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急诊送进国外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组图)

急诊送进国外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

文章来源: 视觉志 于 2018-05-18 22:08:3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一位姑娘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



她在美国读书时胆囊结石发作,先是去一家社区私人诊所做了B超,但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结果,她只能先配点止疼药控制。随着疼痛加重,3天后的晚上,她又去附近的医疗机构看急诊,却被告之至少要等7个小时才会有医生接诊。

5天后,她的B超结果还没拿到,忍不了的她到了另一家诊所花费100美金加急做了B超,结果是需要手术治疗,于是她到医院预约手术,却再一次被告知预约专科医生至少要等4个月,手术费在4万-6万人民币之间,而且医保不能报销。

已经疼到崩溃的姑娘无法再等4个月,决定打飞的回国治疗。4月30日她坐飞机回国,并挂上了一家医院的门诊,5月2日,就被送进手术室,半个小时的手术圆满结束,术后医生又实施了快速康复,6个小时后就可以下床活动。

手术后第3天,姑娘顺利出院。出院结账单费用不到1万元。

“相差太远了!”姑娘感叹道:“医生给做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比美国差,医生、护士的诊疗、照顾也很专业周到。”

生活中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吐槽国内“看病贵、看病难”,埋怨指责医生冷血、不尽责、只看钱......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将国外医院奉上神坛——医生水平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疗环境更好,而且国外全民免费医疗.....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国外的月亮真的比国内大而圆吗?

不见得

@alooooooooha:

有次跟朋友喝多了,回酒店的路上遇到警察,警察建议我们去医院。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答应了,去emergencyroom躺了两小时,啥事都没干,一个月后账单2600美金,一个人哦……

@秋秋不吃茄子:

在澳洲曾经大半夜12点上吐下泻发烧被拖到医院,在医院等到快凌晨四点依然没人理,又默默回去了。

@佚名:

我堂兄上个月骑摩托车出了车祸,他没有保险,在医院里呆了四天。然后这次住院总共消费125991.11美元,约合人民币75万元。

@爷是小白免:

寡人在美国晕倒,送急诊,等1小时,之后3小时自行复苏,账单5000刀。因为单位好,保险很好,最后500刀结案。后续诊疗断断续续持续了3个月,跟医生见了3次,一般要等2个星期。

@可以:

能够预约到已经不错了,至少也有一个已知的时间。五年前我就去医院做了检查,良性肿瘤,然后医生就让我回家等电话,我至今都没能有幸接到医院的电话......回国暑假2个月,今天挂号,明天入院,后天手术,一周内出院,两周内痊愈,快的不是一点点。

@泡了个泡泡_bubble:

真实的故事:有个在美国留学的学姐,白天走在上学路上,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

国外看病没你想得那么美好

国内看病也没你说得那么糟糕

诚然中国医院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但我们却不该就此忽视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

或许,我们都欠他们一句感谢

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权力

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

医生是人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当生命在他们面前流逝时

他们的无力感、心痛感,甚至不比病人的亲人们少

只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

争取打赢下一场与死神的争夺赛

一名男子心脏骤停,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然而医生却没有放弃,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累计为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约15000次,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

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强行涂改生死簿。

这位医生跟腱断裂,本该卧床休息的他绑上支具,单脚站立,做了两场手术。

一定很辛苦吧,可是他没有一句抱怨。

为了尽快给守护台上的患者输血,医生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直念叨:“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血细胞只有4度,但救人的心却滚烫。

连续9个小时的手术,这个医生的脖子已经受不了,但手中的手术却不能停下,他果断要求旁边的人给他打一针封闭,坚持到手术结束。

拿起手术刀,就不会允许自己倒下。

一天完成了18台手术的他,太累了,直接在地上睡着了。他曾经被查出胃癌,手术后化疗一结束,在化疗反映还没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他又重新站在了手术台上。

他还是舍不得在意的岗位,不忍看到病人那一双绝望而又渴望的眼睛。

一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胃痉挛突然发作。他强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完成手术最关键步骤。走下手术台后,医生直接倒在地上吸氧,差点休克。

