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她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只管大胆直言

她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只管大胆直言

文章来源: 长江日报 于 2020-02-20 01:21:0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她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绝不瞻前顾后,只管大胆直言



  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发了条朋友圈,公开质疑用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的可靠性,她建议CT影像作为诊断主要依据。

  张笑春说,敢说真话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半个月过去,张笑春公开发出的建议都成了现实,CT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加快床位供给、全市拉网式大排查,使得“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01 核酸检测假阴性,引起她的警觉

  那条朋友圈,在当时就是石破天惊。

  “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诊断2019-nCoV肺炎的主要依据。强烈建议政府征用酒店、宾馆或学生宿舍,收纳疑似以及大部分医学观察者,强制隔离治疗!”

  2月3日上午10点多,张笑春在朋友圈发出这段话,第一次将核酸检测可靠性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当时,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唯一依据,但由于核酸检测较高的“假阴性率”,大量疑似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收治。

午饭后,张医生(中)在CT室查看上午拍的片子。

  其实,她发现这一问题的时间还要更早。

  去年年底,中南医院陆续收治不少发热病人,张笑春的工作内容是看片子写报告。她发现每十个发热病人当中,就有七八个存在肺部感染,患者CT表现多种多样,有毛玻璃影,也有实变影。

午饭后,张医生正在CT室工作。

  一开始,湖北省仅少数几家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张笑春本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料。直到中南医院组织专家撰写诊疗规范,张笑春执笔影像学部分,这才接触到部分患者的核酸检测数据。她惊讶地发现,很多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和CT对不上。

  1月中旬,核酸检测权下放到医院,有了更多可追踪的样本。张笑春详细统计患者做CT的情况,再逐一对照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佐证了自己此前的判断——核酸检测存在大量“假阴性”。

  02 患者的绝望,让她“振臂一呼”

  张笑春想象过挑战权威可能带来的后果,“但是父母亲,还有成百上千像他们一样的患者激发了我的勇气”。

  大年初二晚上,母亲在通话中支支吾吾地说,“我有点不舒服,你问问医生我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张笑春说,母亲描述全身一阵阵发紧,像是寒战的表现。她急忙给医院急救中心夏剑主任打电话,夏主任听完,告诉她很可能是新冠肺炎。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办公室,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午饭后,张医生(中)在CT室查看上午拍的片子。

  第二天,张笑春安排母亲做了CT,发现双肺各有一条窄窄的实变影。父亲没有任何症状,在她的强烈建议下也查了CT,双肺感染情况更严重。然而,两位老人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得不到确诊,他们只能居家隔离。

  “我父亲是怎么隔离的?他不停地从卧室走进走出,口罩一眼没看见就扯到下巴去了。我当时就说不行,咱还是得住院。”张笑春说,医生家属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怎么隔离,怎么防护?可想而知。

  直到陪父母看病的时候,张笑春才知道床位有多紧张。所有定点医院人满为患,即便核酸阳性的确诊患者,也很难及时入院,核酸阴性的患者更是求医无门。

  这天晚上,张笑春一夜无眠。排队就诊时,病友手中的CT片和脸上的绝望刺痛了她——她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病毒肺改变,患者能否确诊却未可知。“人命关天,我决定振臂一呼”。

  03 问题抛出来,还要提出建议

  2月初,武汉已连续征用五批发热定点医院,“两山”也在加紧建设中,但仍无法满足急速增长的住院需求。一旦采取CT作为诊断标准,病人就会进一步暴增,严重超出现有医疗资源的负荷。

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连续十几天的加班和焦虑,她大量掉发。  

  她马上想到了征用酒店、学校等,改建成临时隔离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开辟出尽可能多的床位。这是“非典”时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立即复制到新冠肺炎防治。

  怎样把建议传递上去?张笑春说,她没有时间做太多考虑,直接选择了微信朋友圈这个“笨办法”。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条信息迅速引发关注,许多医生朋友纷纷发声表示支持。

张医生在CT室看患者的片子。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规定将CT影像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仅限于湖北省)。与此同时,武汉迅速建起一批“方舱医院”,用以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中南医院放射科办公室,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

