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近年来,中国的新代称为什么叫做“兔子”?(图)

近年来,中国的新代称为什么叫做“兔子”?

文章来源: 综合新闻 于 2015-09-12 20:11:56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用 “兔子”代称中国,“兔子”“我兔”……这是当下网络世界对于“中国”的一种常见称呼。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兔子”“我兔”指称中国,对于这种称呼的困惑和质疑也形成了声浪。华夏民族不是一直号称是龙的传人么?中国的国宝不是熊猫么?中国不是一只醒来的雄狮么?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兔子作为食草动物,攻击力弱,处于食物链低端,为什么要用这种动物来比喻今天的中国?


“兔子”成为中国的新代称由小众走向大众


回看一下“兔子”的诞生史,这种称呼最早流行于几个著名的、具有新民族主义倾向的网络军事与国际论坛,比如“铁血”“超级大本营”天涯社区的“国际观察”等。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叫法流传开来,从原本一小撮人才懂的“行话”,渐渐成为一种广为所知的用语。

和许多网络流行词汇一样,要对“兔子”的来由正本清源,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流传较广的,主要是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兔子”的叫法最初是出于一种自嘲。在港台的论坛上,网民经常称呼大陆为“TG”,在网络戏谑的气氛下,大陆网友也开始以“TG”自称,念久了就成了“兔”。

第二种说法:同样认为“兔子”的叫法最开始是一种自嘲,但对具体来由的解释不尽相同。据说,有人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而讽刺中国为“人畜无伤小白兔”。

第三种说法:一开始,中国的代表动物确实是熊猫,与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的动物象征—比如美国鹰、俄罗斯(苏联)熊、英国约翰牛、法国高卢鸡等—形成呼应;但有一阵子,一个兔子蹬鹰的视频在各大军事论坛流传热播,此后,兔子的形象就慢慢取代大熊猫了。

“兔子”作为一种“行话”,形成规模大约是在2011年以后;几部重要的网络作品渐次出现。巧的是,这一年正是中国的兔年。

一位名为“野风之狼”的网友,发表了网文《小白兔的光荣往事》。文章以特有的网络文风,将地缘政治化为一则动物寓言。此后,时任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主花千芳撰写的文章《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网上热传。文中,中国最初是“土鳖国”、一度成为“秃子国”(民国),最后才成了“兔子国”(新中国)。

差不多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成为网络热帖的同时,军事迷“逆光飞行”在野风之狼《小白兔的光荣往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个由兔子、秃子、鹰酱、毛熊、脚盆鸡、大白象、巴巴羊、猴子、骆驼、河马等角色组成的动漫画作,诠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其诙谐的画风和呆萌的动物形象大受欢迎。

在积累了几年的人气之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推出了动画片。该动画的制作堪称精良,平均每一集(约5分半钟)都要烧掉十万人民币;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后,很快赢得了大量的粉丝。如果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原漫画比较粗糙,但也相对专业,其中一些“梗”只有军事迷才能看懂;在成为动画片后,它的内容变得非常平易近人,且兼顾了娱乐与煽情,甚至能将两者融为一体。

“兔子”这种说法从小众走向大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的热播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引爆点”。需要注意的是,“兔子”在此具有多重的意涵。在最狭义的理解中,它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扩展开去,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它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个人,比如钱学森;也可以很抽象,抽象到是一种理想或信念的象征;它还有着非常广义的涵义,可以代表所有的“爱国者”,所谓“每一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放到时代大背景下来看,“兔子”“我兔”所代表的那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与表达方式,也是只有今天这个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它是官方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奇异共振,是“主旋律”与“萌文化”的双面体。

查看评论(16)

24小时热点排行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奥运冠军吕小军,禁赛四年
特朗普与哈佛大学激战正酣,世界多地开始"抢人"
史无前例的“校园餐”反腐,来了
美国的股市,日本的债市,中国的楼市

24小时讨论排行

美交通部长签令:卡车司机不会说英语立刻停职!
台湾国防部长:相信美国对中国犯台企图仍具威慑
哈佛以色列籍犹太学生:感觉我们被当做棋子了
通过数据分析,网友们发现全国地铁公司负债已超4万亿
哈佛外籍生禁令"扫到比利时公主",王室回应了
悉尼华女”被少年围殴案 警逮7人称无证据与种族有关
政府效率部迎变局 马斯克是“功成身退”还是被“清君侧”?
兴奋剂"自由"?特朗普儿子投资,美将举办"鼓励嗑药"运动会
iPhone将涨破3500?分析师示警"美国制造"代价超惊人
印度反对派发动逼宫莫迪,重提1962年中印之战
特朗普支持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2起737Max空难346死!波音与美司法部达协议"免刑事起诉"
中国三届奥运金牌得主因兴奋剂检测呈阳性被禁赛
长城汽车魏建军警告:中国汽车产业"恒大"已经出现
法新社:特朗普在削弱美国“软实力”
高中生与教授父亲共同署名发表3篇SCI论文 多方回应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近年来,中国的新代称为什么叫做“兔子”?