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就算再疼也要把手术完成,是我应尽的职责。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医生们在医院大门外的坝子头搭起临时手术台,抢救伤者。忙碌一宿的医护人员,席地而睡,短暂休息,很快又将投入新一轮的救援。

冲在守护群众生命的第一线,是职责更是本能。

晚上突然接到手术的通知,作为父亲的医生给熟睡的女儿留下了这张纸条,随后就直奔医院。

既然选择医生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

一位医生的朋友圈,她拍下肿胀的“大象脚”自嘲,却感动了整个朋友圈……

他们比你想得,付出的要多。

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说过: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一位医生拿着盒饭站在病房外吃午餐,眼睛一直透过玻璃守着病人。

你斥责他冷血,可曾看到他为病人默默付出了许多许多。

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骨折要手术,老人坐不住,腿也疼,医生便“抱着”老人实施麻醉,并安慰道:“别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怕老人冷,还给他盖上了被子。

别怕,有我在,什么都不用担心

一位孩子被啄伤眼球,很多人以为没治了,但这位眼科医生却认为还存在一线希望,坚持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而且术后治疗效果比预期好,知道这个消息的医生喜极而泣。

所谓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

一位护士在看到下雪后,拍下了小视频,和住在重症监护室75岁的奶奶分享。护士不知道这个小举动却让老人放弃了轻声的念头,老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你那发自内心真诚的关怀,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光明。

3岁的孩子因为全身麻醉还没完全清新,哭闹不休。旁边的护士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直到孩子安静下来。

医院是冰冷的,但此刻又是如此温暖。

孩子情况危急,但家里连一天药费都筹不够。父亲没办法打算带孩子回老家,就在他们准备登上返程火车时,医院打来电话:“把孩子带回来吧,钱我们来筹。”

他们的内心比谁都柔软善良。

当你盛赞国外医护关系多么和谐前

当你怒斥国内医生技术差,没有人情味前

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对他们有过耐心和包容

医生和病人之间

从来不该是对立的

“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愿意承担,请您放心给我爸爸做手术,我们用最真诚的心相信您。”一位医生手术前,收到了这样一封来自家属的信。

医学是冰冷的,死亡更是冰冷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为这些冰冷赋予人性的温暖。

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一到,立刻上前拥抱住他,病人马上就安静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该是医生,多么希望医患关系能够定格在这一刻。

一位病人手术上台前写给家人的字条,看完感觉心里暖暖。

那天所有医生护士的内心,都觉得很暖,很暖。

一位老人因病重在医院住了8年,最终因重症肺炎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后事,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三躬,医生们立刻还以鞠躬礼。

医生,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感谢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医生看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

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呢?

对国内医生

人们有误解,有偏见

可对那些忙碌到甚至猝死

为每一个生命与死神搏斗

值得我们说一声

“对不起,谢谢你”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人民日报纪念李克强冥诞发出了什么信号
默克尔吐槽特朗普:镜头前拒绝握手 摄影机关了才握
电子垃圾三件套,捞了中国男人几百亿?
看不懂,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区区一个“红军村”,俄军为何集11万兵力猛攻?

24小时讨论排行

曝歼20缠斗F35 央视强调“牺牲准备”令小粉红洩气
已入籍也不保险!川普动手 这10类人恐失去美籍!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让14亿中国人笑话我们”
遥祝薄熙来生日快乐 薄瓜瓜发文:最伟大的父亲
什么才是加州硅谷清华学霸杀妻案的真相?
“大而美”法案通过了,特朗普大胜,美国大败
承认当年赴美签证有问题,但马斯克永远是马斯克
为什么加拿大的猪肉总有股“尿味”?真相竟是…
特朗普希望孤立中国,与越南的贸易协议很重要
金正恩看在俄作战士兵影片时落泪 俄朝合作换回什么?
印度小哥简历90%造假 身兼数职 干翻硅谷AI创业公司
俄海军副总司令在指挥所阵亡,乌方袭击细节披露
美解禁大飞机发动机对华出口 能换来中方稀土让步?
亚裔女川粉遭逮捕 老公:川普是对的 他为美国好
美国最高法院:允许将非法移民遣送至南苏丹
美国迈向250 七月四日如相问,你是哪种MAGA人?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急诊送进国外医院,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

