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胡锡进没想到 他的“千枚核弹头”言论惹大祸了

胡锡进没想到 他的“千枚核弹头”言论惹大祸了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20-07-05 09:14:3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媒体人胡锡进也没想到,自己在5月8日发出的扩核论时隔近两个月后再次发酵,而且争议地点是在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北京时间6月30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美国裁军大使罗伯特·伍德(Robert Wood)要求中国裁军大使李松解释胡锡进关于中国应将核弹头数量扩充至1,000枚的言论。

胡锡进扩核论引美军方关注

李送回应道,胡锡进的个人看法不能代表中国军控政策,胡针对的是个别美国政客对中国的敌视和威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中国公众和更广泛国际公众的普遍担忧,恰恰说明美国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的严重危害性。李送还表示,冷战思维不可能使美国“再次强大”,更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安全。

胡锡进的扩核论源于彼时美军军舰和战机在中国周边海域的频繁动作,4月28日和4月29日美国海军先后在南海附近活动,5月4日2架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现身中国东海海域,美军的这一系列举动在当时引发中国网友一致声讨。

5月8日胡锡进表示,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他还表示,中国面临着与越来越不理性的美国进行艰难的互动,对方(美国)只相信实力,中国需要有更大的核武库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22日美国国务院还把《环球时报》在内的四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胡锡进曾于6月23日分别在推特(Twitter)和微博上发文直言“荒唐”,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中美关系紧张,以至于《环球时报》这样的市场化媒体都受到波及,这很让人遗憾。美国在失去自信和包容,那个国家乱套了”。

美国此举说明在对中事务上美国的警觉性越发增强。

中美双方军事领域的“敏感”

这种“警觉性”也反映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美国对中国核军控政策及军力建设的指控,伍德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主要威胁”。但从数据看,无论是从核弹头数量还是从军费开支,美国都远高于中国。美国拥有6,185枚核弹头,远高于中国被认为的300枚;2019年美国军费开支为7,320亿美元,远高于中国的2,61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对比反而让美国对中国的指控站不住脚。

不可否认中国近年不断进行军队改革,武器装备升级速度也在加快,如自制航母山东舰入列南海,战斗机、导弹系统等的升级,同时军事演习不断增加,南海活动频繁,这些都引发了一直想重回南海的美军的“关注”。而美国方面,无论是军费开支还是武器装备都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一次次退出一系列重要国际安全和军控条约也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不安。

2019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一事曾表示“深感遗憾并坚决反对”,她称退出《中导条约》是美国无视自身国际承诺,奉行单边主义的又一消极举动,其真实目的是自我松绑,谋求单方面军事和战略优势。

2016年11月0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无人机在2016年珠海航展中引发关注。(VCG)

《中导条约》由美国前苏联在1987年正式签署,规定双方全部销毁、且不得生产或试验新的射程介于500公里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作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该条约在苏联解体后主要针对的是美俄两国的陆基中程导弹,是冷战后期美俄双方的一项重要妥协。

继《中导条约》后,2020年5月22日,美国向《开放天空条约》其他缔约国发送退约决定通知,宣布将在6个月内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签署于1992年,2002年起生效,条约参与国可按规定对彼此领土进行非武装方式的空中侦察。该条约是冷战结束后重要的信任建立措施,美国、俄罗斯和大部分北约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美国接连退出两大国际军事条约,意味着未来全球战略体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或将处于不可控状态。

由此,中美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摩擦正逐步蔓延到军事领域,双方对彼此的军事警觉性都在增强。

但中美双方的这种警觉性也并非完全负面,在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轮番上演的中美关系中,军事关系作为“稳定器”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目前随着中美双方对彼此警觉性的升级,将有助于让双方保持克制,规范双边行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64)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他从未去过美国,但他成了“中国特朗普”
纽约时报:特朗普的超级大国自杀行为
解放军九上将同时官宣落马,背后的潜在逻辑和补缺悬念
北京再次大抓捕地下教会,家属求救,海外华人到中领馆抗议
特朗普:料下周能同中国达成多项协议,包括恢复采购大豆等