综合新闻 2015-09-12 20:11:56

近年来,网络上流行用 “兔子”代称中国,“兔子”“我兔”……这是当下网络世界对于“中国”的一种常见称呼。当越来越多的人以“兔子”“我兔”指称中国,对于这种称呼的困惑和质疑也形成了声浪。华夏民族不是一直号称是龙的传人么?中国的国宝不是熊猫么?中国不是一只醒来的雄狮么?中国究竟是什么时候成为一只“兔子”的?兔子作为食草动物,攻击力弱,处于食物链低端,为什么要用这种动物来比喻今天的中国?


“兔子”成为中国的新代称由小众走向大众


回看一下“兔子”的诞生史,这种称呼最早流行于几个著名的、具有新民族主义倾向的网络军事与国际论坛,比如“铁血”“超级大本营”天涯社区的“国际观察”等。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叫法流传开来,从原本一小撮人才懂的“行话”,渐渐成为一种广为所知的用语。

和许多网络流行词汇一样,要对“兔子”的来由正本清源,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目前流传较广的,主要是以下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兔子”的叫法最初是出于一种自嘲。在港台的论坛上,网民经常称呼大陆为“TG”,在网络戏谑的气氛下,大陆网友也开始以“TG”自称,念久了就成了“兔”。

第二种说法:同样认为“兔子”的叫法最开始是一种自嘲,但对具体来由的解释不尽相同。据说,有人因为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表现而讽刺中国为“人畜无伤小白兔”。

第三种说法:一开始,中国的代表动物确实是熊猫,与世界上主要军事强国的动物象征—比如美国鹰、俄罗斯(苏联)熊、英国约翰牛、法国高卢鸡等—形成呼应;但有一阵子,一个兔子蹬鹰的视频在各大军事论坛流传热播,此后,兔子的形象就慢慢取代大熊猫了。

“兔子”作为一种“行话”,形成规模大约是在2011年以后;几部重要的网络作品渐次出现。巧的是,这一年正是中国的兔年。

一位名为“野风之狼”的网友,发表了网文《小白兔的光荣往事》。文章以特有的网络文风,将地缘政治化为一则动物寓言。此后,时任天涯社区“国际观察”版主花千芳撰写的文章《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网上热传。文中,中国最初是“土鳖国”、一度成为“秃子国”(民国),最后才成了“兔子国”(新中国)。

差不多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成为网络热帖的同时,军事迷“逆光飞行”在野风之狼《小白兔的光荣往事》的基础上,创作了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这个由兔子、秃子、鹰酱、毛熊、脚盆鸡、大白象、巴巴羊、猴子、骆驼、河马等角色组成的动漫画作,诠释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因其诙谐的画风和呆萌的动物形象大受欢迎。

在积累了几年的人气之后,《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推出了动画片。该动画的制作堪称精良,平均每一集(约5分半钟)都要烧掉十万人民币;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后,很快赢得了大量的粉丝。如果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原漫画比较粗糙,但也相对专业,其中一些“梗”只有军事迷才能看懂;在成为动画片后,它的内容变得非常平易近人,且兼顾了娱乐与煽情,甚至能将两者融为一体。

“兔子”这种说法从小众走向大众,《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动画的热播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引爆点”。需要注意的是,“兔子”在此具有多重的意涵。在最狭义的理解中,它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此扩展开去,它也是中国共产党;它可以是一个很具体的个人,比如钱学森;也可以很抽象,抽象到是一种理想或信念的象征;它还有着非常广义的涵义,可以代表所有的“爱国者”,所谓“每一个兔子都有一个大国梦”。

放到时代大背景下来看,“兔子”“我兔”所代表的那种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绪与表达方式,也是只有今天这个时代才可能出现的。它是官方话语与网络话语的奇异共振,是“主旋律”与“萌文化”的双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