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这种动物太疯狂,每天交配14小时直到"精尽身亡"(图)

这种动物太疯狂,每天交配14小时直到"精尽身亡"

文章来源: 知否 于 2019-06-15 06:56:50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像老鼠一样的小动物,每天要疯狂地交配14个小时,直到自己“精尽身亡”。(请科学对待,不要污……)



这一物种属于宽足袋鼩属(antechinus),雄性实际上会与任何它能与之交配的雌性个体交配,直到它耗尽自己有限的精子,并且身体完全崩溃为止。

生命最后数周疯狂到身体崩溃

这些有袋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它们看起来就像老鼠一样,这也导致科学家最初认为它们只是普通老鼠。(一般人还真分不清,有图为证。)

研究人员发现,雄性个体的这种疯狂行为只能维持两到三周,随后它们就会出现皮毛脱落、免疫系统失灵、体内出血等状况,最后甚至身上会长满坏疽。与这么快速的身体衰败过程相比,一夜白头什么的怕是都不足为虑了。

迷一样的疯狂行为

生物学上有着终生一胎的说法,意思就是一生只生一次。通常,半卵生动物交配行为一生只有一次,这种做法在许多动物群体中很常见,但在哺乳动物中很少见。

几十年来,这些动物选择如此可怕的死亡性行为的原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而且它们似乎是唯一存在这种行为的哺乳动物。这些疯狂雄性的寿命只有一年左右,但在它们生命的最后几周才会出现这种疯狂的交配行为。

昆士兰大学的Diana Fisher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称:“在交配季节结束之前,身体逐渐衰败的雄性可能会疯狂地四处寻找最后一次交配机会。毫无疑问,到那个时候雌性会选择避开它们。”这是怎样一种疯狂,让雌性都害怕到抱头鼠窜。

科学家们对于这种做法给出了诸多解释

有科学家认为,雌性在繁殖后无法很好地生存,所以雄性被迫通过与尽可能多的雌性交配来降低风险,以此养育最多的后代。也有科学家认为,这只是该群体的一个特征,由于进化过程中一些未知的变化,导致该群体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繁殖习性。

还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可能是通过自我牺牲创造最高的雌性怀孕机会,让这个物种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其实它们还挺伟大的。

或许食物才是这种行为出现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这种动物研究了数十年的Fisher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她的团队收集了52种以昆虫为食的有袋类动物的生活和环境数据,其中包含了只生一胎的宽足袋鼩、少数雄性在第一次交配后存活下来的近亲物种以及能够不断繁殖的物种等。

他们发现,食物是其中的关键。这些以昆虫为食的动物每年会遭遇一次食物过剩,而在其它时候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它们离赤道越远这种季节性变化就越明显。食物随季节性变化越大的物种繁殖期也越短,它们的雄性也更有可能在交配后死亡。

Fisher认为,当宽足袋鼩的祖先向南传播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时,它们遭遇了食物供应的这种季节性变化。如果雌性在每年食物过剩时期到来前生下幼崽,那么它们的幼崽就可与喂养的足够好,它们抚养幼崽的能力也会更强。它们的交配季节因此缩短并与食物波动保持同步。换句话说,就是自己都没有饭吃哪能养得起孩子。

如果它们是有胎盘的哺乳动物,比如鼩鼱或老鼠,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在食物高峰期它们可能会产下几窝后代。不幸的是,它们是有袋类动物,它们的婴儿在发育的很早阶段就会出生,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母乳存活。小鼩鼱哺乳期只有几天或几周,而宽足袋鼩的哺乳期长达四个月。

被生活逼入绝境的雄性

这对雄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被迫在几周内激烈地竞争。当然它们不是通过争斗的方式,而是让精子进行竞争。它们拥有的精子越多,能够交配的雌性就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取代竞争对手的精子。

事实上,Fisher发现这种自杀性的繁殖行为与睾丸大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就体型而言,睾丸最大的就是出现雄性大量死亡的物种,其次是那些少数雄性幸存下来再次交配的物种,然后是那些有多个繁殖季节的物种。

那些在这种竞争中付出最多的雄性养育出最多的后代。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消耗了能量和生命似乎都显得无关紧要。不管怎么说,这些动物都是短命的,所以把它们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个疯狂的、致命的交配季节是它们最好的策略。可能,这也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适应性行为。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15)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72岁曾志伟和25岁女星合影,姿势不雅惹争议
35岁华裔医生认罪 供出细节:曾在医院性侵患者
马斯克“美国党”明年参选 共和党:他会成没国家的人
亚马逊100万机器人上岗!即将超越人类员工?
特朗普利用"疯子理论"改变世界,对敌人和盟友都有效?

