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我在加拿大被钓鱼执法:政府就这样下套(图)

我在加拿大被钓鱼执法:政府就这样下套

文章来源: 加国无忧 于 2019-04-15 11:16:27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对于我这种散漫惯了的人来说开店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做老板,不用看别人的脸色,缺点吗,就是板人,走不开,出趟远门不容易,偶尔出游人在外心里还是有所挂念,毕竟生意在那儿。有一天我经过一个朋友的便利店,看见门上赫然贴着一则告示:“出门旅游,关店一周”。我这个羡慕啊!真有想得开的啊!要知道在加拿大这种早7-晚11的便利店通常365天天天营业,偶尔关门一天已属不易,更别说连续关门一周了。

后来我见到朋友,他一脸无奈地说不是他潇洒,而是他摊上事儿了,卖烟给未成年人了,被执法部门“钓鱼”了,判罚禁止卖烟一周。魁北克很多便利店卖烟的比例可以占到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不让卖烟生意还怎么做,朋友索性关店,全家出门旅游。

钓鱼执法在北美是合法的,加拿大有个什么健康委员会,下面有一批人成天开着个车拉着个未成年人随机地到便利店买烟,试探的结果总会有人中招。“兔死狐悲”每次听到有朋友落网的消息我们也跟着担惊受怕,虽然平时已经很注意了,但还会再次跟雇员强调:坚决不能卖烟卖酒给未成年人,切记!切记!切记!

小心千日,疏忽一时

2018年7月6日,一位女士来到店里,先表明身份:我是健康委员会的。再表明来意:你被钓鱼了(当然这不是原话)。接着细说前一天他们派了一个未成年人来店里买烟,我的店员没有问他的年龄便卖给他了。事情非同小可,可我又觉得不大可能,当班的Jessica在我这儿干了七八年了,她知道卖烟给未成年人的严重后果啊!并且就这事儿我跟她强调过不下十几次啊,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马上查看监控录像,证据确凿。

我估摸着Jessica被钓鱼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疏忽了,常在河边走偶尔会湿鞋,店里总有些未成年人来买烟,虽说通常都是拒绝,但难免会有走神儿了忘了确认年龄的时候。二是迷糊了,从监控录像上看”鱼饵”是个小帅哥,20多岁长相一般的单身女遇见花季少年小鲜肉难免会突发间歇性失忆症。当然Jessica只承认前一种说法。问题是出现这种情况不管什么原因加拿大的法律并不处罚雇员而是处罚雇主,就是说雇员无责我全责,而我又没权把处罚转嫁给雇员。你说我冤不冤!

杂货店的“规矩”很多,其中卖烟卖酒卖彩票给未成年人是“重罪” 。作为业内老手我对此心知肚明,如果是自己的疏忽我也认了,可雇员的错凭什么要我来承担责任啊!我试着跟来人讲道理,她也不反驳,说“法就是法”。我又问她为什么派16、7岁长得人高马大的“鱼饵”来钓鱼,她解释说正因为年纪相差不大,才让我们提高警觉。

我急了,直接质问她说:你们整天开着车到处引诱店家犯错误也太不善良了吧!她也不生气,说这是她的工作。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最后我问她要怎么处罚,她说现在简单了,只要交罚款就行。我问多少钱,她说2500块。早说啊,我以为要禁止卖烟一两周呢,好么,吓出我一身露水,原来只是罚钱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好意思,吹牛了,吹牛不犯法吧)。

如果算经济账的话通常关店一周的损失比罚款的损失要小,但你的店不卖烟了,客人去别人家了,发现别人家烟便宜了,或者只是习惯了,个别人就可能不回来了,丢钱是小,丢了客人就是大事儿了,相比之下,还是交罚款来得简单。直接罚款的政策也是近两年才实施的,政府也想明白了,禁止卖烟处罚,商家损失生意,政府没得到好处,双方都不得利,直接罚款,白花花的银子便从商家的口袋里落在政府的口袋里了。

要说加拿大的办事效率也是够慢的,去年7月初发生的事儿几周前我才收到罚单,一看罚单整个人又不好了,金额是3750元。原来2500元是个基数,此外还有些额外的费用。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我一时还接受不了,谁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得看是多少钱。2500元不是问题,3750元就是问题了。不行,我得上诉。前思后想我觉得我没做错什么啊,感觉我错就错在雇员犯错了,这也不符合逻辑啊!听说过有人上诉打赢了官司的事儿,个中奥妙不得而知,还请过来人私信给我指点一二,在线等,急。

我忽然觉得加拿大政府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记得十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的店遇到了违规“被钓”的情况。有一天,一位男士走进他的店里,郑重其事地说:我是加拿大健康委员会的,昨天上午我们派了一个未成年人来你们的店里买烟,你们没有问他的年龄,没有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件,就把烟卖给了他,这是违法的,但由于是第一次,我们只给你们一个警告,如果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要罚款500元了,说完留下一封警告信就走了。按当时的情形来看,政府对违规者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处罚”:警告、罚款、禁卖。现在倒好,一步到位。

