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党媒带节奏:生物武器离我们有多远?(图)

党媒带节奏:生物武器离我们有多远?

文章来源: 光明网 于 2020-03-11 15:05:2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生物武器离我们有多远?



光明网03-11 18:10

尽管国际社会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仍然无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发展势头。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大规模的生物武器,能够满足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生物攻击需要;全球范围内数十个恐怖组织和其他非国家行为者都对生物武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生物恐怖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发展历程

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生物战剂是指能够满足军事目的与使用技术要求,对人畜造成大面积杀伤,对农作物实施大面积破坏的致病微生物和由此产生的传染性物质的总称。生物武器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研制者是德国,研制的生物战剂仅为几种人畜共患的致病细菌,生产规模较小,施放方法简单,主要由间谍秘密污染食物、水源或饲料。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其发展特点是生物战剂种类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施放方式是由飞机播洒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是历史上生物武器使用最多的时期。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特征是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DNA重组技术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生物战剂的大量生产,而且对研制适用于生物战要求的新战剂创造了必要条件,使生物武器进入“基因武器”阶段。

战剂分类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国所研制的生物战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生物战剂有无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生物战剂和非传染性生物战剂。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天花病毒、流感病毒、霍乱弧菌和鼠疫杆菌等;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土拉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0%至90%,主要有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野兔热杆菌、黄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失能性战剂病死率在10%以下,如Q热立克次体、布鲁氏杆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根据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可分为病毒类生物战剂,如黄热病毒等;细菌类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衣原体类生物战剂,如鸟疫衣原体等;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如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毒素类生物战剂,如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真菌类生物战剂,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

可怕之处

与传统武器相比,生物武器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地区,其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在适当条件下一些生物战剂存活时间较长,不易被侦察发现。例如炭疽芽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其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二是致病性强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数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即可使人、畜患病。传染性极大,在缺乏防护、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极易蔓延传播,引起传染病流行。

三是传染途径广感染方式多。生物战剂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皮肤接触、污染伤口、粘膜感染等。四是使用简单难以防治。可通过牲畜、植物、信件、气溶胶等多种形式释放传播。例如只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芽胞经飞机、导弹、鼠携带等方式释放散播在一个大城市,就会危及300万人的生命;气溶胶无色、无味,多在清晨、黄昏、夜间、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带菌的昆虫、动物也易与当地原有种类相混,不易被发现。五是战争成本低毁伤效果大。据相关资料,1969年联合国化学生物战专家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所以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廉价的原子弹”。

进化方向

尽管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生物武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和用途仍被某些国家和组织秘密研制,其未来发展方向应引起全世界足够的警觉。改进提高。由于生物武器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等,所以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改进现有的战剂以提高其威力。如往战剂中加入某种制剂以提高其对分散应力和气溶胶化的耐受力,增强战剂颗粒的感染力等。在施放手段上也日趋完善和先进。开发利用。除对现存战剂进行改进外, 一些国家还在寻找毒性更大、致死性更强的新型战剂。正在研究的一些新的病毒和细菌有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以及军团菌等。这些病原生物都被作为新的生物战剂来加紧研究, 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这些病原生物还可被作为气溶胶来进行使用。

基因武器。是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利用重组DNA 技术来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插入能对抗普通药物或疫苗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细菌,或在一些原本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插入致病基因,产生出新的致病生物制剂。基因武器的秘密研制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防范措施

