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国院士:别以为已胜利了 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中国院士:别以为已胜利了 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文章来源: 成都商报 于 2020-04-08 12:12: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王辰认为,现在的情况下,不是歇口气的时候。现在恰恰在疫情的变化期,谁能知道这是长期的阶段性回来的像流感,还是人个体上能够慢性感染像乙肝,还是倏然而去像SARS,还是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还都缺乏想象力。



4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研究中心”落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采访,谈当前的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带来的思考,干货很多,值得认真研读。

梳理其核心观点如下:

1、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抗疫战,主要打的是社会组织的仗,而非科技仗。我们应该少一些说漂亮话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

2、我国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

3、一些西方国家施行实质性的“群体免疫”策略,以牺牲年老体弱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人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后能够放心打开国门。而我国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弃一个患者,后期可能面临被动局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和开放带来不利影响。

4、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5、中央防疫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两者结合可以对病毒规律和疫情走向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对于疫情防控有着深远意义。

以下是讲话实录:

现在看来,国家医学科技在当今世界上,其重要性无以复加。这次新冠疫情事件使我们更感受到医学科技的重要性。它跟国家的三件大事关系紧密,第一个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民众的健康和生命;第二个是最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因为健康产业是第一大产业;第三个是最突出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

很多人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没错,其核心就是医学部分。因此医学发达与否,医学科技发展与否就关乎整个社会、经济、民生、国防安全这样一个大的格局。

你大概知道现在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天天念叨这句话,但你能不能理解这句话呢?变局有很多的因素,有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等等若干因素,其中一个极大的搅动因素,能引起全局性改变的因素,是疫情。它的全球影响还在继续,会影响到全球的大的战略布局。

这中间谁头脑清楚谁就可以胜出,谁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念叨很多事情,但不聪明少智慧,再加上私利作祟的话,这个全球格局就会变了。卫生界如此,科技界如此,社会国家都如此。因此这个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大的疫情之后,痛定思痛,我们怎么办?

而疫情并未远去,先要考虑现在我们和欧美之间的差别。他们会比较理性地,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会断指求存。我们是比较感性的,重感情的,一定要把每个人到维护住。于是,在将来就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欧美人群受了大的损失之后,他的人群免疫能力就上来了,它可以敞开国门,他不怕的,他有免疫力,出去的话呢,他也不是疫情高发国,进来的话呢,他也不是人群易感国。我们反过来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对于14亿人口这样人均医疗资源较低的国家来说,既要重感情,还要保持社会稳定,还要保持国门的开放状态,谁能做这个事儿?只有医学能帮国家。

因此现在疫苗如果能出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好很多,但冠状病毒的疫苗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这不是个流感。现在不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要打造,在新冠病毒的科技研究上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也必须头脑清楚,眼光不能偏狭,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当我们还为这些假阳性、假阴性,尤其假阴性所困惑的时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的国家已经是一滴指血十分钟,就能准确率很高的测出来了,已经可以分发到家庭里边儿,像糖尿病一样的自己测一下填报了。我们知道在检测上做到充分、准确和动态,对防控有多大的意义。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我们在这场战役中,现在打的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组织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有吗?有,但是打得特漂亮吗?这个留给以后评价,留给在跟其他的国家的比较中去评价,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现在的方舱医院,都是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力量起作用,科技方面的力量,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状态啊?我们应该少一点说漂亮话的科学家,多一点真正的,更多地看到问题的科学家,应当多一点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中国的科学界搞很多的事情,但真正的塌下心来的,按照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这样去做事情的,有,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研究中,我的研究组始终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拿到什么数据的时候都别激动,它必须是以冷静的目光,一定要头脑清醒,平和地去做事。

