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大阅兵、反NBA让美媒一片惊呼 越发看不懂中国人

大阅兵、反NBA让美媒一片惊呼 越发看不懂中国人

文章来源: 法广 于 2019-10-14 09:32:59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庆祝建国70周年 网络

【美国专栏】 :美国人一直看不懂中国人,进入2019年10月,就更看不懂了。首先,10月1日习近平天安门广场大阅兵,让美国人看不懂。另外,近日爆发的席卷全中国的抵制NBA风潮,也让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


首先,美国人看不懂10月1日习近平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在美国,除了一些华人,通过“大外宣”媒体收看大阅兵全程实况转播,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通过电视或网络媒体的报道,看到大阅兵那令人匪夷所思的场面。

美国也曾有过大阅兵,那是二战结束后,参战的部队从欧洲凯旋回国,在纽约举行的阅兵式,检阅军队的是纽约市民,市民们沿途欢呼,把鲜花抛给他们的军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都华盛顿也搞过一次阅兵,稀稀拉拉几百人的队伍走过检阅台,有的还穿着南北战争时的军服。这次阅兵遭到华盛顿市政府的抵制,因为他们担心开进市内的坦克会压坏马路;特朗普这次阅兵花掉了几百万美元纳税人的钱,遭到国会和媒体的批评。

美国人从历史影片中看过希特勒大阅兵,看过斯大林大阅兵,与习近平大阅兵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军人有高矮肥瘦,习近平是怎样做到被检阅的15000名官兵,高矮肥瘦一个样,步子迈的一样大,腿踢得一样高?

美国的媒体都以惊诧的口气报道了北京十一大阅兵,他们没有告诉美国人,这就是法西斯美学,只有极权专制的国家,才会训练人做同一个动作,不得有一丝一毫偏差,现在这样的国家只剩下中国和朝鲜。美国人看不懂的是,这些兵怎么会同意被习近平摆弄成木偶?任何缺乏多样化、剥夺人的个性的展示,看一眼很新鲜,看第二眼很乏味,再看下去就会觉得很丑陋。

近日爆发的席卷全中国的抵制NBA风潮,也让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NBA火箭队的总管莫雷是姚明的朋友,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九年,莫雷着意栽培姚明。可以说没有火箭队、没有莫雷、没有NBA,就没有姚明。莫雷只不过在推特上说了一句美国人自六月香港人“反送中”以来,每天都说多少遍的话,“为自由而战,与香港同在”,既不激烈也不极端,更不港独,姚明却把他朋友的话截图放上中国的媒体平台,以致引起全国性抵制火箭队、抵制NBA的狂潮。姚明在美国,家喻户晓,他女儿是美国公民,他在美国有房产,在酒乡纳帕(Napa)有酒庄,但他为什么一回中国进入共产党的体制,就忘恩负义,反对自由民主?美国人看不懂。

长期以来,中国的媒体、中国人,天天骂美国,美国一有天灾人祸,包括遭受911恐怖袭击,中国就举国欢呼,美国人从来没要求中国人道歉。但美国的企业,稍不小心碰触了中国的“底线”,便会惹起中国人的暴怒和疯狂抵制,为了保住中国市场,这些企业不得不认错道歉。美国人对于中国人骂美国政府、抵制美国企业,向来并不在意,但这一次,中国人抵制火箭队、抵制NBA,把美国人惊醒了,美国的媒体、官员、民众,纷纷质疑和反击。日前,旧金山有一群华人前往姚明酒庄举牌示威,过路的车辆都鸣笛支持。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看不懂姚明,但姚明的好形象在美国人心中已化为乌有。

中华民族本无所谓优劣。在台湾的民主政制下,便是一个高尚、文明的民族;在香港的民主与专制搏斗中,便是一个为捍卫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而战的勇敢正义的民族;但在中国大陆的中共一党专政下,这个这个民族便成了鲁迅笔下赵太爷、阿Q、华老栓、闰土的混合体。这是一个非正常状态下的民族,十一大阅兵和抵制NBA,便是民族变态的展现,难怪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