24小时讨论排行

对普丁好失望!川普止战下一步,转向习近平"联中制俄"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吴石将军在台湾就义后......
仅两个月新增一万亿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38万亿
习近平顶住55%高关税最狂筹码:对美出口1天10亿
厨师大赛没结束 作品已被大妈们扑上抢光 参赛者傻眼
WSJ:特朗普赦免了被定罪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
“川习会”确定了!白宫公布正式时间、地点
加州州长硬刚白宫:敢派兵,一纳秒内起诉!
美硬起来!2大手段反制俄 普京玩弄川普老招恐失效
经济学人:为何说中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
ICE扫荡纽约唐人街:拘4美国公民 民主党议员怒斥
川普狠招?美拟禁软件售中国 笔电、喷射引擎入列
白宫东翼已被整体拆除 美媒曝最新图片
“进口药”活不下去了,这次却没人叫好了?
中国富家女杨兰兰疑逃亡!豪宅搬空人间蒸发
马斯克出手 一夜切断2500星链终端 诈骗帝国崩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胡锡进没想到 他的“千枚核弹头”言论惹大祸了

多维 2020-07-05 09:14:30

中国媒体人胡锡进也没想到,自己在5月8日发出的扩核论时隔近两个月后再次发酵,而且争议地点是在联合国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北京时间6月30日,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美国裁军大使罗伯特·伍德(Robert Wood)要求中国裁军大使李松解释胡锡进关于中国应将核弹头数量扩充至1,000枚的言论。

胡锡进扩核论引美军方关注

李送回应道,胡锡进的个人看法不能代表中国军控政策,胡针对的是个别美国政客对中国的敌视和威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中国公众和更广泛国际公众的普遍担忧,恰恰说明美国一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的严重危害性。李送还表示,冷战思维不可能使美国“再次强大”,更不可能给世界带来安全。

胡锡进的扩核论源于彼时美军军舰和战机在中国周边海域的频繁动作,4月28日和4月29日美国海军先后在南海附近活动,5月4日2架B-1B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现身中国东海海域,美军的这一系列举动在当时引发中国网友一致声讨。

5月8日胡锡进表示,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他还表示,中国面临着与越来越不理性的美国进行艰难的互动,对方(美国)只相信实力,中国需要有更大的核武库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22日美国国务院还把《环球时报》在内的四家中国官方媒体机构认定为“外国使团”,胡锡进曾于6月23日分别在推特(Twitter)和微博上发文直言“荒唐”,他表示,“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中美关系紧张,以至于《环球时报》这样的市场化媒体都受到波及,这很让人遗憾。美国在失去自信和包容,那个国家乱套了”。

美国此举说明在对中事务上美国的警觉性越发增强。

中美双方军事领域的“敏感”

这种“警觉性”也反映在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上美国对中国核军控政策及军力建设的指控,伍德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对“世界和平与安全构成主要威胁”。但从数据看,无论是从核弹头数量还是从军费开支,美国都远高于中国。美国拥有6,185枚核弹头,远高于中国被认为的300枚;2019年美国军费开支为7,320亿美元,远高于中国的2,610亿美元。这些数字的对比反而让美国对中国的指控站不住脚。

不可否认中国近年不断进行军队改革,武器装备升级速度也在加快,如自制航母山东舰入列南海,战斗机、导弹系统等的升级,同时军事演习不断增加,南海活动频繁,这些都引发了一直想重回南海的美军的“关注”。而美国方面,无论是军费开支还是武器装备都位居世界第一,并且一次次退出一系列重要国际安全和军控条约也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不安。

2019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对美国退出《中导条约》一事曾表示“深感遗憾并坚决反对”,她称退出《中导条约》是美国无视自身国际承诺,奉行单边主义的又一消极举动,其真实目的是自我松绑,谋求单方面军事和战略优势。

2016年11月02日,中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无人机在2016年珠海航展中引发关注。(VCG)

《中导条约》由美国前苏联在1987年正式签署,规定双方全部销毁、且不得生产或试验新的射程介于500公里至5,500公里之间的陆基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作为苏联的唯一继承国,该条约在苏联解体后主要针对的是美俄两国的陆基中程导弹,是冷战后期美俄双方的一项重要妥协。

继《中导条约》后,2020年5月22日,美国向《开放天空条约》其他缔约国发送退约决定通知,宣布将在6个月内退出《开放天空条约》。《开放天空条约》签署于1992年,2002年起生效,条约参与国可按规定对彼此领土进行非武装方式的空中侦察。该条约是冷战结束后重要的信任建立措施,美国、俄罗斯和大部分北约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美国接连退出两大国际军事条约,意味着未来全球战略体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或将处于不可控状态。

由此,中美双方在经济、科技、政治等领域摩擦正逐步蔓延到军事领域,双方对彼此的军事警觉性都在增强。

但中美双方的这种警觉性也并非完全负面,在贸易战、科技战、舆论战轮番上演的中美关系中,军事关系作为“稳定器”的作用就尤为重要。目前随着中美双方对彼此警觉性的升级,将有助于让双方保持克制,规范双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