近代战争以来,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减小生物恐怖对世界安全和稳定的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主动防范。针对生物武器的特点, 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及时查明敌人生物武器的袭击企图并彻底摧毁之,是最积极有效的防护。经过几十年研究探索,生物武器的侦、检、防、消技术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军队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剂侦检。即组织对敌生物武器袭击的侦察与检测。使用生物武器具有明显的特征,被生物武器攻击的地域,人和动植物会出现突发性传染病或异常死亡等。一般而言,使用生物战剂气溶胶攻击难被发现,需要用专门仪器和侦检技术。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人工接种生物制品激发人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以形成特异性抵抗力,破坏或排斥进入机体的病原体。一个国家要想应对“生物恐怖”,首先是要储备足够批量的疫苗、充足的药物和手段,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救治。当出现感染和传播时,应及时对病人、病畜等采取隔离措施,减少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收治,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诊疗,对症下药。病人要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并加强消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直至症状消失。疫区消毒。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明,实行封锁,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在交通路口设置临时检疫消毒站,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组织医务人员或防化分队,对尸体、排泄物、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物、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除害灭病。对投放的生物战剂及其媒介物,通常可采取泥土掩埋、烈火烧煮、药水浸渍、烟雾熏杀等措施进行处理。其中最有效彻底的办法是蒸煮和烈火焚烧,因为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加热至100℃以上就会死亡。(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林李珍妮)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6)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以为自己不可能被骗” 反诈大使演员朱时茂遭诈骗

24小时讨论排行

会见梅尔茨 王毅提起中国曾无条件支持德国统一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印度花巨资建90度死亡直角高架桥 7工程师遭解雇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一个自由主义的乌托邦:“它”或许是民主党最后的希望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反诈大使”朱时茂自曝一天两遇骗局 被骗走2000元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各国8月1日开始交关税,川普:税率最高70%
日本前首相谈美加征关税:哭闹的小孩儿
英国F-35B战机因故障滞留印度 被当地旅游局“征用”
坠楼机长妻子:丈夫出事无人通知 最后一眼都没见到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党媒带节奏:生物武器离我们有多远?

光明网 2020-03-11 15:05:29

生物武器离我们有多远?



光明网03-11 18:10

尽管国际社会签署了《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仍然无法有效遏止生物武器的发展势头。一些国家和地区拥有较大规模的生物武器,能够满足战略、战役、战术等不同层次生物攻击需要;全球范围内数十个恐怖组织和其他非国家行为者都对生物武器表示出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生物恐怖已成为影响全球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发展历程

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和施放装置构成的一种作战武器。生物战剂是指能够满足军事目的与使用技术要求,对人畜造成大面积杀伤,对农作物实施大面积破坏的致病微生物和由此产生的传染性物质的总称。生物武器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主要研制者是德国,研制的生物战剂仅为几种人畜共患的致病细菌,生产规模较小,施放方法简单,主要由间谍秘密污染食物、水源或饲料。第二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其发展特点是生物战剂种类逐渐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主要施放方式是由飞机播洒带有生物战剂的媒介物,是历史上生物武器使用最多的时期。第三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其特征是生物技术迅速发展,特别是DNA重组技术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生物战剂的大量生产,而且对研制适用于生物战要求的新战剂创造了必要条件,使生物武器进入“基因武器”阶段。

战剂分类

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各国所研制的生物战剂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各不相同。根据生物战剂有无传染性,可分为传染性生物战剂和非传染性生物战剂。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天花病毒、流感病毒、霍乱弧菌和鼠疫杆菌等;非传染性生物战剂如土拉杆菌、肉毒杆菌毒素等。根据生物战剂对人的危害程度,可分为致死性战剂和失能性战剂。致死性战剂的病死率在10%以上,甚至可以达到50%至90%,主要有炭疽杆菌、伤寒杆菌、野兔热杆菌、黄热病毒、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失能性战剂病死率在10%以下,如Q热立克次体、布鲁氏杆菌、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

根据生物战剂的形态和病理,可分为病毒类生物战剂,如黄热病毒等;细菌类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等;衣原体类生物战剂,如鸟疫衣原体等;立克次体类生物战剂,如流行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等;毒素类生物战剂,如葡萄球菌肠毒素等;真菌类生物战剂,如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子菌等。

可怕之处

与传统武器相比,生物武器自身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污染面积大危害时间长。直接喷洒的生物气溶胶可随风飘到较远地区,其杀伤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在适当条件下一些生物战剂存活时间较长,不易被侦察发现。例如炭疽芽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其芽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40年之久。二是致病性强传染性大。生物战剂多数为烈性传染性致病微生物,少量即可使人、畜患病。传染性极大,在缺乏防护、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极易蔓延传播,引起传染病流行。

