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娱乐新闻 » 好莱坞电影也山寨 寄生营销大片 有苦难言(图)

好莱坞电影也山寨 寄生营销大片 有苦难言

文章来源: 齐鲁晚报 于 2013-08-25 10:21:23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好莱坞电影也山寨 寄生营销大片有苦难言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好莱坞3D科幻大片《环太平洋》内地票房已接近7亿元,与此同时,一部内容非常山寨的影片《环大西洋》也在网络走红。据悉,《环大西洋》早在《环太平洋》北美公映前3天就发行了DVD,且稳赚不赔。

  这种以某些特征类似于某大片的方式拍摄发行山寨影片的行为,在业内被称为“寄生式”营销。让业内人士苦恼的是,尽管对行业骚扰极大,这种“寄生式”营销在法律上很少败诉。

  有好莱坞公司专注山寨16年

  和《环太平洋》的核心一样,《环大西洋》也主打“机器人打怪兽”概念,只不过《环大西洋》打的是存在于地球的怪兽,《环太平洋》打的是外星怪兽。《环大西洋》之所以走红,是因为《环太平洋》热映,由于两者片名和故事相似,习惯在网络寻找资源的影迷就栽了跟头,误以为《环大西洋》就是传说中的《环太平洋》。

  《环大西洋》出自美国公司TheAsylum,这家公司可谓“专注山寨16年”,例如他们出品的《变形机体》山寨《变形金刚》,《我是结局》山寨《我是传奇》,《史前一亿年》山寨《史前一万年》,《霍比特人时代》山寨《霍比特人》,观众仅仅看片名,真的很难分清楚。

  TheAsylum虽然致力于山寨,但没有一部电影赔过钱。影片完成后,TheAsylum会直接以发行DV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不需要竞争院线票房,电影上市三个月后基本可以收回成本。

  TheAsylum专注山寨战无不胜,原因是剧情原创。因为一般要比自己山寨的影片提前上市,编剧会从被山寨影片上映前发布的片名、海报和预告片来获得灵感,在别人的故事大框架下,自由发挥填充原创剧情,而且为了搭便车,创作周期短,从创意到成片只有三四个月。再就是成本低廉,《环太平洋》是投资近2亿美元的大手笔,但《环大西洋》只有区区50万美元的成本,TheAsylum出品的影片成本大都在100万美元以下,这样的作品在中国也是小制作。

  华语片也玩“寄生式”营销

  TheAsylum公司创始人拉特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山寨,他说那不过是“搭大片的方便”而已。一部电影利用与“宿主”影片某些相似的特征,以低廉的宣传成本吸引被混淆视听的观众的行为,被业内称为“寄生式”营销。

  “寄生式”营销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也不时出现。2012年,《笔仙惊魂》和《笔仙》两部均以“笔仙”为名的电影,曾经吵得不可开交。《笔仙惊魂》是新人导演和演员创作的“校园惊悚片”,《笔仙》则是韩国恐怖片名导安兵基导演,梅婷主演,投资1500万元制作的恐怖片。《笔仙》于2012年的5月宣布影片档期定于7月17日,此前没有进行过任何宣传的《笔仙惊魂》随后便称“将于6月8日上映”,抢先了一个多月。不少网友惊愕地表示,此前一直认为二者是同一部电影。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两部打着“基努·里维斯”旗号的影片《太极侠》和《功夫侠》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都宣布将于7月上映。《功夫侠》在拍完4年内默不做声,当《太极侠》宣传大半年后突然“杀”出来,选择和《太极侠》同期上映,难逃“傍名牌”之嫌。

  “寄生式”营销引发不正之风

  “寄生式”营销让被寄生的“宿主”苦不堪言。TheAsylum公司当年5月22日发行的《美国战舰》,给5月18日上映的《超级战舰》带来极坏的影响。环球影业不仅花费了高达1亿美元的成本制作《超级战舰》,更斥资3000万美元对影片进行推广宣传。但《超级战舰》在美国仅收获了6500万美元的票房,可谓赔了本替别人赚了吆喝。

  有电影发行人士担心,这种贪图省力的“寄生营销”会引发业内的不正之风:“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我是不是可以在《中国合伙人》上映前10天突然上映一部《中国创业者》呢?这样完全不用宣传也能骗一笔钱。这不是名字、题材撞车这么简单,这是没节操、无底线!”

  虽然业内对“寄生式”营销非常痛恨,但还是拿这些“寄生虫”没办法,TheAsylum公司多次因为“傍大牌”被起诉,但很少输官司,唯一一次对该公司不太有利的判决,也不过是不得在《霍比特人》上映期间发行自己的山寨版DVD。有好莱坞法律界人士介绍,“寄生式”营销并不侵犯著作权法,只要不是玩得太大被法院认定侵犯消费者权益,一般不会败诉。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恋童癖被判死刑"处决前自杀",美检察官:帮纳税人省钱
乌克兰使用国产武器袭俄,“不再与美国讨论”
乌中立换安全?俄外长再抛条件,轰欧洲领袖:根本不想要和平
恒大爆雷近五年后被香港股市摘牌,中国楼市跌到底了吗
李在明坦承亲中!强调「无法断绝关系」,韩网怒




