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结对帮扶变调 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引热议

结对帮扶变调 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引热议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20-08-01 20:23:21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日,网曝两封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引发关注。在信中,榆中学生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这让很多网民不解:现在孩子的心态怎么这样啊?

榆中教育局回应,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学生交流中起误会,就闹了恶作剧,已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据了解,去年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钱的文具,但在此后的交流中,因为天津的孩子认为甘肃榆中特别困难,双方由此产生误会。

置于全貌中才能明晰个中是非

对于嘲讽式感恩,有人认为感谢信本就是种形式主义,既过时又老套;有人表示有被不懂感恩的孩子气到。

但在我看来,这两份感谢信里固然有涉事孩子不懂事的恶作剧式气话,无论是涉事学校还是舆论,对此引导教育就好,无须上纲上线,过度苛责。

而要真正解读此次争议,更需要将其置于全貌之中,才能了解个中是非。

此事被曝光后,有言论将矛头对准了施助者:认为有关方面在帮扶过程中,并不理解受助方的真实需求,一提到手拉手结对帮扶就窄化为送文具、捐书;在此过程中,言语间还流露出些许优越感,这让人不舒服。

不可否认,这类现象也确实存在。但如果站在事件全貌看,类似的言论对此次事件中的施助者天津宁河区一方来说,并不公平。

从公开信息看,近年来,天津宁河区与甘肃榆中县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机制,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援助等多种方式帮助榆中县脱贫,其中用于改善榆中县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帮扶资金投入,就超过735万元。

2019年,两地实现了东西部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全覆盖。在此背景下,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具。

2020年,两地的学校还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和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促进两地的教育资源共享。

也就是说,天津方面对榆中实施的,是系统性、机制化的帮扶活动,而非部分人认为的一说到帮扶,只知道捐书捐文具。

天津宁河区的孩子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或许因为信息不对称下的不经意言语,刺痛了少数甘肃榆中孩子的自尊心,捐文具活动可能也存在不到位不精准的地方。

但舆论若因此而全然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而忽视了当地多方位的帮扶工作,那难免会寒了他们的心,也无益于两地此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结对帮扶也要多些理解与尊重

回到感谢信上来,从甘肃榆中的孩子在两份感谢信中所说的情况看,他们确实被你们(捐助方)在信中说我们这里很穷用砖头当板凳的字眼刺痛了心。

这里面,相信作为捐助方的天津有关学校学生没恶意,用砖头当板凳大概是源于对贫困的刻板化印象,是基于纸上得来的信息得出的判断。但这确实可能让人听出些同情施恩的意味。

所以这事也提醒我们,城市学生和农村孩子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更需要创造平等交流的空间,别让某些刻板印象影响了二者的沟通,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龃龉。

甘肃榆中的孩子们虽然在感谢信中的语言不太得体,但也让外界了解到,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需要被更多地呵护。

他们以自嘲做回击的表述,的确有些恶作剧意味,但这里面反映出的结对帮扶工作方式与表达习惯中的问题,也需要被正视:对捐助方来说,宜俯下身子,在将工作做得更细之外,真正贴近那些被帮扶孩子的心理,加强引导。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双方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姿态沟通,我给你讲讲城市的霓虹与大厦,你给我说说山间的溪流与晚风。相互尊重,对等交流,误会自然也就能少些。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从2017年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榆中县在2019年4月就已成功脱贫摘帽,从网络曝光的一些图片来看,当地在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

天津有关方面显然应该及时关注到这种变化,在组织类似活动的时候,让学生充分了解甘肃校方的真实信息,如此才能满足当地学生的真实需求。

说到底,这件事折射出的是,贫困地区孩子在结对帮扶中对理解与尊重的渴求。看到这点,我们才能既避免过度解读,又不忽视个中的真问题,进而从中获取更多有益启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北大副校长任羽中投案,曾是四川省文科状元
年薪上亿清华学霸 在美遭民事刑事双重起诉在逃
71岁老翁自称射杀柯克 系为掩护枪手逃跑干扰调查
美网球选手在华发表“冒犯中国菜”言论 被斥“极无知”
一场思想的巨震,正在美国发生




24小时讨论排行

华裔女生引毛语录 主张政治暗杀遭肉搜 网:遣返她
川普被澳洲记者提问惹毛 手指对方:安静!
习近平似仍沉醉于阅兵 要籍此完善大党大国典礼制度
川普竞选时说让电费减半 现在美国电价正迅速上涨
美国各地僱员陆续因"庆祝"遭解僱 万斯呼吁举报
川普怒告纽时索赔150亿 美媒终尝到“愤怒的铁拳”?
吉米坎摩尔暗示柯克案疑凶或是川普支持者 节目遭停播
川普访中将成行?传中国买500架波音、大豆
数额巨大!两华人篡改礼品卡诈骗案 你花钱他赚钱!
FBI局长国会质询成“吵架比赛” 现场看谁嗓门大?
AI应用快速渗透 引爆美国电力荒!核能重返C位
宾州爆枪击案 警员3死2伤 现场“连珠炮”似的枪响…
川普扬言:半导体与药品关税将高于25% 缺药潮将至?
给川普国王级排场!英国出动1300人、120匹骏马…
12岁女孩被虐待致死案:生父为何哭着为继母求情
润美失败后,他们的人生何去何从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结对帮扶变调 中学生“嘲讽式感谢信”引热议

