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定格!癌症“诞生时刻”的模样你见过吗?(组图)

定格!癌症“诞生时刻”的模样你见过吗?

文章来源: BBC 于 2019-10-21 10:00:1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图片版权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Image caption 显微镜下的乳腺癌细胞
英美科学家们正设法在实验室里模仿癌症的自然发生过程,从而定格“癌症诞生时刻”的状态。

知道了癌症的初始状态,就有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癌症这个魔鬼尚未出生或刚刚出生时就把它杀死。

寻找并定格这个“初始状态”是国际癌症早期检测联盟(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Cancer Early Detection,IACED)的研究目标之一。

大海捞针

联盟旗下包括英国慈善组织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和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

他们在研究无创或创伤较小的癌症检测方式,比如通过血液、呼吸和尿检筛查癌症,跟踪观察高危病患。

他们还在设法提高癌症早测影像技术,以便“看到”几乎无法检测到的癌症迹象。

最后这个目标听起来似乎很高远,世界上也确实如此。科学家们承认,要探测几乎无法检测到的癌症症状就像大海捞针。

CRUK早期检测研究负责人克劳斯比博士(Dr David Crosby)解释:“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看不到癌症在人体内的初始状态。”

等到检测确诊为癌症时,它已经成型,成熟,在人体内站稳了脚跟。



图片版权 PATRICK HARRISON, CANCER RESEARCH UK Image caption 通过血液检测癌症是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做一项实验——在实验室培养人的乳房组织,培养液中加入了合成免疫细胞,目的是观察乳腺组织发生可能导致癌症的微妙病变的最初状态。

布里斯托教授(Prof Rob Bristow)形容这些实验室里培养的人体组织就像“患者体外的活体组织库”。

不是所有的细胞病变都会演变成癌症。

因此,科研和诊治必须更精准。发现了细胞开始病变还不够,还需要考虑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评估每个人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

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医疗干预时间。



图片版权 LRI EM UNIT Image caption 显微镜下的前列腺癌细胞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到目前为止,癌症早期检测方面的研究都属于小范围的研究,不同的课题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不具备在大范围人群基础上做实验的能力。

解决方案就是联手、合作。

克劳斯比博士说,国际癌症早期检测联盟(IACED)将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变”,彻底改变人类抗癌格局,从目前花费昂贵的晚期救治,转变为第一时间实施干预,尽早尽快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数据显示,如果乳腺癌1期(早期)得到确诊并实施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达98% ;如果拖到4期才发现,存活率只有26%。

现在早期(1期)诊断发现的乳癌患者只有44%。

英国政府对年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提供乳癌、子宫颈癌和肠癌筛查。



图片版权 RAFAT CHOWDHURY Image caption 超极化核磁共振检测前列腺癌将来可能会普及
静悄悄的革命

目前对于其它癌症还没有可靠的筛查工具,因此患者存活率相对低得多。

不过,类似核磁共振(MRI)之类的扫描将来可能会更普遍地用于前列腺癌检测,取代用针取样的活检。

还有更精确的超极化核磁共振和光声影像扫描技术,现在处于测试阶段。

下一步要明确的是哪些癌能够被这些扫描技术捕捉到。

剑桥大学的菲茨杰拉德教授(Prof Rebecca Fitzgerald)正在研发一种用于探查食道和结肠内癌前病变的内窥镜。

她认为癌症早期检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有些检测其实可以很简单、很便宜。

她希望IACED能更有力地推动实验成果的临床应用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3)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李连杰回春之谜?他惊爆富豪从婴儿提取干细胞 曝售价
亚马逊大裁1.4万人!工程师收通知 忍不住崩溃痛哭
中国女留学生在美失联超3周 父母已赴美 9月起未到校上课
加州华人观浪悲剧:女儿被浪卷走 父营救却不幸去世
解放军发片:来吧!枪已上膛 剑已出鞘 时刻准备打胜仗