  2月13日,湖北省首次以临床诊断病例作为报告数据,显示此前一天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包含以CT为标准的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张笑春如释重负,她说,重大危机跟前,不能只抛出问题,一定要提建设性意见。现在的方向是对的,相信不需要太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了,防控就会看到成效。

  04 “敢言”最宝贵,认知需修正

  张笑春爱看央视财经频道一档节目《是真的吗》,她喜欢主持人黄西的一句话,“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这句话经她加工后变为,“绝不瞻前顾后,只管大胆直言”。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张笑春说,“敢言”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尤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每犹豫一分钟,可能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在这件事中,同事们给了她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王行环院长说,“你是我的教授,我相信你的判断,万一错了责任我背”。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也安慰她“不要背心理包袱”。

  经历过“非典”之痛的张笑春,对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她认为,面对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疾病,医护人员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要被教科书或诊疗规范僵化头脑。

  “当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要敢于说出来,使之有机会被修正。”

  张笑春坦言,在与病魔战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比较肤浅,提出的观点可能有些唐突,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会逐步修正前面的认识。希望大家多宽容,少苛责,医务人员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49)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你家在Google地图上一览无余?专家呼吁学会这招
夫妻花50万带儿子游41国 网民嘲:英语零进步属浪费
特朗普罕见戴老花镜 平时宁愿视力模糊 也要保持形象
美司法部“重拳出击” 这些人的公民身份恐受影响!
中国短剧海外爆红:美国三线演员争演 薪水暴增7倍

24小时讨论排行

川普又爆惊人语:在美国出生的坏人也应该赶出去
“大又美法案”51:50参院闯关成功 万斯投下关键票
特朗普斥责日本"一直在夺取美国财富",称将加征高关税
美国、越南关税谈好了 川普抢先发文曝税率
柴静: 从官媒的知名记者和"公知"到出走海外的媒体人
美国正式关闭USAID!卢比奥详述理由 列4大失败
不满移民不会说英文 川普:在翻译上美国花太多钱
示威者带来51口棺材抗议大而美法案 数十人被捕…
毫无疑问,这就是全世界最轰动的分手大戏
美澳印日启动矿产计划,被视为在抗衡矿产主领导中国
疑似发表辱华言论,绿洲乐队主唱道歉
贝佐斯辣妻以前长这样!整形医分析"外貌进化"过程
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 那是什么党?这次认真的?
特斯拉股价恐再跌六成?华尔街最大空头表态
财新的制造业数据已成绝唱,从此有九大数据不再公布
纽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像中国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她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只管大胆直言

长江日报 2020-02-20 01:21:00

她第一个公开质疑核酸检测可靠性:绝不瞻前顾后,只管大胆直言



  2月3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影像科教授张笑春发了条朋友圈,公开质疑用核酸检测确诊新冠肺炎的可靠性,她建议CT影像作为诊断主要依据。

  张笑春说,敢说真话才是最宝贵的品质。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半个月过去,张笑春公开发出的建议都成了现实,CT作为临床诊断依据、加快床位供给、全市拉网式大排查,使得“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有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01 核酸检测假阴性,引起她的警觉

  那条朋友圈,在当时就是石破天惊。

  “别再迷信核酸检测了,强烈推荐CT影像作为诊断2019-nCoV肺炎的主要依据。强烈建议政府征用酒店、宾馆或学生宿舍,收纳疑似以及大部分医学观察者,强制隔离治疗!”

  2月3日上午10点多,张笑春在朋友圈发出这段话,第一次将核酸检测可靠性问题推到了公众面前。当时,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的唯一依据,但由于核酸检测较高的“假阴性率”,大量疑似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收治。

午饭后,张医生(中)在CT室查看上午拍的片子。

  其实,她发现这一问题的时间还要更早。

  去年年底,中南医院陆续收治不少发热病人,张笑春的工作内容是看片子写报告。她发现每十个发热病人当中,就有七八个存在肺部感染,患者CT表现多种多样,有毛玻璃影,也有实变影。

午饭后,张医生正在CT室工作。

  一开始,湖北省仅少数几家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张笑春本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资料。直到中南医院组织专家撰写诊疗规范,张笑春执笔影像学部分,这才接触到部分患者的核酸检测数据。她惊讶地发现,很多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和CT对不上。