24小时讨论排行

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放弃进入南海 转道前往澳洲
日媒:“日本先生”拒绝叫特朗普“爸爸”,这很对!
马斯克"美国党"2026投入选战,民调:40%美国人支持
马斯克宣布成立新政党,特朗普:荒谬
俄共翻案:赫鲁晓夫关于斯大林个人崇拜报告有错误
马斯克组建美国党"挑战两党制",巨额美债恐成焦点
纽约时报:中国为何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
美国得州洪灾死亡人数升至51人 其中包括15名儿童
他高调捐款20亿后“消失”,如今早已换了副面孔!
"回不去的体面":失业浪潮下中国年轻人为何"假装上班"
美媒:美军方和国会正在加快B-21隐形轰炸机生产速度
汽车撞入购物中心!美国犹他州一商场发生爆炸
日男“世界第一长下巴”晒X光相 骨骼精奇吓傻医生
马斯克杠川普"成立新政党",专家剖析6大致命挑战
那个县城文科女,踩中张雪峰所有雷区后
富国银行:川普关税战加速去全球化 划出“三极世界”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这种动物太疯狂,每天交配14小时直到"精尽身亡"

知否 2019-06-15 06:56:50

澳大利亚生活着一种像老鼠一样的小动物,每天要疯狂地交配14个小时,直到自己“精尽身亡”。(请科学对待,不要污……)



这一物种属于宽足袋鼩属(antechinus),雄性实际上会与任何它能与之交配的雌性个体交配,直到它耗尽自己有限的精子,并且身体完全崩溃为止。

生命最后数周疯狂到身体崩溃

这些有袋动物原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和新几内亚。它们看起来就像老鼠一样,这也导致科学家最初认为它们只是普通老鼠。(一般人还真分不清,有图为证。)

研究人员发现,雄性个体的这种疯狂行为只能维持两到三周,随后它们就会出现皮毛脱落、免疫系统失灵、体内出血等状况,最后甚至身上会长满坏疽。与这么快速的身体衰败过程相比,一夜白头什么的怕是都不足为虑了。

迷一样的疯狂行为

生物学上有着终生一胎的说法,意思就是一生只生一次。通常,半卵生动物交配行为一生只有一次,这种做法在许多动物群体中很常见,但在哺乳动物中很少见。

几十年来,这些动物选择如此可怕的死亡性行为的原因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而且它们似乎是唯一存在这种行为的哺乳动物。这些疯狂雄性的寿命只有一年左右,但在它们生命的最后几周才会出现这种疯狂的交配行为。

昆士兰大学的Diana Fisher在接受《国家地理》杂志采访时称:“在交配季节结束之前,身体逐渐衰败的雄性可能会疯狂地四处寻找最后一次交配机会。毫无疑问,到那个时候雌性会选择避开它们。”这是怎样一种疯狂,让雌性都害怕到抱头鼠窜。

科学家们对于这种做法给出了诸多解释

有科学家认为,雌性在繁殖后无法很好地生存,所以雄性被迫通过与尽可能多的雌性交配来降低风险,以此养育最多的后代。也有科学家认为,这只是该群体的一个特征,由于进化过程中一些未知的变化,导致该群体形成了一种奇怪的繁殖习性。

还一些科学家则认为,它可能是通过自我牺牲创造最高的雌性怀孕机会,让这个物种得以继续延续下去。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其实它们还挺伟大的。

或许食物才是这种行为出现的根本原因

但是对这种动物研究了数十年的Fisher提出了一个不同的看法。她的团队收集了52种以昆虫为食的有袋类动物的生活和环境数据,其中包含了只生一胎的宽足袋鼩、少数雄性在第一次交配后存活下来的近亲物种以及能够不断繁殖的物种等。

他们发现,食物是其中的关键。这些以昆虫为食的动物每年会遭遇一次食物过剩,而在其它时候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它们离赤道越远这种季节性变化就越明显。食物随季节性变化越大的物种繁殖期也越短,它们的雄性也更有可能在交配后死亡。

Fisher认为,当宽足袋鼩的祖先向南传播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时,它们遭遇了食物供应的这种季节性变化。如果雌性在每年食物过剩时期到来前生下幼崽,那么它们的幼崽就可与喂养的足够好,它们抚养幼崽的能力也会更强。它们的交配季节因此缩短并与食物波动保持同步。换句话说,就是自己都没有饭吃哪能养得起孩子。

如果它们是有胎盘的哺乳动物,比如鼩鼱或老鼠,这种情况可能不会发生,因为在食物高峰期它们可能会产下几窝后代。不幸的是,它们是有袋类动物,它们的婴儿在发育的很早阶段就会出生,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母乳存活。小鼩鼱哺乳期只有几天或几周,而宽足袋鼩的哺乳期长达四个月。

被生活逼入绝境的雄性

这对雄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们被迫在几周内激烈地竞争。当然它们不是通过争斗的方式,而是让精子进行竞争。它们拥有的精子越多,能够交配的雌性就越多,它们就越有可能取代竞争对手的精子。

事实上,Fisher发现这种自杀性的繁殖行为与睾丸大小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就体型而言,睾丸最大的就是出现雄性大量死亡的物种,其次是那些少数雄性幸存下来再次交配的物种,然后是那些有多个繁殖季节的物种。

那些在这种竞争中付出最多的雄性养育出最多的后代。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消耗了能量和生命似乎都显得无关紧要。不管怎么说,这些动物都是短命的,所以把它们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个疯狂的、致命的交配季节是它们最好的策略。可能,这也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适应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