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1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生活百态 » 中国富人夹缝中生存?网民:心中有鬼才会移民(图)

中国富人夹缝中生存?网民:心中有鬼才会移民

文章来源: 文且听风 于 2010-05-28 01:07:0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47.tinypic.com/2yx14w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thumbImg(this)" alt="" />
  世界知名意大利时装品牌Gucci旗舰店去年登陆上海后,立刻受到了该市及附近地区高级品牌消费者们的青睐。图为近日消费者出入该店。美联社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北京《中国青年报》26日刊载署名童大焕的评论称,该现象代表精英和财富的双重流失,而中国富人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这一评论引起诸多争议。

  富人处于权力与穷人的夹缝中

  综合北京《中国青年报》、中新网报道,该文分析,中国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子女教育和寻找安全感。第二个原因应令人反思国内的社会环境,一是国内的投资环境,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还有不小距离;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仇富”心态也让富人们如坐针毡。

  文章认为,中国的富人一直以来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一方面,他们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必须仰仗权力才能生存发展,而现代行政垄断制度又使他们时时处处面临着巨大的“权力和制度天花板”,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腐败”和“富裕”往往有着相当大的重叠,因此,中国的富人群体往往被穷人视为仇恨对象,一旦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权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为权力打击和清算的对象。

  该文章总结,富人的流失是社会的净损失也是穷人的净损失。富豪群体的移民,就是中国精英与财富向海外的双重流失。即使富人真的有原罪,公权力难辞其咎。无论是因官员腐败致富,还是权钱交易致富,抑或是行政垄断导致的收入的贫富不均,都有公权力的原罪。无论是预防腐败,防止权钱交易,还是防止垄断导致不合理财富分配,根源都在公权力本身。

  网民:心中有鬼,才会移民

  该文还建议,社会对待富人及其财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其自由准入各行各业,实现财富社会化;允许其符合人类天性的奢侈品消费;鼓励其慈善事业。而“仇富”会加剧富人在积累财富时的短期行为,也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腐败。

  此番富人“夹缝生存论”,引起大陆网民争议。除了少数人认为是“少有的精辟之谈”,大多网民一片质疑。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怎么会在夹缝中生存 ”一位四川网民认为,“富人之所以向海外移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鬼,见不得阳光”。

  一位浙江网民则分析:“富人不反对,富要取之有道。但看看改革开放后那些富起来的人,他们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投机、掠夺国有资产、收买政府官员、偷税漏税、权钱勾结称霸一方、剥削劳动力不择手段……他们的原始资本从何而来 能不引起国人的愤怒吗 ”

  “写文章的人是被收买了吧!”一位山东网民反问,“作者是否调查论述过:富人给员工发工资与付出劳动是否合理;经营是否有官商勾结偷税行为;是否给雇工按法律上足保险(北京也不尽然),让劳动者体面工作;富人个人收入是否有偷税行为 ”

  资料显示,该文作者童大焕系大陆目前比较活跃的时评人士,现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上海《东方早报》评论专栏作者等。他此前的“支持优质教育高收费”、“鼓动多征物业税等遏制房价是危险论调”等评论都被网民批评带有“替富人说话”的倾向。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0)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沈星忆蔡澜:死亡带走他的人 却带不走留给世间的味道
蔡澜遗作今天见报:最近总喜欢回忆小时候的事情
中国富豪海外移民人数居全球之冠这国成落脚首选
洪森4小时超长直播指控:他信父女背叛我 背叛泰国
特朗普团队又整活 竞选筹款部门开卖 “爸爸衫”

