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借助最先进的3D制作与数字修复技术,100年前惨烈悲壮的沉船海难在大银幕上重现,15年前催人泪下的动人爱情在大银幕上重演,不管此前有没有看过影片,观众都将收获崭新的视觉与情感冲击。下面就让小编带为你揭秘那些鲜为人知的关于泰坦尼克的幕后故事。
俗话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泰坦尼克号》这样一部狂捞18亿美元票房,横扫11项奥斯卡大奖,感动全球无数观众的旷世巨片,背后凝聚的是以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为首的制作团队呕心沥血的辛苦付出。超支6000万美元、拍摄周期延长6周、上映时间推迟半年……这些计划之外的状况都从侧面证明了当年的制作过程费尽周折。而对于视效完美主义者卡梅隆来说,如今将《泰坦尼克号》转制成3D格式,同样耗费了很多心血,工作量不亚于将影片重新拍摄一遍。
卡梅隆制作了无比细致的拍摄计划表并将其提交给了20世纪福斯公司,说服福斯公司同意他去真实的泰坦尼克号沉船地点,实地拍摄电影里的现代勘探场景。理由是:以当时最高水平的模型以及数字特效来完成这些镜头,费用将达好几百万美元,还不如亲自让他去一趟便宜。福斯公司同意了,给了卡梅隆50万美元去泰坦尼克号遇难的地点考察。卡梅隆和一艘俄罗斯科考船和平号(Akademik
Keldysh)一同,从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哈利法克斯港前往泰坦尼克号海难地点,最后大约拍出了15分钟左右的画面。
搭建中的泰坦尼克号船体模
在搭建人工湖、摄影棚的同时,泰坦尼克号巨大的船体模型也在艺术总监Charles
Lee的带领下建造着。Charles
Lee曾是一位建筑师,对这类工作非常有经验。卡梅隆的想法是:“我要尽我所能地表现这艘船,把关于这艘船的一切都展现出来,当年泰坦尼克号上面有的,我们的电影中就得有。”搭建完毕之后,终于要开拍第一个镜头了。从到达墨西哥到正式开始拍摄,正好用了100天,所以这个团队有个绰号“百日工作室”。
宏大的场面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泰坦尼克》拍摄过程中的一些从未曝光的现场照,看看经典场面是如此拍下来的。室外拍摄的一个重要场景是泰坦尼克号即将沉没前的生死场面,现场有150名特技演员,穿着安全装置,外面套着乘客的服装,以每次10个的频率从栏杆上掉下去。
两人牵手场景的拍摄
船内戏的拍摄现场,Jack和Rose表演一场牵手戏,Jack很绅士的站在上面伸出手,想要拉Rose。
深夜里船在海上
《泰坦尼克》深夜飘在水上的镜头拍摄,夜幕下船上的灯光和水中船的倒影相互辉映,显得十分的豪华。
男主女角泡在水里镜头的拍摄
Jack和Rose拍摄水下戏,导演亲身讲解戏份,一样泡在水中,丝毫不嫌麻烦,十分的认真耐心。
两人在听人讲戏
拍摄泰坦尼克撞冰后下沉,JACK和Rose求生场景,两人扒在木板上听导演讲解。
男女主角深情对望
Jack和Rose感情戏拍摄,两人深情的对望,让人从中看到了深深的爱恋。
Jack拉Rose逃生
船上甲板戏的拍摄,慌乱中Jack要拉Rose逃生,画面显得十分的动感。
生死离别的场景
为了让Rose活下去,Jack选择了死亡,生与死的离别,这个镜头是感动了无数的影迷。
演员在水中补妆
泰坦尼克撞冰山沉后,大多数的演员都要泡在水中拍摄,这个镜头是泡在水中演员补妆的画面。
经典的船头拥抱镜头
这个经典的镜头相信无数的影迷都不会忘记,那种浪漫,柔情,这个镜头曾经一度成为无数人形容浪漫的代名词。
素颜上阵的Jack和Rose
御了妆的JACK和Rose在船上与眺望远方,素颜的JACK依旧的帅气,Rose依旧淑女味十足。
卡尔与露丝
看过了荧幕上的那些经典镜头是如何拍摄成的以后,我们再来看看泰坦尼克被删除的爱情片段高清截图。以上属于删除片段中的第一段,卡尔与露丝的调情,片中露丝是很不情愿的,为后面的跳海自杀垫下了伏笔。
露丝跳海前的一幕
这里是剧场版里露丝跳海前的一幕,随着画外音的结束,便直接跳到露丝甲板奔跑的镜头,而以下则是插在这两幕之间的删除剧情。
露丝推门而入,进入了屋子。
那个时代上流社会女人的衣服穿着脱卸都要在女仆的帮助下才能进行的,她叫着女仆的名字,可是祖蒂不在。
露丝试着脱掉紧身胸衣
她试着自己脱掉紧身胸衣,但就是脱不下来,奇怪的是,后面剧情杰克帮她画画的时候她又是怎么自己脱掉的呢,可能导演自己也觉得前后矛盾,所以就把这段给删掉了。
弄散头发,还把梳妆台上的器具乱扔一地。
这是卡尔赠与露丝海洋之心的剧情,原本剧场版从这里就直接跳到第二天下午的甲板上了,原来中间有一个长达12分钟的剧情。
菲比与挪威女孩荷嘉的邂逅,剧场版中几乎他俩的剧情全部删除,记得荷嘉怎么死的吗,最后船尾垂直在露丝旁边的那个女人就是她,活活摔死的。
两人聊起了天上的星星,去电影院或者看过高清版的一定知道片中那几天泰坦尼克号在海中航行的几天夜里星星是很多的,露丝又聊起了自己的梦想,觉得自己生错地方了,她向往杰克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原来片中流星和蝴蝶(露丝的头饰,象征着她最后的脱胎换骨)有很多特写镜头,是影片的主题,后来卡梅隆导演觉得主题太杂太乱,最后在剧场版中相关所有的镜头全部被删除。
