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美国总统,让盟友可以期待美国「老大哥」的回归。(Reuters)

可以说,拜登试图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让盟友关係回到过去,但也只能回归一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自顾不暇,而且民主党激进派和共和党民粹派两股巨大势力的牵扯,美国如何能够回到过去?

回归一半,这句话适用于美国对欧关係、对日关係、对韩关係、对华关係以及全球治理。美国受到东京、首尔、布鲁塞尔等欢迎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再看发展中国家,印度不用说,莫迪肯定有信心,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上台,美印越来越接近的战略甚至准军事同盟关係不会动摇,我不认为莫迪「慌了」。

人们总是偏重于依赖过去那些让自己愉悦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有暂时性和侷限性,世界已经变了,即便拜登想有所作为,但都只能做到一半,因为他遇到的两大政治势力制约,恰恰是往两个相反的方向。

拜登今年的竞选战略,以攻击特朗普(Donald Trump)破坏美国民主为主要抓手,但与此同时民主党无法拿出明足够系统的内外政策纲领,外界能够看到的,也只有拜登关于重回世卫组织、巴黎气候协定等局部政策承诺。这主要是因为,拜登其实没有办法直接拿出一个清晰的政策纲领,因为一旦拿出来,会遭到两派的共同攻击,在高度撕裂的情况下,提出系统的政策纲领并不现实。

中共十九大之前,我们观察到有利条件很多,认为世界的总体变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中国。但当前现实颠覆了这个认知,最后我们发现「竟然是这样」。

中美关係已经恶化到最坏地步,其馀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海洋性发达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近几个月对中国的谴责和愤怒越来越多。与疫情爆发前相比,中国在国际上政治的孤立程度要更严重,中美高科技迅速脱鈎的局面,犹如冷战,甚至比冷战时期还恶劣。

可以说,发达世界正在迅速且全面的形成一个反华阵线,在各方面支持和同情中国的重要国家正在显著减少。

01: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1月17日在出席彭博社创新经济论坛时被问及这一话题时,回应称:「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一个会排除其他国家的联盟,尤其是一个没有中国的联盟。我想这不仅是新加坡和亚洲国家,即使在欧洲,也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中国做生意。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觉得这样更好。」在你看来,拜登真的能促成与西方较全面的反华统一战线吗?最大的变数或者说障碍在哪里?

时殷弘:李显龙不是谈论这个话题的适当人选,新加坡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很大,但在安全、国际政治、战略领域又深度依赖于美国。新加坡是典型的希望儘可能保持不公开在中美之间站队的代表。

在经济上,新加坡可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RCEP),但在军事战略上,新加坡肯定更接近美国,因此要看实际情况。

除了美国之外,发达国家还有海洋性发达国家和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它们在战略和以高科技为内涵的高端经济上,与美国高度一致。另外,在一系列问题,如新冠肺炎疫情来源、香港、台湾、新疆问题、高科技脱鈎以及军备控制问题等方面,也基本与美国一致,有些稍微保持一点距离。把所有这些问题联繫起来看,可以说,近乎全面的西方联合反华阵营正在浮现。

当然,不排除有新加坡这样的情况,或者有一些中国可以加入合作的领域,如气候变化等。但以上提到的问题还不够得出结论吗?

疫情爆发以来,除了发达国家之外,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南非、巴西、印尼语中国的关係都有了明显疏离。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增添了世界地区内部的複杂性,可以说,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调整与中国的关係。

拜登执政后,因为中国问题现在远不是美国的头等大事,他可能一时半会顾不上对华关係,但他肯定不会放弃旁敲侧击地给中国製造一些困难。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东亚女儿最难以接受的真相,被她笑着戳破了
因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 大连工业大学开除学生学籍
石破茂硬刚特朗普,日本究竟有什么筹码
幼儿园铅中毒案,我能回答所有疑点
19岁高考生失联超7天,母接到电话:20万捞人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空难 飞行员询问同僚“为何切断发动机燃油供应”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选民已放弃民主党?民主党自家民调数据敲响警钟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联合国:加萨近800人取物资时遇害 多命丧粮援站
没想到吧?农村还有800万亿财富在沉默
与王毅面对面会晤约1小时,鲁比奥:会谈富有成效
欧洲热死人了,但还是开不起空调
中美外长会晤约1小时 美媒:为特朗普访华做准备
民工大爷写高考作文《我的母亲》爆火 千字感动全网
越来越多企业这样做:在中国加工成稀土零部件再出口
夫妻千万房产被独生女抵押贷款换取加拿大永居卡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对墨西哥、欧盟收30%关税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世界已经变了,近乎全面的反华阵线正在形成?