亡羊补牢。我现在更加严格把关,凡是来店里买烟买酒买彩票的,看上去没有百分之百把握已满18岁的客人坚决问年龄,要证件,有时我会习惯性地跟买饮料买薯片等杂货的客人要身份证件,客人急了,十七岁不能喝水吗?吃薯片也要18岁以上吗?还有一些客人会不耐烦地说:你都跟我要了N次身份证件了,我今年28了。在这一点上还是女士们有耐心,经常有被要求出示身份证件的30岁左右的大姐满脸兴奋地问我:是吗?我看起来真的像未满18岁吗?然后开心地蹦蹦哒哒地跑出门去。

其实老外长得人高马大,不细看,还真容易出错,你以为他/她20了,没准才17,把岁数大的看小了没事儿,把未成年人看成了成年人卖烟卖酒给他们就出事儿了。我发现老外看我们中国人也是永远猜不透我们的年龄。我和同龄的朋友出去,时而会被人问我是不是朋友他爹?时而又被人问朋友是不是我爸?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更离谱的是,大约十年前的一天,我们几家朋友从美国旅游回来,从温莎入境,晚上闲着没事儿去温莎赌场消遣,进门时工作人员把当时已经四十多数的老婆拦住并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他们竟然怀疑老婆是未成年人。

见过走眼的,没见过这么走眼的!

老婆倒是高兴的一宿没睡。

查看评论(0)

24小时热点排行

中国三分之二的省,正在面临集体失血
川普关税一波波,为何美股不跌反涨?专家揭背后"心理战"
谭秦东:命运的玩笑
川普重课30%关税!欧盟警告反制,冯德莱恩:仍盼8/1前达协议
简评人民日报呼吁“同志”称呼重归主流

24小时讨论排行

印度航空坠机事件:为何驾驶舱录音让事情更加扑朔迷离
加萨平民领物资"当场遭以军爆头"!医院泪诉:24人被击毙
约炮外国电竞手曝不雅片 中国女生遭退学 挨批有损国格
刘晓波去世八周年:重温他留给中国人的精神遗产
如想取得美国签证 国务院:社媒帐号必须“公开”
中国女数学家英语演说 意外成“小粉红”攻击目标
律师谈“出轨Zeus女生被学校开除”,提出三大争议点
美6月关税年增3倍! 联邦收入由亏转盈270亿美元
法国外长拒绝和王毅握手?这一幕引发中说纷纭
川普拟首度批准乌克兰金援!美媒曝「2笔资金来源」
全美关注!总统有无权剥夺在美国出生公民的国籍?
一美公民在以色列占领的约旦河西岸被定居者殴打致死
豪砸13亿美元!美军"爱国者飞弹"采购量拟增至4倍
爱泼斯坦案致MAGA分裂?川普吁团结 马斯克再发难
逃过暗杀1年「川普变了」!盟友曝他真实心境
吴瑛教授儿女起诉:NIH和西北大学联手迫害她自杀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我在加拿大被钓鱼执法:政府就这样下套

加国无忧 2019-04-15 11:16:27

对于我这种散漫惯了的人来说开店的最大好处就是自己做老板,不用看别人的脸色,缺点吗,就是板人,走不开,出趟远门不容易,偶尔出游人在外心里还是有所挂念,毕竟生意在那儿。有一天我经过一个朋友的便利店,看见门上赫然贴着一则告示:“出门旅游,关店一周”。我这个羡慕啊!真有想得开的啊!要知道在加拿大这种早7-晚11的便利店通常365天天天营业,偶尔关门一天已属不易,更别说连续关门一周了。

后来我见到朋友,他一脸无奈地说不是他潇洒,而是他摊上事儿了,卖烟给未成年人了,被执法部门“钓鱼”了,判罚禁止卖烟一周。魁北克很多便利店卖烟的比例可以占到总营业额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不让卖烟生意还怎么做,朋友索性关店,全家出门旅游。

钓鱼执法在北美是合法的,加拿大有个什么健康委员会,下面有一批人成天开着个车拉着个未成年人随机地到便利店买烟,试探的结果总会有人中招。“兔死狐悲”每次听到有朋友落网的消息我们也跟着担惊受怕,虽然平时已经很注意了,但还会再次跟雇员强调:坚决不能卖烟卖酒给未成年人,切记!切记!切记!