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不是歇口气的时候。现在恰恰在疫情的变化期,谁能知道这是长期的阶段性回来的像流感,还是人个体上能够慢性感染像乙肝,还是倏然而去像SARS,还是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还都缺乏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好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这也是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能不能真正的战胜疫情,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是最核心的生产力,因此发展好和医学科学和技术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全国和整个社会都要思考怎样把医学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医学科技的投入,医学科技的体系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经费,占到了人口科技经费的40~70%,我们国家低得多得多,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情况,而实际上医学科技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民生的,是关乎健康产业发展,也关乎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此,在这次之后怎么能够坚定的推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这样的机构必须考虑的,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必须思考的,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所必须坚定推行的一个社会发展取向。

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地方要特别是重点地区和地方,要组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就是核酸和血清抗体,调查的目的能明确到底有多少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要严格的、更科学、更经济地设计和抽样调查,不是简单地找几个健康人做检查,也不是对所有人做检查。

通过这个抽样,要能够对人群整体的免疫力状况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现在着手做这件事,可以反映当前的基线水平。三个月、六个月后复查,则可以反映未来群体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况。这个依据拿在手里,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掌握主动权,不至于陷于被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工程师持旅游签入境 对美海关说"来工作" 结果…
日本人组团去老挝嫖幼女,大使馆都看不下去了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特朗普看着自己的新肖像画,忍不住要为自己点赞
知情人称“南航机长杀伤领导后跳楼身亡”,警方回应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这么恨中国,现在是不是回来当间谍了?”
被视“国运之战” 中国发力超级计划 堪比“两弹一星”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示范样板?美对越20% 越对美0%+开放市场+堵"洗产地"…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视频热传:专业团队砍巨树 “最后一击”砸毁了一切…
印防长突提永久划界 抛“四步走”计划 中方冷处理
越南吹填南海岛礁 扩大8.5平方公里 现3千米跑道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新加坡前外长:若20年后不得不选边 新加坡倾向中国
媒体对决川普落败!CBS母公司支付川普巨额和解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的胜利 马斯克或成最大牺牲品
美对乌部分军援踩刹车 美媒:五角大楼担忧库存
“10亿人挺你” 马斯克杠川普 中国网友一面倒支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院士:别以为已胜利了 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成都商报 2020-04-08 12:12:59

王辰认为,现在的情况下,不是歇口气的时候。现在恰恰在疫情的变化期,谁能知道这是长期的阶段性回来的像流感,还是人个体上能够慢性感染像乙肝,还是倏然而去像SARS,还是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还都缺乏想象力。



4月3日,“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研究中心”落户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接受采访,谈当前的疫情发展态势和疫情带来的思考,干货很多,值得认真研读。

梳理其核心观点如下:

1、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的抗疫战,主要打的是社会组织的仗,而非科技仗。我们应该少一些说漂亮话的人,多一些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

2、我国目前疫情防控效果明显,但在对新冠病毒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对其传播规律也缺乏想象力,所以还不是歇口气的时候,还要对疫情是否反复保持足够警惕。

3、一些西方国家施行实质性的“群体免疫”策略,以牺牲年老体弱者的生命为代价,换来人群整体免疫水平的上升,疫情之后能够放心打开国门。而我国将人民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放弃一个患者,后期可能面临被动局面,对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国际交流和开放带来不利影响。

4、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5、中央防疫领导小组已经明确提出,各地尤其是重点疫区,要通过核酸及血清抗体检测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通过核酸检测可以发现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抗体检测可以反映人群的免疫水平;两者结合可以对病毒规律和疫情走向有一个科学的评估,对于疫情防控有着深远意义。

以下是讲话实录:

现在看来,国家医学科技在当今世界上,其重要性无以复加。这次新冠疫情事件使我们更感受到医学科技的重要性。它跟国家的三件大事关系紧密,第一个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民众的健康和生命;第二个是最重大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因为健康产业是第一大产业;第三个是最突出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

很多人说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没错,其核心就是医学部分。因此医学发达与否,医学科技发展与否就关乎整个社会、经济、民生、国防安全这样一个大的格局。

你大概知道现在是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我们天天念叨这句话,但你能不能理解这句话呢?变局有很多的因素,有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科技的等等若干因素,其中一个极大的搅动因素,能引起全局性改变的因素,是疫情。它的全球影响还在继续,会影响到全球的大的战略布局。

这中间谁头脑清楚谁就可以胜出,谁在这里叽叽喳喳地念叨很多事情,但不聪明少智慧,再加上私利作祟的话,这个全球格局就会变了。卫生界如此,科技界如此,社会国家都如此。因此这个时候,一定是在这个大的疫情之后,痛定思痛,我们怎么办?