视觉志 2018-05-18 22:08:36

最近一位姑娘分享了自己在国外就医的经历:



她在美国读书时胆囊结石发作,先是去一家社区私人诊所做了B超,但至少要等2天才能拿到结果,她只能先配点止疼药控制。随着疼痛加重,3天后的晚上,她又去附近的医疗机构看急诊,却被告之至少要等7个小时才会有医生接诊。

5天后,她的B超结果还没拿到,忍不了的她到了另一家诊所花费100美金加急做了B超,结果是需要手术治疗,于是她到医院预约手术,却再一次被告知预约专科医生至少要等4个月,手术费在4万-6万人民币之间,而且医保不能报销。

已经疼到崩溃的姑娘无法再等4个月,决定打飞的回国治疗。4月30日她坐飞机回国,并挂上了一家医院的门诊,5月2日,就被送进手术室,半个小时的手术圆满结束,术后医生又实施了快速康复,6个小时后就可以下床活动。

手术后第3天,姑娘顺利出院。出院结账单费用不到1万元。

“相差太远了!”姑娘感叹道:“医生给做的微创手术,技术不比美国差,医生、护士的诊疗、照顾也很专业周到。”

生活中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吐槽国内“看病贵、看病难”,埋怨指责医生冷血、不尽责、只看钱......与此相对应的便是将国外医院奉上神坛——医生水平更高,看病效率更高,治疗环境更好,而且国外全民免费医疗.....

然而真的是这样的吗?

国外的月亮真的比国内大而圆吗?

不见得

@alooooooooha:

有次跟朋友喝多了,回酒店的路上遇到警察,警察建议我们去医院。当时也不知道怎么就答应了,去emergencyroom躺了两小时,啥事都没干,一个月后账单2600美金,一个人哦……

@秋秋不吃茄子:

在澳洲曾经大半夜12点上吐下泻发烧被拖到医院,在医院等到快凌晨四点依然没人理,又默默回去了。

@佚名:

我堂兄上个月骑摩托车出了车祸,他没有保险,在医院里呆了四天。然后这次住院总共消费125991.11美元,约合人民币75万元。

@爷是小白免:

寡人在美国晕倒,送急诊,等1小时,之后3小时自行复苏,账单5000刀。因为单位好,保险很好,最后500刀结案。后续诊疗断断续续持续了3个月,跟医生见了3次,一般要等2个星期。

@可以:

能够预约到已经不错了,至少也有一个已知的时间。五年前我就去医院做了检查,良性肿瘤,然后医生就让我回家等电话,我至今都没能有幸接到医院的电话......回国暑假2个月,今天挂号,明天入院,后天手术,一周内出院,两周内痊愈,快的不是一点点。

@泡了个泡泡_bubble:

真实的故事:有个在美国留学的学姐,白天走在上学路上,突然觉得眼前一黑(低血糖),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叫救护车。

国外看病没你想得那么美好

国内看病也没你说得那么糟糕

诚然中国医院还有许多可以完善的地方

但我们却不该就此忽视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

或许,我们都欠他们一句感谢

他们在死亡的荆棘丛里拼尽权力

为病人杀出一条血路

医生是人不是神

他们也无法保证每一次抢救都能成功

当生命在他们面前流逝时

他们的无力感、心痛感,甚至不比病人的亲人们少

只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擦干眼泪

争取打赢下一场与死神的争夺赛

一名男子心脏骤停,已无脉搏及自主呼吸,然而医生却没有放弃,长达两个多小时的抢救,医护人员累计为患者胸外心脏按压约15000次,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患者。

轻描淡写间功德无量,强行涂改生死簿。

这位医生跟腱断裂,本该卧床休息的他绑上支具,单脚站立,做了两场手术。

一定很辛苦吧,可是他没有一句抱怨。

为了尽快给守护台上的患者输血,医生将两袋只有4度的血细胞抱在怀里。嘴里直念叨:“求求你,快点升温,快点升温,救命呢。”