三是传染途径广感染方式多。生物战剂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人,如经口食入、经呼吸道吸入、昆虫叮咬、皮肤接触、污染伤口、粘膜感染等。四是使用简单难以防治。可通过牲畜、植物、信件、气溶胶等多种形式释放传播。例如只要把100公斤的炭疽芽胞经飞机、导弹、鼠携带等方式释放散播在一个大城市,就会危及300万人的生命;气溶胶无色、无味,多在清晨、黄昏、夜间、多雾时秘密施放;所投带菌的昆虫、动物也易与当地原有种类相混,不易被发现。五是战争成本低毁伤效果大。据相关资料,1969年联合国化学生物战专家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所以有人将生物武器形容为“廉价的原子弹”。

进化方向

尽管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但生物武器由于其自身特殊的优势和用途仍被某些国家和组织秘密研制,其未来发展方向应引起全世界足够的警觉。改进提高。由于生物武器本身存在重大缺陷,如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等,所以研究人员用物理化学方法改进现有的战剂以提高其威力。如往战剂中加入某种制剂以提高其对分散应力和气溶胶化的耐受力,增强战剂颗粒的感染力等。在施放手段上也日趋完善和先进。开发利用。除对现存战剂进行改进外, 一些国家还在寻找毒性更大、致死性更强的新型战剂。正在研究的一些新的病毒和细菌有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拉沙热病毒以及军团菌等。这些病原生物都被作为新的生物战剂来加紧研究, 而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 这些病原生物还可被作为气溶胶来进行使用。

基因武器。是指运用基因工程技术,采用类似工程设计的方法,利用重组DNA 技术来改变非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在一些致病细菌或病毒中插入能对抗普通药物或疫苗的基因,产生具有显著抗药性的致病细菌,或在一些原本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插入致病基因,产生出新的致病生物制剂。基因武器的秘密研制可能产生一些人类在已有技术条件下难以对付的致病微生物,从而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防范措施

近代战争以来,生物武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生物武器对人类社会的威胁。减小生物恐怖对世界安全和稳定的影响,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主动防范。针对生物武器的特点, 采取及时有效的防范措施势在必行。及时查明敌人生物武器的袭击企图并彻底摧毁之,是最积极有效的防护。经过几十年研究探索,生物武器的侦、检、防、消技术都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军队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战剂侦检。即组织对敌生物武器袭击的侦察与检测。使用生物武器具有明显的特征,被生物武器攻击的地域,人和动植物会出现突发性传染病或异常死亡等。一般而言,使用生物战剂气溶胶攻击难被发现,需要用专门仪器和侦检技术。

免疫预防。是指通过人工接种生物制品激发人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特异的免疫应答,以形成特异性抵抗力,破坏或排斥进入机体的病原体。一个国家要想应对“生物恐怖”,首先是要储备足够批量的疫苗、充足的药物和手段,以保证应对突发事件。及时救治。当出现感染和传播时,应及时对病人、病畜等采取隔离措施,减少传播途径,便于集中收治,由医务人员进行专业诊疗,对症下药。病人要主动避免与他人接触,并加强消毒,积极配合医生进行专业治疗,直至症状消失。疫区消毒。要在疫区周围设置警示标明,实行封锁,限制人员和物资进出,在交通路口设置临时检疫消毒站,对出入人员和车辆进行消毒。组织医务人员或防化分队,对尸体、排泄物、污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污染物、场地等进行彻底消毒。除害灭病。对投放的生物战剂及其媒介物,通常可采取泥土掩埋、烈火烧煮、药水浸渍、烟雾熏杀等措施进行处理。其中最有效彻底的办法是蒸煮和烈火焚烧,因为绝大多数致病微生物加热至100℃以上就会死亡。(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林李珍妮)

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