法广RFI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5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35岁华裔医生认罪 供出细节:曾在医院性侵患者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亚马逊100万机器人上岗!即将超越人类员工?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美媒:美军方和国会正在加快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马斯克杠川普"成立新政党",专家剖析6大致命挑战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川普身家「飙破100亿美元」!靠这投资狂捞69亿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大阅兵、反NBA让美媒一片惊呼 越发看不懂中国人

法广 2019-10-14 09:32:59

中国庆祝建国70周年 网络

【美国专栏】 :美国人一直看不懂中国人,进入2019年10月,就更看不懂了。首先,10月1日习近平天安门广场大阅兵,让美国人看不懂。另外,近日爆发的席卷全中国的抵制NBA风潮,也让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


首先,美国人看不懂10月1日习近平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在美国,除了一些华人,通过“大外宣”媒体收看大阅兵全程实况转播,大多数美国人都是通过电视或网络媒体的报道,看到大阅兵那令人匪夷所思的场面。

美国也曾有过大阅兵,那是二战结束后,参战的部队从欧洲凯旋回国,在纽约举行的阅兵式,检阅军队的是纽约市民,市民们沿途欢呼,把鲜花抛给他们的军人。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首都华盛顿也搞过一次阅兵,稀稀拉拉几百人的队伍走过检阅台,有的还穿着南北战争时的军服。这次阅兵遭到华盛顿市政府的抵制,因为他们担心开进市内的坦克会压坏马路;特朗普这次阅兵花掉了几百万美元纳税人的钱,遭到国会和媒体的批评。

美国人从历史影片中看过希特勒大阅兵,看过斯大林大阅兵,与习近平大阅兵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军人有高矮肥瘦,习近平是怎样做到被检阅的15000名官兵,高矮肥瘦一个样,步子迈的一样大,腿踢得一样高?

美国的媒体都以惊诧的口气报道了北京十一大阅兵,他们没有告诉美国人,这就是法西斯美学,只有极权专制的国家,才会训练人做同一个动作,不得有一丝一毫偏差,现在这样的国家只剩下中国和朝鲜。美国人看不懂的是,这些兵怎么会同意被习近平摆弄成木偶?任何缺乏多样化、剥夺人的个性的展示,看一眼很新鲜,看第二眼很乏味,再看下去就会觉得很丑陋。

近日爆发的席卷全中国的抵制NBA风潮,也让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NBA火箭队的总管莫雷是姚明的朋友,姚明在火箭队打球九年,莫雷着意栽培姚明。可以说没有火箭队、没有莫雷、没有NBA,就没有姚明。莫雷只不过在推特上说了一句美国人自六月香港人“反送中”以来,每天都说多少遍的话,“为自由而战,与香港同在”,既不激烈也不极端,更不港独,姚明却把他朋友的话截图放上中国的媒体平台,以致引起全国性抵制火箭队、抵制NBA的狂潮。姚明在美国,家喻户晓,他女儿是美国公民,他在美国有房产,在酒乡纳帕(Napa)有酒庄,但他为什么一回中国进入共产党的体制,就忘恩负义,反对自由民主?美国人看不懂。

长期以来,中国的媒体、中国人,天天骂美国,美国一有天灾人祸,包括遭受911恐怖袭击,中国就举国欢呼,美国人从来没要求中国人道歉。但美国的企业,稍不小心碰触了中国的“底线”,便会惹起中国人的暴怒和疯狂抵制,为了保住中国市场,这些企业不得不认错道歉。美国人对于中国人骂美国政府、抵制美国企业,向来并不在意,但这一次,中国人抵制火箭队、抵制NBA,把美国人惊醒了,美国的媒体、官员、民众,纷纷质疑和反击。日前,旧金山有一群华人前往姚明酒庄举牌示威,过路的车辆都鸣笛支持。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看不懂姚明,但姚明的好形象在美国人心中已化为乌有。

中华民族本无所谓优劣。在台湾的民主政制下,便是一个高尚、文明的民族;在香港的民主与专制搏斗中,便是一个为捍卫自己的自由和权利而战的勇敢正义的民族;但在中国大陆的中共一党专政下,这个这个民族便成了鲁迅笔下赵太爷、阿Q、华老栓、闰土的混合体。这是一个非正常状态下的民族,十一大阅兵和抵制NBA,便是民族变态的展现,难怪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

法广RFI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