小心千日,疏忽一时

2018年7月6日,一位女士来到店里,先表明身份:我是健康委员会的。再表明来意:你被钓鱼了(当然这不是原话)。接着细说前一天他们派了一个未成年人来店里买烟,我的店员没有问他的年龄便卖给他了。事情非同小可,可我又觉得不大可能,当班的Jessica在我这儿干了七八年了,她知道卖烟给未成年人的严重后果啊!并且就这事儿我跟她强调过不下十几次啊,怎么能犯这种低级错误呢?马上查看监控录像,证据确凿。

我估摸着Jessica被钓鱼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疏忽了,常在河边走偶尔会湿鞋,店里总有些未成年人来买烟,虽说通常都是拒绝,但难免会有走神儿了忘了确认年龄的时候。二是迷糊了,从监控录像上看”鱼饵”是个小帅哥,20多岁长相一般的单身女遇见花季少年小鲜肉难免会突发间歇性失忆症。当然Jessica只承认前一种说法。问题是出现这种情况不管什么原因加拿大的法律并不处罚雇员而是处罚雇主,就是说雇员无责我全责,而我又没权把处罚转嫁给雇员。你说我冤不冤!

杂货店的“规矩”很多,其中卖烟卖酒卖彩票给未成年人是“重罪” 。作为业内老手我对此心知肚明,如果是自己的疏忽我也认了,可雇员的错凭什么要我来承担责任啊!我试着跟来人讲道理,她也不反驳,说“法就是法”。我又问她为什么派16、7岁长得人高马大的“鱼饵”来钓鱼,她解释说正因为年纪相差不大,才让我们提高警觉。

我急了,直接质问她说:你们整天开着车到处引诱店家犯错误也太不善良了吧!她也不生气,说这是她的工作。我知道说什么都没有用,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最后我问她要怎么处罚,她说现在简单了,只要交罚款就行。我问多少钱,她说2500块。早说啊,我以为要禁止卖烟一两周呢,好么,吓出我一身露水,原来只是罚钱啊,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好意思,吹牛了,吹牛不犯法吧)。

如果算经济账的话通常关店一周的损失比罚款的损失要小,但你的店不卖烟了,客人去别人家了,发现别人家烟便宜了,或者只是习惯了,个别人就可能不回来了,丢钱是小,丢了客人就是大事儿了,相比之下,还是交罚款来得简单。直接罚款的政策也是近两年才实施的,政府也想明白了,禁止卖烟处罚,商家损失生意,政府没得到好处,双方都不得利,直接罚款,白花花的银子便从商家的口袋里落在政府的口袋里了。

要说加拿大的办事效率也是够慢的,去年7月初发生的事儿几周前我才收到罚单,一看罚单整个人又不好了,金额是3750元。原来2500元是个基数,此外还有些额外的费用。一下子多出这么多我一时还接受不了,谁说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得看是多少钱。2500元不是问题,3750元就是问题了。不行,我得上诉。前思后想我觉得我没做错什么啊,感觉我错就错在雇员犯错了,这也不符合逻辑啊!听说过有人上诉打赢了官司的事儿,个中奥妙不得而知,还请过来人私信给我指点一二,在线等,急。

我忽然觉得加拿大政府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记得十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的店遇到了违规“被钓”的情况。有一天,一位男士走进他的店里,郑重其事地说:我是加拿大健康委员会的,昨天上午我们派了一个未成年人来你们的店里买烟,你们没有问他的年龄,没有要求他出示身份证件,就把烟卖给了他,这是违法的,但由于是第一次,我们只给你们一个警告,如果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要罚款500元了,说完留下一封警告信就走了。按当时的情形来看,政府对违规者至少有三个层次的“处罚”:警告、罚款、禁卖。现在倒好,一步到位。

亡羊补牢。我现在更加严格把关,凡是来店里买烟买酒买彩票的,看上去没有百分之百把握已满18岁的客人坚决问年龄,要证件,有时我会习惯性地跟买饮料买薯片等杂货的客人要身份证件,客人急了,十七岁不能喝水吗?吃薯片也要18岁以上吗?还有一些客人会不耐烦地说:你都跟我要了N次身份证件了,我今年28了。在这一点上还是女士们有耐心,经常有被要求出示身份证件的30岁左右的大姐满脸兴奋地问我:是吗?我看起来真的像未满18岁吗?然后开心地蹦蹦哒哒地跑出门去。

其实老外长得人高马大,不细看,还真容易出错,你以为他/她20了,没准才17,把岁数大的看小了没事儿,把未成年人看成了成年人卖烟卖酒给他们就出事儿了。我发现老外看我们中国人也是永远猜不透我们的年龄。我和同龄的朋友出去,时而会被人问我是不是朋友他爹?时而又被人问朋友是不是我爸?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

更离谱的是,大约十年前的一天,我们几家朋友从美国旅游回来,从温莎入境,晚上闲着没事儿去温莎赌场消遣,进门时工作人员把当时已经四十多数的老婆拦住并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他们竟然怀疑老婆是未成年人。

见过走眼的,没见过这么走眼的!

老婆倒是高兴的一宿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