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月27日晚,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柯达剧院举行。之前横扫导演工会奖、演员工会奖和制片人工会奖,并包揽12项提名的《国王的演讲》,以无敌的气焰吞噬其他九部提名电影,摘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被不少影评人认为是年度最佳影片的《社交网络》,却只拿到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电影音乐和最佳摄影三项奖,大卫-芬奇的失落比克里斯托夫-诺兰还要可怕。当然,整晚最惨烈的还属科恩兄弟,他们的《大地惊雷》10项提名全部流产,就如同2002年奥斯卡之夜马丁-西科塞斯的《纽约黑帮》的悲剧一样。《国王的演讲》横扫奥斯卡,让原本佳片如云、题材多样的第83届奥斯卡,被迫陷入平庸,学院的传统审美战胜一切。
倍受瞩目的最佳导演奖,由上届最佳导演得主凯瑟琳-毕格罗和两届影后得主希拉里-斯万克颁发。该奖由五位提名者中最年轻的汤姆-霍伯获得——现年38岁的霍伯,因执导宫廷励志片《国王的演讲》而击败夺标呼声极高的大卫-芬奇。芬奇之前曾横扫金球奖、广播影评人协会等各大前哨战奖项,但这些影评人和记者并不参与投票。霍伯在最后一个月内连夺风向极准的导演工会奖、制片人工会奖,导致人气爆炸最终胜出。据说霍伯曾因执导HBO出品的热门电视剧《约翰-亚当斯》,与学院副主席汤姆-汉克斯之类的权力人物关系甚好,加上今年最佳导演奖几乎不以水平和累积资历论英雄(《盗梦空间》的克里斯托夫-诺兰被拦在五强之外),因此霍伯的获奖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只是为芬奇遗憾。
和《国王的演讲》一样,两位青年演员的主持也是中规中矩,比较平庸,弗朗哥“假装木讷”和海瑟薇“过度活泼”,差异明显,但火花稍显不足。值得一提的是,比利-克里斯托也受邀出现在晚会中段,介绍了史上主持奥斯卡次数最多的鲍勃勃-霍普。舞台用灯光特技让霍普“还魂”,并模拟其声效,介绍颁奖嘉宾小罗伯特-唐尼和裘德-洛,算是一个亮点。此外令人诧异的是,塞琳-迪翁献唱回顾去世影人环节时,竟没有听到台下的掌声,此乃五年罕见。
费斯波曼功德圆满
最佳女主角的决战中,第一热门娜塔丽-波特曼凭借《黑天鹅》顺利封后,《孩子们都很好》里的中年演技派巨星安妮特-贝宁,遭遇十年来第三次影后落败(都怪希拉里-斯万克又出现在了现场)。波特曼当晚以暗红色V领礼服登台,镜头并没有强调其微微突起的肚子,现场气氛相当热烈。波特曼获奖时把老公本杰明-米派德也拉了起来,本杰明一直把她送到台阶处。波特曼的演讲稿很平顺、很熟练,想必已排练多日。波特曼并未激动到不能自已,只是感谢了剧组和家人,前后两次感谢了丈夫。波特曼成为了继朱迪-福斯特、希拉里-斯万克等人之后,又一位在30岁之前夺下最佳女主角的演员,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波特曼,今夜已经圆满。
《斗士》勇擒两大配角
因拍摄《金陵十三钗》而留起大胡子的克里斯蒂安-贝尔,凭借《斗士》中瘦到死的拳击教练角色获得最佳男配角奖。贝尔在前哨战奖项的争夺中一直处于上风,包揽了金球奖、广播影评人协会奖以及演员工会奖的男配桂冠。贝尔劲敌——《国王的演讲》中的澳大利亚演技派男星杰夫里-拉什,曾在近半个月内因《国王》人气爆涨而成为热门,不过由于拉什早在1996年已拿下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因此学院鼓励“蝙蝠侠”自在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贝尔的敬业精神可嘉,为了出演《斗士》中的瘾君子,而再次采用了《机械师》、《黎明营救》时的夺命瘦身法。当然,学院对同样努力的马克-沃尔伯格也进行了表彰,在直播的串场字幕中提醒观众:马克为了这个角色从2005年就开始练习拳击了,并在开场时由詹姆斯-弗朗哥的“奶奶”,安慰了未获提名的马克,足见学院对《斗士》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