  1月中旬,核酸检测权下放到医院,有了更多可追踪的样本。张笑春详细统计患者做CT的情况,再逐一对照他们的核酸检测结果,佐证了自己此前的判断——核酸检测存在大量“假阴性”。

  02 患者的绝望,让她“振臂一呼”

  张笑春想象过挑战权威可能带来的后果,“但是父母亲,还有成百上千像他们一样的患者激发了我的勇气”。

  大年初二晚上,母亲在通话中支支吾吾地说,“我有点不舒服,你问问医生我是不是神经出了问题”。张笑春说,母亲描述全身一阵阵发紧,像是寒战的表现。她急忙给医院急救中心夏剑主任打电话,夏主任听完,告诉她很可能是新冠肺炎。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办公室,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午饭后,张医生(中)在CT室查看上午拍的片子。

  第二天,张笑春安排母亲做了CT,发现双肺各有一条窄窄的实变影。父亲没有任何症状,在她的强烈建议下也查了CT,双肺感染情况更严重。然而,两位老人核酸检测都是阴性。得不到确诊,他们只能居家隔离。

  “我父亲是怎么隔离的?他不停地从卧室走进走出,口罩一眼没看见就扯到下巴去了。我当时就说不行,咱还是得住院。”张笑春说,医生家属尚且如此,普通百姓怎么隔离,怎么防护?可想而知。

  直到陪父母看病的时候,张笑春才知道床位有多紧张。所有定点医院人满为患,即便核酸阳性的确诊患者,也很难及时入院,核酸阴性的患者更是求医无门。

  这天晚上,张笑春一夜无眠。排队就诊时,病友手中的CT片和脸上的绝望刺痛了她——她一眼就看到了熟悉的病毒肺改变,患者能否确诊却未可知。“人命关天,我决定振臂一呼”。

  03 问题抛出来,还要提出建议

  2月初,武汉已连续征用五批发热定点医院,“两山”也在加紧建设中,但仍无法满足急速增长的住院需求。一旦采取CT作为诊断标准,病人就会进一步暴增,严重超出现有医疗资源的负荷。

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连续十几天的加班和焦虑,她大量掉发。  

  她马上想到了征用酒店、学校等,改建成临时隔离点,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开辟出尽可能多的床位。这是“非典”时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可以立即复制到新冠肺炎防治。

  怎样把建议传递上去?张笑春说,她没有时间做太多考虑,直接选择了微信朋友圈这个“笨办法”。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条信息迅速引发关注,许多医生朋友纷纷发声表示支持。

张医生在CT室看患者的片子。

  2月5日,国家卫健委印发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规定将CT影像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仅限于湖北省)。与此同时,武汉迅速建起一批“方舱医院”,用以收治确诊的新冠肺炎轻症患者。

中南医院放射科办公室,张笑春医生从1月14日便睡在了办公室。

  2月13日,湖北省首次以临床诊断病例作为报告数据,显示此前一天全省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其中包含以CT为标准的临床诊断病例13332例。

  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张笑春如释重负,她说,重大危机跟前,不能只抛出问题,一定要提建设性意见。现在的方向是对的,相信不需要太久,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了,防控就会看到成效。

  04 “敢言”最宝贵,认知需修正

  张笑春爱看央视财经频道一档节目《是真的吗》,她喜欢主持人黄西的一句话,“绝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这句话经她加工后变为,“绝不瞻前顾后,只管大胆直言”。

2月14日,中南医院放射科,张笑春医生和同事讨论制订详细的CT诊断新冠肺炎方案。

  张笑春说,“敢言”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尤其是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每犹豫一分钟,可能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在这件事中,同事们给了她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王行环院长说,“你是我的教授,我相信你的判断,万一错了责任我背”。影像科主任徐海波也安慰她“不要背心理包袱”。

  经历过“非典”之痛的张笑春,对新冠肺炎的严重性有着更加清醒的认识。她认为,面对一种全新的、未知的疾病,医护人员一定要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要被教科书或诊疗规范僵化头脑。

  “当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某些问题,要敢于说出来,使之有机会被修正。”

  张笑春坦言,在与病魔战斗的过程中,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认识也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比较肤浅,提出的观点可能有些唐突,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会逐步修正前面的认识。希望大家多宽容,少苛责,医务人员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