看过了被剪的精彩镜头后,下面来看看泰坦尼克号沉船现场照片,尘封99年首次曝光。在平静的海面上,搭载幸存者的救生艇正划向“卡帕西亚”号救援船。
可能就是导致沉船的冰山
照片在一艘救援船上拍摄,展示了远处的一座冰山,可能就是导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罪魁祸首。
“加州人”号救援船。在最初发现“泰坦尼克”号的遇难信号火箭后,“加州人”号居然船长不予理睬。
“泰坦尼克”号船首残骸
沉入北大西洋海底的“泰坦尼克”号船首残骸,残骸所在地区距离纽芬兰东南部大约400英里(约合643公里)。
1912年,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从南安普敦起航。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曾令1500人丧生,很多20世纪早期的著名人物都葬身海底,比如美国工业界巨头约翰·雅各布斯·阿斯特和本杰明·古根海姆梅西百货的共同创始人伊西斯·特劳斯和他的妻子艾达美国画家和雕塑家弗朗西斯·米利特等。不过也有一些本来要乘坐泰坦尼克号的名人因某些原因未能上船,从而躲过了这场悲惨的事故。
“泰坦尼克”号灾难幸存者
“泰坦尼克”号灾难幸存者约翰-斯奈德和内勒-斯奈德夫妇,穿着他们撤离“泰坦尼克”号时所穿的衣服。当时,他们结束蜜月,搭乘“泰坦尼克”号返回美国。这幅照片以及其他一些信件一直由他们的家人保管。
德莱赛是美国著名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有《嘉莉妹妹》《珍妮姑娘》《美国悲剧》。1912年4月,40岁的德莱赛准备乘坐泰坦尼克号从欧洲返回美国,一名英国出版商劝说他放弃这个计划,乘坐更为便宜的游轮。1913年,德莱赛在回忆录《40岁的旅行者》中提到了这一事件。
马可尼是意大利发明家1909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无线电报的发明人。马可尼曾被赠予免费泰坦尼克号船票,但3天前他已乘坐上了另一艘游轮。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报还在这场事故中救了700多人。
赫尔希是好时巧克力公司的创始人,1912年他计划乘坐泰坦尼克号从法国返美,还曾在1911年12月预付了一部分船票。幸运的是,赫尔希在美国的生意出了问题,他和妻子乘坐早些出发的亚美利加号返回美国。亚美利加号是在泰坦尼克号沉船事故发生前,向泰坦尼克号发出冰山预警的几艘游轮之一。
摩根有“华尔街的拿破仑”之称,曾帮助建立了通用电气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几乎在1907年金融危机中只手拯救了美国银行业。摩根在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名单之上,但他没有登船,而是在法国度假。
弗里克是彼得堡钢铁业大亨,也是摩根的商业合伙人。弗里克取消了泰坦尼克号的行程,因为他的妻子扭伤了脚踝,不得不在意大利住院。
1912年,34岁的范德比尔特是千万富翁,范德比尔特制船和铁道帝国的继承人。当时他准备从欧洲返回美国,在泰坦尼克号起航前一刻取消了行程,因此一些比较早的事故报道将他列在了遇难者名单里。
虽然在今天并不很出名,但莫特当年是著名传教士,曾获1946年诺贝尔和平奖。有人送给他和同事免费船票,不过莫特婉言拒绝,乘坐了拉普兰号游轮。莫特后来认为,“这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
一艘号称永远不会沉的“泰坦尼克”在经历了一场灾难后,不禁让人们对这艘船的构造有些好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的内部构造。泰坦尼克的建造始于1909年,当时的哈兰·沃尔夫(Harland
&
Wolff)船厂需要扩建自己的造船厂,拥有更大的码头和构台用以配合建造更大的航运船只——泰坦尼克和其姊妹船奥林匹克。这两艘船是并排着一块建造的。
泰坦尼克建造中
泰坦尼克拥有十六个水密舱。根据设计,当舱里面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每一个水密舱的门都会自动关闭,这些门同样也能经由舰桥通过电动的方式关闭。
在泰坦尼克的锅炉室内,共有24个双头锅炉和5个单头锅炉。双头锅炉长20英尺,直径15英尺9英寸,拥有六个煤燃烧炉。单头锅炉长11英尺,直径也是15英尺9英寸,煤燃烧炉减少为三个。烟和废气通过三个大烟囱排出。
泰坦尼克的四个烟囱是在别处建造的,然后运抵造船厂安装到泰坦尼克的上面。四个大烟囱中只有三个是用来排放烟和废气的,增加第四个烟囱的目的是为了让泰坦尼克看起来更强大。
泰坦尼克的推进器
泰坦尼克共有三个蒸汽驱动的推进器,这些推进器的旋转,推动了这艘大船在海洋中乘风破浪的前进。
泰坦尼克的推进器
泰坦尼克有了这样强劲的装备,的确可以号称强憾,可是事事难料,却遭遇到了不测。
泰坦尼克于1911年5月31日下水,这艘船有260米长,28米宽,吨位46329吨(净重21831吨),排水量达到了规模空前的66000吨。到1912年计算,这艘船的总造价达到7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