综合新闻 2020-08-01 20:23:21


近日,网曝两封甘肃榆中学生写给天津学生的嘲讽式感谢信,引发关注。在信中,榆中学生称感谢你们寄给我们的文具,但我们并不需要自责认识了你们这让很多网民不解:现在孩子的心态怎么这样啊?

榆中教育局回应,两地学校有结对帮扶,学生交流中起误会,就闹了恶作剧,已对当事人批评教育。

据了解,去年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钱的文具,但在此后的交流中,因为天津的孩子认为甘肃榆中特别困难,双方由此产生误会。

置于全貌中才能明晰个中是非

对于嘲讽式感恩,有人认为感谢信本就是种形式主义,既过时又老套;有人表示有被不懂感恩的孩子气到。

但在我看来,这两份感谢信里固然有涉事孩子不懂事的恶作剧式气话,无论是涉事学校还是舆论,对此引导教育就好,无须上纲上线,过度苛责。

而要真正解读此次争议,更需要将其置于全貌之中,才能了解个中是非。

此事被曝光后,有言论将矛头对准了施助者:认为有关方面在帮扶过程中,并不理解受助方的真实需求,一提到手拉手结对帮扶就窄化为送文具、捐书;在此过程中,言语间还流露出些许优越感,这让人不舒服。

不可否认,这类现象也确实存在。但如果站在事件全貌看,类似的言论对此次事件中的施助者天津宁河区一方来说,并不公平。

从公开信息看,近年来,天津宁河区与甘肃榆中县建立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机制,通过资金支持、人才援助等多种方式帮助榆中县脱贫,其中用于改善榆中县教育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的教育帮扶资金投入,就超过735万元。

2019年,两地实现了东西部学校手拉手结对帮扶全覆盖。在此背景下,天津宁河区的学校给榆中县学校捐赠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具。

2020年,两地的学校还在推进互联网+教育精准帮扶活动和教师结对子、分享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的主题活动,促进两地的教育资源共享。

也就是说,天津方面对榆中实施的,是系统性、机制化的帮扶活动,而非部分人认为的一说到帮扶,只知道捐书捐文具。

天津宁河区的孩子们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或许因为信息不对称下的不经意言语,刺痛了少数甘肃榆中孩子的自尊心,捐文具活动可能也存在不到位不精准的地方。

但舆论若因此而全然把板子打到他们身上,而忽视了当地多方位的帮扶工作,那难免会寒了他们的心,也无益于两地此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结对帮扶也要多些理解与尊重

回到感谢信上来,从甘肃榆中的孩子在两份感谢信中所说的情况看,他们确实被你们(捐助方)在信中说我们这里很穷用砖头当板凳的字眼刺痛了心。

这里面,相信作为捐助方的天津有关学校学生没恶意,用砖头当板凳大概是源于对贫困的刻板化印象,是基于纸上得来的信息得出的判断。但这确实可能让人听出些同情施恩的意味。

所以这事也提醒我们,城市学生和农村孩子在结对帮扶的过程中,更需要创造平等交流的空间,别让某些刻板印象影响了二者的沟通,甚至造成不必要的龃龉。

甘肃榆中的孩子们虽然在感谢信中的语言不太得体,但也让外界了解到,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也需要被更多地呵护。

他们以自嘲做回击的表述,的确有些恶作剧意味,但这里面反映出的结对帮扶工作方式与表达习惯中的问题,也需要被正视:对捐助方来说,宜俯下身子,在将工作做得更细之外,真正贴近那些被帮扶孩子的心理,加强引导。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双方应该以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姿态沟通,我给你讲讲城市的霓虹与大厦,你给我说说山间的溪流与晚风。相互尊重,对等交流,误会自然也就能少些。

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从2017年开展对口帮扶以来,榆中县在2019年4月就已成功脱贫摘帽,从网络曝光的一些图片来看,当地在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方面都有了巨大变化。

天津有关方面显然应该及时关注到这种变化,在组织类似活动的时候,让学生充分了解甘肃校方的真实信息,如此才能满足当地学生的真实需求。

说到底,这件事折射出的是,贫困地区孩子在结对帮扶中对理解与尊重的渴求。看到这点,我们才能既避免过度解读,又不忽视个中的真问题,进而从中获取更多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