血细胞只有4度,但救人的心却滚烫。

连续9个小时的手术,这个医生的脖子已经受不了,但手中的手术却不能停下,他果断要求旁边的人给他打一针封闭,坚持到手术结束。

拿起手术刀,就不会允许自己倒下。

一天完成了18台手术的他,太累了,直接在地上睡着了。他曾经被查出胃癌,手术后化疗一结束,在化疗反映还没完全消失的情况下,他又重新站在了手术台上。

他还是舍不得在意的岗位,不忍看到病人那一双绝望而又渴望的眼睛。

一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胃痉挛突然发作。他强忍着剧烈疼痛,坚持完成手术最关键步骤。走下手术台后,医生直接倒在地上吸氧,差点休克。

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就算再疼也要把手术完成,是我应尽的职责。

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医生们在医院大门外的坝子头搭起临时手术台,抢救伤者。忙碌一宿的医护人员,席地而睡,短暂休息,很快又将投入新一轮的救援。

冲在守护群众生命的第一线,是职责更是本能。

晚上突然接到手术的通知,作为父亲的医生给熟睡的女儿留下了这张纸条,随后就直奔医院。

既然选择医生这条路,就注定风雨兼程。

一位医生的朋友圈,她拍下肿胀的“大象脚”自嘲,却感动了整个朋友圈……

他们比你想得,付出的要多。

医学泰斗裘法祖老先生曾说过: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

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医者仁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一位医生拿着盒饭站在病房外吃午餐,眼睛一直透过玻璃守着病人。

你斥责他冷血,可曾看到他为病人默默付出了许多许多。

一位年纪很大的老人骨折要手术,老人坐不住,腿也疼,医生便“抱着”老人实施麻醉,并安慰道:“别害怕,有我呢,你放心吧。”怕老人冷,还给他盖上了被子。

别怕,有我在,什么都不用担心

一位孩子被啄伤眼球,很多人以为没治了,但这位眼科医生却认为还存在一线希望,坚持手术。手术顺利完成,而且术后治疗效果比预期好,知道这个消息的医生喜极而泣。

所谓奇迹,不过是有人不肯放弃。

一位护士在看到下雪后,拍下了小视频,和住在重症监护室75岁的奶奶分享。护士不知道这个小举动却让老人放弃了轻声的念头,老人用颤抖的手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我要坚强的活下去。”

你那发自内心真诚的关怀,表面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能给别人带来无限光明。

3岁的孩子因为全身麻醉还没完全清新,哭闹不休。旁边的护士将她搂在怀里,轻声安慰,直到孩子安静下来。

医院是冰冷的,但此刻又是如此温暖。

孩子情况危急,但家里连一天药费都筹不够。父亲没办法打算带孩子回老家,就在他们准备登上返程火车时,医院打来电话:“把孩子带回来吧,钱我们来筹。”

他们的内心比谁都柔软善良。

当你盛赞国外医护关系多么和谐前

当你怒斥国内医生技术差,没有人情味前

不妨想想自己是否对他们有过耐心和包容

医生和病人之间

从来不该是对立的

“手术风险很大,我们愿意承担,请您放心给我爸爸做手术,我们用最真诚的心相信您。”一位医生手术前,收到了这样一封来自家属的信。

医学是冰冷的,死亡更是冰冷的,但是我们却可以为这些冰冷赋予人性的温暖。

患者突发躁狂,拔掉引流管冲出病房,很多医生、护士、家属都拦不住,主治医生一到,立刻上前拥抱住他,病人马上就安静了。

患者最信任的本该是医生,多么希望医患关系能够定格在这一刻。

一位病人手术上台前写给家人的字条,看完感觉心里暖暖。

那天所有医生护士的内心,都觉得很暖,很暖。

一位老人因病重在医院住了8年,最终因重症肺炎病故。老人的子女料理完后事,第一时间来到医院向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三躬,医生们立刻还以鞠躬礼。

医生,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

一位患者留下遗嘱,感谢曾经救治过自己的医生,医生看到后,忍不住泪流满面。

医患之间本应没有矛盾,医患是同盟,

共同的敌人应当是疾病,什么时候这种关系变了呢?

对国内医生

人们有误解,有偏见

可对那些忙碌到甚至猝死

为每一个生命与死神搏斗

值得我们说一声

“对不起,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