香港01 2020-11-25 09:19:43


分析评论撰文:萧予泉野

「人们总是依赖于过去让自己愉悦的经验,但世界已经变了,应该看到过去那些经验的暂时性和有限性。」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係学院教授时殷弘在接受《香港01》专访时如此分析,他认为,即便拜登(Joe Biden)想要重回过去的政策,修补与盟友的关係,重建美国的国际信誉,但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之下,也只能做到一半。对于中国而言,在新冠肺炎(COVID-19)为诱因的条件下,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速调整与中国的关係,各方面支持和同情中国的重要国家正在显著减少。本篇为访谈第二篇。

01:美国大选后,从各方反应来看,欧洲似乎鬆了一口气,美国「老大哥」终于回归;印度则有点慌,莫迪(Narendra Modi)显然更期待特朗普的另一个四年;中国还在观望,毕竟中美关係的大局还难依託于拜登的上台就轻易改变。拜登上台后,世界地缘格局将会发生怎样的明显变化?

时殷弘:其实欧洲并没有鬆一口气,欧洲当然希望拜登当选,因为拜登当选之后,美国同北约、欧洲盟友的关係会得到部分修复,但是除此之外,欧洲也没有过多幻想。世界很多方面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定要指出的一点是,拜登不是拜登副总统,拜登当局也不是奥巴马(Barack Obama)当局。

拜登的优势,或许就是作为一个「正常」的美国总统,让盟友可以期待美国「老大哥」的回归。(Reuters)

可以说,拜登试图在经济上和军事上让盟友关係回到过去,但也只能回归一半。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美国自顾不暇,而且民主党激进派和共和党民粹派两股巨大势力的牵扯,美国如何能够回到过去?

回归一半,这句话适用于美国对欧关係、对日关係、对韩关係、对华关係以及全球治理。美国受到东京、首尔、布鲁塞尔等欢迎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

再看发展中国家,印度不用说,莫迪肯定有信心,无论拜登还是特朗普上台,美印越来越接近的战略甚至准军事同盟关係不会动摇,我不认为莫迪「慌了」。

人们总是偏重于依赖过去那些让自己愉悦的经验,但这些经验有暂时性和侷限性,世界已经变了,即便拜登想有所作为,但都只能做到一半,因为他遇到的两大政治势力制约,恰恰是往两个相反的方向。

拜登今年的竞选战略,以攻击特朗普(Donald Trump)破坏美国民主为主要抓手,但与此同时民主党无法拿出明足够系统的内外政策纲领,外界能够看到的,也只有拜登关于重回世卫组织、巴黎气候协定等局部政策承诺。这主要是因为,拜登其实没有办法直接拿出一个清晰的政策纲领,因为一旦拿出来,会遭到两派的共同攻击,在高度撕裂的情况下,提出系统的政策纲领并不现实。

中共十九大之前,我们观察到有利条件很多,认为世界的总体变化越来越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有利于中国。但当前现实颠覆了这个认知,最后我们发现「竟然是这样」。

中美关係已经恶化到最坏地步,其馀的发达国家,尤其是海洋性发达国家和欧洲大陆国家,近几个月对中国的谴责和愤怒越来越多。与疫情爆发前相比,中国在国际上政治的孤立程度要更严重,中美高科技迅速脱鈎的局面,犹如冷战,甚至比冷战时期还恶劣。

可以说,发达世界正在迅速且全面的形成一个反华阵线,在各方面支持和同情中国的重要国家正在显著减少。

01:新加坡总理李显龙11月17日在出席彭博社创新经济论坛时被问及这一话题时,回应称:「没有多少国家愿意加入一个会排除其他国家的联盟,尤其是一个没有中国的联盟。我想这不仅是新加坡和亚洲国家,即使在欧洲,也有一些国家希望与中国做生意。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我觉得这样更好。」在你看来,拜登真的能促成与西方较全面的反华统一战线吗?最大的变数或者说障碍在哪里?

时殷弘:李显龙不是谈论这个话题的适当人选,新加坡在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很大,但在安全、国际政治、战略领域又深度依赖于美国。新加坡是典型的希望儘可能保持不公开在中美之间站队的代表。

在经济上,新加坡可以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係协定》(RCEP),但在军事战略上,新加坡肯定更接近美国,因此要看实际情况。

除了美国之外,发达国家还有海洋性发达国家和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它们在战略和以高科技为内涵的高端经济上,与美国高度一致。另外,在一系列问题,如新冠肺炎疫情来源、香港、台湾、新疆问题、高科技脱鈎以及军备控制问题等方面,也基本与美国一致,有些稍微保持一点距离。把所有这些问题联繫起来看,可以说,近乎全面的西方联合反华阵营正在浮现。

当然,不排除有新加坡这样的情况,或者有一些中国可以加入合作的领域,如气候变化等。但以上提到的问题还不够得出结论吗?

疫情爆发以来,除了发达国家之外,一些重要的发展中国家,南非、巴西、印尼语中国的关係都有了明显疏离。新冠肺炎疫情大大增添了世界地区内部的複杂性,可以说,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正在调整与中国的关係。

拜登执政后,因为中国问题现在远不是美国的头等大事,他可能一时半会顾不上对华关係,但他肯定不会放弃旁敲侧击地给中国製造一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