24小时讨论排行

中国对日本报复行动升级,意图起到震慑作用
华裔80后女竞选洛杉矶市长:免费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贫困
川普后院失火,还有余力外顾吗?
日官员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场"不撤涉台发言
中国房价10月再崩 民众:房子变钱难如登天
日本外交部官员急赴中国协商 希望“平息事态”
粉川普却被逼到关门?华人老字号的“美国梦噩梦”
国会要查!买地紧邻轰炸机基地 华裔夫妇曝光
高市早苗为什么在日本会得到这么高的支持率?
川普改挺公开“淫魔档案”:失去控制 挡不住党内倒戈潮!
“中国发布旅行警告后,有些人不听话!”
美韩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炼法 中国稀土长城恐破功
高市早苗致中日外交风波:旅游警示会给日本带来甚么?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零元购冲入加州珠宝店打砸抢 店主毫不犹豫开枪…
日本使馆示警:在华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定格!癌症“诞生时刻”的模样你见过吗?

BBC 2019-10-21 10:00:13


图片版权 FRANCIS CRICK INSTITUTE Image caption 显微镜下的乳腺癌细胞
英美科学家们正设法在实验室里模仿癌症的自然发生过程,从而定格“癌症诞生时刻”的状态。

知道了癌症的初始状态,就有可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癌症这个魔鬼尚未出生或刚刚出生时就把它杀死。

寻找并定格这个“初始状态”是国际癌症早期检测联盟( 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Cancer Early Detection,IACED)的研究目标之一。

大海捞针

联盟旗下包括英国慈善组织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 UK)和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和美国斯坦福大学、俄勒冈大学的科学家。

他们在研究无创或创伤较小的癌症检测方式,比如通过血液、呼吸和尿检筛查癌症,跟踪观察高危病患。

他们还在设法提高癌症早测影像技术,以便“看到”几乎无法检测到的癌症迹象。

最后这个目标听起来似乎很高远,世界上也确实如此。科学家们承认,要探测几乎无法检测到的癌症症状就像大海捞针。

CRUK早期检测研究负责人克劳斯比博士(Dr David Crosby)解释:“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看不到癌症在人体内的初始状态。”

等到检测确诊为癌症时,它已经成型,成熟,在人体内站稳了脚跟。



图片版权 PATRICK HARRISON, CANCER RESEARCH UK Image caption 通过血液检测癌症是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做一项实验——在实验室培养人的乳房组织,培养液中加入了合成免疫细胞,目的是观察乳腺组织发生可能导致癌症的微妙病变的最初状态。

布里斯托教授(Prof Rob Bristow)形容这些实验室里培养的人体组织就像“患者体外的活体组织库”。

不是所有的细胞病变都会演变成癌症。

因此,科研和诊治必须更精准。发现了细胞开始病变还不够,还需要考虑每个人的遗传基因、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这样才能评估每个人罹患各种癌症的风险。

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确定最佳的医疗干预时间。



图片版权 LRI EM UNIT Image caption 显微镜下的前列腺癌细胞
众人拾柴火焰高

到目前为止,癌症早期检测方面的研究都属于小范围的研究,不同的课题组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不具备在大范围人群基础上做实验的能力。

解决方案就是联手、合作。

克劳斯比博士说,国际癌症早期检测联盟(IACED)将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变”,彻底改变人类抗癌格局,从目前花费昂贵的晚期救治,转变为第一时间实施干预,尽早尽快对症下药,提高疗效。

数据显示,如果乳腺癌1期(早期)得到确诊并实施治疗,患者5年存活率达98% ;如果拖到4期才发现,存活率只有26%。

现在早期(1期)诊断发现的乳癌患者只有44%。

英国政府对年龄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群提供乳癌、子宫颈癌和肠癌筛查。



图片版权 RAFAT CHOWDHURY Image caption 超极化核磁共振检测前列腺癌将来可能会普及
静悄悄的革命

目前对于其它癌症还没有可靠的筛查工具,因此患者存活率相对低得多。

不过,类似核磁共振(MRI)之类的扫描将来可能会更普遍地用于前列腺癌检测,取代用针取样的活检。

还有更精确的超极化核磁共振和光声影像扫描技术,现在处于测试阶段。

下一步要明确的是哪些癌能够被这些扫描技术捕捉到。

剑桥大学的菲茨杰拉德教授(Prof Rebecca Fitzgerald)正在研发一种用于探查食道和结肠内癌前病变的内窥镜。

她认为癌症早期检测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有些检测其实可以很简单、很便宜。

她希望IACED能更有力地推动实验成果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