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驻地
有些游客沿着西郊游玩,香山万寿山爬个遍,路过颐和园附近的一座山,也许会好奇,唯独这里咋被铁丝网围起来了,看上去戒备森严,这还是旅游景点么?当然不是,不让你进那肯定是有塬因的。这里就是玉泉山,被称为北京第二神秘的地方,也算是北京最神秘的政治山了。
玉泉山位于北京颐和园西侧。因山上有玉泉而得名。玉泉山海拔约100米。玉泉山上建有香积寺,其中有玉峰塔。玉峰塔又名定光塔,建于清干隆年间,是北京市地理位置最高的塔。在颐和园游玩的人对这个应该有印象。
从南宫门(玉泉山静明园的几个门之一)经过,可以看见戒备森严的卫兵,山脚下的公路旁,可以看到墙上的铁丝网。这才会提醒你这里很特殊。
「老北京新生活」小编查阅了若干公开资料,这里是中央军委的一处办公地。咦?中央军委不是在军博旁边那个不挂牌的大楼么?那里是是中国军方举办军事外交会议、欢迎外国军方领导人仪式、高级将领晋陞授衔仪式等一些外事接待活动及礼仪活动的场所。这里一直是中央军委这一最高军事权力机关的驻地之一。文革时期,掌管军队的叶剑英就住在玉泉山9号楼。和其他军事机关一样,这里周围也看不到牌子,地图上也搜不到所驻机关名字。
小编找到了若干进入过玉泉山的人们所写的记录和拍的照片。玉泉山上除了塔就是泉最出名,干隆题的「玉泉趵突」御碑矗立在里面。据传是因为干隆皇帝希望把天下美景统统搬到北京来,他认为玉泉山的水是从石缝中流出的,像趵突泉题的这字。
查阅众多公开资料和多个人对这里的文字和照片可以看出,这里郁郁葱葱,山水相依,有绿莹莹的水潭,很多地方看上去一片绿,除了山上着名景点,还有不少建筑,有木结构的古色古香的平房,也有低层砖瓦水泥式样的房子,风格庄重朴素,类似很多国家或军队机关建筑风格。
领导人的玉泉山往事
除了军委驻地,这里还是很多领导人的住地。1949年3月,中共「进京赶考」以香山作为临时驻地。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有时住香山「双清别墅」,有时在中南海办公,有时还住玉泉山。玉泉山有一座程家花园,是程砚秋的别墅。毛泽东尤其欣赏这里清新自然、幽静质朴的田园气息,因此每次到玉泉山都于此处歇息。毛主席还曾经在玉泉山遇险,台湾派遣的特务准备刺杀,被警卫识破抓获。1953年,在玉泉山专门为毛泽东修建了1号楼。
江青还在玉泉山的1号楼边为毛主席修建专门的游泳池,但建成后遭到毛泽东的严厉批评,并由毛泽东以稿费支付了修建的费用。江青还在当年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承认错误。
毛主席和孩子们在玉泉山散步
「文革」期间,叶剑英主管军队工作,他就住在玉泉山 9号楼,是当时老干部的临时「庇护所」。
叶剑英在玉泉山
看过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人,对第一集中的几个镜头应该还有印象。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在深夜接到报告:「首长,去西山的车已经准备好了。」其妻子跟他说,「紧急通知,夜里到玉泉山开政治局会议,这可是以前没有过的事情。」随后,大雨磅礡的夜里,李先念的车停在一栋小楼前,据称,电视剧里这栋楼的外观和叶剑英的西山故居的真实模样相当接近。
1976 年10月6日晚,在抓捕「四人帮」之后的8小时,在叶帅的住所召集了一次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会议从6 日晚10时一直开到7日凌晨4时。这次会议对为什么要拘捕「四人帮」做了说明,强调了粉碎「四人帮」的重要性。在这次会议上,叶剑英提议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出席这次会议的全体政治局成员和随行人员都住在玉泉山,并决定中央政治局开会或集体办公或找人谈话及其他活动,都在玉泉山五号楼会议厅进行。可以说,玉泉山见证了改变国家命运的一段历史。
1976年12月初,邓小平突发前列腺炎。在叶剑英的安排下,邓小平住进301医院。住院期间,中办派车把邓小平接到玉泉山。邓小平后来在玉泉山也常有居住,可以看到邓小平和家人在玉泉山有多张留影。
周恩来、刘少奇、杨尚昆、李富春等高级别领导都有出现在玉泉山的公开信息。薄一波晚年也住在玉泉山。
从公开资料可以看到,江主席、李鹏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经出现在玉泉山。
江泽民与夫人在玉泉山
公开资料可以找到1992年江泽民与夫人在玉泉山的合影。2003年6月13日下午,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北京玉泉山会见了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主席、国家主席坎代。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从时间和新闻的描述上可以看出,当时江泽民已经卸任党政职务。同月下旬,新华社报道,「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在北京玉泉山会见了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同日下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瓦杰帕伊。」
李鹏也有和家人在玉泉山的合影,还可以找到他和姚依林的合影。
李鹏和姚依林在玉泉山
但不是所有同级别的领导都出现在玉泉山过,从公开资料上搜不到很多领导人在这里住过或出现过的信息。
一系列中央文件的诞生地
中央领导同志与十四届叁中全会文件起草组全体同志合影
玉泉山的第叁大功能是一系列中央文件的诞生地。1979年6月,中央决定,在建国30週年国庆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30年的历史,作一个总结性的评价。当时成立的起草组就驻在玉泉山。其后,玉泉山便成为中央文件起草组的「常驻地」。
1993年5月31日,以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为组长的25人起草小组开始进驻玉泉山,任务就是为十四届叁中全会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25人的起草小组在玉泉山度过了5个多月。
2013年,在玉泉山参与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起草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也透露了一个细节:「我参加过好多次中央文件的起草,每一次中央文件起草完之后,中央领导都要请我们起草组的成员吃一次饭,表示感谢。但这一次,没有了,取消了,也算是中央带头勤俭。」
综合自《国家人文历史》、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论坛网等
部分资料来自孙勇《在毛主席身边二十年》,张译晟《中国政治的后花园——京西禁地玉泉山》,《参加起草十四届叁中全会决定的回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