而疫情并未远去,先要考虑现在我们和欧美之间的差别。他们会比较理性地,在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会断指求存。我们是比较感性的,重感情的,一定要把每个人到维护住。于是,在将来就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就是欧美人群受了大的损失之后,他的人群免疫能力就上来了,它可以敞开国门,他不怕的,他有免疫力,出去的话呢,他也不是疫情高发国,进来的话呢,他也不是人群易感国。我们反过来有可能面临这样的局面,对于14亿人口这样人均医疗资源较低的国家来说,既要重感情,还要保持社会稳定,还要保持国门的开放状态,谁能做这个事儿?只有医学能帮国家。

因此现在疫苗如果能出来的话,那这个事情就好很多,但冠状病毒的疫苗不是个简单的事儿,这不是个流感。现在不但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要打造,在新冠病毒的科技研究上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也必须头脑清楚,眼光不能偏狭,要认清楚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状态。当我们还为这些假阳性、假阴性,尤其假阴性所困惑的时候,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有的国家已经是一滴指血十分钟,就能准确率很高的测出来了,已经可以分发到家庭里边儿,像糖尿病一样的自己测一下填报了。我们知道在检测上做到充分、准确和动态,对防控有多大的意义。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我们在这场战役中,现在打的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组织的力量。科技的力量有吗?有,但是打得特漂亮吗?这个留给以后评价,留给在跟其他的国家的比较中去评价,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现在的方舱医院,都是社会组织管理方面的力量起作用,科技方面的力量,我们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状态啊?我们应该少一点说漂亮话的科学家,多一点真正的,更多地看到问题的科学家,应当多一点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中国的科学界搞很多的事情,但真正的塌下心来的,按照目光冷静、头脑清醒,行动稳健迅捷这样去做事情的,有,但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所以在研究中,我的研究组始终说的一句话就是,真正的拿到什么数据的时候都别激动,它必须是以冷静的目光,一定要头脑清醒,平和地去做事。

尤其是现在的情况下,不是歇口气的时候。现在恰恰在疫情的变化期,谁能知道这是长期的阶段性回来的像流感,还是人个体上能够慢性感染像乙肝,还是倏然而去像SARS,还是第四种、第五种可能性?我们现在还都缺乏想象力。

因此我们需要好的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这也是通过这次大疫,我们民族必须增长的智慧,就是对医学科技的高度重视。能不能真正的战胜疫情,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就是科学技术手段,这个是最核心的生产力,因此发展好和医学科学和技术是符合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全国和整个社会都要思考怎样把医学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医学科技的投入,医学科技的体系建设是远远不够的,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

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医学生命科学的研究经费,占到了人口科技经费的40~70%,我们国家低得多得多,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情况,而实际上医学科技的发展直接关乎整个民生的,是关乎健康产业发展,也关乎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因此,在这次之后怎么能够坚定的推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为代表的这样的机构必须考虑的,也是我们整个国家必须思考的,代表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所必须坚定推行的一个社会发展取向。

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

中央已经明确,要求地方要特别是重点地区和地方,要组织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就是核酸和血清抗体,调查的目的能明确到底有多少所谓的无症状感染者。要严格的、更科学、更经济地设计和抽样调查,不是简单地找几个健康人做检查,也不是对所有人做检查。

通过这个抽样,要能够对人群整体的免疫力状况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摸底。现在着手做这件事,可以反映当前的基线水平。三个月、六个月后复查,则可以反映未来群体的免疫力和疾病流行情况。这个依据拿在手里,我们才能制定科学的防控措施,才能在世界各国普遍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掌握主动权,不至于陷于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