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月丽说,那时容韵琳学得很辛苦,后来几乎都要放弃了:“她只知道这是一首歌,不晓得有什么意义和内涵。”
容韵琳自己则说:“那时候,还把‘回来’念成‘奎来’呢!不过后来央视导演伯伯说,我不像经过培训的小孩,有邻家妹妹感觉,所以选了我……”
最后正式前往广州录音的有两个小朋友,另外一名小朋友学过美声,普通话也标准,而容韵琳因为年纪小,时而紧张,时而哭着要找妈妈。
普通话也不标准,“其中一句歌词‘你快回来’,她老念成‘你快kui来’,但她最大的特点就是声音清纯,散发童真的魅力。”
“当时并没意识到这个事情有多大,只知道要唱一首关于回归的歌,还要到广州录音,很高兴。”容妈妈回忆说,在那以前,容韵琳从没离开过妈妈和澳门一步”。
所以,当爸爸带她到广州录音时,她一上车就哭个不停。最后,爸爸实在没办法,只好半路折回把妈妈也带上。
尽管普通话咬字不太清晰,某些句段还大大方方走了音,但这丝毫无碍于这首歌及这个9岁女孩,作为澳门回归的标志性之一,在国人心中的分量和形象。
1999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容韵琳再次演唱了这首歌并和主持人倪萍一起敲响了新年钟声。
容韵琳稚嫩的嗓音、可爱的笑容赢得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喜爱,澳门作为一个曾经“咫尺天涯”的地方,似乎也因为这首《七子之歌》而生动起来。
第一次去北京唱这首歌,容韵琳还没有学过普通话,不明白,只是唱歌。
澳门回归祖国后,她每年都有两三次的演出机会来唱这首歌,加上学校推广普通话,小韵琳不仅咬字更准了,对歌曲本身也有了很深的理解:“澳门回归祖国了,就像孩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她平时的生活和澳门其他普通的中学生一样,没什么特别,同学们不会把她当名人对待。
只要不影响学习,她都会接受演出邀请,因为在她看来,能代表澳门,代表祖国唱《七子之歌》,是荣誉,更是骄傲。
相同的歌唱了一遍又一遍,容韵琳的思想也在慢慢成熟起来,也激励着她成长。
谈到澳门回归祖国,小韵琳说:“最早是爸爸妈妈告诉我祖国的历史,唱了《七子之歌》后,我去了许多地方演出,才知道祖国原来这么大,有这么多美丽的地方,做个中国人真好。”
她说,我她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万里长城,长城就像一条龙,守护着中国,很雄伟,很壮观。
小韵琳还说,她喜欢自己去学东西,爸爸妈妈教导她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不要把自己当明星,对老师、同学一定要尊重。
除了学习外,课余她还学舞蹈、参加合唱团,以及接受一些训练,像演出怎么上台、下台,怎么表演等。
和很多小朋友一样,小韵琳也有梦想,她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做一名英文或舞蹈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给别人许多东西,教别人做人的道理,告诉小朋友很多事情。
她的理想,就是到内地来读大学。尽管现在看来,她最后还是选择了本土的澳门大学。
当记者问容韵琳将来想不想当歌星时,小姑娘说她现在很喜欢听流行音乐,最喜欢的歌星是周杰伦和容祖儿,但她从小的梦想是长大了能当一名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教给别人许多东西,教会别人做人的道理。
容韵琳就像邻家的小女孩,平静、腼腆,略带几分羞涩。
但面对过去,她的心态却如成人般从容、平和。
她有机会参与更多的演出,她有机会出演广告,她比别人有更多的机会成为歌星。
但她都没有去做,她仍然执著于自己当老师的梦想,她依然如其他同学般平静地生活。这其实就是澳门人的性格,从容、平静、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