24小时讨论排行

非法移民印裔卡车司机在美酿3死 220万人请愿求情
川普派兵涉种族歧视?遭痛批“专挑非裔市长下手”
川普终于出手!一纸命令 从根源上铲除“零元购”
川普暗示:未来几天或将美国防部改名为战争部
外交事务:中国模式 并不是美国议员说的“只会偷”
苹果华人工程师谎称回国照顾父母 却跳槽并拷走机密文件!
加拿大不排除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可能性
鲁迅的烦恼:最近吃饱了撑的人太多了
关税战总体检:尘埃落定,川普大获全胜
华人妈带娃插队 喊“没有中国就没有你们国家”引争议
俄导弹击中在乌美国工厂 万斯:让我愤怒的是拜登
川普让“美国变得像中国”?为什么说无法做到
纽约时报:中共如何影响纽约的各级选举
普丁下周访中4天!会晤习近平出席北京阅兵
走私芬太尼原料?中企女高管在美国获刑15年
「领土交换」恐卡关!乌俄和谈4大争议条件一次看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好莱坞电影也山寨 寄生营销大片 有苦难言

齐鲁晚报 2013-08-25 10:21:23


好莱坞电影也山寨 寄生营销大片有苦难言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好莱坞3D科幻大片《环太平洋》内地票房已接近7亿元,与此同时,一部内容非常山寨的影片《环大西洋》也在网络走红。据悉,《环大西洋》早在《环太平洋》北美公映前3天就发行了DVD,且稳赚不赔。

  这种以某些特征类似于某大片的方式拍摄发行山寨影片的行为,在业内被称为“寄生式”营销。让业内人士苦恼的是,尽管对行业骚扰极大,这种“寄生式”营销在法律上很少败诉。

  有好莱坞公司专注山寨16年

  和《环太平洋》的核心一样,《环大西洋》也主打“机器人打怪兽”概念,只不过《环大西洋》打的是存在于地球的怪兽,《环太平洋》打的是外星怪兽。《环大西洋》之所以走红,是因为《环太平洋》热映,由于两者片名和故事相似,习惯在网络寻找资源的影迷就栽了跟头,误以为《环大西洋》就是传说中的《环太平洋》。

  《环大西洋》出自美国公司TheAsylum,这家公司可谓“专注山寨16年”,例如他们出品的《变形机体》山寨《变形金刚》,《我是结局》山寨《我是传奇》,《史前一亿年》山寨《史前一万年》,《霍比特人时代》山寨《霍比特人》,观众仅仅看片名,真的很难分清楚。

  TheAsylum虽然致力于山寨,但没有一部电影赔过钱。影片完成后,TheAsylum会直接以发行DVD的形式与观众见面,不需要竞争院线票房,电影上市三个月后基本可以收回成本。

  TheAsylum专注山寨战无不胜,原因是剧情原创。因为一般要比自己山寨的影片提前上市,编剧会从被山寨影片上映前发布的片名、海报和预告片来获得灵感,在别人的故事大框架下,自由发挥填充原创剧情,而且为了搭便车,创作周期短,从创意到成片只有三四个月。再就是成本低廉,《环太平洋》是投资近2亿美元的大手笔,但《环大西洋》只有区区50万美元的成本,TheAsylum出品的影片成本大都在100万美元以下,这样的作品在中国也是小制作。

  华语片也玩“寄生式”营销

  TheAsylum公司创始人拉特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山寨,他说那不过是“搭大片的方便”而已。一部电影利用与“宿主”影片某些相似的特征,以低廉的宣传成本吸引被混淆视听的观众的行为,被业内称为“寄生式”营销。

  “寄生式”营销在中国电影市场上也不时出现。2012年,《笔仙惊魂》和《笔仙》两部均以“笔仙”为名的电影,曾经吵得不可开交。《笔仙惊魂》是新人导演和演员创作的“校园惊悚片”,《笔仙》则是韩国恐怖片名导安兵基导演,梅婷主演,投资1500万元制作的恐怖片。《笔仙》于2012年的5月宣布影片档期定于7月17日,此前没有进行过任何宣传的《笔仙惊魂》随后便称“将于6月8日上映”,抢先了一个多月。不少网友惊愕地表示,此前一直认为二者是同一部电影。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两部打着“基努·里维斯”旗号的影片《太极侠》和《功夫侠》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都宣布将于7月上映。《功夫侠》在拍完4年内默不做声,当《太极侠》宣传大半年后突然“杀”出来,选择和《太极侠》同期上映,难逃“傍名牌”之嫌。

  “寄生式”营销引发不正之风

  “寄生式”营销让被寄生的“宿主”苦不堪言。TheAsylum公司当年5月22日发行的《美国战舰》,给5月18日上映的《超级战舰》带来极坏的影响。环球影业不仅花费了高达1亿美元的成本制作《超级战舰》,更斥资3000万美元对影片进行推广宣传。但《超级战舰》在美国仅收获了6500万美元的票房,可谓赔了本替别人赚了吆喝。

  有电影发行人士担心,这种贪图省力的“寄生营销”会引发业内的不正之风:“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我是不是可以在《中国合伙人》上映前10天突然上映一部《中国创业者》呢?这样完全不用宣传也能骗一笔钱。这不是名字、题材撞车这么简单,这是没节操、无底线!”

  虽然业内对“寄生式”营销非常痛恨,但还是拿这些“寄生虫”没办法,TheAsylum公司多次因为“傍大牌”被起诉,但很少输官司,唯一一次对该公司不太有利的判决,也不过是不得在《霍比特人》上映期间发行自己的山寨版DVD。有好莱坞法律界人士介绍,“寄生式”营销并不侵犯著作权法,只要不是玩得太大被法院认定侵犯消费者权益,一般不会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