24小时讨论排行

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伊朗驻华大使宣布伊朗赢得了胜利 这是什么说法?
清华学霸硅谷杀妻案庭审:前女友揭露20年情感拉锯战
前女友出庭 杀妻案更多细节:贬低妻子 机场激吻前女友…
北京驾车撞9童案 肇事驾驶被传夫妻口角拿孩童泄愤
深度:美国打击伊朗或影响北京对台战略考量
特朗普集团悄悄撤下“美国制造”手机承诺
56岁邓文迪闪耀威尼斯,和球星聊天合不拢嘴
特朗普喊话中国多买美国石油 中国为何不愿意?
新规落地!回中国的人注意了:这些充电宝不能带
“美方正拟特朗普访华计划,带上数十名CEO”
尴尬了!德国要求苹果与谷歌下架DeepSeek应用
贝索斯二婚现场曝光,55岁新娘戴两枚大钻戒
清华、北大、牛津一路名校 他在新加坡转行送外卖
脱下作战服频频穿正装 泽连斯基为何穿衣风格突变?
新闻人长平:一场延迟了二十年的流亡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国富人夹缝中生存?网民:心中有鬼才会移民

文且听风 2010-05-28 01:07:05
  
750) this.width=750' src="http://i47.tinypic.com/2yx14w9.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this.src)" ="thumbImg(this)" alt="" />
  世界知名意大利时装品牌Gucci旗舰店去年登陆上海后,立刻受到了该市及附近地区高级品牌消费者们的青睐。图为近日消费者出入该店。美联社


  北京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年到美国投资移民的EB-5类签证的中国申报人数已经翻了一番,从2008年的500人上升到超过1000人。北京《中国青年报》26日刊载署名童大焕的评论称,该现象代表精英和财富的双重流失,而中国富人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这一评论引起诸多争议。

  富人处于权力与穷人的夹缝中

  综合北京《中国青年报》、中新网报道,该文分析,中国富人海外移民的主因,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子女教育和寻找安全感。第二个原因应令人反思国内的社会环境,一是国内的投资环境,离法治化和规范化还有不小距离;二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中国社会对财富“原罪”的追问以及“仇富”心态也让富人们如坐针毡。

  文章认为,中国的富人一直以来多数都是夹缝中生存的尴尬群体。一方面,他们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必须仰仗权力才能生存发展,而现代行政垄断制度又使他们时时处处面临着巨大的“权力和制度天花板”,无法在市场上实现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腐败”和“富裕”往往有着相当大的重叠,因此,中国的富人群体往往被穷人视为仇恨对象,一旦社会矛盾激化,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会成为权力的祭品和替罪羊,成为权力打击和清算的对象。

  该文章总结,富人的流失是社会的净损失也是穷人的净损失。富豪群体的移民,就是中国精英与财富向海外的双重流失。即使富人真的有原罪,公权力难辞其咎。无论是因官员腐败致富,还是权钱交易致富,抑或是行政垄断导致的收入的贫富不均,都有公权力的原罪。无论是预防腐败,防止权钱交易,还是防止垄断导致不合理财富分配,根源都在公权力本身。

  网民:心中有鬼,才会移民

  该文还建议,社会对待富人及其财富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其自由准入各行各业,实现财富社会化;允许其符合人类天性的奢侈品消费;鼓励其慈善事业。而“仇富”会加剧富人在积累财富时的短期行为,也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腐败。

  此番富人“夹缝生存论”,引起大陆网民争议。除了少数人认为是“少有的精辟之谈”,大多网民一片质疑。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怎么会在夹缝中生存 ”一位四川网民认为,“富人之所以向海外移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鬼,见不得阳光”。

  一位浙江网民则分析:“富人不反对,富要取之有道。但看看改革开放后那些富起来的人,他们的财富是如何取得的:投机、掠夺国有资产、收买政府官员、偷税漏税、权钱勾结称霸一方、剥削劳动力不择手段……他们的原始资本从何而来 能不引起国人的愤怒吗 ”

  “写文章的人是被收买了吧!”一位山东网民反问,“作者是否调查论述过:富人给员工发工资与付出劳动是否合理;经营是否有官商勾结偷税行为;是否给雇工按法律上足保险(北京也不尽然),让劳动者体面工作;富人个人收入是否有偷税行为 ”

  资料显示,该文作者童大焕系大陆目前比较活跃的时评人士,现为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编辑、上海《东方早报》评论专栏作者等。他此前的“支持优质教育高收费”、“鼓动多征物业税等遏制房价是危险论调”等评论都被网民批评带有“替富人说话”的倾向。